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宫变 ...

  •   每年的洛阳到了这个时节,那三秋桂子花开,余香环绕,馥郁袭人来,御花园里便到处浮动着暗香,纵不醉人这人只怕也自醉了。何况如今这七分秋色正好,浓淡适宜,若大的园子里,颜色分明的很,红、黄、绿、褐,虽繁复却又分明,时下天气还和暖,那挂在枝头的叶子也就迟迟不肯萎黄落地,介于青黄或青红之间,只是抱住枝头,绽放出绰绰的风姿。这漫天的秋色映着皇城大殿的琉璃金砖、雕梁画栋如金光翻滚,好似一副色彩斑斓,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只是夕阳下,虽依然壮观却也显得无边的潇索。要依着往年,这样的时节,宫里上下早就该备下八月十五那天赏月的一应大小事宜了吧。

      而此时,宁静的宫墙里却漫起浓重的硝烟,宫殿内外早已一片狼藉,无数箱笼翻到在地,与金银珍宝,打碎的古玩器皿散落了一地。四下逃窜的宫人不时发出凄惨的哀嚎,到处横着宫女、宦官或者侍卫的尸体,死状不一,面上却依然呈现出极大的惊恐,有的连眼睛还未闭上亦或还有兀自汩汩流着的鲜血,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血腥与杀戮的味道。

      长兴元年的秋天,叛军终于攻入了后唐的皇宫大殿。

      秋日洛阳的空气原本就来得润,此时和着血腥,让人说不出的恶心,好似什么东西堵在喉头,吐不出来也又咽不下去,令人干呕不止。此刻,往日金碧辉煌的皇城一时之间变成了修罗场,无上的权威富贵之处瞬间变成人间炼狱之所,远去君威与宁静,只余了死亡和屠杀。
      叛军以弓箭先行,军士在后,显然谋划已久,领兵之人对这宫殿情形了如指掌,且事发突然,整个皇宫内外措手不及,一时之间,喊声震天,兵器碰撞之声延绵不绝。虽仍有一些忠诚卫士在拼死抵抗,可是这份忠贞到底是挡不住叛军前行的步伐。

      李翠浓已经听到了凤梨宫外兵士齐整的足履声,好似铁蹄踏来,这样的时候,她反倒笑了。今天这样的事情,她并不觉得意外,唯一的惊诧也只是觉得叛军似乎来得太快了些,新帝登基不过区区三个月而已,叛军就已攻下了皇宫,真不知是显得新帝太过无能还是叛军太过迫切。她身上孝服还未脱下,不刻就只怕要随父皇而去了,虽然生死即在眼前,可她的心却异常平静起来。如今天下乱世,中原各路豪杰峰烟四起,短短数十年间,已换了个三个朝代,如走马灯一般乱哄哄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眼下只怕又有一位新君要上场了,只不过这位新君倒也并不是外人。

      “阿七,快到卯时了吧?这天就要黑了。来,过来帮我整整衣衫。”依着常理,一旦叛军攻入,后宫妃嫔帝姬,理应自裁守贞,以免受辱。

      “公主”被唤作阿七的婢女含泪轻唤着,脸亦苍白,大约是因为怕还有急,身体和声音都不由自主的轻颤起来。

      “阿七,你莫怕,我并非是要寻死,这率部攻城之人你我都识得,我与他虽非同根,却也算是同出一脉,再怎么样,我也要留口气会会这位故人。”

      李翠浓语调平静,一如往常,好像只是在与自己的侍女说着平常的闺阁之事而已。

      外面的喧嚣渐渐静了下来,吱哑一声,凤梨宫寝殿的门被人推开。翠浓并没有回头去看来人,依然端坐在那里,因为守孝,只穿白色素服,满头青丝亦不着珠翠,唯有眼中哀伤一片,泪光点点。虽身姿单薄,可态度凛然,益发显得娇弱不胜,清素若菊,让人不觉便顿在那里,不敢轻易冒犯。

      前来的兵士俱停在那里,都望向领兵的那个将领,那将领虽已有年岁,可身形却颇为健硕,一身铁甲,边缘处的锁子甲只需一动便铿锵作响。望向李翠浓时,一脸的肃杀之气也不觉换了复杂的神色,那神色里有叹惜,有怜悯还有些许的为难。

