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关键词 ...

  •   餐桌上,他紧挨那个家伙坐着,两人离我都挺远,之前的对话也就没了继续的机会。午餐过后,心绪难平的我一个人徘徊,不自觉地走回了那个小阳台。大概是天气晴朗无风的缘故,空气里似乎还残存着些许“在乎你”的余味,我觉得自己有点不可思议,明明没有喝酒,却醉了,都开始产生幻觉。

      “原来你在这里呀”不,不是幻觉,这分明是男人的声音。

      “你也来这里吹风?”看来我没醉,还能清楚地分辨出眼前人是华文飞。

      “打扰到你了?”

      “怎么会,我只是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顺便站一会儿消消食。”

      “好巧,我也是。”

      我们都没有再说话,微风拂面的温润没能吹散心中凌乱,本想闭上眼睛好好感受青草香气,却不想,嘴角先一步尝到一丝咸涩滋味。

      “原来你也有迎风流泪的症状呀,这下我不怕被人嘲笑了。”我睁开眼睛,对上的分明是一双澄澈的眼、一张毫无泪痕的脸。除了浅笑,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合适的回应。不置可否,眼前的这个家伙不像刚开始,那么令人讨厌。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奇怪,为什么声音有些颤抖。

      “你可以问,不过我不一定答得上。”不是挑衅,有好些问题我自己都没有答案。

      “没关系,就是单纯地问一问。”气息好像比刚才平稳了。

      “请吧。”

      “你和旭阳很久以前就认识了吗?”

      “怎么想到问这个?”

      “只是随便问问,”声音好像有点心虚,“午餐前,无意间看到你们相谈甚欢的样子,就好奇问一句。”

      “他是我高中同学”其实,也是大学同学,只不过不同班不同系,缺少交集。

      “原来是这样,那确实认识很久了。”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两个人就这样沉默地站着,有点怪,我想着说些什么打破僵局,可结果显然违背了初衷。

      “怎么突然那么沉默,感觉不符合你的风格。”

      “我的风格?你什么都不知道。”大概是意识到话说重了,“我没别的意思,先去客厅了。”

      遇到这种情况,任谁都会觉得莫名其妙吧。我只是单纯地想调节一下气氛,怎么反而有种踩到雷的感觉。算了,也没什么可多想的。我依旧在原地,吹着风,直到《被风吹过的夏天》打破了这难得的平静。

      “诗姐,我恐怕要先走。”挂了电话,我走回客厅找到诗姐。“有紧急的工作要处理,刚接到的电话。”手机还被我牢牢攥在手里。

      诗姐知道我一向重视工作,没有拦我,我悄无声息地淡出大家的视线,关门离去。

      只是,我撒谎了。

      那个电话根本与工作无关,只不过是推销产品,但我太需要一个借口。那间房子里的气压把我的心压得很闷,头脑发昏,内心有一个声音在那段铃声后催促着我离开。诗姐说得对,我真的善变,上一秒明明还在享受和风拂面,下一秒又想奋力逃离。

      我在故事开始的时候说过吧,诗姐的新家和我家不过十五分钟车程。既然回程不赶时间,我打算慢慢走回去。

      还没走几步,手机就响了起来,这一次是信息,“不好意思,刚才态度不好,不是针对你,你别生气。”哦,大概是说刚才阳台的对话,我觉得他有点小题大做了,“没关系,我不在意。”

      手机后来就没有再响过,大概走了三十分钟,我终于意识到刚才的打算有点不切实际。十五分钟的车程,除以一个慢吞吞走路的人的速度,得到的时长和十五分钟绝对没有亲戚关系。所以,最后,还是乘车回到了家。

      晚上,目光不自主地投向手机,可它没有再唱歌,连一声新信息的提示音都不舍得给。大概,还是我想多了。没有遐想的铃音绕耳,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捋一捋这一天的情景,理一理各种信息。

