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寻仙台”建了三个月,这才完工。
台高九丈,上窄下宽,阶梯层层叠叠平铺直上,宛如是盛开在京郊土地上的一朵素白的花。
高台上站满了人,领头的苏珩带着群臣在左侧等候,蜀山和昆仑的弟子站在另一侧,恭敬地看着高台中央。
焚香,洒水,祭拜。
镇国公主替天子宣旨。
此次江淮和京郊之祸多亏蜀山与昆仑相助,这才平息。圣上深明大义,尊重道长之意愿,允了蜀山“福地”的名头,特赐蜀山掌门徐贞正四品官衔。而昆仑地处偏远,昆仑弟子又心怀天下,愿捐出所赐之黄金,用以西北军事,授昆仑掌门风扬正五品官衔。
圣旨既下,群臣高呼万岁。
张丞相微低头,看着脚下所踏之台,想着皇帝到底是何用意。前些日子幼子给他透了透口风,说是三年后让他等着抱孙子,看起来,皇帝对这门亲事并不反对。
只是,公主的封号是镇国,这真的只是偶然?
自从先帝驾崩,新皇继位,出嫁的公主没有卷入党争的都远离权力中心安稳的过日子,参与夺权的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几位皇子的血已经渗入了皇宫的地砖里,罪行最轻的七皇子也被送去给先帝守陵,如今这宫里,除了皇帝,就只剩下了镇国公主。
镇国公主,这可是先皇亲自教养,自小充作男儿养的主,就连这封号也是先皇所赐,易昌和她成亲,这到底是好是坏?
张丞相心里叹了口气,只是如今,一切都由不得他了。
皇室既有结亲的念头,三年一过,他那傻儿子,就是皇家的人了。
只怕为了避嫌,他也该告老还乡了。
苏珩略一偏头,就看见张丞相在沉思,他眉头紧皱,过了片刻才舒展开。苏珩赞了一句,张丞相不愧是历经两朝的老人,竟能想得如此之深。镇国公主也是朝中的一大势力,若是张易昌成了驸马,张丞相必须离开朝廷。
各方平衡不能被打破,否则,就是又一次的党争和杀戮。
二人心思转了转,别人竟也没看出来,只当他们认为仙人怠慢了。
不错,他们此行,是为了迎仙。
凉州刺史上奏,一个月前,有仙人从天而降,开坛施法,天降甘霖,解了西北干旱之灾。
苏珩命凉州刺史请仙人入京城,安定民心。
正好此时昆仑诸人已解了京郊之祸成了京兆尹的座上宾,京兆尹沈万向苏珩引荐昆仑弟子,古轩向苏珩言明,出现在西北的仙人乃昆仑长老,剑仙紫胤。
苏珩拿着用玄木令找到的资料,心下做了决定。
既然精怪之事已是板上钉钉,人界又有修真者的存在,不如放出风声,让全天下百姓都知道,这样既安定民心,又可使修真界归于皇室领导。
他要对抗的,可不只是妖和魔,还有仙。
精怪不能成多大气候,可妖和仙,可是天大的威胁。
没人清楚苏珩到底知道了什么,只是可以肯定,朝廷的风向变了。
这迎仙,就是第一步。
午时三刻,晴空万里,天边隐隐传来金石碎空之声,苏珩抬眼看去,刺眼的阳光下,忽的划过一道蓝光。
蓝光直冲着高台而来。
苏珩看着蓝光飞近,有人以身化剑,人剑合一。
他的速度极快,停下的时候却十分稳当。
一旁的高公公早已告诉苏珩,这就是当年的那位仙人。
苏珩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高公公说得见仙人,三生有幸。
苏珩看着飞剑变成了白发的仙人,身穿蓝白相间的道服。他眉眼肃穆,头发用高冠束着,整个人安静又乖巧。
有些人,第一眼看去你看不出什么,因为他们把自己藏在喜怒不形于色的面具里,直觉便是不好惹的人物。
有些人,一眼看去你就知道他是什么人,因为他把什么都写在脸上,娇纵还是安分,流氓还是文雅,你见他的第一眼,就全部知晓。
还有些人,你只能看出一部分,就像是长在泥里的树,枝干是好是坏你能看出来,可是藏在泥里的根系,你完全看不见。
苏珩唇角微勾,眼眸里忽的闪过一道光,他不说话,别人又岂敢开口,他细细打量紫胤,从他梳的整整齐齐的发,再到他穿的一丝不苟的道服。
高公公的眼睛里有追忆,还有庆幸。
仙人再度临世,陛下的胜算,又多了三层。
苏珩没有管别人心里想些什么,他突然上前几步,握住了紫胤微凉的手。
紫胤的手不自在地动了动,没有挣开。
他从剑化人的时候,就看见了苏珩。
紫胤有些不知所措,他还没有做好和苏珩见面的准备。
