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4、第一百三十四章 母子心计 ...

  •   俞凌跟随洛见飞回到天芮宫,当着元翔和洛华,以及太子元欣的面,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说出了他的要求。

      此等要求其实十分过份,元翔听后,颇不以为然。想来韩若盈是俞凌的长女,小郡王韩耿就是俞凌的亲外孙,他若是做了南朝的江山,韩若盈必定垂帘听政,到时候大权在握,下一纸诏书让俞凌辅政,和俞凌自己做了皇帝有什么两样?

      南朝有难,要北朝发兵去讨伐,担个虚名还不算,最后半点好处都没有捞到,反而为别人做嫁衣裳?

      俞凌不会觉得自己奇货可居,所以才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吧?以他在政坛摸爬滚打几十年的经验,谅还不至于如此嚣张。

      元翔看着洛华清雅的侧脸,等待她的意见,洛华垂下修长的眼睫毛,沉默半晌,然后说:“俞凌,小郡王韩耿今年多大了?”

      “据臣所知,今年刚满三岁。”

      洛华轻轻笑道:“三岁小儿,如何能治理天下?”

      “如今的景王妃不是代替小郡王治理幽州城的一切军机政务吗?到时候可以请她垂帘听政,代为执掌朝政。”

      洛华依旧微笑着:“景王妃若有母皇献阳帝在世时的一半英明神武,幽州城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你说是吗?”

      洛华话语平静,但是话锋甚为锐利,分明是借此揭俞凌的痛脚。

      洛华是献阳帝韩嘉仪的长女,是她与洛见飞所生,韩若盈和韩若馨是韩嘉仪的次女和幼女,是她与俞凌所生。就事实而言,韩若盈和韩若馨的政治才能,的确均不如洛华老练。

      洛华此言的本意就是:明明知道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你还要强拉着他们母子上台,到底是何居心?

      俞凌心中一痛,想来是被洛华毫不客气的言锋刺到,不由地沉默下来。

      此时,洛见飞开口劝道:“皇后娘娘,幽州小郡王韩耿虽然现在年纪幼小,但是毕竟是献阳帝的嫡系子孙,前途未可限量。如若好好督导,他日或可成为一代明君。”

      洛见飞是否支持小郡王韩耿为帝并非关键,关键是,他清楚地告诉洛华,他反对将南朝并入北朝的版图。

      洛见飞此言一出,元翔脸色微变,抬眼直视着他,眼中精光闪闪,洛见飞并无惧意,一双眼眸清澈见底,亦回视着元翔。

      这下轮到洛华沉默不语了:父亲大人,在外人面前,您这么胳膊肘往外拐的,让女儿实在很难做人。

      但是洛华毕竟是多年朝堂中浸淫过的,此时便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这样吧,本宫带兵南下,让俞凌做本宫的副将和军师。太子元欣亦作为本宫的边路,恪蓝做先锋,前去营救被困在幽州城的景王妃韩若盈和小郡王韩耿。待大事已定之后,本宫会先回南朝摄政,暂理朝政,再从近支皇族中选择可造之才立为新帝。自然,小郡王韩耿作为献阳帝的嫡孙,当作为本宫的首要选择?父亲,您认为此计如何?”

      洛华一双秋水明目看着洛见飞,但是此话显然是说给俞凌听的。

      洛见飞听了此话,心中大喜,连忙说:“如此甚好。皇后若肯回到南朝,不消几年,当能销此次风波于无形。”

      俞凌听后,更加沉默无语,心中却想到:说的好听,你的小叔子和你的儿子会放你回去吗,见鬼了!

      元翔一听此话,便要发作:洛华也太听是风就是雨了,堂堂睿纭国的正宫娘娘,怎么可以到南朝去做监国,而且一去就是几年?若真是去了,朝政怎么办?太子怎么办?朕怎么办?

      元翔刚要发话阻止,却见洛华的纤纤素手轻轻抓住元翔的牙白色绣金蟒袍的袖管,意思他稍安勿躁。

      元翔看着洛华,意带询问:洛华,你真的要走,不管朝政,不管你那爱惹事的儿子,也不管朕了?

      洛华一双明眸,盈盈含水,比那秋天的清泉更为皎洁:我怎么会留下你和欣儿一走了之呢?你的脾气不好,欣儿又任性,我一旦走了,留你们两人独自上朝,天天大眼对小眼的闹气吗?

      元翔:怎么,你现在狡猾到连你的亲生父亲都要糊弄吗?

      洛华:父亲他其实不太适合参政的,我如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后父亲一定会理解我的苦衷的。

      元翔和洛华双目对视,虽然嘴上并无言语,但是眼神相通,十几年的默契,早已不需要太多言语来表达。

      得到了洛华的保证,元翔安下心来,便不在作声。

      元欣看着洛华和元翔略嫌亲密的小动作和双目之间的细密交流,不由地脸色一暗,修长有力的右手握起拳来,指关节都略微显白。

      恪蓝站在他的身后,对此情景看得一清二楚,不由地轻唤道:“太子!”示意他莫要冲动。

      洛华此时转过头来,笑着问元欣:“太子,你觉得本宫此计如何?”

      元欣连忙站起来,对洛华躬身道:“儿臣觉得母后此计甚妙,南朝现在一片散沙,非得母后亲去,才能重新集聚民心。”

      元欣再次抬头的时候,对着洛华秀雅如芙蓉初放的脸容,一双的细长的丹凤眼清澈如昔,但是那眼神,却如针刺一般,让洛华的心思无所遁形。

      洛华的心里一阵震动,她与元翔共事十几年,也算是默契非常,有的时候,元翔也未能完全领略他的意思。但是元欣,往往在她意成之时,早已心知肚明,难道真的是因为母子连心吗?

      看着元欣微微上挑的丹凤眼,眼神如最深邃的潭水一般,微澜无波,洛华心中不由地涌起隐隐的不安。那个眼神,曾是她非常熟悉的,以前元清每当谋算国事、运筹帷幄,握天下事于手掌中的时候,亦是这样一种眼神。

      元欣,作为元清和洛华的独子,传承着洛华的骨血和元清的心性,早已熟知政坛的一切游戏规则,有朝一日,元欣若将他的心计和手段用在洛华和元翔身上,将会如何?

      洛华心头一痛,连忙想将这个不祥的念头置之脑后。自元欣参政以来,对于洛华总是十分尊重,与元翔虽然常常政见不合,但是只要洛华一开口,元欣便不再坚持,让洛华也甚感欣慰。

      但是追根究底,元欣对洛华的顺从,究竟是处于尊重?是出于孝心?还是出于洛华是他登基大宝的最有力后盾?或是三者皆而有之?

      洛华觉得心里没底。

      不过,如今还是先解决南朝的燃眉之急吧。

      于是,洛华便问俞凌:“怎么样,俞副将觉得本宫此计若何?”

      俞凌退无可退,便站起来说:“皇后娘娘以天下苍生为念,在下佩服的五体投地,愿为皇后娘娘效犬马之劳,救南朝百姓于水火之中。”

      于是,经过三个月的整兵待发,洛华带着十五万大军,元欣带着十万兵马,挂帅出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