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送她回家 ...
-
“三省,你去送李小姐回家吧。”
夜晚的霞飞路,灯火通明,好像个年轻的姑娘。
路上叮叮作响的轨道电车,和着轻微的雨声悠闲经过,街边道旁的窗格子里,灯光照得四处通明。
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里,显示出令人惊讶的活力。
苏三省手中撑着伞,和李小男漫步在这样的街道上。
两个人一开始都沉默着,走了几步后,李小男轻轻地笑着说话,在淋淋的雨声中显得特别好听:“苏先生,你很紧张啊?”
李小男对于苏三省来说,就像是上海滩里的一束风,是轻盈而飘忽不定的,抓不住,更没有什么预兆,只能任由她在身侧停留片刻,过一会儿又不知要跑去哪里。
她近在咫尺,苏三省却惶恐、患得患失。
“李、李小姐,我不紧张啊。”苏三省眨巴眨巴眼,说道。
李小男细细的笑声传过来了。
苏三省突然站住,在昏黄的灯光里也看着她笑。
李小男仿佛不解他的动作,歪头看他。这时苏三省说道:“李小姐,我请你吃夜宵吧?”
“好呀!”
夜色深沉,路灯暗黄的光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馄饨的热气很快裹住了李小男。苏三省看过去,李小男身上的杏色绒袄和头上的小卡子相得益彰得很。
和她今天娴静的打扮不同,李小男吃馄饨的样子很豪迈,“哈呼哈呼”地吃,“呼噜呼噜”地喝汤——按道理刚刚在花店的时候,他们是坐在一桌吃过饭的。
苏三省没有动筷子,只神色温柔地看着她吃。看了一会儿,他觉得自己这样有点失礼,然后趁着李小男低头搛馄饨的时候,傻兮兮地挠挠头,又低下头拿筷子戳碗里白白的馄饨。
馄饨还是很好吃的,李小男吃得肚圆,意犹未尽地抹抹嘴,夸张地向苏三省道谢:“苏先生,你真的是个大好人!谢谢你的款待!”
还有对我姐姐那么好。
李小男在心里接道。
不过,她心里也泛起怀疑来——沈秋霞和苏三省,并不是他们所说的表亲,这样凑在一起,他们之间的气场很奇怪,还有些似曾相识……
李小男抓起放在桌上的藕色小包,继续躲在苏三省撑着的伞里,用眼睛的余光打量他。
他的神色如常,除了耳朵有点红之外,看不出什么。
是不是天太冷了?得赶紧回去了,瞅他冻的。李小男想。
……
雨快停了。
来自上海潮湿的码头港口的风吹起来,抚乱了李小男的发丝。
她的住所快到了。
就在这时,从里弄的拐角处,走出一个人来。
那人撑着伞,普普通通的灰色棉布长袍被他穿出了一股模仿不出的清癯、刚劲与风雅——也不是那股子吟风弄月的虚浮,而是只刻给“中国人”的印子。宽大的衣摆一起一落,随着他走路的韵调,不疾不徐的赏心悦目——这种气息显然不是在半中半洋的上海生长出来的。
这人在苏三省的脑海里印象深刻——那位在黄埔军校教主义的老师季孝龄。
他们错身的瞬间,季孝龄塞到他手中一张纸条。苏三省攥紧了,在脑海里说,这样接头的方法,只在紧急任务中用,这样看……季先生显然也投到了共|产|党的阵营,依他估计,是特派员吧。
苏三省原本就高兴,如今更快活了。
目送李小男上楼,苏三省就着楼门口的小灯,展开那张纸条。条子上密密麻麻地写着:两份归零计划是假,组织上得知清乡行动被提前,速将计划送出!
果不其然,那两份归零计划都是假的。而清乡行动提前,又给了苏三省转机。
归零计划是清乡行动中一个子计划,清乡行动这么大的动作,目标一定也很大。特别行动处现在已经被渗透地漏洞百出,唯一棘手的只剩毕忠良一个了。
前几天陈深说,要去策反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苏三省把那张纸条暴露在雨中,看着字迹慢慢被洇,他用拇指搓磨一阵,那纸条就变成了碎末末,被雨水冲走了。
他舔舔手指,迈开步子回家。
自从日军占领上海之后,抵抗到最后的谢晋元四百余官兵退入租界,他们退入公共租界后,立马被英军解除武装,送往胶州路“孤军营”。
后来港口也被占了,很多外国的船只也断绝了,只有日军控制下的船只能够往来于长江,而且主要是运输日军的补给物资,生活物资少,上海的生活水平就急转直下了。
可抗日组织的情报网,却好像一条涌着舶来品的河流,底下还通着无数条与异国连接的甬道似的——四通八达。
在这样的一座城市里暗战。那种平静之中的惊心动魄,是一种弯曲但却闪亮的人生。如此意趣,上辈子殚精竭虑、求而不得,从未体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