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三十二章 ...

  •   在山上的日子过得极快,转眼间便到了八月中旬,天气渐渐转凉,山中更是夜寒露重。于是冷予瑾便和啼莺收拾好东西,准备下山返回青茶镇。

      之前载他们来的那匹马,冷予瑾已经将它托付给了山下的农户,支付了银钱请他们代为照料。下山之后,去农户家找回马车,便可上路了。

      啼莺有些东西放在了西侧寝室,他过去收拾好了,将包袱打好并背在了背上,出门后仔细拴上了房门。

      冷予瑾早已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正坐在杏树下的石凳上等他,见他从房里出来,便起身走了过去。

      “都收拾好了?没有落下东西吧?”说着,他伸手帮啼莺理了理斗篷,“仔细些,小心风寒受凉。”

      “都收拾好了。”啼莺应道,看了一圈药庐里的青砖青瓦,不舍道,“真不想离开这里。”

      在书房里,他听冷予瑾给他讲解医药,两人一起下棋,抚琴吹笛合奏乐曲。在药房里,他看冷予瑾为自己演示如何认药、制药、煎药。在厨房里,他为两人准备每日吃食。在温泉浴池里,两人靠在一起闲话家常。在这颗杏树下,相对而坐一起饮茶观星。

      这方世外桃源,只有他和冷予瑾两人,多么好。

      冷予瑾不知他心中所想,身为医者,他尽职劝道:“你现在身子弱,天再凉一些,山中寒潮你受不住的。”

      “我知道。”啼莺应下,望着庭院中的古杏树说,“明年夏天师父再带我来吧。刚来时那段日子,每天都有新鲜的杏子吃,真让人惦记。”

      “好,明年夏天再来吃杏子。”冷予瑾说罢,牵起他的手,“走吧,我们下山。”

      啼莺跟在冷予瑾身后往药庐外走,他看着两人自然交握的双手,心里的不舍似乎也淡了些。是了,他的师父不在意旁人目光,做事只凭本心,在药庐里是怎样待他的,在外头也会是一样,不会因着有外人就变了态度,所以他没有必要不安与不舍。

      跟着这个人,无论去往哪里,就算天涯海角,也都是世外桃源。

      在走入杏林迷阵之前,啼莺回头望了一眼药庐,还能远远地看见青瓦上透出头的那颗古杏树。明年见,他在心里说。

      两人慢慢走过杏林迷阵,啼莺安静地紧跟着冷予瑾,连大气都不敢喘。直到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啼莺确认他们已经走出了迷阵,才放松了下来。

      此时冷予瑾停下了脚步,他还牵着啼莺的手,转身对着啼莺展开了另一只手臂。虽然脸上还是那样没有多余表情的正直,但嘴里却说:“上来。”

      啼莺已经很习惯这种师徒间的亲密了,早就不是两个月前还会害羞别扭地推拒一番的他了。听到冷予瑾的指示,他往前走了一步,轻轻一跳,就蹦进了冷予瑾的怀里。

      冷予瑾抱着他,掂量了一下,奇怪道:“是山中伙食不好吗?你怎么一点也没长肉。”

      啼莺也有些苦恼,捏了捏自己的手臂,嘀咕着:“我也想长肉啊……”

      山中虽然吃的简单,但米面粮食和干菜熏肉储备充足,他还会时不时在附近找些水果野菜来增添风味,吃的不算差了。他还故意每餐多吃一些,想配合晨练增强一□□格,但没有什么效果。别说山上了,之前在青茶镇住的十来天,他常常吃油腻和甜腻的东西,也没让他多长几两肉。

      以前啼莺还怕自己吃胖了遭人嫌弃,如今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竟然是个吃不胖的体质。想着过去为了装清雅生生忍下不去多吃的那些美食,他真心觉得太亏了。

      冷予瑾已经运起了轻功,带着他往山下飞奔而去,同时还气定神闲地与他闲聊:“回青茶镇之后,你有什么想吃的么?我去给你买。”

      为了防着山风侵体,啼莺正面对着冷予瑾,裹紧了身上的披风,而脑袋埋在对方的胸膛上,躲避着高速运动之下扑来的烈风。

      他开口说话,声音闷在两人之间:“春江馆的烧鸡和烤鸭,蒸宝斋的水晶饺和梅菜扣肉,余味坊的绿豆酥和枣糕……”

      啼莺将之前吃过和听陈余提起过的郡城里的美食一一细数,而冷予瑾听着,时不时应一声嗯或者好。他一口气说了二十余道,说到最后自己都忘了之前说过什么。

      “……余味坊的绿豆酥……”

      听到他说重复了,冷予瑾出言提醒:“余味坊你说过了。”

      “咦?说过了?”啼莺下意识地反问。

      “你在怀疑我的记忆力?”

      “不敢不敢。”啼莺说罢,又默默地算了算。他发现自己算不清楚了,于是向过目不忘、记忆力超绝的冷予瑾求助道:“师父,你能复述一遍吗?”

