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6回 ...

  •   傍晚下学时,清姐儿神神秘秘地让闻喜雨晚上别吃大厨房送来的饭,只说晚上要带点新鲜的东西给她尝尝,还让把闻浩阳一并接到兰芷院去。

      于是到了晚膳时分,闻浩阳就由魏嬷嬷接了来,看着闻喜雨笑嘻嘻道:“晚上要和姐姐一起用膳吗,姐姐要拿什么好东西招待我?”

      看着他馋嘴讨喜的样子,闻喜雨伸手点了点他的鼻尖,宠溺地笑道:“小馋猫,可不是我,是咱们的大表姐要准备点新花样。”

      两人聊着天,坐等了许久,清姐儿才姗姗来迟,一进门先赔礼笑道:“姐姐来迟了,弟弟妹妹们千万恕罪呀。”

      闻喜雨也忍不住打趣道:“叫我们饿着肚子空等了这许久,哪能一句话轻轻放过了你,姐姐带来的新鲜玩意儿若是不好吃,非要叫姨母罚姐姐不可。”闻浩阳也在一旁跳着脚帮腔:“就是!就是!”

      “哎哟哟……”清姐儿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讨饶道:“你们两个小魔星,可饶了姐姐吧,我这回可是备足了诚意来的,必叫你们满意。”

      说着,清姐儿狡黠一笑,拍了拍手。便见一串丫头婆子鱼贯而入,顷刻间屋子里便架起了一块特别定制过的大方桌,桌子中间凹陷下去的地方摆了两个大铜锅,铜锅周围则围了一圈儿红红绿绿的蔬菜和大刀片的牛羊肉。

      这是要涮火锅了?闻喜雨凑近一看,这两个大铜锅的汤底一个是奶白奶白的,而另一个居然是……是漂着辣椒的红汤!

      闻浩阳大约也是没见过辣椒,围着铜锅左看右看的,还被呛着打了好几个喷嚏,好奇地问清姐儿这是什么东西。

      看到俩人惊奇的样子,清姐儿得意地一笑,说道:“我今儿一早就吩咐厨房用大棒骨开始熬汤,足足熬了四个多时辰,瞧着白汤多鲜亮。而这一锅可就难得了,这里的东西叫番椒,前几年从海外的洋人哪里进口来的东西,吃起来舌头都能辣麻了,浑身还得冒一层热汗,可痛快了。不过这家里上上下下居然只有我爱吃这玩意儿,今儿弄了来给你们尝尝鲜。”

      闻喜雨眼睛都亮了,锅里的辣椒越看越可爱。她穿越前,虽然不是个川妹子,却格外爱吃辣,简直是无辣不欢。可穿越后却发现古代的饮食都很清淡,本来一直觉得很可惜,谁知道清姐儿居然弄来了辣椒,真是太惊喜了。

      话不多说,开涮!

      除了一个5岁的阳哥儿,屋里都是女眷。闻喜雨让丫鬟在屋外守着们,她和清姐儿都卷起了袖口,而闻浩阳胳膊太短,就由采芹在一旁给他夹菜。闻浩阳撅了噘嘴,无奈地看了看自己肉肉的小短胳膊,只好作罢,惹得清姐儿和闻喜雨一阵好笑。

      出乎清姐儿意料的,闻喜雨姐弟竟然都很爱吃辣锅,吃了这一会儿三人都起了一层浮汗,那盆骨汤的锅底都没怎么动过。清姐儿虽然高兴,却也劝道:“你和阳哥儿年纪还小,尤其是阳哥儿,这辣锅也不宜多吃,仔细伤了胃。”

      闻喜雨深以为然,命采芹之后都把菜烫进骨汤锅里,又怕阳哥儿眼馋,之后自己也都陪着一起涮起了骨汤的锅底,虽然没有辣锅刺激,可味道却更加鲜美。

      见吃着确实太热,清姐儿招呼着婆子,吩咐道:“再去取盆冰釜来,远远地搁在角落里。”

      不多久,两个婆子便抬着一盆冰釜回来了,屋子里开始又多了些凉气儿,又因这新添的冰釜隔得远,屋内温度不至于骤降,因此只觉得凉快了不少,倒不用担心会感冒。

      谁说古代条件差的,这古代贵族高官的家中,居然能够坐在“空调房”里涮火锅吃,太奢侈太享受了,闻喜雨在心里大呼过瘾!

      待吃到七八分饱,清姐儿便不让他们姐弟俩再吃了,怕积了食夜里睡不好。闻喜雨恋恋不舍地放下筷子,心理倍觉清姐儿真是个称职的姐姐。

      闻浩阳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身子靠在椅背上,满足地叹了口气道:“真过瘾,咱们什么时候再吃一顿?”

      闻喜雨笑着啐了句“小馋猫”,看着桌上的两口铜锅,脱口而出道:“何不用个鸳鸯锅呢?”

      “什么鸳鸯锅?”清姐儿问道。

      原来这会儿还没有鸳鸯锅这东西,闻喜雨便细细跟清姐儿讲解起来:“就还是这样的铜锅,只是请铜匠在中间铸上一层隔板,使两边互不相通,到时候这一口锅里一边放骨汤一边搁上红汤,岂不便宜?”

