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楚汉传奇(十)捉虫 ...
-
使节团向周晟提出一系列的合作计划,与朝廷大臣商量后,周晟答应了一些计划。
比如让工部与汉国进行合作,帮他们建设道路,有偿修路,不保修。
比如开放通商,促进与汉国之间的贸易发展,定期会晤加强合作,安全监管提高合作质量。
比如加大对南越某些部落的扶持力度,发放一定的大学名额给某些部落,推进教化。
与张良、萧何等人的协商非常顺利,毕竟对方都是聪明人。
至于与南越部落使节的谈话,那就比较麻烦,周晟让他们对外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往,不要龟缩在穷山僻壤里,大家一起玩耍不好吗?
周晟已经放宽了对某些部落的限制,开放王城的户口流通,鼓励部落迁移到这里。
有些部落还是非常开明的,双边很快就达成合作,毕竟人家也是想富起来,穷日子没人想过。
有些部落尚在犹豫中,另外有些部落不为所动,周晟也没法子,就这样先放着吧。
使者们离开的时候,周晟送了一些特色物品给对方,反正不是什么金银珠宝。
就是工部弄出来的纸张,礼部弄出来的书籍,还有御膳房最近开发出来的辣酱、海鲜酱、牛肉酱。
谁会送金银珠宝啊?这么俗,周晟暗暗想道。
张良与萧何收到礼品时,各自震惊了一会,纸张与书籍如此昂贵的东西,竟然送这么多。
看到下边的各种酱菜,他们同时懵逼了,这带了回去吗?一个月后不会变味吗?
赶路的时候,荒山野岭,没有好吃的东西,两人忍不住把酱料开了,配上馒头,极为可口。
在这个食物匮乏的年代,如此酱料,已经是难得的美味。
还不到一个月,周晟送的酱料就被两人吃完了。
古越部落使节也接到一样的礼品,不过人家倒不怎么在乎酱料,毕竟各个族里都有特制的秘方,大多都很好吃,他们看重都是书籍。
与此同时,项羽联军在北边取得大胜,冒顿带着匈奴往北边退去,韩信本想乘胜追击,但是由于方向感不足,最后不得已罢休。
同月,项羽的宠妾虞姬在楚王宫平安诞下一子,收到消息的项羽大赏手下的将士们。
由于这个孩子可能是继承项羽王位的人,周晟亲自准备好道贺的礼品,派人送给虞姬。
其实也不一定,世事变幻莫测,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
项羽早年与楚国世家联姻,其妻为屈身下嫁的世家千金,虽没有爱,但有看重,她的兄弟都受到了重用。
然而最受宠的是夫人虞姬,两人都有子,楚国太子之位悬着呢。
不管怎么说,目前最兴盛的楚国,天下人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它的变化。
朝廷大臣听到项羽的喜报后,又开始催婚,周晟无奈下,直接抱回一个孩子,对外宣布,这是太子。
文武百官都傻了,这是要干嘛?孩子是哪里来的?孩子的母亲呢?
全城都在关注周晟抱回来的这个孩子,周父周母也问过这个孩子的来源,都被周晟敷衍过去了。
“你们说太子的母亲是谁啊?”酒楼里,一群学子在庆祝暑期放假的事,一个学子忽然说起最近的闹得沸沸扬扬的事。
“我猜这是大王与民间女子的孩子。”一个人提出沧海遗珠的猜测。
“我猜这个孩子是王宫某个宫女生下的。”
“你想太多,王宫根本没有适龄的宫女,宫人们都是大龄女子和宦官”,一个穿着富贵的学子反驳道:“我爹说王宫管的非常严,不可能没记载。”
“那这个孩子是怎么冒出来的?”有人奇怪道。
这群学子们讨论起八卦来,比什么都兴奋,着实不像平时那般斯文。
周晟在隔壁听的汗颜,虽然他听的很舒爽,但是最为被讨论的主角,这滋味就复杂了。
孩子是系统用高科技培育出来的,他总不能说实话吧。
“大王,需要整治一下这些言论吗?”见外边那些人讨论的如此热烈,李寅忍不住问道。
“不需要。”周晟无所谓的笑了笑,他忽然想起什么,随即吩咐道:“王骏,你去把礼部尚书叫来。”
控制舆论不如引导舆论,把舆论凝聚起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引导舆论需要新闻传播工具,最适合这个时代的无非是报纸与刊物。
周晟决定先推出报纸,至于刊物,那就要等等,毕竟没有合适的主编。
报纸的主编最适合由礼部的人来担当,反正礼部平时挺清闲的,多做一份工作而已,不行的话,就多加点薪酬。
