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汉末三国(三) ...
-
“进来。”说完,周晟就看到一个身高大约7尺,英姿勃发的青年和一个看起来十分普通,有些木讷的文士,步履沉稳的走进来。
这两人想必是进宫时偶遇了,周晟看两人的面上隐隐带着笑容,就知道肯定是相谈甚欢。
“微臣,参见陛下。”两人走近周晟,神情庄重地行大礼。
“两位爱卿请起。”周晟立刻上前搀扶两人,随即吩咐宫人给两人赐座。
“谢陛下。”两人看到周晟如此礼遇,感觉心头暖洋洋的。
曹操一抬头,看清周晟的面孔,心里风起云涌,这不是昨天一起喝酒的“何兄”吗?
竟然是陛下,看来昨天陛下的话很有深意。
周晟见曹操一脸吃惊,笑了笑,两人对视一眼,心思各异。
一旁的荀攸见二人如此神情,眼里快速闪过一道光,心里不停分析着什么。
周晟收拾好表情,郑重开口道:“朕昨夜遇到贤人托梦,说我大汉危矣,社稷将亡。有道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然朕势单力薄,国家弊病已深。贤人说两位皆是治世之能臣,两位能否效仿姜尚、管仲,与朕力挽狂澜?“
周晟实在想不到该用什么说法,只能用托梦来掩盖自己的一系列变化,贤人托梦,醍醐灌顶,反正也没用人敢当面质疑。
曹操与荀攸听到这一番话,互相对视一眼,两人都是心有沟壑之人,怎么会不知道如今天下摇摇欲坠,现在的他们还有一腔热血,做姜尚、管仲等大贤可是多少文人毕生的梦想啊。
现在的曹操还是一个梦想做贤相的年轻人,皇上的看重,让他的心头的火更加热烈起来。而荀攸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心向汉室,对皇上的拉拢,自是欣喜不已。
“只要陛下相信吾等,臣等肝脑涂地以报陛下信任。”两人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但行动上却是立刻齐声表忠心。
周晟知道两人目前还是处于观望状态,但还是欣然笑道:“朕能得两位辅佐,实在是万幸啊。”
他也知道一下子是不可能得到这两人的效忠,但是来日方长,总会有机会的。
为了早日解决忧患,他随即问道:“对于如今这形势,两位爱卿可有何良策?”
“陛下,其实也无须多虑,何氏和宦官虽然势大,但是京城的军队却并不买账,只要陛下稳住兵权,何愁那障碍不除?”荀攸开口道。
“爱卿所言甚是。”周晟深刻认同荀攸的话,历史上刘辩、刘协那么惨,不就是没有军权嘛,没有力量就注定挨打。
军权绝对不能落入有不臣之心的权臣之手,否则他们一旦掌控了军队,那么皇帝的小命堪忧。
想到这里,周晟苦笑道:“朕,对于这些军务更是一窍不通,还要完全仰仗两位爱卿的帮忙啊。”
荀攸微微点头道:“陛下放心,吾等会想办法收服御林军和羽林卫。”
羽林卫即“羽林军”,为宫廷禁军,创设于汉武帝时期;御林军是保卫都城的卫戍部队。
周璟点头,想了想道,“孟德,现在朕封你为执金吾,收拢西园八校尉和宫廷宿卫。”
他记得曹操曾经做到过西园八校尉之中的典军校尉,以曹操的才能,收服那些曾经的上司、同事应该不难。
其次曹操是宦官之后,“十常侍”对其应该不会太防备,而且大臣们一向看不惯宦官出身的曹操,所以不必担心曹操会勾结朝臣。
“微臣遵旨。”曹操又忐忑又惊喜,忐忑的是皇帝现在给官职给的很随意,但大臣肯定不会买账,要完成任务肯定要费尽心力。
欣喜的是这项任务艰巨,但是一旦成功了,直接是掌管近八万兵马,对现在的他来说可是一步登天。
周晟看曹操的样子,也知道对方明白他的意思,他会把军队交给对方,就是相信对方的才能。
重要的是现在的周晟根本没有实权,东汉的皇帝从第三任开始就大权旁落。
到这一代连封个像样的官都要扯皮很久,所以他只能先下手封官,给个名义,然后让曹操自己去想办法。
解决完京师的军队后,他又转头看向荀攸道:“公达,现在朕封你为侍中,也有一项任务派发给你,你去把这些人征辟过来。”