      一片静默中,倒是年轻的李翠浓先开了口。

      “大皇兄,你来得真快,如今这天下你已唾手可得,平胡恭喜你心愿达成。做了这中原霸主,不知你欲如何处置我和二哥呢,他日黄泉路上你又以何面目去见父皇?”
      那进来的男子听了李翠浓的话并没有觉得局促,只是看着眼前的女子,只见她目中晶莹,身姿如弱柳扶风,虽一派凛然,可脸上稚气却尚未褪尽,发髻还未梳起,若非战乱不断,世局不稳,早该为她指配了驸马。后唐女子,凡年满十六,即预示着长大成人,可婚配人家,李翠浓生在天家,是整个后唐的掌上明珠,又生得天香国色,□□动人,承欢膝下,深得皇帝宠爱,真是集万千荣耀于一身,虽已年过十八,却因为战乱频繁,皇帝爱惜,一直未曾许配人家。平日里,父兄一向只叫她的封号:平胡。

      那领兵的将领好似轻叹了一声,只走过来牵住李翠浓的手道:“来,平胡,我们去见你二哥。”这男子虽已有岁月风华,却鬓发如裁,清矍平和,全无戾气,若非他一身铁甲染满鲜血,真是看不出他是为了夺帝位而来,这情形就好像只是学堂归来的长兄与幼妹一起去拜见其他兄弟而已。
      踏着一地的血腥,跨过重重的尸首,通往承乾宫的路重来都不平坦,终于,李翠浓与长兄一道踏进了这象征整个后唐天威的承乾宫的大门,唯有门口坐蹲着的二尊瑞兽依然沉默,姿势一如以往的昴扬,也许只有它们,才是历史真正的见证。

      只见堂上那把銮金的龙椅,那样的宽大,那样的厚重,椅背中间顶端那黄金雕成的幡龙面目狰狞,一如这把椅子所代表的权势。

      此刻,那龙椅上坐着一位俊雅男子正独自饮酒,略与穿铁甲的那个年长男子不同,他着明黄色的织锦缎袍,缎袍上绣着江牙海水五爪的幡龙,生得面如美玉,目如明星,举止优雅,虽然被一众兵士团团围住,却全无兵临城下的仓惶,拿着玉壶正自斟自饮,一派怡然之态,那情形,就好像只是在殿前赏这大好秋色而已。而他这一身明黄服饰,也让他的身份昭然若揭,这便是才登基不过三月的新帝。

      见了来人,也不惊奇,只说道:“大皇兄,你来了,我等到你很久了。你还记得吗?那年中秋,你带着我和平胡私自出宫,玩过了兴头,回来时,宫门下了钥,我们翻墙而入,被当作刺客抓起来,结果父皇罚你跪陵庙跪了整整一夜。你看眼下,又是八月十五了。这时间过得真快啊,有时想想,还只觉得如昨日一般。”

      “记得,不但记得,我还记得你十岁那年我在军帐灯下教你写字读兵书,排兵步阵的情形,虽然你学得很认真,可是对于兵家之道,你一向都不在行,少时如此,现今更是如此。”
      说到这里,三个人俱都沉默了下来,像是在回首往事一般,原来他们也曾如此心手相连,友爱亲厚过。皇宫里的哭喊声,喝斥声也好像渐渐远去了一般。一时之间这若大的皇宫,好似只余了这兄妹三人。良久,喝酒的皇帝终于说道:“皇兄,这皇位你要就拿去吧。我们一世手足,虽非血亲,却也同称一声父皇,也算是缘分,你若要用我祭这把龙椅,请你让我死得体面些。至于平胡,她不过一个女儿家,虽是李氏子孙,但对你的江山,绝无威胁,看在父皇待你不薄,平胡叫你一声大皇兄的份上,请你善待她。”

      “老二,你放心,我和你一样爱护平胡,她以前是我们后唐的掌上明珠,将来还会,并且永远都是。”说着将李翠浓的手紧紧攥住,不肯松开。对着后面的人,用另一只手略做了一个姿势。
      自古以来,皇帝就有皇帝的死法,已有兵士奉上酒来,这个穿着铁甲的男子接过,牵着翠浓的手走到那年轻的君皇面前:“老二,事以至此,多说无益,我知你一生爱酒,这酒就当是我为你送行吧,不会让你痛苦。如果说我们今生必得兵戎相见,血溅朝堂,是你我的宿命,那么来世就让我们做一对有情有意的真兄弟吧。”

