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瑞照城西吴家有烟积楼,与周家的落霜院并称瑞照城两大药行。香、药本不离,故而这两家药行也兼做香料生意。而梁家的木樨园做修士生意更多一些,在俗世间的名气反而没有那么大。

      梁芝就是请姜涉在四日以后到烟积楼去看花、品香。品香一般是风雅人士、大族儿女借赏鉴之名相互引荐的交流会,只不过是借了香料的名头罢了;但烟积楼主人本身也精通制香,不想把这品香会变得同随处可见的茶会一般,于是规定,除却那一些盛名在外的香料,此会更以推崇新出的香品为先。故而一些技艺超群的香料师傅,往往也能受到邀请,带着自己新制的香,去一露风采。若是能够拔得头筹,声名之上的好处不说,这种香料的订单也有了保证。

      这的确是一个扩展名声的好机会,然而姜涉其实是一个颇为懒散之人,听到这个别人求之不得的邀请,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还要准备新的香料,真的麻烦。

      的确,他每日清晨就起身,夜半才睡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直是尽力维持着小香铺的生意,叫姜婆婆颇为满意。然而他的内心,其实随便的很。比起把生意做到全城,或者让自己的名字为城内的药行所认可,他宁可多采一枝梅花,给隔壁的张书生插瓶子;或者蒸一匣子胭脂,赠给茶楼里端水的小妹妹。姜涉想,若是没有姜婆婆,他只是一个人活,兴许会活成朝卧落花、夜宿孤船的恣意模样了。

      他心里颇有些羡慕梁芝,这个外表如同清风朗月一般潇洒的青年修士,内心还能一腔热忱;反观自己,前不知身世,后不明归途,一事无成,两袖香风,还在这里想着偷懒。故而当梁芝微笑着看着自己的时候,姜涉忍不住答应了。姜涉内心也晓得自己不应该认真,因为自己真正的水平如果拿了出去,惹出来的恐怕就不是小事了。六年了,生活一直如同静水之湖,波澜不兴。姜涉也不愿此事成为那一颗不请自来的石子,掀起千层巨浪。就算是那个一直入梦的男子,他也是想想就过了。

      但姜涉这一回到底有些心动,因为沈儒要来。沈儒是何许人也,他完全不知道;然而沈儒的师父旷明真人的名气太大了,大得能突破这瑞照城里任何一个人的想象。那是一个只在书本和茶楼传说里出现的人物,他的事迹就像秋日天空的云一般高远。传闻他身披雷袍,手握急雨,动则山川相应,静则星斗转移,引青鸾,驭白龙,震慑五洲天人,使得幽界生灵不敢轻犯。这样一个人物,居然能有一个弟子不动声色来到瑞照,在姜涉心里就像是在现实和梦中忽然凌空架了一座桥,兴许踏过去,就能知道许多谜团。

      于是四日以后,姜涉布衣麻履,手中托着一只方方正正的柳木匣子,走到了烟积楼的小门门口。寻常人家的门多是青砖、漆木所造,有些家底的则是要用上石料,然而烟积楼主人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竟然是采买了西南云州海中的巨大鲸鱼之骨,聘请能工巧匠雕琢为门廊。就算这是一扇小门,门口竟然以精妙绝伦的手法雕琢着十二品鲜花之相,对应星辰节气,不是有些学问的,还看不明白。

      小门门口也已经有人在等了——是一男一女两位侍从,俱皆身着锦衣,腰系香佩,行走之间香风相送,一派风度是常人所不能及。姜涉走过去,递交了梁芝给的贴子,就进了门。

      他后面又来了一个青年,身形高瘦,衣不染香,却是折了山中蕙兰的茎叶系了头发。那青年见到门口两个不凡的侍从,却一时有些窘迫,脸上都微微透了一点红出来。姜涉听到,回头朝他笑了一笑。那青年看到他,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连忙递出了请帖,也跟了进来。

      那青年挠挠头,道:“呃,你也是这里的客人么?这里好热闹啊,我有点不习惯,倒让你看笑话啦!”

      姜涉微微摇头,笑着说:“我是香料师傅,跟着梁芝修士来的,今天也是第一次来。”

      青年眨眨眼:“那你不怕么?这家的气势还蛮大的。”

      姜涉忽然说不出话来。他的确是没有怕过,像是见过千百回这样的所在——甚至更大的排场一般。听这个青年说了,他才意识到普通人见了这样的排场,是应该有一些不同的反应的。

      见姜涉怔住了,青年有些尴尬地低头笑了两声,随即抓住了姜涉的手臂,轻轻道:“快走吧,要挡住后面的人啦。”姜涉点点头,跟着那青年含笑走开了。后面仿佛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姜涉也并没有回头看。哪里知道后面那人心里已经是颇多不满了,面上不显,心里只是不停念叨——回头看他而不看我,迟早有后悔的时候。