说完,周晟拿出一张记满名单的布帛,递给对方。
荀攸接过布帛,打开一看,这上面发现除了郭嘉、戏志才、荀彧等熟人外,大多都是不认识的人。
看他不解的样子,周晟耐心解释道:“昨夜先祖给朕这一份名单,上面都是有才能的人,如果能得到这些人的辅佐,大汉的江山就更加有希望了,爱卿的任务艰巨啊。”
“臣遵旨。”虽然很多都是他没听过的人,但是荀攸出自颍川世家,发动家族和同学的人脉,总能找到这些人。
“爱卿要谨记,有一些重点标志的贤才无论施什么手段,一定要招揽到。”周晟实在是担心贾诩和李儒,这两人如果确实是招揽不到,那就只能下狠手了。
不过贾诩应该比较好搞定,毕竟其一生都是为了名利四处奔波。
历史上他给汉灵帝打工,因病还家,遭遇羝人,与以谎言逃生,事董卓,后事郭汜,再事张绣,又投曹操。
如果不是为了名利,像他这么惜命的人是不会到处换主公的,只要许以足够的官位钱财及安全保障,想必不难招揽。
天色渐渐暗了,周晟留二人下来,一同用膳,君臣氛围一片和谐。
京城风平浪静,然人心却不静。
饶是今夜看似寂静的长安,也只是一副假像,各大世家灯火明亮,他们都在商讨着以后的对策。
此时的荀家书房也是非常热闹,荀昙、荀爽、荀绲、荀彧、荀攸、荀衍、荀谌都在里面,外人见到如此场面,必会感叹荀家不愧是人才济济。
荀攸的祖父荀昙看着坐在下方的众人,缓缓问道:“尔等如何看待陛下?“
“陛下行未有失,非前时可比也。”荀衍答道。
“陛下已非昔日的皇子,我等万不可轻视其才智。”荀彧道。
“好,你们俩都认为陛下值得效忠,荀攸就放心去辅佐陛下吧。”
“是。”荀攸道。
他知道家族不可能人才尽出于朝堂,总是要一批人留在颍川,以防不备之需。
可是荀攸有预感,现在不趁着陛下处于弱势之时去辅佐他,以后再去那就晚了,这天下有识之士可不少。
也罢,荀家有他在陛下身边,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此时的皇宫里,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周晟却顾不得欣赏这无限清景。
他在筹划暗卫的事,现今局面混乱,手里必须要有一部分兵马,不然怎么自保啊。
董卓为什么那么牛,不就是因为他手里掌控着国家中最精锐的一批人。
本来丁原手里的并州军可以与西凉军一拼,谁知道丁原竟然死了,吕布带着并州的军队投奔董卓。
都城里只有西园八校尉可以抵挡董卓,然而西园八校尉分裂了,大部分效忠于张让等宦官集团,小部分被打压、排斥。
周晟目前能收编的就是那被打压的一部分人,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批人马,但是有好过没有。
先不说军队的事,现今暗卫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秦始皇有黑冰台、明朝有锦衣卫、清朝有粘杆处,每个朝代都有暗卫,这充分说明了暗卫的重要性。
周晟不相信汉朝会没有暗卫,可是他都没在史书上看到,刘辩如果有暗卫保护,也不会被大臣愚弄,而且那么快被董卓抓住。
估计是汉灵帝实在是不喜刘辩,所以连暗卫都没有告知对方,所以这是汉灵帝的锅。
明朝的锦衣卫势力太大,人人自危,喊打喊骂。
所以周晟决定把暗卫放在私底下,只给调查、取证的权利,把执行的权利分给廷尉,这样就可以减少明朝东、西厂滥用职权的可能性。
他把暗卫的事情交给王越,王越之前忠于汉灵帝,其忠心毋庸置疑。
除此之外,周晟还让王越把马蹄铁、马镫等物品打造出来,泄密者除族。
深夜,周晟去汉灵帝的私库,把所有财宝都搬空了,全部装进系统里。
毕竟系统有存储空间,不用白不用。
随后,他把黄金珠宝兑换成系统币,用系统币买了五个武力值非常高的人偶,两个用来保护自己。
一个用来训练暗卫,最后两个人偶先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