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008 古代二 ...
-
当言晞距夏国都城还有几百里地时,竟看见了一些粥棚,来接应前来的流民们。棚下有几个忙碌的妇人,旁边站了两名士兵,周围流民大概有百个,都规矩的排了队领粥。
有个士兵远远望见了他们两人,招呼着喊道:“喂——你们,先喝碗粥,歇歇脚吧,离都城不远啦。”
再看看周围的流民脸上的神色,一向带着愁苦的土黄色面庞——任哪个相师来说都是短命鬼的面相,那双总是死寂的眼迸发出一点喜悦和希望。
活不下去了,又要征税了,又要抽丁打仗了。
跑吧,躲吧。
可又能跑到哪去呢?离了故土,背井离乡,天下哪里不是打仗呢,早晚都是要死的,不过熬一天是一天罢了,我们都在这样的烂泥塘里泡着,前路是黑暗的,身后是黑暗的,他们只想活下来。
却,活不下来。
有人告诉他,往南方走吧,南方的那个女皇,天下下来的观世音呐,管吃给住。他就来了,携家带口,为了他的一双儿女,求一线生机。
言晞看了看那粥,米还是挺足的,熬的稠稠的一锅,笑着讨了一碗。那妇人看他白净好看,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忍不住多添了几勺,让一旁的军汉递给他。
言晞谢过那位军汉,喝了两口,递给了言一。那粥很暖,从胃暖到心口,熨帖极了,给了流民们活下去的支撑。
言一喝完把碗送回去。他不懂什么大道理,也不觉得女子当道有什么问题。但是,只要让百姓生活富足,过上好日子,是不是男子又有什么关系。
还没到夏国,女皇就不动声色的赢得了一部分民心。
离夏国都城越近,粥棚越多,流民也越多,但都在几位士兵的震慑下遵守秩序。
快到黄昏时,言晞终于看到了夏国都城,高约20米的城墙巍峨挺拔,墙上有雉堞与内侧的女儿墙,城门厚重结实。
周围驻扎的士兵军容整齐,武器锋利,带着肃杀之气,显然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流民们须得一个一个搜身后,被集中安置到一个地方,类似以工代赈的操作模式。官府给他们提供衣食住处,他们去卖力气干活,这笔买卖双方都划算的很。
在门口驻扎的官员也有几分眼力见儿,看言晞和言一明显的主从关系,言晞又气势不凡,看着细皮嫩肉的,像是个大人物。没有贸贸然上去搜身,检查了一下,笑呵呵的问道:“这位贵人从哪来啊?”
言晞对他从容一笑,尽管身着粗布,无华服做饰,依旧尽显世家风华。
“赵国言家言晞,特来拜见夏王。”
官员面色一变,赵国言家,最出名的豪门望族之一,传承了近三百年年,于读书人中很有名望。
此时消息传得慢,言家被下狱的事,重要官员肯定已经得知,这些小官没有消息门路,大概还不知道。
尽管疑惑言晞如此形容狼狈,那小官还是先让他们进城了。把他们妥善安置到驿站,小官拱拱手,赔笑道:“地方简陋,委屈言公子了。”
言晞回礼,温和地摆摆手:“不碍事,先生事务繁忙,这里就不留您了。”
“下官告退。”
小官却在心中感叹,这才是世家公子的风范。
以富贵和诗书供养出的雍容又隽雅的气度,却也能毫无芥蒂的接受粗糙的饭食和居处,说明其本性非骄奢淫逸,世家的底蕴啊。
他摇摇头,怪不得女皇极力招揽世家却不得门路,说不定言氏一族是个不错的突破口。
言晞看了看屋内摆设,算不得多豪华,胜在整洁二字,跟言家肯定是比不得的,但也比餐风露宿好得多。
不多时,两名婢女又送来了几套合身的制作精良的衣物鞋子,言晞又要了洗澡水,拿胰子细细的洗了头发,洗去了身上一路奔波的污垢。
穿了中衣,披上外袍,乌发柔柔的披在脑后,一推开门就看到了早已经洗好的言一。他放心不下主子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匆忙的洗完就守候在门外。
看着言晞被热水蒸的微红的白嫩脸颊,好看的凤眼中氤氲了几分水汽。他呼吸几不可察的一窒。
“进来候着吧,外面风大。”
“是。”
言晞抬眼看了看男人高大却充满安全感的身躯,却意外地发现对方的头发已经干了。言晞唤了一声,让婢子把水倒了。
拿了块帕子慢慢的擦头发,白皙修长的手指慢慢的梳理着发丝,言一手指微动,上前一步。
“主子,我来帮您吧。”
“嗯。”
把帕子递过去,言晞颇为享受的闭上了眼。言一的手轻轻的在头皮上按摩,他有些昏昏欲睡,不多时发现自己的头发全干了。
“这么快就干了。”
“内力而已,一点小把戏,不足为道。”
“内力?”
