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这孩子叫花拂,今年七岁,师承大才荀留,自幼随乐舞楼传人融娘子习舞艺,三岁能背千字文,五岁能在掌中舞。
“嗯,很好。”
夏染表示了肯定,并且开口,“你把他送回去吧,我这里不收小孩子,而且还是和查然有关系的小孩子。”
他们口中的孩子,一直没开口说话,直到夏染真正将目光放在他身上,他才抬起头来看过来。
夏染才看见他额头上挂着一颗粉色花型的吊坠,吸引了他大半的目光。
原来平时也带着啊,视线往下,对上花拂的眼睛,又上下打量了一下。
“你不觉得很奇怪吗?这孩子是和我有什么关系吗?一定要送到我这里来?”而且,这种眼熟的感觉,“琼花的儿子?”
许管事心中一惊,以为夏染看出来什么,抬起头看着夏染。
“好吧,我答应了,你把带来的东西放进我边上的房间。”许管事看着夏染脸上带着兴致的目光,虽然觉得答应留下花拂是好事,但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
听见夏染同意了赶紧示意侯在不远处的下人拿着手里的东西过来,夏染笑了笑,领着一群人进院子。
夏染这房子,临街做成了书店,后面一个客厅,再往后才是他住的地方。
一行人捧着东西跟着进来,到底是出了皇妃的,下人眼睛始终看着地面,一点声音都没有。
夏染很满意,示意许管事放下东西可以走了,“东西你放下吧,我来给他收拾。”
看着许管事行礼带着一群人走了,夏染卷起袖子开始收拾东西,这孩子看样子是要长期住着,要用的东西一并齐全,堆了十几个小箱子在房间正中间,他一个个打开,发现这孩子带过来的东西大多是女孩用的。
略一思索,回头看着站在箱子旁边的孩子,七岁的小少年,乖巧的站在一堆箱子旁边,正打量这个房间,察觉他看过来,转头对上夏染的眼睛,乌溜溜的大眼睛,耳后束起的黑发划过脖颈垂在胸前,发间混着几根颜色鲜艳的编带,衬着一张漂亮的小脸。
夏染给他收拾了大件的东西,剩下的叫他自己收拾,两人忙活了好一阵子,才将花拂带来的东西都收拾好。
融娘子估计是真的把花拂当徒弟来养,只是乐舞楼大部分都是女孩,惯有的思维就是吃穿住行都要精致,给花拂的衣服也是,一根编带能用七八种颜色的丝线混着及金线编成,夏染看着手里的发带,又看了眼乖巧的孩子,隐约觉得自己不能输。
收拾完东西,夏染带着孩子到书房,从书架后面取出来一个琴盒,打开叫花拂上前来看。
花拂看了看盒子,又去看夏染,确定夏染是叫他打开这盒子,才伸出手来打开盒盖。
盒子里安静的躺着一把古琴,朴素的样式,看着十分不起眼。
花拂看着盒子里的琴,又抬头看着夏染,等着他开口。
“这琴送你。”花拂闻言抬头看着他,“往上数三朝,乐舞楼的弟子都要精通乐舞二道。融娘子只教了你舞之一学,我便教你乐之一道。”
“她本意应该是想教习你一身本领,只是限于门规,你并非她亲传,而是拜在她夫君名下,不好全部教习,只教了你她擅长的。”
“自明日起,你清晨早起随我习琴,我来补上融娘子没教你的东西。”
花会开了半个月,真正让人期待的才开始。
一开始的庆典过去,从各处来的客人便带着他们各自引以为豪的作品赶往桑洲中间的品花轩,在这里,会由此行的大师选出今年桑洲的花王,到最后一位,赢得人能得到珍稀的花种,去年是双色并蒂莲,今年就是十二色牡丹,总之都是寻常难得。
夏染说到做到,自第二日开始,每日带着孩子步行自桑山,习两个时辰的琴,再送花拂去桑山脚底下荀大师开的书馆。
等到了晚上,再去书馆接人,每日里交流不多,但又怕孩子落下功课,每日里都要亲自过问白天里的功课,满意了才放花拂睡觉。
隔壁的文少爷等了几天,终于在一天早上碰到了送孩子上学回来的夏染,就势请对方去自家院子里坐坐,夏染应了下来。
夏染原来想叫文清等一会,好叫自己再进去拿点见面礼,毕竟初次登门,空着手不太好。虽然夏染是这么想的,但很显然,文公子没答应,最后还是空手人登门。
茹茹好几天没看见送自己糕点的大哥哥,看见爹爹领着夏染进门,高兴的拉着夏染的衣服下摆,晃了两下,又去院子里拉着娘亲来前面。
兼娘正晾晒衣服,被高兴的小丫头拉着见到了夏染,虽然惊讶,却立刻反应过来,泡了茶上来。
“一直未登门拜访,今日不如就在这用中饭吧?”
夏染接过茶喝了一口,“文娘子为何不用我送来的茶叶?”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兼娘开口“我们刚刚搬来这里,又没有登门拜访,实在没颜面收这些东西。”
“此话何解,我送给邻居的东西,你们不愿意收吗?”
文清正要开口,就被夏染打断,“文公子自江南搬来这里,虽然能从闻家的银号取银子,却一直凭写本子为生,虽是好事,但有些你用惯的东西,还是要银子的。”
没去看文清变化的脸色,又自顾自开口,“你人虽然不在闻家,但到底是闻家的少爷,这次送来的东西大部分是闻夫人带来给你的。”
“查然将这些东西给我,我很不耐烦。日后再有来往,你们自行联络。”
看见小姑娘一脸懵懂的站在旁边,从袖子里掏出来一包酥糖递过去,又趁着小姑娘低头接过糖的功夫摸了摸她头上的小包包。
“你奶奶给你做了好看的衣服。”小姑娘惊讶的抬头看着他,夏染点点头,笑着开口,“嗯,应该还有别的东西。”
文清听见他提起闻夫人,眼中闪过了许多情绪,“这真是”他哽咽了一下,努力压着涌上来的情绪,“麻烦你了。”
闻清是家中的二子,父母慈爱,兄长又是天资之才,他自幼娇养,性格也在父母兄长的保护下,一直都是天真烂漫。
以前兄长曾提过那分家子弟不值得深交,他也未曾放在心上,直到被诬陷作弊才知兄长苦心。
京中考官何等眼力,分家子虽被处置,到底他作弊的名声传了出去,分家借此事上蹿下跳,他不想污了闻家百年清名,只身带着妻女搬离了江南,知道家中惦记,也只是下定决心,站在圣上面前才有脸回闻家。
夏染算算时间,快要中午,前几日他凭着一口地道的方言,成功在粥铺老板面前混了个熟脸,老板答应他今天帮他做一顿江南菜,他昨日与花拂说好今日会去与他一起吃中饭,与刚走进来的兼娘说了一声,晃悠悠的去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