礼部尚书本来待在家与客人喝茶聊天,收到王骏的消息,立刻赶过来,连口气都没喘。
“孤有事交给你办。”
“大王,请问有何要事?”礼部尚书擦擦脑门的汗,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我打算办一个官方的报纸,你来担任主编。”
“报纸是什么?”礼部尚书不解道。
“报纸是以刊载国家大事为主的定期向百姓发行的印刷出版物。”周晟解释道,“立意要真挚,要打动人心。”
说到这里,他不知道要怎么说下去,只能随意摆手:“孤亲自写前几份报纸,后面的你们来写。”
周晟决定自己带头,给礼部做个模板,不然估计他们也不会写。
礼部尚书离开的时候,依旧懵逼,一脸不在状态中。
次日上朝前,礼部尚书说起这件事,工部尚书祝贺道,“你们礼部要发了。”
“为何这么说?”礼部尚书有些不解。
“王上虽然喜欢说一出是一出,但是每次都带来巨大的利益。”工部尚书笑呵呵道,“看来轮到你们过好日子了。”
礼部尚书被这么一提醒,发现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
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在一旁默默不说话,用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看着两人。
吏部尚书与户部尚书淡然的站在一旁,他们一个管升迁,一个管钱财,都属于位高权重的那种,用不着羡慕他人。
朝议的时候,周晟直接宣布《每日早报》的编辑部,挂在礼部旗下,主编由学识丰富的礼部尚书担任,里边的小编辑从礼部人员里抽取,算两份工作。
至于文章,可接受外人的投稿,也可以自行编撰,每年会让读者进行投票,写的最好的人有奖励,写的最差的人踢出编辑部。
“大王,这份报纸要对其他诸侯国开放吗?”中书令提出问题,“是由工部印刷吗?”
“是的,对其他诸侯国开放。”周晟说,“全权由工部负责印刷。”
下朝后,礼部尚书开始在礼部刷选编辑,才学丰富,文笔好的人都被选中了。
城里的百姓在布告栏看到这条信息,纷纷表示吃瓜,期待报纸的发行。
周晟大学读的是中文专业,新闻课上了不少,基本的知识,他还是知道的。
他把样刊写好,交给礼部尚书,下边的人仔细琢磨周晟的写法,跟着周晟的路子写,一份份稿子出炉。
周晟与礼部尚书仔细考核,筛选掉大批不合格的稿子,留下一小部分稿子,发现没有太大的问题,于是报纸考核达成了,以后就按这个标准。
一个星期后,南越国的第一份《每日早报》就发行了,它以庄重、准确、朴实、大方的风格获得了许多文人的重视,然而也因为其庄严、凝重的风格,缺少对普通百姓的吸引力。
报纸分为以下几个版块,依次是大陆要闻、国内要闻、经济新闻、政治新闻、文化新闻。
偶尔会涉及文艺评论、读者来信、副刊、广告等内容,整个报纸参考了《纽约时报》的特点,版面规整、元素纯净,增强了可读性。
礼部的人统计了一下,发现只有第一天的时候,百姓们贪新鲜,花钱买了这份定价极其低的报纸,后来买的越来越少。
对于礼部众人的失望,周晟看在眼里,他当然知道这份报纸的缺点,可是这是官方的报纸,不能像民间的报纸那样轻松随意。
礼部尚书倒没有失望,毕竟这份报纸仍是有受众,广大的文人群体会买,销量不会太差,宣传的作用算是起到了。
这份报纸渐渐随着商人的流通,传到其他诸侯国,盗版应运而生,朝廷不停打击盗版,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久而久之,朝廷也懒得特意打击盗版了,费力不讨好。
项羽、刘盈等诸侯王纷纷订购了这份报纸,由于路途遥远,他们打算一个月收一次报。
即使是这样,送货依旧是个难题,周晟为此特地成立了每日邮政,来专门负责运送报刊、商品等,接受民间的委托。
礼部旗下有了编辑部,工部旗下有了科研部,剩下刑部、吏部、户部、兵部。
户部与吏部太过忙碌,不适合再加一份工作,最终在兵书尚书的强烈恳求下,周晟把这个部门挂在兵部。
运送物品也需要充足的劳力,兵部比刑部合适,兵部可以向军队借人,而刑部手下只有犯人,难不成让犯人去运送货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