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宁王登场 ...

  •   晚间,皇上与万贵妃提起此事,万贵妃想起过去与太子的种种恩怨,又想到近些年来太子势力大增,如今又与沐家结为姻亲,更是如虎添翼;而自己虽朝中有人,然军中却无牵制太子的力量,终是落人下风。尤其是近些日子,常常因此恐慌不已,夜不能寐。如若此番宁王得以回京,趁机拉拢他入营,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便对皇上说道:“那些个臣子们就喜欢危言耸听,依臣妾之见,宁王在外多年,此次回京封赏,也在情理之中;况且,宁王自小跟随陛下,从无二心,功劳苦劳皆而有之,如今陛下老了,身边手足所剩无几,难道还要兄弟之间兵戎相见吗?近些日子,臣妾愈发觉着懒怠,觉得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想着还是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平平淡淡才是最好的。陛下,您说是不是呢?”万贵妃言辞恳切,皇上动容,之后群臣所上折子一律不予理会。
      次日一早,下圣旨道:
      中秋佳节将至,朕偶读东坡《水调歌头》,思之老矣,兄弟相离,心下颇为不忍,特召回京,盼以团聚。
      五日后,宁王收到圣旨,与众亲信猜度皇上此举意图。
      朱有康道:“王爷,此行怕是“鸿门之宴”,须做好万全准备!”
      “是啊,王爷,”朱有庭也道:“不如咱们先下手为强,进京逼宫,杀他个措手不及!”
      “不妥不妥,”大将军林钰阻止道,“将士们刚刚历经苦战,有待休整,若此时与京中强战,我军毫无胜算。且如今皇上是何意图尚未可知,如若京中早已设好圈套,我们贸然出兵,怕是正中其下怀。”
      “可若皇上真的动了杀意,王爷此行岂不是凶多吉少!”朱有庭道。
      宁王思忖半晌,开口道:“皇兄为人,本王最为了解,‘鸿门宴’倒也还算不上,只不过本王军功累累,皇兄心下不安,但并无诛杀之意,顶多是试探罢了。所以此次京中一行,必要收敛锋芒,一言一行,务必谨慎,万不可落人口实。”
      朱有康又道:“依王爷之言,皇上那里倒是不足为惧,可还有太子呢,这几年太子的势力可是不容小觑!”
      “哥哥未免顾虑太多,”朱有庭笑道,“太子再有能耐,也不过是个黄毛小子,根本不足为虑。杨笠才来信说,咱们这位太子爷,新婚燕尔,沉醉在温柔乡里不可自拔呢!”
      林钰道:“既然皇上未起杀意,想必太子也不敢轻举妄动。杨笠虽有心归附王爷,却也不可轻信。如今之势,只有步步为营,但求可安然归来。”
      “林将军所言极是,”朱有康道,“此行危险重重,我们在京中的暗人也该派上用场了。”
      宁王点头道:“有康有庭各带一队精兵随本王进京,林将军坐守江南待命,如若危急,即刻带军北上!”
      “是,王爷!”三人同声而应。
      宁王进京多日,朝见皇上、祭拜宗庙、宴请宾客,并无异动。陈穆向太子报说:“微臣连日里来查探,有两处怀疑,诸位大臣意在避嫌,与宁王多是敷衍面子,可国相爷似乎过于冷淡,反而奇怪;再有就是鸿胪寺卿张之敬,表面上泛泛,私下里却多次见宁王心腹朱有康,行迹十分可疑,臣想他一直是万贵妃的人,莫非万贵妃……”
      太子右手作“剑指”状,缓慢敲击着桌棱,发出“咚咚”的声响,沉吟良久说道:“国相那边暂且不必理会,万贵妃想要拉拢宁王,可也是强弩之末,成不了气候,张之敬只是个小角色,不过若是利用他解决了朱有康,倒是笔划算的买卖!”
      “殿下,恕臣直言,如今宁王人在京都,无所倚靠,可谓大好时机,殿下何不……”
      “你所言虽直接有效,却有失大局,”太子笑道,“宁王此次进京,必有万全准备,我们没有绝对胜算,一旦失手则后患无穷;且他此次身带军功而来,若有不测,我们不得人心,林钰必然起兵,恐江南不稳,惹来兵祸。不过,宁王虽动不得,毁他一条臂膀,让他有所忌惮,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那殿下预备如何做呢?”
      太子指指桌上案卷,笑道:“中秋之夜,等着看好戏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