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4、清明篇·犹记客心(中) ...

  •   执此一心不相离·清明篇·犹记客心(中)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古来清明皆多雨,不知是否应了这人间阴阳相隔的思念。
      “陛下,祭品皆已齐备,这是明日祭礼的册子,还请陛下过目。”礼官双手呈上仪册。
      执明望着檐下雨帘,并未回头,“放桌上吧,年年都一样。”
      莫澜朝礼官使了个眼色,礼官会意,悄悄退了出去。莫澜走到执明身边,无奈地笑道,“陛下已经把祭礼提前了,赶得及回去陪阿离的。”
      执明勉强笑了笑,“太傅泉下有知,怕是又要念叨寡人荒唐。”
      “太傅是在意天权,可太傅更在意陛下,得知陛下安好,他老人家不会怪罪的。”莫澜笑着一叹,“等来年清明,阿离身子再好些,陛下就可以把他接回来了。”
      光是听到那人的名字,执明的心就软了,舒颜柔柔一笑,“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莫澜掩唇,“定是望着天边月思念陛下呗。”
      执明不禁莞尔,瞪了莫澜一眼,又颇遗憾,“可惜今夜下雨,天边无月。”
      夜已深,莫澜被拘在宫里住下。
      执明斜倚窗栏,思念他远在瑶光的小情人。

      翌日,执明早早起身,穿戴整齐便往宗祠去。他先得祭奠先祖,祈求风调雨顺,再就是须往英烈祠拜祭历代有功于天权的贤臣。
      宗祠里,执明执香叩拜,行过大礼,便直起身看着层层叠叠的灵位,忽然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此时,祭礼已经结束,官员们都退了出去,算是留给他和先祖们叙话的时间。
      “明儿久不在天权,还望列位先祖莫怪。”执明顿了顿复又道,“实在是阿离身子不好,等来年他好些了,我就把他带回来给你们看看。”
      这般报告完,执明却一点要起身离开的意思都没有,像是在犹豫着什么,好半天执明挠挠头,难得没了帝王端肃的形象,像个有事请求长辈孩子,“明年我把他带回来可是要成婚的。”
      执明瞄了眼灵位,香尖有袅袅白烟蜿蜒而上,缭绕在牌位之间,竟生出一种仙魂降世之感,当真是在天有灵?执明琢磨着,果断开始夸,“他很聪明,特别会治国,是个贤君,就是你们都希望我变成的那种样子。他是瑶光慕容氏的子孙,就是咱们隔壁那个国家,不知道你们在下面见过慕容家的先祖没有,总之咱们两家离得不远……”
      对着一室灵位自说自话其实有点尴尬,执明就此打住,眯眼打量着他家列祖列宗的灵位,最后潇洒地道了句,“那就这样吧,列位如有异议就请现在说明。”
      宗祠安静得掉根针在地上都听得见,执明成熟稳重地微微颔首,“嗯,既然列位先祖不说话,明儿就当你们答应了。”他嘿嘿一笑,想了想又补充道,“不答应也不行,寡人把合婚庚帖都写在慕容氏的祠堂了,悔婚弃盟有违我天权国之懿范。”
      真是太有道理了,执明把太傅教训他的样子学了个十足十,继而又严肃地朝灵位拜了三拜,心情大好地打道回府。
      刚一迈出宗祠,宗伯便迎了上来,跪在执明面前悲戚道,“陛下,永陵候薨了。”
      执明一惊,不敢相信,“何时的事?”