      却说姜涉与那青年并肩而行,不急不缓,穿过数重花障、几道回廊,又见到一片婆娑的湘妃竹,竹林里影影绰绰的似有人影。一会儿衣裙窸窣声渐近,里面便转出来两位清丽少女。这两位少女都穿着青色的纱裙,系着茜色的香巾,秀眉美目,额间还用花汁点了一瓣红纹。她们手中又各自托了一个小小的水纹楠木漆盘,盘中铺了一方素绢。其中一位少女朝着他们笑笑,道:“请两位将香盒放在这盘上,名帖压在绢下。”

      姜涉看了一眼那青年,他见了两位少女,又有些不好意思,只得急急忙忙从袖中取出一只小小的陶瓶子,放在了漆盘正中。随后那青年又有些窘迫地说:“我来之前不晓得要准备名帖,不知道有没有笔墨,可让我现写一个?”这话说的声音不大,但仍然被竹林中别的客人听去了,都朝着这边看过来。

      见那青年面孔发红,姜涉笑了笑,走了一步,从青年发间摘了一朵蕙兰下来,放在盘上,道:“以此为证,也足够了。”托盘少女抿着嘴偷笑,那青年更是转过头去不敢看她们,连耳朵都红了。

      姜涉也把柳木匣子放在了托盘上面。本来这匣子放在精致的楠木漆盘和素绢上面,会显得有些寒酸;然而此刻众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那青年身上,倒也没有什么人有空来看姜涉了。

      两位少女取了香和名帖离开了,那青年见边上人都收回了目光,连忙抓着姜涉的手,说:“嗯,那个……唉,刚才多谢你了。我的名字是——”还没等他说完,忽然一阵爽朗的笑声从背后传过来,唬得青年一跳。

      两人转过身去,却看到一个矮瘦老头大步流星踏了过来,头挽道髻,身着阴阳褂,腰悬药葫芦,一看就是个老道。那老道看样子要又七八十岁了,却仍然面色红润,脚步稳健,声如洪钟。他一过来,就急急地握住那青年的手,道:“小儒啊,好久不见,可还记得老道我?”

      青年的手指雪白修长,被老道士一双粗大通红的手紧紧握着,倒泛出一点血色来。然而那老道虽有些失礼,那青年反而倒像是松了一大口气,连忙开口道:“是吴叔叔啊,我怎么会不记得。”一听这话,那吴老道脸上笑得更满了,立刻抛出一大串话来,与青年人热切寒暄。

      姜涉看他们谈得起劲,就悄悄走了,自去找个清静地方坐下。原来这老道竟然是烟积楼主人的族叔,只知道姓吴,自号积水居士,真实姓名无人知晓。而那羞涩青年,竟然就是姜涉此行一心想要见到的旷明真人的弟子沈儒。别提姜涉,就是烟积楼主人本人,也没有想到沈儒是这样一个性子;还好平日里闭关不出的吴老道来了,总算是成功活络了气氛。

      等沈儒和吴老道说了一大通见面话,准备找地方坐下来,他才想起刚才那个帮了自己小忙的香料师傅。可是环视几周,沈儒也没看到他。还待仔细去看,沈儒边上却早就被各位修士和大族子弟围满了。姜涉远远看过去,知道那边如此大动静,定然是沈儒来了——但他也确实没想到,刚才那一位轻易面红的青年就是沈儒。

      姜涉想着,自己这样的身份,定然是凑不上去的;过会儿有机会旁观旁观,便已经是一件乐事了。想到这里,他就静静坐下来,半垂下眼,放开气海,感受这院子里流动的气息。

      东首的侍女身上气息平平,腰间的香巾倒是用上好的梅花料熏过的。边上的中年侍卫筋骨强健,呼吸平和,一看就是练武有成之人,奈何并未炼过气。南边的两位青年书生,一个灵海饱满,看来已经学会了调用灵气;而另一个——

      姜涉猛然一抬眼,却看到那人也回过头来看他。

      墨发,兰簪,甚至眉心也点了一点翠色。

      姜涉怔然,因为此人与梦中之人实在太相似了。他想过一万种与那人见面的方式,但不是现在这样直接看到。

      姜涉还在发怔的时候,那人却已经走了过来。他含笑向姜涉伸出手,道:“在下褚云中,可能询问香师傅姓名?”

      太近了,实在太近了,直接而突兀。姜涉呆呆地说不出话,怕自己像梦里一样失态。美玉一样润泽无暇的额头,上面用碧砂点着一朵小小的幽兰,精巧,雅致,没有一笔是多余的。梦里那个还是十分模糊,如今到了眼前,竟然美得更胜过梦中百倍。

      见姜涉不说话,那褚云中又笑了一下,干脆走过来坐在姜涉边上,道:“香师傅,怎么了?莫非是在下失礼错认么?我对辨香还有些天分,感觉你身上的气息混而不杂,中而不庸,应当是一位香料师傅吧?”

      姜涉完全没有听清他的话,嘴里喃喃自语:“怎么……你是……”

      褚云中有些困惑,道:“什么?香师傅认得我么?哦,不,不对。我不是芳泉真人,只是仰慕他,故而学他的样子打扮罢了。”

      姜涉问:“芳泉真人?”

