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对窗赏月 ...

  •   杨唯棠答道:“等娘子睡下,我好熄灯。”

      林湘芸笑笑,还真是个长情暖男,时时处处总忘不了照顾别人。

      及至熄灯,村里已有远远近近的狗吠声,想来已到后半夜,俩人躺下一会儿就寂然无声了。

      第二日,一家人见杨唯棠竟然在家,俱惊讶不已,杨唯棠只好又把昨夜经历说了一番,只是隐去了为了兑现对娘子的承诺的话不提。

      二嫂听了反而得意洋洋的说:“俺就说吧,三弟说了昨日回来就必定会回来,再说了,小芸在家呢,三弟怎么会舍得在外多待。”

      杨家庄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简直比过年还热闹,各家都把用黍子面蒸好的黏窝窝做成圆圆矮矮的小剂子,再在顶端细细捏起一圈花边,里面捏个小小的凹窝,在凹窝里倒上几滴芝麻油,用一小节麦秸裹上一层棉花,插进凹窝里,再从麦秸杆顶上淋几滴油,用火柴点着,原本平淡无奇的黏窝窝就变身为一个娇憨可爱的灯盏。

      然后六个或者九个,放进托盘里排列好,端到自家门口事先放好的凳子上,一盏盏小灯火苗闪烁,为神明光临照亮门前的路,期许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境殷实。

      屋中还有几个灯盏造型可爱,都是巧手的杨母捏出来的,有鸭子灯、刺猬灯、龙灯、青蛙灯、小鸡灯,平日里嘻嘻哈哈的小孩此时都郑重其事起来,围在桌前,静等奶奶一声令下,把自己看好的那个灯盏端到门墩儿、厨房灶台等地方去。

      这些地方早已打扫干净,铺上一张干干净净的草纸,因为灯盏的使命不仅仅是燃烧,还有个使命就是重新变身为黏窝窝,蒸了或者煎了吃掉。

      林湘芸饶有兴趣的看小花也端了一个灯盏,小心翼翼要送到堂屋门墩上,不料一出房门就一阵微风吹过来,那火苗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差点灭了,慌得小花赶紧用一只胖乎乎的小手遮住火苗,看火苗重新跳跃起来,才迈着小腿儿往前走,两只眼睛还是不忘时不时瞄一下火苗,一步三挪的走了好大一会儿,才终于安全护送灯盏到了堂屋门墩儿上,直起腰来长长舒了口气,像完成了一个特别重大的任务。

      平日夜里黑漆漆的院子,此时因十几只灯盏照耀灯火辉煌起来,空气里还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芝麻油香气,这样的元宵节让林湘芸觉得神秘而浪漫,还有一些庄严和肃穆。

      安顿好灯盏,小娃子们又马不停蹄提了灯笼出门了,杨奶奶招呼大伙也到街上去,观赏观赏各家灯盏,凑个热闹。

      一家子人就这么大门敞开的出去了,林湘芸初还担心,这样不怕小偷来偷东西吗?又见其他人脸上全无这种担忧,到了街上一看,各家各户都是大门敞开,也就释然了,想必这里民风淳朴,没有鸡鸣狗盗之事。

      街上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如赶集一般,东来西往,林湘芸走在婆婆、大嫂、二嫂中间,杨唯棠三兄弟跟杨老爹走在后面,走走停停,这家聊聊,那家看看,处处妙趣横生,时不时还会遇到因纸灯笼被火烧了而哭哭啼啼的小孩。

      有些人盯着林湘芸看,林湘芸自从有了“过街”的经历,淡定了很多,别人看她,她也不以为意,也只管看自己的。

      摆出来的虽然都叫灯盏,各家做的花样又千差万别,有矮的,有高的,有粗的,有细的,有的好看,有的笨拙,一眼就能看出哪家是巧媳妇,哪家是笨媳妇。

      走了大半条街,看一家门前挤挤挨挨围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妇,想必又是一家巧手的。林湘芸伸头一看,果然,那一个个灯盏做的简直巧夺天工,虽然造型也是刺猬、鸭子之类,但是看起来就是比别家的精巧,似乎就是真的放哪儿了一般,活灵活现。

      林湘芸虽然厨艺出色,但自忖还是做不出此等造型,便站在一边细细端详了一会儿那灯盏。看了一会儿,也没看出什么门道。转身欲找大嫂、二嫂,看了一圈也没找着,正茫然四顾,见杨唯棠也在不远处东张西望,两人走近了一说,原来都是耽误一会儿,就跟家中诸人走散了。

