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汉末三国(九) ...
“文和,汝可知大汉最大的弊病是何?”周晟看着一脸局促的贾诩,缓缓问道。
听到此话,贾诩垂下眼帘,沉沉道:“陛下,是世家豪强。”
“卿可知道为何世家如此势大?”周晟问道。
“因为世家掌控了察举制,一切官员任免都在其手里。”贾诩一针见血道。
“文和,若朕有解决世家豪强的办法,不知汝可敢为天下先?”,周晟忐忑问道。
没办法,科举不能由他提出,不然世家立马倒戈,总得找个合适的人做靶子,想来想去,出身寒门的文士,只有郭嘉、戏志才、庞统、贾诩、李儒区区几人而已。
再者目前在朝廷的只有贾诩,其他人都没理会他的征召,此事非他莫属啊,但以他小心谨慎的性子,这事悬得很。
周晟见贾诩一脸踌躇,便把之前起草的一份帛书,递给对方。
贾诩一脸犹豫地接过帛书,他能不犹豫吗?他上有老下有小,对抗世家可不是容易的事,前几任皇帝都想削弱世家,结果呢,都反被世家架空。
贾诩打开帛书,仔细一看,良久,才回过神来。
“朕欲招天下之才进行考试,分科取士,择优者为官。”周晟见对方蒙住了,就知道这把杀器的厉害之处,竟然能把毒士惊呆。
“陛下,臣愿为天下寒士的理想捐躯。”说完,贾诩身子忍不住颤抖起来,眼睛更是刹那间湿润了。
他想起自己出身寒微,四处求学,学成后因家世平淡,难以实现抱负,半生颠沛流离,像他一般的人实在是数不胜数。
再者只要做成此事,必定名垂青史,一时的快活算什么。
“放心,文和,朕不会让你牺牲的。”周晟笑道。
开玩笑,周晟怎么可能真的让贾诩去对抗世家,那太浪费了。
“陛下,着实不必太过担忧,可充分利用此次天灾,而且吾等可联合小世家对抗大世家,”贾诩道。
“罢了,世家一时半会也削弱不了,朕也不强求,”周晟豁达道。
科举制一开始也是被贵族世家垄断,但渐渐就会有寒门士子脱颖而出,出头的机会总是有的。
当然啦,周晟也不会天真的以为世家豪族会听他的话,乖乖放弃察举征辟,来长安考科举,那简直是做白日梦。
科举制在隋文帝时期建立,经历唐宋几百年,直到明朝才鼎盛,这说明道路艰难,科举的路还长着呢。
“甚善,那此事就交给文和了,”周晟想开了之后,赞许道。
不管是做皇帝,还是老板,都要学会放权,只要抓住人事任免权和财政权就好了,不然什么都自己做,那肯定得累死。
******
第二天,周晟早早就起身洗漱,召集群臣,开朝议,商讨要事。
其实汉朝不像电视剧那样,大臣每天都要早早起来上朝,朝议是三天一次,还挺人性化的。
说起上朝,有个人三十年不上朝,就是明朝的万历皇帝。
但周晟没办法效仿这个奇葩,只能老老实实坐在嘉德殿,面对一群面和心不合的文武大臣。
“臣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百官缓缓进入大殿,统一行礼道。
“诸爱卿免礼,”周晟慢慢说道,语毕,众大臣依次起身,分列两侧。
他叹了口气,面色悲戚道:“自朕继位以来,水旱累见 , 地震屡闻 , 冬雷春雪 , 陨石雨土,这定是上天对朕不满,降下的罪过。”
他说的确实没错,汉末年间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连绵不断,昨天那个只是比较范围广、强度大,所以天下人才唏嘘不平。
底下的大臣一听,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这小皇帝是要干嘛,难道是要自省。
果不其然,接着他们就听到:“罪当朕躬 , 弗敢自赦 , 惟简在上帝之心 , 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 , 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群臣更是慌乱,天啊,完了,皇帝这是要下罪己诏的节奏啊,这诏书一下,估计很多官员要引咎辞职。
不要说古代了,就是现代有大的社会事件处理不当,造成大影响,负责人都必须引咎辞职。
君辱臣死,皇帝君权神授,他肯定是没问题,这背锅的定是大臣,而且天下人都盯着这件事,不找个人负责怎么能行。
三公必定得有人自杀谢罪,朝廷又是一番风雨。
群臣惊恐,纷纷下跪拜道:“是臣等无能,不能好生辅佐陛下,请陛下降罪。”
见此场面,周晟顿了顿,继续道:“ 自朕登基以来 , 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高祖、光武谟烈 , 因循悠忽 , 苟且目前.......既知有过 , 每日自责生悔 , 乃徒尚虚文 , 未能省改。”
