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周 ...
-
第三周 10.2-10.8
室友过生日,在经历了火锅大餐和蛋糕大餐之后,简直没有办法动用脑子思考。不过记录这件事情是一定不能拖延的,加之上课的第一周也的确有必要记录一下,所以现在我操着缓慢的手速前来码字。
上课第一周,我发现课堂上阻止我听懂的不是英语,而是口音。
宏微观老师大约都来自印度,不但有口音而且语速超快,毫无停顿和重点。宏观的另一个老师来自欧洲某国,口语中自带本国语言习惯,凡是发R的音时都无师自通地加入小舌颤音,而且元音发音着实奇怪,第一次从他嘴里听到fact一词的时候我虎躯一震,还以为他说的是fxxk;attack一词的发音则像极了duck,还有位同学实在受不了他的口音举手询问,然而好像老师并没懂她的问题……
我们室友觉得,上完这个老师的课有必要开个小会讨论一下,防止自己出现什么误解。
而我最有信心的贸易理论课,老师是位来自非洲的大叔,同样有口音,并且喜欢提问题。这也罢了,关键是这门课一共只有六个人,三个小时的课,他无论怎样也会问到每个同学五六个问题,而且丝毫不能溜号走神。刚上完第一周的课,居然让我们读AER的文章加一本书的一个章节。
在我原来的认知里,AER的文章简直就是大神级别,不仅发表的杂志平台是经济领域最高等级,而且还有英语加成,可以说,就算是我写本科毕业论文时,也没有啃过几篇AER论文——可是,可是,为了一个李嘉图模型,一个在国内国际贸易理论的期末考试中最高只有十分不能更多的知识点,居然需要啃AER?
只有六个人,他说下节课要讨论,所以不能不看,也不能不用心随便看看……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
也不是没有好消息的,在我们对最难的计量课的教授口音不抱任何期待时,发现教授竟然是为本土白人老爷爷,还是当初来我们学校给我们这个项目面试的人。
人超好,还会特意放慢语速,数学公式也一步步推导,可以说是我跟得比较好的课程了。
之前想的因为课程都学过至少一遍,可以不那么努力,游游逛逛就好的幻想,大约破灭了。
即使困难,也要好好听课好好写作业啊。
而且,还要看一看国内毕业论文的文献,要写开题报告了啊。
至于生活方面,这一周过了中秋节,周日又赶上室友生日。
中秋节的时候小伙伴来我们家一起过,十几个人热热闹闹地做了一桌菜,还有月饼,可以说是节日氛围很好,不输给国内了。因为我已经有很久没有在家里过中秋,就算高中的时候中秋放假,也没什么心思过节,都被迫沉浸在作业和学习中。所以说,还比较习惯这种和小伙伴一起过中秋的方式。
周六晚上玩了阿瓦隆,这种桌游很容易上瘾玩过时间,结束游戏的时候已经十一点了,分锅大会又花了半个小时。之后自然而然的夜聊到两点多。
转天醒来已经快到中午,开始准备火锅,用室友的话来说很形象了,上午睡觉下午吃饭,周日就这样过去了。
我觉得这种生活方式确实比较闲散,周六的时候启用了计划本,可惜中途去了超市屯了必需品,晚上又被室友叫去玩游戏,导致打算做的事情没有完全做完,文献只读了一章,家务也没有全理好。今天全忙完已经是晚上,大概是因为熬夜的关系全身酸痛,只网购了点东西,还没开始看文献。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毕竟是室友活动,如果不参加的话会很奇怪。而且室友生日这种巧,一年到头也碰不到几次,而且对于我这种吃货来说,吃了火锅,就不算浪费。
要严格开始执行早睡早起的作息了。其实每天的时间除了花在上课和路上,还要很多,回来要按照计划一项项执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