      “十五日前,”宗伯抹了把泪道,“臣是今早接到丧报的。”
      执明轻轻一叹,永陵候虽为郡候,但和莫澜承祖荫封爵不一样,他是正儿八经的王族,是他的堂兄。
      永陵候自幼身子不好,但为人乖巧聪明,又是一枚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很得执明父亲的喜欢,所以年纪轻轻就被他父王封去了永陵城。
      每年除了回帝都述职,永陵候几乎都待在封地足不出户,这些年因为身体欠佳,连述职也免了。执明也是许久未见过他。两人虽不说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到底血脉相连,儿时又在一处学习游戏过,如今乍听人没了,不免唏嘘。
      莫澜幼时跟着父亲进宫,也常和他们一处厮混,如今儿时的玩伴就这么就走了,也是心情沉重。
      宗伯见此情景,倒是收住了眼泪,宽慰道,“陛下节哀。”
      执明略略颔首,“既如此,宗伯便好好操办吧,他去得早,追以亲王尊位之礼下葬。”
      宗伯躬身以应,复又道,“还有一事,永陵候膝下有一子。”
      此事执明也知晓,大约半年前永陵候来信说喜得一子,奈何夫人难产,执明当时可怜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没了娘,当即便应允其成年后袭郡候爵位。没想到才须臾数月,这孩子又没了爹。
      “永陵候既逝,他的爵位便由毓儿承袭吧。”
      宗伯得令便退下,执明看着远去背影,忽地眉梢一挑,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这厢尚在清明祭拜,那厢天权故去的王族之列又多添了一个席位,多少叫人不得开怀。执明令仪仗先回了宫,换了寻常人家的衣裳和莫澜到街上散心。
      “马车可备好了?明日一早,寡人就要回瑶光。”
      莫澜笑叹道,“知道陛下归心似箭,早就备好了。”
      执明甚是满意,步子也轻快许多。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百姓和乐富足,心中也油然而生几许欣慰,这是他一直所期盼的,为着天权安定,他甚至不肯逐鹿中原,好在历尽风雨之后,天权还能国泰民安。
      好在国泰民安之时,他还在他身边。
      念及慕容离,执明唇角漫上一抹温柔的笑意,失神中右腰忽然被撞了一下,只听“哎哟”一声,怀里便摔进一个人。
      执明伸手将他扶住,那人站定后全然顾不得其他,看着撒了一地的花不知所措。
      原来是个冒失的卖花小童,执明不以为意。莫澜上前,拾起一朵花,“好好走路,瞧瞧你,花都撒了。”
      才下了一夜雨,青石铺就的地面上还有些泥泞,那小童看着自己洁白的杏花被沾染了污泥,眼眶顿时就红了,吸了吸鼻子,终究还是没忍住哭了起来。
      看他捡花捡得分外凄凉,莫澜于心不忍,刚要蹲下去帮他,执明却已经先他一步拾起一朵花,“这些花我都买了。”
      那小童这才抬头看了执明一眼,老实巴交地摇了摇头,“都脏了,不能卖给你。”
      执明不以为意,笑道,“花品自洁又岂是俗尘轻易可染?”
      小童一脸懵懂地看着眼前这位贵公子,一句都没听懂。
      莫澜忍俊不禁,执明瞪了他一眼,清了清嗓子,愈发温柔,“内子大病初愈,于家中休养,故想带此花回去给他讨个趣。”
      小童连连谢绝,“贵人心善,可蒙不了我,这花都脏了,你夫人怎会喜欢?”
      “这花甚好,也是你费心种的,即便非你所育,得之也必定费了一番功夫,就这样让他白白落在泥里,岂不可惜?”
