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鞑靼求亲 ...
-
年关将近,鞑靼使者前来,说是鞑靼可汗巴图孟克不日抵京,一则进贡,二则求亲。皇后听闻,便急忙去见皇上,道:“这位鞑靼可汗新晋汗位,此番来求亲,也是向我大明示好,咱们不好拒绝。如今长平虽已许配顾家,不过臣妾觉得还是早日完婚的好,以免夜长梦多。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皇上思索一番,说道:“皇后所虑极是,朕本念在长平还小,有心多留她在宫中两年。可现如今也不知那巴图孟克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早早把长平嫁出去,也省的横生枝节。”
如此一说,便择了日子,大婚礼成。长平虽觉仓促了些,但她一心想着顾松砚,倒也无所谓。顾家出了位驸马爷,一时在京中风光无限。
鞑靼可汗进京后,杨傲珊找到沐斓,说道:“太子妃可知那鞑靼可汗此次来京是来求亲的?”
“本宫有所耳闻,”沐斓道,“杨小姐为何问起此事?”
“我视太子妃如同知己,所以特来请太子妃相助,”杨傲珊道,“我要去和亲。”
沐斓大惊,忙道:“鞑靼荒蛮,宫中多少公主、宫外多少宗亲,避之唯恐不及,而你本不在此列,为何还要蹚这趟浑水?”
杨傲珊答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当今陛下缠绵病榻,已是回天乏术,这天下迟早是太子殿下的。为了他,傲珊甘愿远嫁鞑靼,为他的太平天下尽一份绵薄之力。”
“你这是糊涂了,”沐斓替她着急道,“你难道不知,自古和亲,不过是政治权衡,哪里真的能保太平无虞!必要之时,战乱不可避免,你又何必作此无谓牺牲!”
“太子妃所言,我自然明白,”杨傲珊道,“如今大明与鞑靼还未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和睦共处尚可在望,只是就怕日后有人从中生事,破坏两国邦交。傲珊自信,若真到那一步,定可进得一言一语,令形势有所转圜。说句实话,并非我自傲,请太子妃想想看,纵观那些娇生惯养的公主郡主,谁能承之此任,谁又能比我更为合适?”
沐斓沉默片刻,说道:“你如此……殿下他,可知晓?”
“不必告诉殿下,他若知道,必不会受我此情。”杨傲珊道,“况且,我此番也有私心,具体细节我不便细说,他日万一我父亲母亲……那时我只求可因和亲之举保他二人性命。”
沐斓听之动容,拉她手道:“杨小姐胸中存大义,心中留孝道,本宫不胜感佩。你且放心,需要本宫做什么,尽可开口。”
杨傲珊道:“我若提出和亲,解陛下燃眉之急,陛下自然欣然应允。而我父亲母亲定要阻挠,不过我还有春猎求得的陛下一诺,婚事由我自身作主,他们最终也不得奈我何。棘手就棘手在,那位鞑靼可汗怕不是等闲之辈,我并非皇室血脉,主动和亲,一来不合礼制,二来恐他生疑,倒不好成事;所以唯有要他对我先认可,要他亲自提出才好。”
沐斓想想道:“听闻那巴图孟克自幼与母亲感情深厚,只可惜他母亲早亡,巴图孟克深以为憾,他母亲最爱鞑靼山中的血莲花,还亲自作过一支《血莲曲》。三日后,父皇在宫中宴请巴图孟克,到时你可舞此曲,先引起他的注意,但不要着急露面,之后的事交由本宫处理就好。”
“好,一切听从太子妃安排。”
三日后,宫中大宴,沐斓特别留意了一下鞑靼可汗巴图孟克,只见他虎额鹰眼、方脸阔耳,头戴黑色坠珠毡帽,身穿黄白相接云纹绸缎长袍,比之大明的谦谦公子,更显孔武有力。
太子见沐斓对巴图孟克多有注目,吃醋道:“那鞑靼可汗肤色黑红、样貌粗犷,哪里比的本宫好看,爱妃何以目不转睛?”
沐斓掩唇笑道:“殿下又来说笑,我只是瞧他是否配得上我大明的窈窕女儿!”
“和亲从来都是从两国利益着手的,根本不会在意个人得失。”太子正色道,“不过,本宫曾和这位鞑靼可汗打过交道,的确是位英雄!”
“英雄也好,枭雄也罢,只希望他能善待我大明女儿。”沐斓轻声道,心中却为杨傲珊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