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前世今生刘二宝,冤家相聚人世间 ...

  •   这家刘记客栈是刘金鼎的爷爷传下来的,一直也没有什么发展。父亲在他两岁时就去世了,父亲究竟长什么模样,他一点都不记得,只记得母亲一边带着他一边苦心经营这个小客栈。

      母亲15岁时生的刘金鼎,不足月,七个月时就生了。在刘金鼎12岁时母亲给她娶了一个18岁的媳妇,媳妇儿晚上叫他干男女之事,刘金鼎哪里懂。他只觉得很好玩,还问他媳妇:“你怎么没有小鸡鸡?”媳妇说过河的时候冲掉了。

      直到刘金鼎长到20岁,才不再问媳妇为什么没有小鸡鸡了,这个时候才长成个男人了。后来,媳妇怀孕了,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大宝。如今刘金鼎年过四旬,五年前,鲁南一带闹瘟疫,母亲和媳妇一年内都去世了,现如今,就只剩下刘金鼎和儿子刘大宝相依为命。

      刘金鼎绰号干巴腚。小时候家里穷,发育期营养没有跟上,整个人没有长开,萎萎缩缩,没有屁股。

      刘掌柜见到男人就喊爷,年长的称老爷,轻轻的称少爷,即便是要饭的乞丐你要称大爷。这些大爷,你更惹不起。你不给俩钱。那就给你开花脸。开花脸就是用砖头把自己的脑袋砸破。头开花了。满脸是血。为什么乞丐也叫叫花子。就是从这里来的。让你一天没法做生意。

      为了小小的生意。天天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侍候每位客官,十分窝囊,窝囊人的气多。

      白天开门挂一副笑脸,晚上关上门就开始骂人。从玉皇大帝骂起,一路把各路神仙骂遍。再从当今皇帝骂起,一直到州府县衙乡长保长全骂了个遍。果然有效,白天受了窝囊气全部骂了出来。

      今天晚上他没有骂人,他恭恭敬敬的给财神爷上了三炷香,磕了三个头。连夜把八楼子银元全部清洗干净。细细清点,不多不少,正好10万元。他在想:“胡晋(即孙兰晋,化名胡晋)这个老小子,哪来这么多钱,你也是个江洋大盗,这钱也是不义之财。我也算是为民除害了,我是为民除害的大英雄,这钱是财神爷赏给我的。”他喃喃自语的自我安慰,好像心里平静了许多。

      鸡都叫了,刘金鼎还是睡不着,在谋划着未来。刘金鼎虽然胆子很小,但是不等于他没有智慧。

      突然又想到至今下落不明的胡坤(即孙美琨,化名胡坤),是个心腹大患,一定要想办法除掉他,要不然这钱是不好花的。

      刘金鼎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再娶个媳妇,这个媳妇,他已经有目标了。城西有个五里屯,五里屯有个唱唱的张老汉,张老汉有个闺女,二十七八了,还没有嫁人,因为是大脚不好嫁,平日张老汉拉琴闺女唱唱。去年他托人去说过亲,张老汉的要求很简单,聘礼要20块大洋,刘金鼎没凑够20块大洋,这件事情就拖了下来。张老汉说:“我老了唱不动了,总要有一点钱养老。”

      张老汉的闺女叫张桂芝,从小没有娘,所以就没有裹脚,跟着父亲走四乡卖唱,能吃苦,会持家。腚大腰圆。这都是刘金鼎要娶张桂菊的原因,一来能生儿子,二来能干活,再者还能持家,此乃一举三得。

      这个张桂芝果然了得,把个小客栈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把刘金鼎打扮的有模有样,有了老板娘生意也红火了起来。

      真别说,张桂芝还真是有旺夫命,自从她嫁给刘金鼎,刘金鼎的生意是越来越好,加上得来的10万袁大头,又涉足了其他的生意,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原来的小客栈也经过重新的装修,俨然成为了城里最好的客栈。

      挣钱了,刘金鼎和张桂芝就合算着置办些家业,于是就在城中寻了一处宅子,买了下来,也请了些佣人,又在乡下买了几百倾良田。现在的刘金鼎可不是原来的了干巴腚,现在的刘金鼎也是富甲一方的土豪了。

      刘金鼎每天烧香拜佛,一是祈求保佑家人平安;二是生意红火,日进斗金;三是多生儿子,人丁兴旺。

      张桂芝终于有喜了,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因此他每天都是春风满面,期望着小孩快点生出来。

      刘金鼎每天对张桂芝是嘘寒问暖,疼爱有加。对她的饮食起居也是格外的在意,对照顾张桂芝的佣人也是专门从外边找的,张桂芝也是每天小心着肚子里的孩子。

      一日,刘金鼎在太师椅上半醒半睡,劈头就见胡晋提着脑袋浑身是血,高声大叫“还我银来!还我命来!”刘金鼎七分魂魄吓飞了三分。忽的又听着丫鬟来报:“老爷,太太要生了!太太要生了!”

      刘金鼎半睡半醒,叹了一口气说:“讨债的来了!”接着对丫鬟说:“还不赶紧去找接生婆,快!”

      刘金鼎在院子中来回踱步,焦急的等着,听着里面张桂芝的叫喊声,刘金鼎也是心急如焚。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一切都归于平静。接生婆出来,笑着说:“恭喜刘大老爷,是个小少爷。”

      小少爷生下来长啼不止,一家上下全没了主意。慌乱之中一个丫鬟不小心摔了一个瓷碗,当啷一声,瓷碗摔得粉碎,老爷正想发怒,小少爷戛然不哭了。但没有一个时辰,小少爷又长啼不止,老爷吩咐“再摔一个瓷碗”,小少爷又不哭了。这样反反复复,一天24个时辰,要摔24个瓷碗,真是个讨债鬼。正所谓。凡事都有因果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行善福报。作恶祸至。

      小少爷取名刘二宝,在瓷碗的当啷声中刘二宝渐渐长大。刘金鼎从小受穷,加上老来得子,对二宝是宠爱有加。十岁那年,二宝又迷上了风筝,一般的风筝他不要。他要用金丝扎成的蝴蝶风筝。放到高空,迎着太阳,金光闪闪,无比辉煌。只要儿子高兴,刘金鼎是要什么给什么。

      那年3月三奶奶庙庙会。小少爷12岁了,心里想着向老爷要了一只金元宝去赶庙会。刘金鼎也是有意测试一下这个儿子的胆略,所以就给了他,并且吩咐管家在后面跟着,只要不被别人抢去,他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傍晚回来,一只金元宝花完了,小少爷还饿着肚子。老爷非常不解。“儿子,金元宝你是怎么花的?”小少爷答:“爹爹,我想喝粥,就买了一斤米,一个石臼,剩下的钱就买了丝线,把米放在石臼里。石臼当锅,丝线作柴,烧了一个时辰水都没有烧开,丝线也烧完了,只好饿着肚皮回家。刘金鼎绝望的竖起大拇指:“好!儿子!有种!”回过头来,喃喃自语:“讨债鬼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