      那年轻君皇接过,大笑起来,直到那笑声里透出无尽的凄惶,才顿住道:“这样很好,皇兄,刚刚我还在想,我们到底错过了什么,怎么就到了这一步?这锦绣江山,硬是生生隔断了这人伦亲情,手足友爱,那输赢,到底又该做何定论?我还记得,彼时,你我不过十余岁的模样,稚子顽童,那时是真好啊。”说道这里,那位即将登位的新君和即刻便要走下龙椅的旧帝面上都变得凄恻起来,瞬间,又好似回到从前的时光一般,脸上竟露出恍惚的微笑,直到一声几乎轻不可闻的叹息声静静的在这宫殿里低回。

      “只是这万民俯首,如画江山,千斤龙椅后的寂寞、孤独、阴谋还有权术亦要你一肩挑起,如今在这乱世之中,峰烟四起,今日之我即是明日之你,今日你送我,不知他日谁送你?平胡,我就把她交给你了,请你为她许个好人家,无需富贵才华,只要真心对她,让她远离这万重宫闱即可。”说到这里,那君王扭过头来看住李翠浓,目中还带着笑意还有泪光,看着她良久,这样的情景,大约心中不舍到极处,好似千言万语,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只开口轻唤了一句:“平胡,二哥先行一步了,你自珍重。”

      翠浓见此情景,只觉得好似胸口被人捏在手中,伤心之至,几欲窒息,只大力挣扎着,大哭道:

      “父皇,你快睁眼看看啊,你丧期未过,大皇兄和二哥哥就为了争你留下的那把龙椅,手足相残,你快看啊,大皇兄要把二哥杀死了,父皇,你快醒醒啊,你睁眼看看啊,父皇。” 这哭声撕心裂肺,语调悲凄,情急之下,所述之言句句发自肺俯,连一旁的站着的兵士也不禁低下头去。

      李翠浓大哭着便极欲向她二哥奔去,撕扯挣扎,怎奈被破城而入的大皇兄紧抱在怀中动弹不得,唯有口不择言的大声叫喊,语音凄厉而绝望,说到最后,大约实在是没了力气,只看得到嘴唇嚅动,却听不到声音。大皇兄虽然搂紧了她,却并不阻止她的叫喊,只是静静站在那里,好似站成了一尊石像。

      两个人站在那里眼睁睁的看着那坐在堂上的二哥笑着执起手中酒杯,对着他们,将杯中之酒饮尽,想必那酒毒性极烈,只一瞬间,人便倒了下去。

      那将领看着自己的兄弟终于倒下去,便放了翠浓,慢慢的走向那曾是自己弟弟的年轻君王的尸体,扶起他的身体揽在怀中,就像如儿时那般轻唤了一声“老二”,那声音极弱,几乎细不可闻。逆着光,侧望过去,看不清他的表情,不过眼底分明有晶光闪动,可是要做一位帝王,眼泪在此之前早已流尽。

      翠浓被大皇兄突然放开,一下失了依靠,整个人瘫软了下来,因为实在没有了力气,只是双手撑着地,觉得心中痛不可言,看着眼前的情景淌下长长短短的泪水。

      良久,才听见一个声音缓缓道:“我李从珂蒙先帝厚爱,收于帐下,养为义子,十六岁随先帝出战,南征北战,打下后唐半壁江山,一心只想上保家国平安,下报先帝恩德。可闵帝李从厚无治国之材,丧君王之德行,即位之后,妄用逆臣,听信谗言,对我更是百般猜忌,杀我子,欺我女,几次三番加害于我,迫使我不得不反,如今天意如此,我亦是李氏子孙,自古以来,这帝王之位,便是能者居之,从即刻起,我便是这中原之主。”

      话语刚落,周围的军士便顺势跪拜下来,大呼万岁,李从珂在这万岁之声中缓缓走向那把金光闪闪的龙椅。在那龙椅面前稍站了片刻,终于慢慢坐了下来,两手扶住手枕上的龙头,俯看下去,只见殿上之人均拜倒臣服在自己的脚下,只有李翠浓还用手撑在那里置若罔闻,不言不语。

      新做了皇帝的大皇兄慢慢向李翠浓走了过来,扶起她缓缓说道:“平胡,老二殡天了,父皇也不在了,这世上,只有你我兄妹二人了。今年,你已年过十六了吧,大皇兄定当为你择配良人,成全你如意人生。”

      翠浓却好似失了知觉一般,只是静静任由大皇兄扶着,过了良久,才说道:“如意人生?大皇兄,你今天欺君惘上,杀兄逆父,已经活生生的毁了我的生活,今日之后,李翠浓哪里还会有什么金玉良人,如意人生。”那声音冰凉而平静,遥远而飘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