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汉末三国(二) ...
-
“诸爱卿可还有事,无事便退朝。”商讨完黄巾之事,周晟已经不想再和这些大臣磨磨唧唧,他还要做其他正事。
“臣有奏。”袁逢上前道。
“何事?”周晟问道。
“陛下,“十常侍”贪赃枉法,陷害忠良,请陛下加以惩治,以正朝纲。”袁逢神情激动道。
这时候,其他大臣也纷纷站出来应合袁逢,个个面露不忿,仿佛跟宦官有不共戴天之仇。
看到这混乱的局面,周璟内心呵呵哒。
宦官就是用来对付文臣的,没有了宦官在前面顶锅,估计他这个皇帝就是文臣首先要对付的人。
明朝与宋朝可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所以宦官不能倒。
但是十常侍可以倒,但不能是现在。
十常侍的势力极大,军权都在“十常侍”手里,不能轻举妄动。
“陛下,不要忘记赵高是怎么乱秦的,宦官误国啊,大汉危矣。”这时候袁隗也出来苦苦哀求道。
这话逗得周晟想发笑,你们这些世家对国家的伤害也不小,怎么只批评宦官跟外戚呢,真是屁股决定思想。
“臣冤枉啊。”张让、赵忠等人见到这凶险的局面,吓得纷纷跪下哭诉道。
虽然他们喊冤,但周晟却看到了“十常侍”眼里暗藏的凶光。
“够了,你们这般模样,还把不把朕放在眼里,你们这么有主见,你们来做这个皇帝啊。”周晟忍无可忍,朝群臣大怒道。
群臣听到这些话,纷纷下跪求饶道:“皇上,息怒啊 。”
“难道朕的话说错了吗?”周晟不怒反笑,“多年来你们一个个仗着资历名望,专权跋扈,不把皇室放在眼里,朕看你们想做皇帝的心已经路人皆知了。”
“皇上,臣冤枉啊。”群臣纷纷辩解道。
“哪里冤枉了,朕看袁家、杨家就有这念想。”周晟自嘲道。
他可是一点也没说错,历史上袁绍、袁术可是公开称帝的,说袁家没有不臣之心,谁信啊。
而杨家不过是因为杨修身死,杨家再也没有出色的人才,所以才罢休。
“臣冤枉啊。”袁逢、袁隗、杨彪等人吓得冷汗直流。
皇帝这话不是暗指他们两家要造反吗?
在古代,皇帝健在,造反是要诛九族的,君不见历史上枭雄曹操、司马昭手握大权,称帝的时候都是犹犹豫豫吗?
“好了,众卿不必多言,张让等人与先帝相伴多年,对皇室忠心耿耿,朕怎么能谋害忠臣呢,此事不必再提。”周晟面带诚恳,郑重说道。
下边的大臣默默无言,一副你是皇帝,你说的都对的表情。
但心里却暗自吐槽,这些宦官怎么还不倒,真是祸害遗千年。
“退朝。”周晟看局面终于平静下来,遂对旁边的小太监说道。
在太监尖锐声音的重复下,他直接离开了大殿。
下朝后,周晟一路想着刚刚朝堂上的事。
他发现自己根本控制不住这局面。
随即,他又在心里给自己鼓气道,没事,可以找人辅佐。
刘邦一个流氓都能在张良、萧何的辅佐下成为皇帝,没道理他不行。
当路过冰冷的汉白玉栏杆、穿过绚丽堂皇的宫殿回廊时,他心里忍不住感叹。
如此华丽的宫殿,谁会想到几个月后的它会是满目疮痍、断壁残垣呢。
就像辛弃疾所说:“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再繁华的宫殿都会萧索,再美的红颜都会老去,再杰出的英雄都会迟暮,万物终会成空,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让它逝去的更慢一点,让时光的刀来的晚一点。
周晟更加坚定信念,多做点实事,尽量避免这一世汉末挽歌。
**********
下午,周晟向系统买了一张人皮面具,戴在小福子脸上,让他躺在床上装睡。
