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楚汉传奇(十一) ...

  •   李侍中写的《关于出海的一系列看法》已经送到周晟手里,他仔细翻看,从上往下,不时地点点头。

      里边写了大致的线路图,写了通商贸易的流程,还写了如何造船的事宜,每一个要点都说的明明白白,周晟对此很满意。

      中原诸侯国里造船技术最好的是齐国,曾经靠海的吴越,它们的造船技术也在水准之上。

      但是吴越灭了,工匠流离失所,无处可寻,周晟觉得很可惜,那些都是人才啊。

      他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向齐国讨要造船的人才,但是要欠下大的人情。

      二是举国之力高薪聘请中原工匠,但是希望不大,毕竟南越太遥远了,谁会平白无故的来这里,工匠又不是喜欢到处乱跑的商人。

      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带着这种想法,周晟对身边的李寅吩咐道:“把工部尚书叫来。”

      工部尚书本来在认真计算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工程量,目前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他知道下一个五年计划不远了。

      不料,正在计算的过程被李寅破坏了,他本想生气。

      但是想到周晟的急招,他顾不得生气,马不停蹄的往宫里赶。

      “微臣参见大王。”工部尚书恭敬的行礼道。

      “起来。”随后,周晟对身边的王骏说,“快赐座。”

      王骏抬来椅子,工部尚书道了一声谢,随后坐下。

      “李侍中把出海的计划写了出来,然而船只的问题无法解决。”周晟问,“爱卿可有何建议?”

      “大王,工部旗下有几个工匠是墨家弟子,听说他们的造船技艺还可以。”工部尚书答。

      听到这个回答,周晟眉头舒展开来,他道:“既然如此,这个造船计划就交给你们工部。”

      工部部长不喜反忧,他一脸尴尬:“这......”

      “有何问题,爱卿请说?”周晟问。

      “大王,工部目前不仅要开发农业、进行科研,还要修建许多工程。”工部尚书脸色难看道,“工部实在是挪不出人手来造船。”

      工部尚书本不想说的这么直白,但是不能不说啊,现在工部上下都快累成狗,每天加班,连热饭都吃不上几口。

      他要是接下这个重担,估计手下全会累得倒下,有心无力啊。

      南越的农业要开发,外国的水泥路要承包,美食街和住宅区要不定时的修缮,科研部还要不停的发明东西,工部根本没多少人,一人身担多责。

      工部尚书仔细解释原因,周晟听完,有些心虚,都是他的错。

      “不久后有科举,你可以多拉点人才进工部。”面对工部尚书的期待,他承诺道。

      “多谢大王。”

      “这样吧,既然你们无法造船,孤会想别的办法。”

      次日上朝,周晟宣布,成立农业部、海务部、外交部、国家安全部、民政部、财政部、商务部、教育部、司法部、国防部、公安部、监察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卫生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组织。

      此后,农业部、科研部、建设部、水利部、卫生部都挂在工部旗下,海务部、财政部、商务部都挂在户部旗下,外交部、□□、教育部、编辑部都挂在礼部旗下,国安部、国防部、交通运输部都挂在兵部旗下,司法部、公安部挂在刑部旗下。

      最为特殊的监察部,则是挂在御史台旗下。

      吏部旗下没有部门,因为官员的升迁已经是很大的一个权力,周晟不会给吏部加权了。

      大臣们听完周晟的旨意,纷纷感觉到,分工变得明确了,以后每个部门都不能推脱事情。

      其实六部之间分工已经很明确,但是周晟的这个旨意,让职务更加清晰。

      想到分工后的好处,大臣们纷纷歌功颂德。

      周晟特意介绍了一下海务部的责任,还交代了一个任务给海务部,那就是造船。

      当日的事情,被礼部登到报纸上,次日,许多百姓们都听闻此事。

      下朝之后,周晟快速批改奏折,争取尽快做完手头的工作。

      而后,他换上常服,带着李寅与王骏前往各部巡访。

      首先,他去了礼部旗下新成立的外交部,交代了几件事。

      一是要多加联系那些没有搬来王城的南越部落,加紧双方的交流,争取早日说服他们。

      尽量不要威逼,多多采取利诱的方法。

      二是多加注意中原各个诸侯国的动向,特别是项羽、韩信、刘盈、英布、彭越等人的动向。

      交代完任务,周晟仔细确认一番,“你听懂了吗?”

