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梁州柳氏 ...

  •   这日,宋婴朝歌姐妹二人邀梁王于红尘楼议事。
      “怎么不约在府里?”
      梁王携柳娘子匆匆赶来,见了宋婴姐妹忍不住抱怨一声。
      虽说柳娘子出身于红尘楼,但嫉妒心思作祟,梁王并不愿柳娘子回忆当初。
      宋婴一边为二人沏茶一边解释道:“皇姐不知,我和朝歌府上的总管可都是母皇的人。”
      梁王毫无风度地翻了一个白眼:“你当约在这儿就无人知晓了?”
      其实是宋婴开始有意识地避免府上家眷遭受牵连。
      年前乳父林氏出手,干脆利落地拔出了府中不少其他势力的探子,并警告宋婴祸不及夫儿。虽然明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但她心中也不免存有一丝侥幸。
      林氏担保,这红尘楼背后的主子是江湖中人,不参与朝堂上的纷争。这里单个厢房又设置得隐秘,是以成为姐妹二人谈话之处。
      说来也可笑,祸不及夫儿本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如今皇位传到雍平帝已是第四代,没有哪代皇女是遵守了的。
      只是宋婴并不想跟梁王解释得这么清楚。
      见气氛有些沉默,柳娘子笑着解围道:“沧都本就人多眼杂,红尘楼也算是个清静地方。”
      照往常梁王定会顺着柳娘子的意,可今日却有些不耐烦。
      “呵、本王怎么不知这秦楼楚馆倒是个清净处了?”
      柳娘子闻言僵了僵,匆匆望了爱人一眼,面上有些无措。
      梁王自知失言,但又拉不下脸。
      朝歌冷眼旁观。
      宋婴咳嗽一声:
      “昨个应了秦哥儿,顺道看看他。索性就定在这了。”
      柳娘子勉强笑了笑:“殿下有心了,想来秦师弟没有看错人。”
      “柳姐姐!”宋婴有些无奈。
      梁王笑她不肯承认:“你且问问,谁不知道这红尘楼的秦哥儿是你的人?”
      朝歌脸色不好地反驳道:“心悦姐姐的小儿郎何止他一个,难道每个姐姐都得给个名分不成?”
      梁王呛了口茶,拍案大笑道:“小七这番作态可真像是吃醋的小儿郎!莫不成你还吃你六皇姐的醋不成?”
      朝歌白皙的小脸染上一抹红晕:“梁王姐休要妄言!”
      宋婴见她们玩笑,心情也好了几分。
      “好了,皇姐莫要打趣朝歌了。”
      梁王笑过了,气氛逐渐轻松融洽起来。
      柳娘子见状,又吩咐楼里相熟的小二姐再上些好酒好菜。
      因是三楼靠窗的位置,诸王远眺,可见窗外街景。
      叫卖的小贩、招揽生意的商贾、摩肩接踵的行人和川流不息车马——一派太平盛世景象。但细看之下,也有为奔波生计疲惫不堪的农人、酒门中声色犬马的豪门纨绔、失魂落魄的学子和衣衫褴褛的乞儿。
      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皇姐可知前朝七世家?”宋婴不想再耽搁下去。
      梁王闻言正色道:“谢柳朱庄、文柳周姜。黄口小儿都会背。”
      “那今朝呢?”
      梁王犹豫地看了柳娘子一眼,迟疑道:“大概是——温苗谢庄、姜——”
      柳娘子语气坚决地更正道:“谢庄姜氏,如今只剩这三世家了。”
      世家的辉煌虽说久远,但也会遭受王朝更替的牵连。如今,文、柳、周氏都不复存在;朱氏衰落;庄氏偃旗息鼓、休养生息;姜氏更是不过问政事;只有谢氏还苟延残喘。新贵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尖,但要成为世家,还需几代人的接替。温家、苗家虽多出官宦君侍,但在天下人眼中,到底还不是世家。
      朝歌瞥了柳娘子一眼,垂下眼睛平静地指出一个事实:“说来,柳姐姐也姓柳。”
      柳娘子正为诸王斟酒,闻言一怔,看向梁王。
      梁王挣扎一番,佯作不悦道:“小七是何意!你是怀疑青衣是柳氏之后?”