不管是谁有事,都不要起来,其实也不会有人来找周晟这个傀儡皇帝,人家只会去找太后。
解决完替身的事后,周晟靠着超凡的武艺,偷偷溜出宫,一路无事。
京城的街道上,人声鼎沸,商人的叫卖声、小孩的嬉笑声……热闹非常,周晟第一次见到这样古色古香的场面,一时间看着有点吃惊。
周围的路人都疑惑的看向他,心道,这一身打扮也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怎么就像个乡下来的土包子呢。
“公子,你看,这是哪来的土包子?”忽然传来一声嬉笑声。
“还能是哪来的,乡下来的呗。”
“你们在说谁?”周晟终于反应过来,才发现对方在说他。
“你呗。”
“你给我一边去。”说完,周晟转身离开,不想再看这一对主仆。
“你给我留下。”对方看到周晟欲离开的动作,恼怒道。
“你谁啊?凭什么听你的?”周晟回嘴道,没有停下动作。
“就凭我是袁家的嫡长子,小子,服不服。”对方洋洋得意道。
话语一落,周围的人纷纷讨论了起来。
“是那个四世三公的袁家啊。”
“嫡长子,那不就是下任家主。”
“这等家世我等惹不起啊,这小子今日堪忧啊。”
一旁的袁术也听到了众人的话语,心里忍不住得意,就等着对方求饶。
“能教出你这种人的世家,想也知道徒有虚名,四世三公不过尔尔。”周晟反驳道。
“你....岂有此理,袁二,上去拿下他。”说完,袁术旁边的大汉就往周晟扑过来。
千钧一发之时,周晟发动独步天下的轻功,避开了对方的追捕,越过拥挤的人群,来到一间客栈门前。
小说里,客栈、酒楼、青楼之类的地方,通常都是打听消息的好地方,带着这样的想法,周晟走进了客栈,找到一张空的桌子,坐下。
店小二过来,周晟顺势点了两道热门菜,然后就静下心听众人聊天。
听到一半,周晟对面突然坐下了一个青年,两人对视笑了笑,对方率先开口道:“这位小兄弟,刚刚你可是得罪了袁术那家伙,要小心行事啊。”
“你刚刚在场啊,我不怕啊。”周晟不以为意道。
“也是,小兄弟武艺高强,只要小心行事,哪里有什么要顾忌。”对方了然道。
周晟知道对方猜错了,却不解释,转而问道:“在下,何晟,还没有字,不知这位兄台贵姓?”
“在下曹操,字孟德。”
“孟德兄,可是有烦恼之事?”周晟见曹操点了酒,以为对方要借酒消愁,遂问道。
“唉,吾一想到以后再也见不得如此太平盛世,便心忧不已。”
“不会的,以曹兄的报国之心,当今陛下定会重用你,吾相信你可以力挽狂澜的。”周晟信誓旦旦道。
“朝政被“十常侍”和何氏把持,吾怎么可能出了了头。”曹操闻言,不住叹道。
“曹兄不必烦恼,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我们说些开心的事吧。”周晟安慰道。
“也是,不说这些烦心事吗,我等好好喝酒。”曹操大笑道。
这顿酒喝了好久,直到天色暗下来,周晟才溜回皇宫,一进寝殿,他就看到满脸焦急的小福子奔向自己,“陛下,快换回来吧。”
“好了,现在就换回来。”说完,周晟就卸下小福子脸上的人皮面具。
“没有人发现吧?”
“陛下放心吧,没有人知晓此事。”
“你去传黄门侍郎荀攸和曹孟德,让他们明天来宣室殿一趟。”周晟想了想,直接吩咐道。
“诺。”说完,小福子立刻离开。
次日,宣室殿里。
周晟一边熟悉政务,一边思索昨天朝会上的事,刚刚把何进派出去,暂时避免了外戚与宦官的火拼,但是处置”十常侍“的事必须尽快。
没多久,就听到太监在殿门外传报:“皇上,曹大人和荀大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