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二章 惑 (三) ...

  •   杨箫在渐渐浓重的天色里陷落于无法自拨的沉思。
      言一畅把这份选题交给他,自然跟他采访过柳平原有关,不管还有没有其他杨箫想象不到的原因,至少,言一畅认为他对事件里的相关人物更熟悉一些。
      然而,在杨箫的记忆里,跟柳平原的接触,像个游离于烟火人间之外的过程,跟眼下这些网络喧嚣更是无法沾边。
      至今回想起那次的经历,杨箫都有一种穿越般的非现实感。柳平原,是个多么脱离现实的人物啊!

      柳平原的样子,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符合杨箫对于一个诗人外表的想象:高大却并不健壮的身架,光洁而略带苍白的面颊。一双羊羔一样大大的、略带血丝和泪光的眼睛,看人的时候,似有无限温柔。
      他即使就那样站在那里、坐在那里,都莫名有种笨手笨脚、十分稚拙的感觉,脚特别大,喜欢略略向外叉着,两只手总不知道怎么放似的,常常会傻傻地扎在两边,或是特别无力地摊放在膝盖上。
      这种类型的男人,如果生活乏人照料,就会像一双红萝卜一般长满冻疮的小孩的手,透着可怜和邋遢,叫人不忍直视。
      但杨箫看到的柳平原显然被照料得非常好,他一身居家休闲装扮,米色棉布衬衣、驼色羊绒开衫,同色系的老式西裤、羊毛袜、皮拖鞋,不仅色彩和谐,且清洁精致,所有穿着的细节都严丝合缝,无可挑剔。
      他展展地坐在样式古朴的大扶手椅里,像个安详的、巨大的婴儿,咧开大嘴,笑得温暖而又满足。
      “我们就谈诗,我们不谈我写的诗,好吗?我写得不好。”他说这话的语调和表情,满满地透着诚挚的卑微。
      这个请求倒是正中杨箫下怀,对柳平原的访谈,只是他计划做的系列选题的一部分,做这个选题的目的本来也不是为了推介某个诗人的作品,而是探讨诗歌和诗人在当今社会中的生存状态。
      柳平原主动说不想把自己的作品作为主题,起先真是让杨箫有点感动。
      就像约这次访谈的过程一样,容易得实在超乎杨箫的想象,柳平原非但一点架子也没有,而且表现得比杨箫还要积极,好像是他更迫不及待地期待这么一次访谈。
      对于诗人的态度,杨箫固然十分感激,但在这份跟他曾经的名气似乎不相称的过度的热情背后,杨箫隐约也感觉到了诗人的寂寞。
      事实上,访谈进行得十分吃力。杨箫经常跟不上柳平原的思路,但这不是因为柳平原思维太过敏捷,而是他有点漫无边际。往好了说这个人十分感性,但如果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他思路混乱,没有条理。
      他经常说着说着就激动起来,霍地站起,像面对着很多观众似的,大声朗诵起自己的某篇作品,又总是念不全。
      杨箫发现柳平原脑子里除了他自己的诗,他推崇的一些中外经典诗人的作品,就几乎没有其他什么了。他两耳不闻窗外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碧瑶!碧瑶!”他会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大声喊他妻子的名字。一会儿是要拿一本什么书或者旧报纸,一会儿要求吃点心,吃冰激凌,把杨箫这个尚未出校门的年轻人弄得诚惶诚恐,不停地站起又坐下,手足无措。
      他的妻子,碧瑶,对杨箫来说就像一道华美的闪电,这光芒太耀眼了,他只记得她美,但实在未看清她到底怎么个美法,只是每次回想起来,就仿佛闻到她轻言笑语地走近时那一缕缕好闻的、幽雅的香气。
      关于柳平原和这位美人的爱情故事,坊间有好几个版本的传说,听柳平原多次提到他和妻子一起在T大读书时如何如何,看来“寒窗恋”的版本是比较靠谱的。
      不过,所有版本有一点是相同的:她曾经离开过他好几年,最后却依然像宿命一样回到了他身边。
      这是个人间难得的真实的大团圆结局。这故事里的一切,都是世间难得的美满。
      呈现在杨箫眼前的他们的这个家,也实实在在地让他相信了关于这位美人非同一般的出身和身家的惊人传言--传言不虚,非但没有水分,甚至可能还太保守了。
      其实,杨箫事后觉得这篇访谈很难写,柳平原的生活状态,在诗人里面根本不具有典型性,世上有几人能娶妻若此?他只能努力突出描写柳平原自我沉浸的一面。
      杨箫自己不是很喜欢、也不太满意那篇《阁楼上的诗人》,说实在的,他很意外,也不清楚为什么言一畅会对这篇东西感兴趣。

      在那次访谈的记忆里,最生动、最接近现实的还是他对柳星天惊鸿一瞥的印象。
      她在他们吃冰激凌时跑到阁楼书房的门口,冲她爸爸淘气地喊了声:“妈让你别贪吃,小心拉肚子!”又朝杨箫腼腆却不失大方地笑了笑。
      只有这个穿着悦目的蓝白相间的毛衣和海军呢短裙的少女是跟当下生活最合拍、最富有鲜活感,也是最可亲的。
      杨箫真心希望柳星天平安无事,也不希望她被不负责任的网络流言所伤害。
      这个裴猗扬,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呢?
      从博客里看,她显然是柳星天的情敌,难道她就是那个侵袭者?
      可是这博客里的字里行间,分明又充满对柳星天的善意和关爱,而且,她笔下的“星天”的外貌气质,似乎又和杨箫印象里的柳星天不是同一个人,这让杨箫很迷乱。
      他不禁打开裴猗扬博客的首页,开始探究她其他的博客。
      看不出名堂,或者说,他越看越迷糊。裴猗扬的博客里,都是诗,这位裴猗扬,确实如她自己所说,是一位“著名校园诗人”吗?
      杨箫自以为是当今年轻人里少见的对现当代诗歌历史感兴趣的人,但他确定没有听说过裴猗扬这么一位诗人。
      再看她的作品,以杨箫自己的眼光判断,倒也有些水准,但似乎水平良莠不齐,有的只是一些混乱字句的排列组合,杨箫实在看不懂她写的是什么。但有几首小诗,却又格外的清新可爱,比如有一首,题为“春夜”:

      你来了,身影若流水
      淹没大地
      天空中浸满你深蓝色的倒影
      你,就是孤寂
      春夜啊

      又比如另一首,题为“雪夜”:

      淡蓝色的寂静
      半透明的寂静
      影子是帆
      风是波浪
      是我,正涉水而来
      寒冷的天空俯身凝望
      你在等待吗?
      清脆的叩击
      悬在指上

      但从这些小小美丽的诗句里,看不见更多的内容。
      这个裴猗扬的思想和内心,杨箫有点看不透。
      忽然,杨箫注意到那篇博文截图里留下的发出这篇文章的时间,居然是去年!去年圣诞写的?一肚子的谜团。他很想马上能跟言一畅谈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