      “微臣懂了,大王请放心吧。”新任的外交部部长拍拍胸口,保证完成任务。

      见对方如此自信,周晟笑道:“那孤就放心了。”

      离开外交部,周晟带着人前往任务最紧急的海务部。

      一走进海务部,他就看到众人在认真工作,没有人摸鱼,心里很是欣慰。

      海务部部长见到周晟,急忙过来行礼,周晟示意对方小声说话。

      “你的工作开展到哪了?”

      “大王,我们已经找到工部的几名工匠,目前正在设计图纸。”海务部部长一一如实说道。

      早上交代的任务,现在能做到设计图纸,周晟对此很满意,证明对方是一个负责任的官员。

      心情一好,他赏了一些吃食给海务部的众人。

      御膳房在周晟的强烈要求下,整日研发新菜色,因此,厨师们的厨艺大为上涨,令人惊叹。

      御膳房多次被文化新闻的负责人采访,上了好几次报纸,随着报纸的流传,御膳房的口碑也屡屡攀升。

      南越的人们都以吃到御膳房的菜为荣,御膳房渐渐成为一个传说。

      为此,范增、陈平还特意写信给周晟,为的就是讨要御膳房的厨子。

      周晟很大方的安排了两个厨子去齐国和陈国出差,美曰其名为教导齐国与陈国的厨子们的手艺。

      赏赐完吃食,周晟就离开了。

      见周晟的背影已经远去,海务部的官员忍不住了,纷纷讨论起御膳房的菜色。

      “你们吃过御膳房的菜吗?”新来的成员好奇问道,“真的像报纸上吹捧的那样,是人间美味吗?”

      “名副其实,我上一次吃过御膳房的菜,不愧为顶级珍馐。”旁边的官员解答。

      “好想吃啊!!!”另一个新来的官员喃喃道。

      “等一下,你们就可以吃到了。”部长笑了笑。

      “我岳父上一次参加宫廷晚宴,把宫里的菜打包回家,我吃了几口,那叫一个美味啊。”某个官员说起晚宴的事。

      “大王每次都会把晚宴上吃不完的菜,打包送给大臣。”另一个官员感叹道,“大王真是仁慈宽厚啊。”

      其余人纷纷附和道。

      每次晚宴,御膳房都准备了大把菜,周晟和大臣们都吃不完,为了不造成浪费,他升起打包的这个念头。

      打包给大臣,既可以防止食物浪费,又可以增加大臣们的好感,一举两得。

      这件事让周晟的名声变得更好了。

      周晟赏赐给海务部的是香辣牛肉酱,人人一瓶新开发的香辣牛肉酱,既省钱,又美味,不失品味与档次。

      香辣牛肉酱是一种以牛肉为主的调味品,御厨们采用特殊工艺,炒制而成,味道纯正,可直接使用。

      海务部的人们收到礼品后,忍不住到处炫耀,不到一天,人人都知道大王赏赐了海务部吃食。

      来不及高兴,香辣牛肉酱就被闻讯而来的官员们,一一瓜分,海务部的人根本没吃到多少,心里很抑郁。

      周晟听闻此事,不禁想笑,往后,每一个部门都收到了他的赏赐。

      有的部门收到松鼠桂鱼,有的部门收到土耳其烤肉饭、果仁蜜饼,有的部门收到意式面条,还有的部门非常好运,收到法式鹅肝与法式蜗牛。

      不止是送吃的,有时候周晟会给官员们加工资,加的不多,也就是几顿宵夜的钱。

      这些事都被记载在报纸上,各国文人纷纷赞扬周晟的仁德,一时间,天下诸多才子来到王城。

      其他诸侯国了解此事后,纷纷学习周晟的行为,成立报社,发行报纸,歌功颂德。

      各国间消息的流通变得快了起来,周晟也订购了其他诸侯国的报纸。

      随着报业的兴盛,邮政快递等交通运输业随之兴起,天下人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四通八达。

      官方报业的火热,让周晟想起了民营报业,官方报纸总是刻板难读,不招百姓喜欢,但是民营报纸活泼易读,趣味性强,符合百姓的口味。

      南越既然有了官方报纸,怎么能没有民间小报?

      周晟用私库的钱,在商业街开了一间书肆,专门卖文字工具、书本、小报和刊物。

      科举快到了,刚好能捞上一笔钱,他的内库花的七七八八,需要补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