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缸鸭狗汤团享受 ...

  •   云华天天跟着秀珍吃红糖水、煮鸡蛋。
      老母鸡汤、炖猪蹄。日子好不快活。
      她还认识了隔壁的新朋友,花大婶家的丫头,香杏。
      香杏比云华大几个月,宛如是一个大姐姐的样子了。
      这天,云华坐在院子里守着一盆热水烫鸡毛,香杏跑了进来。
      “小妹,今天阿拉带你去南塘街耍,好不啦。”
      南塘街全是卖小吃的,云华心仪已久。
      可是林妈担心她的安全,一直不让她出门。
      “林妈不许的,我们得想个法子骗过她。”
      “你又丢不了,林婶也真是瞎操心。”
      “要不就说,我去你家啦”,云华想了想。
      “行吧!但是出门之前,你先换身衣裳,瞧瞧你这一身肉腥味,像个屠户。”香杏捏着鼻子,挂着嫌弃的笑脸。
      林妈答应的痛快,只说,太阳下山的时候,记得回家吃饭。
      云华点点头,飞一般的冲出了家门。
      南塘街果然是一个人间天堂。
      包罗了多少江南小吃啊!
      “这条街在阿拉宁波,好有名的,你来了这么多天,竟然没去过?”
      云华也很哀愁,
      “你也知道,林妈是什么脾气,我不就等着香杏姐姐来解救我吗!”
      香杏是一个内心很大女人的姑娘,这种被人依赖的感觉,让她更加开心了。
      “跟好你的香杏姐姐,阿拉给你买好吃的。”香杏仰起头,挎着云华的胳膊,哈哈大笑,似银铃一般在风中掠过。
      南塘的点心铺子很多,云华走个路的功夫,就买了不少小吃,油赞子、云片糕、青团、糍粑。
      尤其是那艾草汁揉出来的糍粑,用的是今年刚脱壳的新糯米,黏软不坳牙,混着艾草的清绿。
      南塘街不算短,云华走的脚疼。
      “香姐姐,咱找个地方坐会儿吧。”
      旁边就是一家店,匾额上赫然三个大字。
      “缸鸭狗,这名字有意思啊,是方言俚语吗?”
      云华看向香杏。
      “想听吗?”“想啊”
      “先坐进去,阿拉慢慢同你讲哦。”
      俩人进了店,打眼儿一瞧,里面人挺多。
      转了一圈儿,才找到空位落了座。
      “‘缸鸭狗’在阿拉宁波很出名的,他们的东家小名就叫‘江阿狗’,是取了谐音做店名的。”
      香杏告诉云华,这家店的招牌是汤团和酒酿圆子。
      那汤团里最好吃的是猪油馅,一口咬下去,可香呢!
      她曾经见过做汤团的老手艺人,用大石磨盘带水磨浆,得好几个人使劲拉,才能看到雪白的糯米浆在磨缝间流出来。
      之后盛在缸里沉淀,要吃时装进布袋里吊一夜收收干,才能开始包汤团。
      揉好分剂,比饺子片厚的多,小的多,捏一个小窝,放入早就腌好的馅心。那馅心乌黑,加入板油、绵白糖加黑洋酥,搓成小颗粒包进雪白光洁的糯米皮子,封口搓圆,即可下锅。
      煮的时候三点水浮起,盛进碗里之后,舀一勺干桂花飘在上面。咬下去,糯性十足,不粘牙。此时,黑色的馅心直往口腔里喷射,甜甜的,烫烫的,好不快哉。
      酒酿圆子就简单多了,温水和糯米粉,长条揪成小块,搓圆,是纯白,另有一中紫红色是裹入了紫薯粉,也有人做着玩,拿艾草汁和面,是青绿色的。
      煮小圆子只点一次水,然后加入甜酒酿,撒上一小撮金桂花。
      汤团从春节开始就可以吃了,寓意“团团圆圆”。
      云华只在元宵节吃过一次林妈做的汤团,林妈嫌太麻烦,此后每年就去东街买现滚的元宵煮来吃,比起汤圆来,也到还好,皮子紧实,汤色略浊白,只是制作起来方便,价格更便宜。
      多是黑芝麻馅,搓成小颗粒,放在盛有糯米干粉的竹匾里滚来滚去,馅心沾上了粉,越滚越大,像滚雪球似的,最后就成了元宵。这情景跟中药店里做药丸也极为相似。
      元宵也叫“浮元子”,生意人叫“元宝”,图一年伊始的好彩头。
      在北方,是只有元宵节才吃元宵的,为了迎合节日的气氛。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或是小正月、元夕。
      这一天,要祭祀“太一神”,白天是庙会舞狮子,晚上放花灯猜灯谜,可热闹了。
      去年的元夕花灯节,云华还碰到一位戴小黑眼镜摆摊子算卦的人,出于好奇,就算了一卦。
      结果那人就说了一句话
      “你手纹深,命硬,不如跟我学算卦吧!”
      结果把云华吓跑了。
      她不想被挖眼睛。
      林妈开玩笑说,那些算命先生和拉二胡的人,都是要先挖掉双眼才能那么厉害,这叫开天眼、启灵运。
      云华还是懵懂无知太年少,竟然当真了,并且深信不疑。
      香杏要了两份猪油汤团,另加一碗木莲冻。
      云华觉得猪油汤团确实十分好吃,那木莲冻却是吃不惯的,尽是水甜,没啥意思。
      两人休息了一会儿,打算继续去逛街。
      一出门,就碰上一个算命摊子。
      云华只觉得有几分熟悉感,凑过去一看,倒像那位要收徒弟的先生。
      可能是云华的目光有些火辣,没有生意闲的发慌的算命先生注意到了她。
      朝她招招手
      “小姑娘,好巧啊。”
      算命先生一出声,云华就确定了,是这个人没错。
      他的声音实在是与众不同,酥酥糯糯的,微有磁性,带点鼻音,像一个性格老成的少年。
      “真的是你,你竟然能看得到我!”
      云华想,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天眼”。
      她这样一说,算命先生明白了,合着她以为自己真是个瞎子。
      “是啊,我这都是算出来的。”
      “林妈说的果真准,您可真厉害,不知先生怎么称呼啊。”
      “鄙人姓易,‘易经’的易,人称‘易大佬’。你是不是叫云华。”
      竟然连她叫什么都知道,云华心里一阵佩服。
      “易大佬,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太厉害了!”
      云华朝易大佬伸出赞叹的大拇指。
      听见云华这么夸他,易大佬控制不住,抿嘴笑了一下,嘴角挂着两个小梨涡,甚是可爱。
      “对了,先生怎么来了宁波,是游历的吗?”
      也真是太巧,没想到在宁波碰到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