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琐议《大劈棺》 ...

  •   从《挽天河》一路追来,那大气浑然的历史画卷、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还历历在目,而一缕苍凉刻骨,余韵屡屡的悲凉余韵还挥之不去,又一下子跳进了《大劈棺》这个新坑。虽然不解题目的真意,但是小菜大人的文,无论是精心营造的故事,还是雄健隽朗的笔力,抑或是各胜风采的人物,都让俺心摇神驰,不能自已。虽有酒大等妙论在前,由不得也要随便发发感慨,姑妄听之就好。
      此文有泼墨写意渲染的宁国风云变幻的宫阙争斗;有细笔勾勒下的爱恨恩仇间缠绵无奈的千般风流。
      扑朔迷离的疑案,转瞬之间风云翻覆,令人拍案叫绝;日日的生死不离,心心相印的真情迸现,更觉磊落坦荡。
      皇室骨肉操戈,无时不是尔虞我诈的机关,宦途风波难料,无处不是忠奸难辨的陷阱。而此种种波谲云诡之处,又有多少人能够看得清?
      《大劈棺》人物鲜活饱满,各具特色,细细体味,偶还是要说,最萌敏之,最敬十三,最怜轻尘。
      可叹敏之,覆巢之下,幸存不易,时存悲悯之心,心怀苍生之念,不忍见兄弟阋于墙,陷天下于修罗场,纵然命如朝露,却还是能够不惧生死以争,诚于己心,处事待人,一派无私无畏,光风霁月一般令人感佩。
      圣人曾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在我看来,敏之,可谓仁、智、勇兼备。仁从何来?历经家国之乱,末路王孙浪迹天涯,小小年纪就见识了人心的险恶莫测,世情的颠倒反复;失去亲人的哀痛,少小漂泊的凄凉,身中剧毒岌岌可危的处境,艰辛磨难,反倒是练就了心性的坚韧和勘破名利的明澈。然而最令人感叹的是他的胸怀的豁达,国破家亡的所谓仇恨,在他心里俱化云烟,敏之心里,没有狭隘的恩怨,天下的安定祥和,百姓的得享太平才是最重,由此,才会有个人的平安喜乐。而区区慕容氏一族的荣辱兴衰,富贵浮名,他早已放下,大势已去,汲汲于此何益?何况自己长兄为了权力而不择手段的行径早已让他痛入骨髓。皇室骨肉之间的暗算相残,权力斗争的冷酷和残忍,使他更加珍惜和贺伯之间患难相扶的亲情,珍惜和十三之间点点滴滴凝聚而成的青梅竹马般的爱情,即使对威重难测的舅父文帝,相识不能相认,也是时时犹存孺慕之思。
      小菜写了敏之临事的果决明敏,写了他的断案的明察秋毫,写了他对十三的感情之路从不断的自省自戒,到不由自主地沉迷眷恋,从冷静理智的抽身,到欲断不能得纠结煎熬,及至最后终于解开心结的顿悟和默契与心的坦然。兜兜转转的波澜,配上刀子嘴豆腐心,见利而又不忘义,看似吝啬却又体贴入微的性子,虽别扭反倒让人觉得极具个性,真真是光彩摄人,难以掩盖。
      喜欢敏之,欣赏他犀利的言辞:“太子自己是猪,便把别人都当成猪了。也不想想,宁国当真成了猪圈,他也不见得有什么光彩。”峭刻无比却又一针见血,读了真让人痛快。
      喜欢敏之,醉心于他的风采,印象深刻的是莫太微初见贺敏之,作者只轻轻的一句:“莫知府也是提过慈恩塔,吃过琼林宴的才子,见了这般人物风神,登时觉得年少时候囊萤映雪读的那些晚唐诗词全都鲜活了起来。”啊哈,真是让人浮想联翩啊,敏之气质风度,不知是应该怎样形容的绝代风华。
      很欣赏他对文帝的含蓄的劝谏,“父子是血脉,兄弟却也是手足……郑伯克段于鄢……等等自然有效”,“我在西州时,慕容之恪一直想杀我……我心里,却总想把他当作最好的大哥,”以骨肉之情动之,以史册前例喻之,最后,再次用自己的遭际感怀打动文帝——让文帝不由自主的将心比心。敏之此举,进退有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行(跪足了一个时辰),终于将文帝松了口。
      这样的敏之,有才有貌,,有胆有识,(上的朝堂,进的厅堂,进的厨房,啊,念念不忘敏之做的那一手好菜啊,聂十三这厮好福气)又让人怎能不爱他——即使是与他只有短短几面之缘的檀轻尘,月白风清的一曲过后的晤谈,竟然就此念念与心,不可或忘。
      当然也很喜欢十三,他是很纯粹的侠者,他对十五的感情的追逐中,那种一往无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那种既霸道又坚定的占有,那种为了心中至爱不计生死的绝然,当然还有丝丝缕缕的柔情缱绻……十三的感情,炽热如火焰,清纯若甘泉,无暇似白云,他要两人全部的身心都属于彼此,一生的誓言永不相负——还记得敏之为了了断这段感情而在以京都名姝方开谢来推托,十三竟然能够在情热如沸时刹车断然而去。十三,实在是非常骄傲和有原则的人啊。不惧天地佛神,总能直指人心,不为俗世的魑魅魍魉所迷惑,而又诚于己心,永远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这样的十三,是可以生死相交肝胆相照的朋友,是可以胸怀磊落济苍生的侠之大者,亦是可以为情生也可以为情死的至情至性的爱人。
      尤其是喜欢小菜写的十三和十五之间的互动,既温馨缠绵,又浓烈酣畅,却无脂粉气味,端的是小菜大人独家h,独此一家,这h,其实真的是凸现了人物的鲜明的性格(话说,其实偶总认为十三在这方面的表现和《挽天河》里的小颜很像,可能是大人偏好这样的趣味吧。)
      其实,这文吸引我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出场虽然不多的配角们(或称龙套们),都各擅风采,一个个令人过目不忘,绝非路人感觉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经历和个性,决不会雷同。(偷偷地说,俺最喜欢十一,还有那个杨陆也很不错啊,还有徐延。)
      此文结构完整,行文缜密,更不用説剧情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其文字简洁精练,却又富有隽永的意味: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气势纵横的万里江山图,长河落日的悲凉凄怆有之,小桥流水的疏朗清雅有之——
      葡萄架下梳长发,岁月静好,流年安稳能几时?
      丹鹤院中觅香魂,无限情思,可叹慈颜难入梦。
      月下初相逢,知音一曲暗解意,从此念念兹兹常在怀,
      剑气纵横处,提携玉龙为君死,只愿生生世世永相依。
      沉沉宫阙之中,谁知我高处寂寞,滚滚红尘之间,惟余此心澄澈。
      谁是谁的劫?谁是谁的孽?
      (请无视偶的自说自话,自我陶醉状……)
      若读文之理,严谨周详,丝丝入扣;若品文之情,百般思量,五味纠结。徜徉其中,不可自拔!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琐议《大劈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