      南晋七世家——谢柳朱庄、文柳周姜。数来数去却有八个,只因莱阳柳氏同梁州柳氏本是一家,因族中争端,分为两支。长房便是莱阳柳氏,居七世家次位。偏房为迁去梁州的柳氏族人,势力稍弱却也不容小觑。
      不过柳氏的所有风光都随着叛国重罪而销声匿迹。
      宋婴抿了一口酒,赞道:“扶南石榴、辰溪钩藤。梁州诸蔗、兰溪河清。还是红尘楼的诸蔗酒正宗。”
      柳娘子脸色白了白,片刻后镇静道:“殿下果然聪慧。”
      宋婴笑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果然是柳氏子风范。”
      梁王松了一口气。
      柳娘子也尝了一口诸蔗九,慢慢平静下来。
      她望向窗外:“我本是梁州柳氏之后,青衣便是本名,不过是‘轻重之轻’。后来——即为伶人歌妓、索性改了这个字。”
      梁王打断道:“我不想让青衣想起过往。”
      柳娘子温柔地安抚了她:“红尘楼救我于困境,那些我早已忘却了。”
      宋婴明白灭族惨状,迟疑着如何开口。
      “传闻柳氏子金口玉言。”朝歌紧盯着柳娘子。
      梁王有些怒气:“小七,我不清楚你为何对青衣有敌意,但青衣毫无害人之心!”
      柳娘子握住梁王一只手,对宋婴姐妹解释道:
      “不错,柳氏子金口玉言,才能保得柳氏几世荣耀。”
      宋婴朝歌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惊疑不定。
      “其实六殿下不应该这般惊异、毕竟庄侍君也流有柳氏血脉。”
      “你说甚么!”

      前朝南晋与如今的大晋皇室都是宋氏血脉,按理也用不着改朝换代、血洗朝堂。只是南晋朝堂后期被世家掌控——懦弱无能、沉迷美色的南晋宋后主成为七大世家之间争利夺益的傀儡。国家逐渐被世家势力瓜分,异姓王趁机割据封地自立为帝,南蛮北狄东夷西戎趁虚而入,军队频繁出征,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最终夷人入侵京都,宋后主被俘后降敌,晋军不战而败,南晋自此亡国。
      太/祖为铁帽子亲王太女,自幼岐嶷。继位后纳谏如流,求贤若渴。天下大乱之时,以“驱逐胡虏,复兴大晋” 为召,斩杀东夷伪皇及降敌的宋后主,北伐中原,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将夷人赶回荒蛮之地,最终统一大晋,救南晋子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太/祖为区别于前朝皇室,称其前朝为‘南晋’。待一切安定后,开始清算南晋亡国的罪魁祸首七大世家——谢柳朱庄、文柳周姜。
      当年文氏、莱阳柳氏、周氏皆因通敌被除以叛国罪抄家诛九族;谢、庄、姜氏及时投诚,上缴大半族产,这才幸存,却也元气大伤;朱氏因送出一位嫡公子给龙潜时的太/祖为侧君,得以保全;而梁州柳氏却最为特殊。
      “柳氏子金口玉言”的说法是前朝就有的,传说一位柳氏公子云英未嫁时梦见将来的妻主会成为皇帝,醒来后便将此事告知家人。母亲以为他遭邪,并不理会。诡异的是,柳公子的未婚妻没几天就意外没了,紧接着一个宋姓的年轻书贩上门提亲。柳母惊讶年轻人的勇气,又想起儿子所言,便考察这个年轻人。发现她非池中物,便将儿子嫁给了她,并资助她科举出仕。后来这个年轻人成为了当朝宰相,昏庸的皇帝敬佩她的贤仁,禅让帝位,年轻人便成为南晋的开国皇帝。
      自此之后,柳氏兴盛。
      在南晋亡国、大晋建立初始,又无中生出“得柳氏子得天下”的传言。太/祖的太女相信了这种传闻,因当时莱阳柳氏已被灭族,便派人将梁州柳氏子带进宫,可柳氏子却说太女不能为帝。皇太女大怒,认为他妖言惑众。便以包庇莱阳柳氏为由,处以抄家灭族之刑。太/祖认为皇太女的做法太过鲁莽,虽然不赞同,但为了保全储君的颜面,并没有反对。只是赦免了梁州柳氏未元服女童和所有男眷,将他们充为官奴或发配边疆以示宽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4章 梁州柳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