言晞有些兴奋地转过头,花国人谁没有个武侠梦呢,他眼睛亮亮的,问道:“你会轻功水上漂吗?会飞花摘叶皆可伤人?”
问了一连串,似是忽然发现有些毁形象,言晞右手握拳,放在唇边掩饰性的咳了咳,“嗯……我是指,你会吗?”
被萌了一脸的言一的耳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他的眼睛不受控制的往左右飘了飘,有些羞赧。
“不会。”
“……对哦,不然你就可以用轻功带我过来的。”
果然这是一个正经的历史剧情,没有武侠玄幻什么的。希望以后可以遇到,大概有机会的。
在驿站又住了几天,女皇明知道他是为了什么而来,却并没有立刻召见他。
身为言家独子,虽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声誉,但放在皇家面前还是不够看的。女皇没有拒了他的牌子,只是晾了他几天,观察他的价值,已经很是宅心仁厚了。
言晞也不心急,第一次递了牌子求见后,就一直在夏国都城内观察。
这个观察,可以看出来很多东西。
问一问米布盐的价格,观察米是新米还是陈米,路上行人的精神状况和衣着布料,看看夏国都城的城市规划,商业、手工业的发展,都可以看出来不少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信息。
粮食主要有主要有稻、麦、粟、梁、黍、菽,商品杂物有丝绸、酒肉、蔬果、烟草、瓷器等,都城的城市交通发达、农产品的商品化和手工业的发达,整体水平大概有花国历史上的明朝中后期的发展程度。
在他到来的第四天,女皇召见了他。
又是一波华贵服饰和上好的发冠腰佩等饰物送达,面见陛下,御前失仪可是大罪。
身着玉色布绢的圆领大袖衫,精致的发冠把发丝束在脑后,面如美玉,目若璨星,唇红齿白,挺拔如松,唇角挂一抹温和的笑意,腰间挂了佩玉,好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
随着女官上了马车,一个带着谢意的笑让她羞红了脸颊。
在逐渐远去的道路上掀开帘子,无意间往后望了一眼,言一已经缩小至一个模糊的点,却依旧站在门口。
放下帘子,言晞端正地坐在马车内,细细的思索他今天要完成的目标,又推敲了一遍女皇可能会有的问题及他的回答,调整着用词。
其实他还真没多大把握,虽然从那个背景得知,女皇是有雄才大略的人,唯才是举,但到底没有接触过,性格也就无从得知。
到是从这一路来看,女皇心中是有百姓万民的,她能统一天下,大抵也是众望所归。
他前世虽也跟人玩过心机,不过在政客面前也应该是不够看的,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隐有预感接下来的年代,曾仔细研究过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与军事。
时代的隔阂不止带来了知识量的巨大差异,更是眼界见识上的飞跃。权谋自认为不足,那就只能走实政一路了。
夏国都城的皇宫,是曾经的一些小国修建的,规模不大,后来经历朝代更迭又扩建了几分,总归是比不上北方的来的大气。
他前世所在的花国,也是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国。皇宫建筑群在历经战乱后也留存了不少,他也曾经观赏过。
但是随着喧闹的人群,被导游赶鸭子一样快速的解说的催促,走马观花地掠过一个个景点,宫殿的威严荡然无存,他几乎感受不到,只是感叹其巍峨壮丽。而故宫的威严,本就是由那血腥的皇权所维持的。
在封建时代,寻常百姓轻易不得靠近皇宫。远远的张望一眼,已是极限。
到了皇宫门口,女官带着言晞下车。皇宫等级森严,所有人,除了皇帝,都得下车下马,以示对皇权的尊重。
不过女皇并不在意这些,皇宫中太监也不多,此时的男丁可是不可多得的劳动力,又因为是女皇的原因,因而女官居多。
言晞目不斜视地穿过一道道宫门,脊背挺直,脚下步伐快速而稳健,一路走过连衣摆都不曾荡起。
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略有些刺眼,脚下的汉白玉闪着温润的光芒,朱红的宫墙带着雨水冲刷的痕迹,彰显着历史的厚重。由于女皇族亲较少,很多宫殿都处于闲置状态,她也没有耗费银钱去修整,只有宫人定时的修建荒草,不至于太过凄凉。
又绕过一道弯,女官带着他终于到了一个宫殿前停下了脚步。左右侍卫推开了宫门,耀眼的阳光倾泄而入,在这条由光铺设的道路终点,一抹玄色身影挺直而立,等待着他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