      褚云中道:“你不知道芳泉真人么?就是这回来的沈儒修士的师父旷明真人的好友,传闻中有‘万物通灵’之能,本来是铁定要渡劫为仙的。奈何传说因不知什么缘故,芳泉真人误触了一些禁律,危机明幽两界界壁。旷明真人为了明界众生,不得已亲手杀了好友。芳泉真人身前精通药理,留下诸多著作,所以我这样学炼药的,都奉他为老祖之一。”

      褚云中说了那么多,姜涉只听了两个字——杀了。也就是说,如果自己梦中的人并不是这个褚云中,而是传闻中的芳泉真人的话,那真人已经故去了。而自己在梦里面那样的失态,兴许和这个褚云中一般,都不过是敬仰而至爱慕罢了。想到自己自然而然的炼药制香才能,想必自己过去也是一个药师,那么爱慕一位美貌而又才华横溢的老祖——兴许也是有可能的。

      想清楚了这些,姜涉心里大大放下心来。他隐隐约约还觉得有些失落,但又觉得不值一提,于是对着褚云中歉然一笑,道:“不好意思,走神了。我新学制香,本领低微,昨天蒸花汁弄到了半夜,刚才是有些困了。我名叫姜涉,是城里姜婆婆家香铺的制香师傅。这回是有幸遇到了梁芝修士,好心把我带来,让我看看老师傅们的香品,长长见识。”

      褚云中不以为然,摇摇头道:“长见识?我看是要那些食古不化的老头长见识才对。一年到头就知道把什么家传的上古香方拿出来献宝,不少还是什么残本补全的,有什么稀奇?那个柳木盒子是你的吧,里面的一品玉芸花好极了,干干净净没有半点杂质。不像那些老头,总用些他们以为了不起的配料糟蹋了这样的好东西。”

      褚云中一下子说了这么一大通,已经把姜涉惊呆了。此刻他彻底相信了此人的确不是自己梦中之人——只因褚云中皮相虽美,说话做事却如同烈火烧了一把茅草一般,与梦里那一位美人实在是对不上。姜涉虽未见过那梦中人开口说话,却自然而然觉得那是一位温和君子,断然不会像眼前之人一样莽撞。姜涉甚至略有些自大地觉得,比起这褚云中,他自己都更像那梦中人一些。

      还不等姜涉开口说话,原本与褚云中一起来的书生已经发话了:“褚兄,话可不能这么说。你褚家虽是西北鼎鼎有名的修仙世家,但在这梧州,还是谨慎些好。梧州世俗之气颇重,也更重视家族传承。你这样说那些老头,他们不会高兴的。”

      褚云中不满地道:“那品玉芸花你没看到?难道不是比他们那些好多了?”

      书生摇头:“好是很好,但到底是要给凡人用的。在普通人眼里,香料还是复杂点的好。”

      他们两个还兀自争论,姜涉已经是满身冷汗了。他现在才意识到,自己这几日心神不宁,今天竟然带错了香品!那一瓮玉芸花的汁,本来是一个新的尝试,自己也挺满意,但绝对是不能拿到这个品香会上的。因为自己为了彻底滤清玉芸花的杂质,是毫不犹豫动用了灵气。甚至现场编谎也很难,因为这个会上的确有许多精通制香和制药的老师傅,不可能听不出来。他为这次品香会准备的,其实是另外一罐子香露,用上了十几种拿得出手的珍贵香料,混出来的香液也算得上不错了,真拿出来也不会太丢梁芝的面子,只不过要和这一罐玉芸香想必,还是差得远。

      正在着急的时候,却听到一阵连绵清脆的玉磬音,正是烟积楼主人亲自来了。众人安静下来,凝神望去,只见竹林道口一双双地进来了数十对捧盘少女,看衣着打扮,正是前面收香的那些;随后却是八位白袍少年,个个高挑俊朗,腰悬香兰,腕垂明珠。再后面,才有一朱一碧两个小丫鬟拥着一位银发老婆婆,缓缓转进来。

      这老婆婆身上穿着水色纱衣,银发髻上簪着一支玉兰,通身上下都是素的,没有半点艳丽的颜色;而最为显眼的,则是她手中的那一支比头还要高的拐杖。那拐杖通体雪白,没有半点瑕疵,又琢成鹰吞恶鬼之相,原本竟然是用一整块的异兽骨骼。没见过这一根拐杖的宾客,心里都暗暗赞叹,不愧是瑞照吴家,真是大手笔!要琢成这样一条拐杖,原本的骨骼想是更长更大,而那异兽在捕猎之时也须得完整才行,这可真是困难之极,就算舍得千金也不一定能得到。

      而姜涉想的则是,那拐杖粗长又沉重,这位烟积楼主人看似要侍女搀扶,实则还能拿得动它,看来实际上身体康健极了,怕也是有些修为在身的。

      而老婆婆一来,就说了一句话:“这一回品香会,各家的香品我都已经看过了。老身以为,这次的魁首,当是褚家的垂月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