当年他因为宸妃的承诺救下了苏珩,还给了他遮掩身份的玉佩,那时一别,竟别了二十年。
苏珩打量紫胤的时候,紫胤也在观察苏珩。
今日苏珩穿的是正装,皇冠束发,躯体掩藏在宽袍大袖之下,他的相貌三分像他的父亲,还有七分随了他母亲。
他的面容有些秀气,却也掩藏不了他眉间英气,他的眼睛是遗传自父亲的凤眼,眉心处,是只有他能看见的朱砂。
那是封印。
是他二十年前亲手下的封印。
最多三年,封印就要破了。
紫胤一时间有些恍惚,当年的那个小小婴孩,如今已经这么大了。高台寂静无声,他却似乎听见了当初那个婴孩的啼哭声。
紫胤看着苏珩握着他的手,苏珩的手和他不一样,他练剑多年,手心都印着风霜的痕迹,还带着仿佛浸入骨髓的来自昆仑山的寒凉。而苏珩的手,养尊处优,保养得宜,指节分明,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手。最重要的是,苏珩的手,是暖的。
紫胤很清楚温暖对于寒凉有多大的吸引,就像醇酒对酒鬼的诱惑,纨绔对美女的执着。
他想挣脱苏珩加给他的束缚,可是苏珩的手握得紧,他无法甩开。
“仙师,”苏珩一脸热切,很是热情,“可问名讳,师承何处?”
紫胤扫了一眼站着的众人,开口说了一句“昆仑紫胤”。
皇帝迎来了一位仙人。
昆仑仙山的仙人。
短短三日,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国,盖过了蜀山的御赐“福地”。
“这次又被昆仑抢占先机。”大长老愤愤不平,手里的拂尘抖动着,在空中划过一道线。
“大长老,”徐贞将圣旨供奉在主殿的桌上,劝慰道,“此次蜀山收获不小,够了。”
的确是够了,蜀山经此一事,想必会有更多拜师的好苗子,更何况,川中蜀中,再无一个门派可与他蜀山抗衡。
皇帝亲封的“福地”,可不是随便的糊弄,正四品的官衔,虽然无实权,但就算是个虚衔,也足够让他们横着走了。
“这话不错,师兄,”二长老叹了口气,“有谁想到竟连那位都出山了。”
“师弟,”徐贞偏头问了问常冲,“剑仙可有告诉你什么话?”
“师兄。”常冲使了个眼色,徐贞心领神会,带着长老团去了密室。
蜀山密室,只有掌门和长老团才知道的秘密。
“掌门,”常冲脸色凝重,换了正式的称呼,他看了一圈,缓缓吐出一口气,“剑仙大人说,仙妖之战,又要开始了。”
“什么!”大长老瞠目,觉得难以置信。
“这不可能,”大长老随即就否定了,满脸的不信,“仙妖都已经消失多久了,哪来的仙妖之战?”
“大长老,”常冲恭敬回道,“这是剑仙大人亲口所说,他要求蜀山必须平护蜀中的安宁。”
“看来,”徐贞摸了摸佩剑,神色坚毅,“蜀山要有一场大战了。”
“听候掌门的指示。”常冲和众长老对了对眼,一齐说道。
“常冲,”徐贞发布指令,“你联系蜀郡各州刺史,让他们全力支持蜀山。至于长老们,蜀山弟子的训练就拜托你们了。”
“遵掌门令!”
于此同时,昆仑弟子也回到了昆仑。
“古轩,”风扬找到他的大弟子,吩咐道,“联系其他门派,通知他们,大战又要开始了。”
“掌门,”古轩拉着自家师父的手走到内室,贴耳小声说了苏珩的指示,“皇帝说,妖要除,仙也该灭了。”
“什么!”风扬震惊之下喊出了声,他赶紧捂住嘴,小声说话,“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掌门,”古轩很是严肃,“仙妖都想争夺三界之主的名号,对我们来说,都是敌人。”
“可我们的功法,”风扬揪断了几根胡须,“毕竟是仙传下来的。”
“师父,”古轩冷笑,“那些精怪不是也学了妖传的功法,一个能化形的都没有。”
“古轩,慎言!”风扬的眼神犀利起来。
“师父,”古轩劝他,“我们修真者已经发展壮大,欠缺的功法要补上,我们只有擒住仙。”
“既如此,”风扬眼一闭也狠下心来,“叫上其他长老,我们好好商议。”
这不能怪他们,他们这些人都知道,妖能化形成人,可是精怪只能保持原型,既然仙妖传功法的时候就留了一手,也别怪他们为了补全功法,做些他们必须做的事情。
修真界几千年来修成仙身之人寥寥无几,更别说后天成仙了。谁都想长生,既然仙打开了他们欲望的门,就别怪他们要走得更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