      两人稍一商议,热闹也凑过了,灯盏也看了,干脆回家等着他们好了,巴掌大的村子,自然也不会有人以为他们走丢了。

      回到家中,各屋灯盏的灯芯已经燃烧殆尽,院里一片静悄悄,芝麻油的香气犹自在空气里飘荡。
      杨唯棠把门墩上的灯盏收进灶房,林湘芸站在院中等他,一抬头看见一轮明月已上林梢,灿若银盘,光如白练,忽觉心中被洗涤一般明亮轻快,日常琐事顿时被抛诸脑后,痴痴地望着月亮喃喃自语:“只顾了人间热闹,竟忘了广寒美景。”

      恰好杨唯棠把灯盏摆放整齐从屋内出来,看见林湘芸伫立月下,周身笼罩在白色月光之中,宛如天女下凡一般仙气十足,不由得停下脚步,唯恐惊扰尚在仙境中的她。

      林湘芸正出神,屋顶“倏”地掠过一只飞鸟,林湘芸眼睛不由跟着一眨,才回过神儿来,转头一看,不知何时杨唯棠已立在一旁。正要开口,杨唯棠道:“娘子既看过了人间热闹,何不就来一次窗前望月?不辜负月圆之时的广寒美景。”

      林湘芸嫣然一笑,反问道:“相公舍得放下圣贤书,跟我赏月虚掷光阴?”

      杨唯棠不答话,只重新进了灶房,须臾拎出一壶茶来,朝林湘芸笑道:“赏月本应有美酒,娘子不胜酒力,就以茶代酒,共饮几杯。”

      林湘芸挑挑眉毛,不无挑衅的说:“相公怎知我不胜酒力?就不许我巾帼不让须眉?”

      杨唯棠一听也不含糊,进堂屋拎出一个西瓜大的酒坛,告诉林湘芸这是爹酿的粮食酒,放了三年多。

      林湘芸一听,像离了家长管教的小孩,满心兴奋喜悦,其实她从未饮过白酒,从小妈妈告诉她“女孩要小心”、“女孩要自重”、“喝酒都是男人的事儿”、“喝酒的女人没几个是好人”……大学之后,偶有饮酒,也都是葡萄酒、啤酒略抿几口,白酒是从未碰过。

      两人回屋,推开窗,一掬月光倾泻而下,照得屋中清清朗朗,干脆也不点灯,拿了凳子并排坐在窗口。

      杨唯棠先斟了两杯酒,林湘芸端起一闻,香味醇正清冽,尝了一口竟然不是辣的,反而有一丝甜味,不觉赞道:“挺好喝,这酒。”

      杨唯棠也不阻拦,只说:“陈年老酒,娘子小心后劲十足。”

      两个人沐浴在月光里静坐良久,不知何时,一朵棉花似的白云飘至窗前,形态变化万千,一会儿像匹马,一会儿像朵花,一会儿又变作一个美人……

      林湘芸举杯和杨唯棠相碰,因觉得这酒跟饮料似的,十分好喝,轻啜几口,半杯已下肚,转头望月,轻轻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相公,你说,别处可还有人像你我一般对窗赏月?”

      杨唯棠重给自己斟满一杯,盯着天上明月,似自言自语,又似专门说与林湘芸听:“对窗望月,到处都有,能望见这一片云朵的也不在少数,像你们这般并肩,浅酌观云赏月的却很难得啊。”

      林湘芸听了这文艺风的话,脑中顿时涌出许多词来,什么伉俪情深、志同道合、琴瑟和鸣、“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争先恐后往外冒,怪得不李太白酒后会诗意大发,原来酒确实会让人变得思维活跃,何不趁此时看我这本科生放在古时,含金量究竟有多少?

      这么一想,眼神闪烁的看着杨唯棠说:“相公,如此良辰美景、诗情画意,不如我们找个乐子?”

      杨唯棠微微一笑,月光之下又比白天英俊几分,皓白牙齿似乎珍珠一样闪了闪光,开口问道:“娘子想要什么乐子?”

      林湘芸说:“不如就以月为题,诗句接龙吧,可借鉴古人佳作,也可自创,先卡顿者即为输,罚酒三杯,相公以为如何?”

      杨唯棠满口答应,随即自己先说一句开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林湘芸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杨唯棠接着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林湘芸又接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来来回回竟接了有八九十句,杨唯棠刚说了“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林湘芸张口就来,“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杨唯棠突然顿住,林湘芸稍停几秒,拍手笑道:“相公你输了,你输了,罚酒,罚酒。”

      杨唯棠面露喜色,端起一杯,对林湘芸说:“敬多才娘子。”

      林湘芸不及细想,一边兴冲冲的给他倒上第二杯,一边嘴上回了一句:“敬我干什么?那是罚你的”。心中暗想:“看来我这本科生的记忆力还挺给力,第一回合居然把文渊阁大学士给比下去了”,心里不禁暗暗得意。

      杨唯棠端起第二杯,拿在手中把玩,并不往嘴边送,林湘芸催促说:“相公不会已经不胜酒力了吧?咱们可是才刚刚开始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