      “嗯。”冷予瑾应道,便一一报来,“春江馆,烧鸡,烤鸭。蒸宝斋……”他一口气不带迟疑地将啼莺刚才所说的二十余道菜名连顺序也不改地说了一遍。

      哇,报菜名!啼莺觉得自己仿佛在茶馆里听相声,若不是怕自己乱动要跌下去,他甚至想拍手喝彩。

      “这些我都记下了。还有吗?”

      “够啦,隔几日买一道,可以轮上好几个月呢。”啼莺笑着说,“就是劳烦师父了。”

      “没有。骑马来回很快。”冷予瑾回道。正好也需要定期去郡城采买药材,顺便还能在饭馆里听一下江湖上的消息。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便来到了山下。因为需要去取马车,冷予瑾仍是抱着啼莺,用轻功去往了附近的农户。

      这个山下小村的村民们原来就和冷予瑾打过交道。最初村民们看他带着佩剑又面相不善而有些怕他,不过后来他给几位生病的村民开过药方,甚至还送过几次药,这些人就变得非常尊敬他了。如果见到了他,村民们一定会停下来与他打招呼,叫一声冷大夫。

      村里的两个庄稼汉刚刚在田里忙完了活,正背着工具正往村里走,就远远看见了一个快速朝村子里奔来的身影。他们停下脚步,定睛一看,从服饰习惯上认出了来人是冷予瑾。

      一个年长些的汉子说:“是冷大夫。我想起来了,两个月前他托你家照顾马车来着。”

      “嗯,算起来也到时间来取了。”另一个年轻些汉子答道,他眯着眼睛看向土路上那个越来越近的身影,“咦?他好像抱着一个人。”

      “哪里?啊……”年长的汉子才说到一半,就见人已经来到了他们俩面前。

      冷予瑾早就注意到了路上停着说话的这两人,巧的是其中一个正是他要找的,便径直朝他们奔来,临近时减了速,停在了两人面前。

      “冷大夫好!”两人与他打着招呼。

      “你们好。”冷予瑾应下,又对年轻的汉子说,“黄丰,我正要去找你。”

      “取马车是吧?我正要跟刘大哥回村,一起走吧。”黄丰说着,看向了冷予瑾怀里抱着的人,“这位是……?”

      因为一直将脑袋埋在冷予瑾胸前躲风,啼莺虽然知道已经出了山在走平路了,但他不知道冷予瑾竟然直接抱着他冲到了别人面前。突然听到有两人和冷予瑾打招呼,啼莺便想着要不要就装作自己是个病重到昏迷的病人来应付。

      但是,冷予瑾可不知道他的打算,顺手就将他放了下来。啼莺只好放弃了装昏迷的打算,在地上站稳了,对面前两个庄稼汉子笑了笑。

      冷予瑾向两人介绍道:“这是我徒弟,林七。”

      “哦哦,林大夫好。”黄丰和老刘应着,也和啼莺打了个招呼,然后他们便走在了前头,

      冷予瑾很自然地顺势捞过啼莺的手,牵着他远远跟在后面。其实啼莺的脑中还幸存了一点寻常的俗礼,觉得有些不妥。不过他只是很轻地挣了一下,当然没有挣开,于是他乖乖地任冷予瑾牵着走。

      老刘偷偷瞄了一眼后面,觉得离着一些距离,对方应该听不见他们说话,便问黄丰:“冷大夫什么时候收徒了?”

      黄丰压低了声音回道:“我哪里知道。上次来放马车,就他一个人。”

      “抱着来的呢。”老刘喃喃道。

      “嗯。”黄丰应着,“因为林大夫不会武功吧。”

      “还牵着手。”

      黄丰沉默了一会儿,才回道,“他们师徒关系好吧?”

      “……这样啊。”

      老刘又偷偷往后看了一眼,嘀咕道:“林大夫怪好看的。”

      黄丰没有听清,问道:“你说啥?”

      “没有啊。”老刘矢口否认,转移话题道,“你什么时候娶人家梨花啊?”

      黄丰红了脸,支吾着说:“谁说要娶她了……”

      走在两人后面的啼莺其实模模糊糊听到了他们在谈论自己,大概意思也不难猜出来。

      若是几个月前,被人这么谈论,他一定是感到尴尬和窘迫的,而现在的他却对此感到了迷茫。他脑海中幸存的那么点寻常俗礼告诉他,这是件羞耻的事。但是这段时间从冷予瑾那儿接受的言传身教却在反问他,师徒之情有何羞耻?

      啼莺想了一会儿,觉得冷予瑾比俗礼重要,当然也更正确,所以很快便将这点俗礼抛之脑后。的确,他们是师徒,在药庐中便一直如此相处,也不碍着别人什么,有什么可羞耻的。想通了之后,他也不迷茫了,很是坦荡地走在这青天白日之下。

      “俯仰无愧于天地,行止无愧于本心。”

      冷予瑾听到了他的低声自语,便问:“怎么突然念起了门规?”

      啼莺侧头看向冷予瑾,笑道:“师父,我好像更懂了一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