      小童低头看着怀里的话,撇了撇嘴。
      执明观他神色有所松动便乘胜追击,“你看这几株花叶未损,我拿回家,用水洗洗就好。”
      “那……我折价给你吧……”不管怎么说这花不至于白白浪费,小童总算宽慰些,果真折了价多一分也不肯收,拿着几枚铜钱兴匆匆地穿过街旁的小巷消失不见了。
      莫澜斜眼瞧着那条巷子,又看看还望着那巷子的执明,蹙眉轻哼哼了一声。
      执明抿唇一牵嘴角,无奈地摇摇头,“去对面的茶楼歇歇吧。”
      他今日起得早,的确是有些乏了。
      坐在茶楼上要了一壶清茶,执明就开始望着楼下来来往往的行人发呆。
      莫澜瞧他还望着那巷子,愈发不满,嘟囔道,“人都走了百八十里了,陛下就是把墙盯个大窟窿也瞧不见了。”
      “什么?”执明哭笑不得,轻轻叹了口气,“你说阿离以前流落民间时,是不是也这般……”
      他神色微微一暗,没再说下去。莫澜蓦然发现,活到这岁数,执明早已褪去年少时的那些大大咧咧,变得温柔又细心,而这样的改变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慕容离。
      被莫澜带回天权之前,慕容离或许未能像今日那个小童一般幸运,思及此,执明也不知道是该心疼还是该庆幸。
      “寡人最该谢的人是你。”执明斟了一杯茶,递给莫澜,“是你把他带到寡人身边的。”
      莫澜一怔,他知道比起君臣,执明更多的当他是玩伴、挚友,这番举动他虽谈不上受宠若惊,可到还是从心底里被震了一下,愣了好一会儿才接过茶笑道,“带他来时也未曾想过竟赔上了你的一颗心。”
      执明仰天一叹,淡笑道,“作茧自缚,不可说也。”(“说”通“脱”)

      “不可说,还是不愿说?”
      一抹清冷的声线划过耳际,让人忍不住浑身一个激灵,执明稍稍蹙眉,转头就见对座的莫澜不见了,一名黑衣素纱的男子,垂散着头发,慵懒又傲气地自顾自坐下,拿起茶壶毫不客气地给自己斟了杯茶。
      执明一挑眉,冷冷地看着他,四周一片寂静,不必去看也知人迹尽绝,这场景委实诡异。
      “处变不惊,不愧是天下共主!”那人抬头看了他一眼,满是挑衅。
      执明轻哼一笑,摇了摇头,“寡人这是在做梦?”
      那人手一顿,道了句,“你和他话说都这么像。”
      他?
      执明眸光一沉,一把扣住那人执壶的手腕,“你去见过他?”
      那人玩味地一笑,抹开执明的手,“未曾,只是我从小同他一处长大,他呀……其实迷糊得很,若我去见他,他定会以为自己在做梦,然后傻乎乎地问我。”
      执明倒没有想象中的生气,反是松了口气,倒叫对座之人不解了,“你都猜到我是谁了,竟不生气?”
      执明叹了口气,望向那人的眼中有不忍,也有感激,犹豫了一下才缓缓启唇,“阿煦……”
      两个字又轻又慢,宛如叹息。
      对座之人神色复杂地哂笑一下,“只有他可以这么叫我。”
      执明苦笑一下,颔首道,“他身子不好,你不要去见他。”
      以前不信鬼神,那些个民间的说法倒也一笑置之,如今活脱脱就见了这么一尊,执明蓦地想起人们常说病弱之人阳气衰微,被阴魂缭绕恐寿数折损。
      “身子不好?”阿煦面露愠色,言含讥诮,“他是为何身子不好,你心知肚明!”
      霎时冷风呼啸而出,执明禁不住微微眯眼,却仍旧直视着对座之人,两人之间的桌子不知何时已经不见了,那个黑袍素纱的身影几乎瞬间逼近他身前,抬手欲扣上他的脖颈。
      毫厘之距,阿煦忽然收了手,风也静止了。
      执明看看腰侧隐隐嗡鸣的星铭,回头就迎上阿煦森然的眼神。
      “星铭……”阿煦一敛衣袍,又落回条凳上,倚着不知道打哪里又冒出来的桌子,“天命之剑,佑主而吟。”
      执明默了一瞬,解下了星铭,放在凳子上,站起身来看着阿煦。
      阿煦颇为惊讶,却没有再动手的意思,“我杀不了你。”
      他这话说得云淡风轻,执明也应得好似闲聊,“为何?”
