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1、大势已去 ...

  •   这一队奇兵,在将黄敏亲军全部斩杀之后,不作半刻停留,继续往黄敏来路奔去,直奔昆仑关口。

      昆仑山口是一条狭长山谷,山谷尽头便是关口,关口箭楼半是山体半是石砌,一道铁闸,厚如城墙,重达万斤,一起一落,皆要数十条汉子同时拉动锁链。

      如此坚固的堡垒,在闸门关闭时,别说是寻常的冲车撞锤,便是弩炮也奈何不得。若想自此攻入关口之内,几乎可说是全无可能。

      今日黄敏领亲兵出关后,关口闸门便复又拉起。然而,方才过去两三个时辰,箭楼上观望的值守兵士便见远远驰来一队人马,马前所执令旗赫然便是一个‘黄’字。

      兵士心生疑惑,不敢怠慢,即刻通报驻关将军,将军来看时,那一队兵马又近了许多,已能听到前军呼喝:“国后遇袭,速开闸门!”

      将军见来人手举军旗,且衣着确是国后出关时亲军所着的轻甲半盔,再联想到国后出关的时辰,顿时脑补出一幕国后遇袭,被亲信护送反关,后有追兵的情景,于是急忙下令放下闸门,迎国后入关。

      铁铸闸门缓缓降下,那一队骑兵亦疾速卷入,这将军本意等这一队人马入关后便即刻收了闸门,却不想,那骑兵一脚踏进闸门便直奔收放锁链的机括。拉动闸门的锁链虽是寒铁所制,但控制锁链的机括却是木制,那骑兵手持一条巨大的链子锤,往那机括上砰砰砰砸了几处,那木制的架子、杠杆、中轴全部断裂,再吃不起那万斤之重。如此一来,那闸门便只能平铺于地,再难收起。

      守关兵士见此,有反应快的已然觉出不妙,便仍是迟了一步,那两千余身着轻甲的骑兵已丢了黄字旌旗,抽出兵器,将离得最近的守关兵士杀得一干二净。

      箭楼上的将军早已从目瞪口呆的状态里惊醒,心知是自己的判断出了错,赶紧扯着嗓子传令燃起烽火调兵来援,同时抽出配刀从箭楼上一跃而下。

      今日黄敏出关,特在关口处押了重兵,足有五万余众,但在闸门处值守的却也不过两三千人,其余兵士皆在营房内整队听调。

      营房距闸门不过十余里路,烽烟一起,一万骑兵打马先至,却仍未及救回那三千守门兵。

      而那突袭而入的两千骑兵,却并不冒进,眼见着一万骑兵来援,这两千人反而调转马头往闸门外而去。

      一万骑兵哪里肯放过他们,想也不想便追随而去。直追至山谷口处,不想那两千人竟又调头反扑回来,打了那一万骑兵一个措手不及。而更令这一万骑兵震惊的,是谷口外乌泱泱压过来的军队。

      至此,战事已明,攻方早有预谋,两千兵士的奇袭,旨在损毁闸门。之后的反身而走,一为引一万先锋军自投罗网,二为通知山坳伏兵,开始行动。

      此战出奇不意,虽攻者兵力也不过五万,但黄敏屯放在关口的五万人,因先失了一万骑兵,又无法收起闸门,只得硬碰硬的勉力支撑,但终究未等到援兵,便已全军覆没。

      而至死,他们也不知这一路奇袭而来的军队,究竟是哪一方势力。

      ……
      “是哥舒衍。”宋青遥遥目睹了关口失陷,语气笃定。

      她三人见黄敏出事之后那一队骑兵不退反进,便知不妙。三人自那一座山峰一路疾行赶往昆仑关口。却因夏侯煜脚程不济终究还是晚了,他们赶至昆仑关口附近山峰时,只来得及看见闸门已破,一万骑兵追出山谷陷入重围,半个时辰便被绞杀干净,而后伏兵反扑关口,长驱直入。

      妖无错却是眉头凝紧:“哥舒衍刻意以银面铁骑的装束开道,又点了西域兵马出征,这又是打的什么主意?”

      宋青冷笑:“自从十八城复辟,稍微敏感一些的势力,都对浴火盟与宋家军的关系诸多猜测,哥舒衍此举,不过是将此猜测坐实了而矣。”

      宋家军与东凌纵然情势吃紧,却也并未宣布脱离东凌自立。浴火盟一直被中原势力看作是西域悍匪,若将宋家军与浴火盟扯上了干系,那么即便凌楚安想坐视不理,那满朝的重臣也不能答应。
      妖无错恍然:“那咱们怎么办?”

      宋青尚未回答,夏侯煜却抢着道:“自然是赶去关口相助了!”

      妖无错瞟了他一言,无语。宋青却只给了他两个字:“凭你?”

