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此身历劫数,安得不染尘?——为轻尘辩 ...

  •   追《大劈棺》至今,也看到大家对文里诸多的人物各有看法,目前不讨喜的人物却是檀轻尘,看看楼下的筒子们,拍板砸砖,口诛笔伐,那叫一个痛快淋漓,万众一心,可是,俺却独独偏爱他,不管小菜大人是要做十四的后妈,还是想制造一个和傅四相提并论的炮灰,偶都要为十四同学说几句公道话。
      堪怜轻尘,同样是天璜贵胄,宏才伟略足以济世安民,却是命差一筹,处处受到压制和猜忌。少小时因为锋芒外露便被母亲奏请夺取了傅姓的资格,虽则是一片爱儿苦心,但是,这样的韬晦以示退让并不能消弭文帝的戒心,亦不能挡住十四的睥睨天下之志。
      十四不为很多人所喜,总不过是他目前的行为被人认为是过于精明算计,冷血虚伪,表里不一,十足一个腹黑野心家的形象。
      但是,细细探究檀轻尘一直以来的处境,其实,不过是形势逼人,并不由得他的选择。别看他处心积虑,步步为营,无论朝堂宫闱,还是民间军方,广布眼线,精心设局,幕后操控这一切,其实怎么不是步步行来,处处荆棘,可知若是走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身败名裂——他的皇兄文帝,虽然碍于一代明君的名声一时不能作出鸟尽弓藏之事,但是何曾有一日放下过对他的防备?更别提太子屡屡夺取他的功劳,阴谋设计陷害他,断指烙足,不可谓不狠毒,必置于死地而后快之心昭然若揭。何曾有一些骨肉的情分?自然,太子的愚蠢和急躁倒是成全了他,将计就计的设下的圈套近乎完美,为此,累死了无辜的王妃和痴情的女杀手,其坚忍的心志和冷酷的个性显露无遗,但是,设若不如此,如果他不忿而反抗,那不是正为文帝除掉他找到了最好的借口?
      檀轻尘的厉害,在于他“洞悉人心,善驭人心”,这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必备的素质。民心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心可以赢得,亦可利用,推波助澜,直至翻天覆地,以文帝之智,犹不能阻止他的在朝野的呼声和人望带来的巨大的压力,何况昏聩失德的太子?
      他清醒地认识到,“乱世中,宜掌重兵,挟天子令诸侯;太平盛世,却该挟诸侯百姓令天子,兵不血刃,掌控人心,方是正道。”,所以,他宁可慢慢造势,最后达到名正言顺掌握权力的目的。私以为,这是他和《挽天河》里的傅怀川不同的地方。我想,敏之当初拼着羸弱病体,甘触文帝之威去救他,他的内心,应该是隐隐的想到了如果檀轻尘夺取帝位,那么盛世可继,才是宁国万千百姓真正的福祉吧,当然,这里面还有毕竟是血脉相连的莫名的亲近,还有对太子失道行径的嫉恶如仇。
      撇开人格品性的争论不说,其实檀轻尘的所作所为,比之李世民兄弟的玄武门之变如何?比之清太宗皇太极和其弟睿亲王多尔衮当时的情势又如何?贞观之治彪炳千秋,多尔衮作为满族的英雄人物也早已是定论。留存于汗青之上的,是耿耿丹心,煌煌的功绩,还是墨写的谎言,被掩盖的真相,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的结果是不是顺应天下民心,是不是有利于社稷江山的长远稳固。是心怀叵测,欺世盗名的枭雄,还是顺天应命,把握乾坤的英主,且凭后人论短长。(其实本人对历史的了解实在是了了,这样生拽硬扯,对架空的背景来说可能不适用,仅仅是譬喻而已。)
      青阳大人曾有一句很精辟的论断,曰:一个皇帝要想达到成功的境界,他不可能是一个高高在上、圣洁无染的菩萨。菩萨要对付魑魅魍魉,必须己身先入地狱,所以,檀轻尘要成就心中宏愿,若非有霹雳手段,又怎显得出菩萨心肠?
      檀是天生的政治家,但是,他也是也有血有肉的人——他对敏之得执著和贪念,恐怕是他最大的软肋,十三曾说十四是非常骄傲的,从来不贪念别人的东西——除非那人将之乖乖奉上。但是,爱情是自私的,目前,十三和十五固然是一双两好的官配,所以追文的诸位难免对硬要插一杠子的十四极为反感,更加对他利用权力企图来破坏和掠夺十分不满,其实偷偷地说,这不是小菜大人在故意的制造矛盾么?我不认为十四喜欢十五有什么错,毕竟像敏之那样的人物,又有几人能够不被吸引?
      作为读者,我倒是暗暗想过这样的结局:就让十四最后的得偿所愿,让他得到江山,就让他最后彻悟,舍弃执著的痴恋为了江山——觉得这才是英雄的归途。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男人就该落入罗网之中,没有争斗不算战场,没有痛苦不算经历,没有割舍不算成就。十四也好,十五也好,入了罗网就没有退路。更何况,比起天下来,爱情是何其渺小。檀轻尘这样睥睨万方的人物,如若纠缠在儿女情长之中,那他和傅四有什么区别?佛说求不得是大苦痛,但就是这种求不得却是王者必须堪破的心境。其实,我更喜欢看那种深入骨髓的痛和无奈,希望十四和十五之间的纠葛,最后能用那种君臣间的礼仪,朋友间的信赖,知己间的默契来,亲人间的亲情所取代。这样的路是甘愿的还是不得已才选的?与其说是不得已,不如说是最好的选择。男人就该是这样。
      以上,就是偶一个人的胡思乱想,也许和作者的设定不符,也许和大部分人的想法相佐,但是,确乎代表了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想法。
      长叹一声,此身历劫数,安得不染尘?——为轻尘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