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5、第一百三十五章 挥军南下 ...
-
洛华虽带着大军出发,但是韩琦闻讯,却并不如何恐慌。他自认为有他的镇山法宝,那就是绵延数百里的沧海关。
沧海关是琥珀国的开国皇帝白手起家打下江山后修建的,共耗时二十年,动用了全国近五十万人的劳力始才修建完成。
城墙巍峨高壮,依山而建,每二里之遥就有一个烽火台,再派守兵驻守,可谓固若金汤,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效。
当日天佑帝修完此城之后就说,只要有沧海关一天,琥珀江山可保万年不失。
洛华和俞凌原来都是琥珀国的人,自然知道沧海关的厉害,特别是俞凌,凭借沧海关,他不知打退过多少强敌。如今他却要率他国军队挥军南下,不由地感慨万千。
洛华看俞凌在营帐里面,对着琥珀国与睿纭国的交界处的地图沉思良久,不由地问道:“大将军,你发呆发愣有些日子了,想出什么好办法没有?”
俞凌皱着眉说道:“办法不是没有,就是笨了点。以优势兵力强行攻城的话,我军未免会伤亡惨重。
“所以本宫才让你想办法。惨胜如败,实在不得已而为之,我军如今还未到走投无路的境界吧?沧海关的地利对我军实在不利,能不能绕开走?”
“绕开走?”洛华的话提醒了俞凌,他的目光移到了沧海关西北面的天山大漠,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过那里西击鞑靼,对于那里的地形比较熟悉,从那里行军可以直接绕过沧海关,直攻琥珀国的西部要塞元州。
俞凌向洛华提出了他的建议,洛华权衡利弊,决定绕开沧海关,从大漠进击南朝。
不过在出击之前,洛华还是放了一下烟雾弹,先命睿纭铁骑的先锋部队佯攻了一下沧海关,攻势非常“猛烈”,但是效果甚微,接着第二天再次进攻,还是毫无成效,先锋部队的损失倒是不少,第三天、第四天亦是如此……到了第五天,洛华退兵了。
沧海关的守军大声欢呼,以为北军知难而退,没料想,北军此时已经深入天山大漠,准备直取南朝的都城。
那时正是年末,大漠里天寒地冻,风雪连天,北军在大漠中行军缓慢,甚是辛苦,有一阵子还差点断绝水源。好在俞凌熟悉地形,记得附近有个以产温泉出名的绿洲,才勉强对付过去。
当北军终于走出荒漠的时候,已经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北军抖擞起精神,以黑云压顶之势,一鼓作气攻下了琥珀国的西部重镇元州。
元州攻下以后,消息传到了身在幽州城内的韩琦手里,大为恐慌,但是他当时被元欣和恪蓝的骑兵与火炮困在幽州城内,苦于无法脱身。只好派他麾下的大将刘敏求带八万大军前去截击洛华的部队。
当刘敏求的部队气喘吁吁地赶到元州城外的时候,已经人去城空。很明显,洛华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京城。
接下来就是一场著名的追踪与反追踪的战役,韩琦调集五个州共二十万的兵力,务必要围歼洛华的十五万大军。
洛华则兵分两路,一路她与俞凌率十万大军,直取京城,另外一路派楚情为将,率五万大军做掩护。
洛华军不但进军神速,而且还有拿手的“暗器”,恪蓝还在元清太子府的时候,曾经发明过一种一面有钉的“绊马链”,行军时把它扔在地上,铁钉的一面朝上,可以戳破军马的马蹄,有效狙击后面的追兵,可谓百试百灵。
这次洛华出军,就带了许多这样的“绊马链”在军中,一旦发现被骑兵追踪,洛华就命令军事在大道上铺下“绊马链”,还很促狭地用沙土掩埋得天衣无缝,不久之后,敌军一踏入“绊马阵”,危情就瓦解冰消。
韩琦麾下的大将在追击睿酝铁骑的一路上,吃足了“绊马链”的苦处,死伤无数不算,还颜面尽失。听闻这次北朝率军的并非能征善战的翔安帝,而是南朝原来的长公主,如今的丹朱皇后洛华,恼恨之余,不由地咬牙切齿地骂道:“此等馊主意,唯有女人与小人才能想出。”
也许是南军大将的怨恨实在深沉,这话不知怎么的,竟然传到了洛华的耳朵里,洛华听后不由地暗暗好笑,不知骂人的人如知道这“绊马链”的暗器是一个宫廷内官想出来的,是否会改口骂道:此种馊主意,唯有死太监与女人才能想出?