      阿煦指了指执明心口,“那里还有个附身符。”
      执明看了自己毫无佩饰的心口,感到莫名其妙,待忽然想起这些衣服都是慕容离准备的,顿时脑袋空了一瞬。
      “大概是缝在中衣里了,”阿煦斜睨了眼执明,又低下头自嘲着嘟囔道,“什么时候还会缝衣服了?”
      执明愣愣地抚上心口,忽然就觉得那处又柔又暖,仿佛两人同眠时,那人缩在他怀里,轻抵在心口上的手。
      看见对面那人抚着心口傻笑,阿煦就觉得憋闷,“有些话还是有必要说清楚。”
      “请讲。”面对他心爱之人的换命恩人,执明很是尊重。
      阿煦瞬也不瞬地盯着执明玩味了看了好一会儿,才沉下声道,“若是为了他,魂飞魄散又如何?星铭奈何不了我,那道符就更不可能奈何得了我。”
      执明颔首,阿煦的话他都信,他不是鬼么?听他刚才的话,他和阿离的那些过往,他大约多少知道些,因为知道,所以生气,而他竟然没有跟他拼命想必是因为……
      因为阿离对他的感情吧。
      执明侧过身,不知道该说什么,事实上面对阿煦对慕容离的感情,他真的无话可说。
      “那把剑沾过他的血对吧?”
      执明浑身一震,那些最不愿被记起,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忘记的过往又冲回脑海。他的眸中痛色漫布,而他对面的那个男人和他一样。
      那把剑伤的人,他们此生的最爱的人,是同一个人。
      “阿黎也是王,”阿煦转过身,垂眸道,“天命之剑,佑天命之主,本是王剑,又沾王血,剑既视你为主,我便连靠近你都不可能做到。”
      “执明,”阿煦森冷的目光夹带莫测的怒意,“我伤不了你,但我可以带走他。”
      执明浑身一震,他做梦也想不到,阿煦会说出这么一句。
      带走阿离,一个鬼要带走一个人,那意味着什么,阿煦不会不清楚。
      “不可能!”执明一手拔出星铭,剑光从银白幻作灿金,刺目异常,锃如王者之怒,“我适才敬你,是因为你于阿离而言,是他珍视的人,可你要是敢伤他分毫,就勿怪我不懂知恩图报!”
      阿煦忽然仰天大笑,退开数仗远,“星铭可以伤我,但我未必要和你交锋,我此去瑶光,可比你快多了……”
      执明终于有些慌了,阿煦的话正中要害,他毕竟是凡夫俗子一个,即便他想可如何快得过一个行踪飘忽的鬼魂。
      “为何?”执明很是不解,“你当年救他就为了在今日带走他?”
      “我当年就不该把他孤孤单单地留在世上!”
      近乎怒号的声音裹挟着平地而起的气浪撩乱了那一身黑袍,凌乱的青丝拂过阿煦毫无血色的面容,墨黑的瞳仁泛起诡异的血光,昭示着喷薄欲出的怒意,“我后悔了,早知道他会受那么多苦,我才舍不得把他留在世上。”
      阿煦垂眸而立,眼瞳掩在飘飞的黑发下,即便敛去了容颜,也能让人读出他的心痛。
      “我不会再让他受苦了……”执明的声音隐隐轻颤着,“我知道我做得一直不够好,总想对他再好一点……”他闭眼苦笑了一下,再度睁开眼,就着手中的星铭割下了一缕头发,将他递到阿煦面前。
      阿煦眉心一蹙,不可置信,“你这是……”
      “我曾对天发誓此生绝不负他,可谁知老天爷听不听得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魂命倚之……若有一天,我有负于他,执明任君处置。”
      阿煦冷冷打量着那纽被双手奉上的头发,不止阴灵,任何会邪门术法者皆可以人之毛发行咒魇之事……
      “鬼都是偏执的,”阿煦扶额苦笑着道,“你好自为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4章 清明篇·犹记客心(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