      “妙啊!”清姐儿抚掌赞道:“妹妹好灵巧的心思,这名儿也起的好,明儿我就让人去找工匠打一个,下回吃暖锅时咱就用这鸳鸯锅。”

      闻喜雨被夸得有些心虚,却也对这鸳鸯锅很是期待。

      这时,另一边的端心院里……

      晚膳早已用好,于大老爷看着坐在灯下正在草拟着中秋节礼单的于大太太,心里思量着该如何提起如姐儿院里的事,且不伤到自己这位贤惠太太的心。

      在于大老爷斟酌着该如何开口时,于永家的在外禀报了一声,便托着一块花梨木的托盘走了进来,请安后问道:“太太,您瞧瞧可是这块璎珞?”

      于大老爷见托盘上躺着一个赤金花丝镶嵌着祖母绿宝石的璎珞,看着似乎有点眼熟,便问道:“此物看着眼熟,可是夫人何时戴过?”

      于大老爷不过简单一问,于大太太却突然红了脸,嗔道:“妾身刚嫁过来时,戴的便是这个,难为老爷居然还记得。”

      于大老爷想起来了,当年大太太刚嫁来时明明还是个稚嫩的少女,每每见到自己都会羞红了脸,可却偏偏还要佯装着一副端庄镇定的样子。记得有回看到大太太戴了这根璎珞,自己当时年轻气盛,当着丫头的面随口夸了句:“这颜色倒配你,衬得更是肤若凝脂了。”惹得满屋子丫鬟都偷偷笑了,大太太却羞得红了眼眶,差点掉下泪儿来,之后便再没见她戴过了。

      想起那段青葱岁月,于大老爷心情格外好,哈哈打趣道:“夫人这会儿怎么想起要戴了,不害羞了?”

      于大太太噗嗤一笑,横了他一眼说道:“我都一把年纪了,带它做什么。不过是前些日子如姐儿瞧着雨姐儿的暖玉稀罕,直说喜欢。可这暖玉是是姐姐临终前传给雨姐儿的,姐姐从小身子就羸弱,母亲花了几年时间才寻来了一块暖玉给姐姐戴着,连我都没有。倒是这璎珞还能入眼,不如给了如姐儿,算是补偿了。”

      于大老爷皱了皱眉,说道:“杨姨娘还说如姐儿是贪凉才老往雨姐儿那儿跑,原来是看上了雨姐儿的东西,眼皮子这样浅,像什么样子。你以后要严加约束如姐儿,不要坏了规矩。你这璎珞也别给了,她一个小孩子带这么贵重的东西做什么。”

      “璎珞再贵重,也不过是个物件儿,如姐儿长大了也该打扮打扮了。”于大太太安抚着于大老爷,说道:“不过,杨姨娘提的事儿也不假。当年大杨姨娘难产,如姐儿出生时身子弱,哭声就跟小猫叫似的,大夫也说怕是养不大。所以这些年我才特意吩咐下人别往如姐儿那里送太多冰,就怕寒气入体,伤了孩子的身体。”

      没想到于大太太如此细心,于大老爷心里有些愧疚,同时又有些埋怨杨姨娘的不懂事。

      男人最好面子,于大太太自然不能让于大老爷一直羞愧恼怒着,于是故意埋怨道: “我看呐,怕是杨姨娘年纪小,自己受不住热才找老爷耍耍小性子的,明儿我让人往她屋子里送些冰就是了,也省的老爷心疼。”说到“心疼”的时候,于大太太特意拖长了尾音,横着凤目打趣着于大老爷。

      这时,看到平日一向端庄示人的大太太难得地摆出了一副吃醋的小女儿样子,于大老爷忍不住有些心痒,见屋里没有旁人,便暧昧地拉了于大太太的手,朝内室走去……

      于永家的和其他丫鬟婆子早在于大老爷夫妻俩说话时就识趣地退了下去,因此不知这一夜里一室的旖旎。

      这一局小妾和正房的较量,以于大太太完胜告终。第二日,于大太太称奉于大老爷之命,让杨姨娘禁足3个月,并将心经抄上一百遍,而如姐儿则要将女诫抄写十遍才能继续上闺学。之后在杨姨娘的禁足期间,于大老爷一直都没有踏入过她的院子,这当然是后话了。

      寿安堂里,于老太太听了李嬷嬷的禀告,呵呵笑道:“老太太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岚娘是个厉害的,有她做我们于府的主母,我就是现在闭眼也能安心啦。”

      李嬷嬷语带埋怨地说道:“瞧老太太说的,您身体这么好,一定能长命百岁的。这话要是让老爷、太太知道了,还不定怎么伤心呢。”

      于老太太摆摆手,回忆起往事:“我这一辈子佩服的人不多,亲家母就是一个。当年我就是看上了她爽利的性子,才想为英儿求娶她家的长女。可后来却发现,她家的大姐儿性子实在太软,倒是二姐儿岚娘的性子更像亲家母一些,所以才改聘了岚娘回来做长媳,这些年下来岚娘果然没让我失望。”

      “老太太什么时候看走眼过。”李嬷嬷陪笑道:“何况这些年,有您在一旁教导着,一准儿错不了。”

      于老太太笑了笑,没有说话。这辈子,她只生养了于大老爷一个孩子,于二老爷和于大姑太太皆不是她所出,因此她与于大太太一直是婆媳一条心。这些年,于大太太也从未让她失望过,只是如今闻喜雨姐弟进了府,就怕岚娘会想着……于老太太暗下决心,如果岚娘真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拼了当个恶婆婆,她也决不能由着岚娘犯糊涂!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