就这样,洛华从元州、寒州、先州,一路突飞猛进,势如破竹,经浏阳道,去贾勇关,在次年五月的时候,终于抵达了琥珀国的都城。
此次京城已经全部戒严,驻守京师的是韩琦的亲弟弟韩放,此人生性好战,颇为凶残,扬言要坚壁清野,一旦城破,就要烧毁整个素仪宫,以及太庙、奉先殿,与其玉石俱焚,也莫要落到南朝妇人的“贼手”里。
俞凌骑着高高的战马在城墙下面,抬头望着那用宽阔的青石砌成的城墙,五月的暖阳斜照在城墙那如飞翼一般的塔楼上,透着青瓦铜铃,流光溢彩,那绚烂的颜色,刺痛了他的眼睛。
他还记得,献阳帝韩嘉仪登基后才一年未到,西边的鞑靼欺新登基的女主年幼,根基不稳,贸然跨过沙漠来袭,攻占寒州以后直取京城。
当时的京城,在鞑靼可汗的眼中,就好似襁褓中的婴儿,脆弱不堪,唾手可得。
是他,带着三万亲兵并京城里面的百姓,身先士卒,奋勇抗敌,坚持了整整三个多月,终于等来了徐州的援军,击退了鞑靼,并把鞑靼可汗彻底赶出了西漠边界。
此战之后,俞凌的威望如日中天,文武百官,皆称他为国之栋梁,为国为民,不畏生死。但是只有他在内心深处才知道,他只是不想让他最钟爱的女人,落到鞑靼可汗的手里罢了。
以后,封后、掌权、议政、专权、帝后疏离、分权、废后、叛乱、流放……如今,他又再一次站到这个城墙前面,望着这个他曾经为之保卫了大半生的城池,也实在不忍京城如今就这样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
洛华策马来到俞凌的身边,她理解俞凌此时的心情,但是现在不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时候,她低声问道:“韩放那厮竟然放下话来,说我们一旦攻下城池,他就要烧毁太庙和奉先殿,狂妄至极。对此俞将军有何破敌妙计没有?”
俞凌冷冷地哼了一声,说道:“叫嚣得最厉害的人,往往才是最怕死的人,不必多加理会。但若是韩放真的敢这么做,老夫一定将他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洛华沉默了一会,然后问道:“南朝以前的兵部尚书杜如绥是不是你的人?”
“皇后娘娘何以现在有此一问?”
洛华有些不耐烦了:“你先别管,先回答本宫的话。”
“杜如绥是老夫以前的副将,跟老夫南征北讨十几年,也算是生死之交。”
“本宫可是听说,你的这位老副将是第一批投靠韩琦的朝官,如今就在京城之中,守护东林门。”
“这事须也怨不得他,他是有苦衷的。当日老夫被迫谋反,杜如绥因曾是老夫的亲信而被投入大狱,严刑逼供老夫的下落,听说他还为此留下了伤疾。虽然后来被平反放出,却也一直不得重用。后来的事,皇后娘娘都知道了,也不用老夫多说了……”
“你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某非你们一直有书信往来?”
俞凌点点头,算是默认了。
洛华突然恶狠狠地道:“好呀,你插了那么个关键的棋子在京师里面,竟然一直瞒着本宫?”
俞凌不由地苦笑道:“皇后娘娘不是已经知道了吗,又何必老夫多言。但是杜如绥投敌老夫其实并不知情,也许是因为际遇的关系,对献阳帝心存怨恨……最近知道老夫重新出山,率军攻打南朝,他已经有些悔意了。”
洛华依然满面怒容:“废话少说,快点写书信给他,叫他弃暗投明,放我们进去。保住琥珀国的正统江山,也免使黎民百姓再受刀兵之苦。”
俞凌点点头,表示愿意依命行事,当即休书一封,用军中的飞鸽传给了护守东林门的杜如绥,杜如绥看到俞凌的亲笔信以后大哭一场,在当晚私自打开东林门之后,即悬梁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