      夏侯煜被这轻飘飘的两个字打击得如同泄了气的皮球,颓然跌坐在地上,无话可说。

      宋青也不理他,只转身对妖无错道:“哥舒衍弄出这么大的动静,绝不会只为了嫁祸宋家军,他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将北青川收入囊中,所以,他定然还会有后手,后续的援军估计不日便会赶到。”

      妖无错惊道:“那洛公子和夏十三……”

      宋青微微一笑:“该担心的是哥舒衍,他既然敢动用西域募兵,咱们就给他来一个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
      敌军进入昆仑关口,一路势如破竹,仅用三日便已攻下了格乐木城。

      却在进城当日,发现格尔木城中各个屋墙之上,皆以朱漆写就一串西域文字:突厥兵败还政西域,十八城兄弟速归卫护!

      这一串字符便如魔咒一般,在敌军之中掀起轩然大波。

      这五万兵将,自然不全是西域募兵,但一路以来充作前锋,死于对战之下的一万余人,却皆为西域募兵。

      自打突厥占领十八城,西域兵士虽也被编入突厥军中,但在军中地位却是极低,战事一起,被排在阵前送死的,不必想,定然是西域兵士。

      西域募兵对此敢怒而不敢言,连自家城池都已陷落,没被当作奴隶买卖便已是万幸,又何来地位可言?

      哥舒衍对此情形历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而,他比谁都清楚,一但被西域募兵知晓十八城复辟的消息,便再难控制这些兵士。

      于是,他强令封锁消息,并将西域募兵驻扎的位置尽量东移。

      这一回,黄敏主动邀盟,但不管是对付夏侯炎还是西攻十八城,哥舒衍都不屑与黄敏合作,既然拿下北青川是他早晚要做的事,那还不如趁这一回打黄敏一个措手不及。

      哥舒衍骤然发难黄敏,所用兵将十之八九都是西域募兵,除了想趁机灭掉黄敏,扩充自身之外,消耗西域募兵亦是一个原因。

      西域兵将终究不是突厥人,他之前从未信任,如今更是视为隐患。在他的预料下,待打下青川西北,这一支西域募兵也便消耗怠尽了,而他的突厥正牌军,正自西南调往昆仑关口,接手一个现成的北青川。

      哥舒衍的筹谋可谓是出奇不意,一举多得。但此计皆由黄敏出关给了契机,终究是太过仓促。以致于他忽略了自己在北青川完全没有耳目的弊端,他不知道,其实宋家军的少将和浴火盟的令主此时都在北青川。

      西域兵士在看到满城的朱漆标语之后,暂且不论内容真假,只在这陌生之地看到熟悉的文字,便无端生了亲切之感。而那内容本身,若是真的,无疑更是大快人心的好消息。

      离乡日久,难免思乡心切,西域兵士由此萌生回乡窥探真假的心思也不难想见,因而敌军忽然之间便丧失了斗志,再不肯听命前冲。不仅如此,大部分西域兵士已在拉帮结伙的讨论返回西域的路线及方法。

      一朝之间,军纪涣散,兵士们开始大肆抢掠城中财物,军中为数不多的突厥将领,以军令压制不成,竟用了杀鸡儆猴的荤招,当众打死了一名西域募兵,这便如点燃了药捻,本就危机重重的一坛子火药,终究被引爆了。

      军中内乱,西域募兵与突厥将领大打出手,三万人与几千人的硬碰硬,胜负可想而知。

      突厥将领被一举歼灭,余下的几万西域募兵一时成了没头的苍蝇,在城中哄抢劫掠。却又不知是谁听来的消息,说突厥人已得知此地情形,派了军队前来围剿。消息一出,西域兵士人心惶惶,纷纷急着撤离。

      就在退出昆仑山口,行至山谷东西分岔之地时,正好撞上了突厥后援。西域兵士做贼心虚,不等突厥人有所反应便先行发难,双方大动干戈,对战了一天一夜。

      经这一战,三万西域人除了少数西逃者,几乎全军覆没。而来援的突厥人,本就是为的接收战果,所以兵将全加起来不过两万人,这两万人虽比西域兵士悍勇,但终究在人数上有着三成的差距,虽勉强算是胜了,但生还者寥寥,不过数百人。

      两败俱伤!哥舒衍在此战中不但没讨了便宜,反而折损了两万多突厥兵将,外加五万西域募兵。

      这对于宋青来说,显然是意外之喜,而对于远在松藩运筹帷幄的哥舒衍来说,却无疑是致命一击。

      他之所以稳坐松藩而未亲至督战,只因他太过于小看黄敏的军力,他以为只要能破开昆仑关口的闸门,此战便算是胜券在握了。

      他却没想到,西域募兵会在这关键时刻反戈一击。

      这一败,若光是折损了两万突厥兵五万西域兵,他还可以撑住,但同时失去的十数名突厥将领,却让他心疼不已。这十几名突厥将领,一路追随他,从突厥王庭打下了西突厥,又从西突厥打到松藩,如今一朝尽丧,他哪里还有时间去培养新的将领?

      无兵,可以就地征用,无将,就真的是大势已去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1章 大势已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