简单来说,就是自我登基以来因循守旧,子嗣不丰,疏远兄弟,言路闭塞,谄谀日闻,宠幸宦官,国库空虚,后宫奢靡成风,贪图安逸,性格骄傲自满,不能听言纳谏,只恨悔过已晚。
群臣暗道,你才刚上任多久啊,能犯多少错啊,就算现在列举出这么多错误,天下人定不会怪罪你,背锅都是我们。
“今朕唯有剪爪断发 ,以求苍天饶恕,朕有罪无及万夫 , 万夫有罪在朕一人。”周晟脱下天子冕旒,抽出一把剑,削下一把头发。
百官皆惊,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自汉代,儒家是主流,而儒家思想其中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因此,在当时,割发是非常严重的,这是一种对奴隶的惩罚,这种刑罚对人身没有伤害,但却是心灵上的极大处罚。
百官渐渐反应过来,有些大臣已经感动的泣不成声,因为皇帝割发代首后,群臣就不必谢罪了。
“陛下,臣有奏。”忽然,有一人出列道。
群臣一看,这不是最近升官很快的贾诩吗?这是要干嘛?顿时,感觉有些不妙。
“贾爱卿有何奏?直言无妨。”周晟道。
“ 如今上天震怒,必是吾等有各种弊政未除 , 吾有一利国利民之计,定可使天意回。”贾诩直言道。
就算以后还有天灾,众臣想借此废除科举,但科举出身的士人、想科举的人可不会允许他们这么做,到时候大家自会找借口圆回去。
说完,贾诩递上一份帛书给内侍,是他自己按照国情,写出的更加详细的一份计划。“
周晟从内侍手里接过帛书,打开仔细一看,好家伙,比我的那份更加缜密。
“诸爱卿看看吧,朕以为可行。”周晟语毕,把帛书交给内侍,传给下边的大臣。
来来回回,群臣很快就看完了,而后大家面色不一,有些人一脸赞赏,有些人一脸愤怒,还有些人面色如常。
“如果诸爱卿没有意见,朕就这么办了。”周晟道。
“启禀陛下,此法忽视品德,如此有才无德之人怎可为官。”袁隗出列反驳道。
“敢问袁大人,可听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等现象,如此无才无德之人又是谁选出来的。”贾诩反对道。
科举出来的人可能没品德,那察举出来的人不也一样没才没德。
某些官员心里暗道,贾大人说得好,他们当然支持科举,可是人小势微,不能出声。
袁隗一脸通红,无话可说。
众人都是出身大世家,察举的弊病谁不知道啊。
“启禀陛下,臣有异议,察举已实行近百年,怎可一朝废黜。”王允出列道。
“陛下,此次天灾,就是上天对大汉因循守旧的不满,万不可像从前一般。”贾诩回嘴道。
两人语毕,朝臣都看向周晟,想知道到底会是什么结果,这可是关系到他们家族的兴衰啊。
支持的朝臣心道:快啊,快同意啊。
反对的朝臣心道:千万别同意啊。
“好吧,就开启科举,但是并不禁止察举与门荫,此事就由贾爱卿办吧。”周晟见众人一锤定音。
科举制是针对普通的地主阶层及底层的百姓;而门荫制是针对高级官僚阶层;察举征辟、流外入流是针对小吏及一些技能型人才。
百官见皇帝意志坚定,也没说什么,通过这两个月来,他们也知道这位陛下不好惹,想想看权倾天下的“十常侍”都倒了,别说他们这些小身板了。
但是,他们得让皇帝知道他们的厉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好了,退朝。”周晟道。
一下朝,群臣分两批,各涌向两处,一处是今日大出风头的贾诩,二是袁隗、王允、杨彪等三人。
贾诩见同僚们用过来,暗道不好,当即找借口离开。
*
夜晚的袁家书房灯火明亮,如果有人看到,必定十分惊讶,袁隗、王允、杨彪三个大臣及多个大世家的家主都在里面。
“哼,他真的以为自己是一言决定生死的君王吗?不过一小儿。”袁隗愤愤不平道。
“袁兄不必如此愤怒,吾看这必是贾诩与今上的主意,谁不知道贾诩是今上的心腹啊,想逼吾等世家就范,没那么容易。”王允道。
“是啊,反正曹操的军队也不在,吾就让他的科举办不下去。”杨彪道。
“过些日子,天下俊才入京,人一多,必定会发生不好的事。”范阳卢氏家主道。
“卢兄说的是,那吾等可要早日安排。”陇西李氏家主道。
其他大世家家主纷纷点头,以示同意。
其实没去过古代,世家到底会不会反对科举,很不好说,反正得利的也是他们,普通人根本没有识字的机会。
下一章,就让诸葛亮、司马懿、赵云出来转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汉末三国(九)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