      重遇陈旭阳,我其实很激动,但是谁又会相信呢?因为不明确他对我的看法,所以故作洒脱镇定地闲话家常,因为不敢直面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所以假装他只是个一点都不特别的旧相识。这些,都是我心虚的表现,说到底,就是害怕被拒绝。“旭旭”,我曾经这么亲昵地叫过他;“小梦”,他也曾温柔地回应过我。曾经,真是个磨人的词,让我忍不住回想起来那些如数家珍的回忆,即便只有我一个人在意。

      回想起以前,我对陈旭阳的记忆有好多关键词可以写:水溶C100、红白黑、腕表、耐克、篮球、地下球场、发蜡、在乎你、鸿星尔克、小熊□□、匆匆那年、垃圾袋、电脑课、合唱队、绒球围巾、烟、录取通知书、天蝎、星星、排列组合、开学第一天、黑白运动服、鳄鱼、橙色T恤……其实,关于他,我还记得好多,比如课桌上的口水印、运动场上的骄傲、偶尔走调的副歌高音、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表情、乱的没章法的发型、一步之遥的宿舍、车站偶遇、哥斯拉玩具服、食堂和桥上的相视一笑、课间没有恶意的调侃打闹、河边回眸、为我撑伞的下雨天、等待来自同一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喜悦,等等等等。只要提起他,我可以一直努力地回忆过往的细节,即便是那些已经斑驳模糊的,我也愿意花时间去想清楚。

      可是,总有些是不愿意想起却无法忘记的,比如无疾而终的告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承诺、“小悲剧”的绰号、等不到答复的信息,还有那个,我最害怕的,“有缘无分”的定论。

      回忆起这些,像是昨日情景,又恍如隔世。细细算来,最后一次见到他已经是九年前的事情,最后一次和他说话则是十年前。十年,有点像歌里唱的,只残存朋友间相互问候的温柔,没了拥抱的理由。可是,即便是在十年前,我和他又何曾有过拥抱的理由?还是《好久不见》更应景,不,也不尽然,我不想寒暄,还是想说从前,想象着如果回到那天。

      回到那天,是我这些年反复想了又想的字眼,每一次都怀揣着期待去想象,最终徒劳收场。过去的事情里,有太多我遗憾的、后悔的、错过的,我总想着可不可以回到过去,内心叫嚣着让我重新选一次、答一次、做一次,我也想对着天空大声叫“重新来!重新来!”。每一次,我都觉得自己像是舔舐伤口的小狗,一副可怜又可恶的模样。

      如果那天,我没有第一眼心动的感觉,会不会在这之后所有的事都会不同,是不是故事就不会没有结局,无疾而终?

      如果那天,我可以勇敢一点,不被街角的那一幕吓住,会不会之后他说“我喜欢你”的时候,我会回答“我也是”,然后顺理成章地在一起?

      如果那天,我可以诚实地说出不敢接受的真正理由,会不会即便没有交往,我对他也可以有不同的认识,我们的经历也不会留下这么多遗憾?

      如果那天,我可以不逃避,会不会在他说“天蝎男人都疼老婆”时,我会顺势应允,而后两人成为男女朋友,让第二次的告白不再空白?

      如果那天,我可以不含蓄,不用那句模糊不清的话语试探他的心意,而是直截了当地问“你愿意做我男朋友吗”,会不会,他就不会不答复,而我,也不用抱着这个疑问一个人过了那么久?

      如果那天,我可以不岔开话题,会不会就有勇气询问他和我进同所大学的原因,会不会成就第三次告白的契机?

      如果那天,我可以不犹豫,会不会电话那头报以的就不是“我女朋友在我旁边”这样的答案?

      如果那天,我可以不低头,会不会四目相对下,我们还有相视一笑的情分,还有并肩而坐的缘分,还有说说从前的可能?

      如果,如果,如果,为什么提起他,我想说的话都只能以如果开头?上学的时候,老师教过,虚拟语气表达的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假想,不是事实。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只能活在自己的回忆里,靠幻想度过一个又一个忍不住想念他的日子?

      我从来没有说出口的话,是不是已经没有了说出口的机会?

      陈旭阳,如果重新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如果一开始我就告诉你,我们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如果可以,我想告诉你,我喜欢你,真的很喜欢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