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三十八章 ...
-
诚王满了十八,因为是嫡子,太子胞弟,所以京城对他有意思的人家不少。郭皇后如今闲来无事,对幼子的婚事也格外上心,召了亲妹妹进宫商议。
“郭家女儿是不成的。”郭皇后对妹妹说:“且不论陛下那里是否通得过,就是哀家这里也看不上。”
“娘娘说的是。”姐妹俩对娘家那堆侄女印象一般。
“这几个哀家觉得不错,你私下去了解一下。”
布置完任务,郭皇后留下妹妹用膳,席间诚王过来请安,见到小姨笑着道:“可别跟着我母后胡闹,本王是有心上人的。”
郭皇后半真半假打断他:“尽胡说,哀家怎么不知?”
郭蓉嫁的是一个五品官文官,品级不高,不过有郭皇后的关系,一直顺风顺水,如果能把诚王的事情办妥,将来在姐姐面前是有一定地位的。所以从宫中出来,郭蓉就急急找了丈夫商量此事。
“糊涂!”郭蓉的丈夫大吃一惊:“诚王自幼受宠,又是嫡子,他的婚事只有景帝能定,你们居然敢掺和,不要命了!”
郭蓉被泼了一盆冷水,老实下来。过了几天,进宫给姐姐说了丈夫的话,郭皇后长长感叹一番:“哀家就担心他娶个不如意的。”
除了嘉福郡主,诚王殿下看那个女子都不如意!景帝这些年越来越知道四儿子的心思,所以反复暗示妹妹,不能将外甥女许给他人,只要太子把位置坐稳了,景帝也不排除满足这个儿子的心愿。
当然,千里之外的嘉福郡主也是知道四哥的情义,只是多年对郭二公子有意,不是说断就能断的。如今跟着霍君忙事务,越来越理性,知道与郭家的公子情深缘浅,最终怕是没有结果。
景帝在位这些年,除了太原一战,都边疆安稳,对内与民休养,所以人口增长很快,田地也新增了不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好年景,国库充裕的很。
生了一次大病,景帝越发重视自己的墓地,时不时过问工部进展,同时让户部不断拨款,希望能早日完工。
正当景帝觉得事事顺当的时候,太子出事了!
太子妃是个懂事的,府里管理的井井有条。不过,有个特例,陈侧妃!
陈氏对太子而已,那是同甘苦共患难的情分,又育有长子,所以,府里明里暗里对她格外照顾。自从太子妃进府,陈氏低调了一阵,不过,人家又怀上了,顿时底气更足了。
太子为了陪陈氏进香,一起去了郊外的寺庙,本来也没什么,哪知回来的路上马惊了,太子对陈氏也是真爱,护着陈氏,把自己给摔了!
御医一批批的赶往太子府,传回来的消息也越来越让人担忧,太子的腿即使保住了,将来也是不善于行,需要借助拐杖等辅助工具。
景帝气得摔了多少东西!
“混账!”景帝对陈侧妃恨得咬牙切齿:“给朕杀了!”
薛虎带人过去,被太子拦住:“求父皇饶她一命。”
陈侧妃哭的梨花带雨,本来太子登基,自己起码妥妥的贵妃命,如今小命都危在旦夕。帝王对自己有多恨,大家都明白。
常彪彻查了事发现场,没有发现有人为的蛛丝马迹,谢光道又去检查了一遍,回来禀报帝王:“确实是马突然惊了。”
景帝连一个发作的人都没有,气得牙齿痒痒。
同样生气的还有郭皇后,眼看着再熬几年,自己就升为太后了,如今最受重视的儿子出事了,叫郭皇后怎么能不心碎!
薛家、谢家都急急往太原府送信。
“马不可能突然受惊。”大长公主与赵瑜意见一致,只是对方手段高明,没有被查出来。
“传赵成鲲。”赵瑜找来侄儿:“你速去京城,与薛阁老处,找到受惊马匹,一片一片切开来查!”
赵成鲲乃赵成鹏的胞兄,自幼痴迷医术,是杏林界的高手。
果然,没多久,赵成鲲传回话来,受惊马匹腹内有一小小的石子状物件,不细看根本不会注意到。
“是西北甘家的流沙暗器。”赵瑜查明之后告诉大长公主。
“西北?”大长公主默念
西北是欧阳长风的地盘,大公主如今在那里,难道是?端王?彤贵妃?高国忠?
大长公主心沉下来。
“此事还有谁知道?”大长公主问。
“京城那边薛阁老、晋国公、谢国公、谢将军知道马匹有问题,”赵瑜答:“暗器之事只有咱俩知道。”
“静观其变。”大长公主对丈夫说:“今日起本宫病了,闭府谢绝探望。”
赵瑜会心一笑,立即照办。
晋国公得了消息,与弟弟商议了一下,决定禀报景帝。
其实景帝心里一直也猜测,太子的马那都是千挑白选的,怎么会突然受惊呢?如今有了结果,景帝追问是谁干的?
“臣不知。”薛虎确实不知道,连西北甘家的事情,大长公主都没有跟他们分享。
谢光道抓了不少最近突然出现在京城的陌生人,顺藤摸瓜,终于所有线索都指向西北。
“老三?”景帝对端王有了新的认识。
几个重臣不敢接话,没有确凿证据,帝王可以随便怀疑,大臣们可不敢妄加猜测,尤其端王还是得宠的皇子。万一真是他,大家更不敢现在站出来说话,万一将来他真的登基呢?
景帝挥退了众人,独独留下薛阁老。
“你说,会是老三干的吗?”
薛阁老急忙跪下:“没有证据,臣不能胡乱猜测。”
阁老大人是聪明人,如今恨不得生病在家。
“朕不相信是老三干的,那孩子从小没有野心。”
表面上没有野心的人才干大事呢!不过薛阁老没有说出来。对于这个问题,阁老是要紧了牙关,死活不开口。
果然,御书房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彤贵妃耳朵里。贵妃哭哭啼啼来找景帝坐在,说有人诬陷儿子。景帝好一番劝慰,才收了眼泪。
郭皇后听说后,气得双目圆瞪,满脸杀气!
“就凭她几滴眼泪,就脱了嫌疑?”郭皇后表示不服。
承恩公在太子出事后,被景帝急急召回了京城。郭家这两年沉淀下来,少了一份浮躁。
长房媳妇受命进宫劝慰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出事,最生气的是万岁爷,娘娘不必过于操心,自有陛下做主。”
郭皇后顿时冷静下来,这些年自己靠着长子被景帝高看一眼,帝王至今都没有换太子的想法,如今儿子受伤,最气愤的一定是当今万岁爷!
虽然口头上说不信,景帝还是派了常彪、薛虎、谢光道、李燃四路人马分头彻查。无论涉及何人,一概追查到底。
无奈,被抓的人,没两天统统死于狱中,从表面看全部是自尽。对于这股势力,薛阁老第一次感到了害怕和担忧,与兄长密议后,对家族中人加强了安保。,同时下令,家中女眷尽量不要外出,男丁除了正常的上朝,其他的能不出门都不要出门了。
柱国公也敏锐的闻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吩咐没有其他事情,一概不准出府。
接着谢国公府、各郡王府、豪门世家纷纷不约而同的关门闭户。
对于京城发生的事情,景帝是知道的,太子都能被暗算,何况其他人?所以大臣们加强防卫的办法,景帝是没有反对的。
“你觉得端王有嫌疑吗?”大长公主在家跟亲人讨论。
“如此明显的做法,有栽赃之嫌。”嘉福郡主回答母亲:“当然也不排除端王的嫌疑;不过,凭睿王妃的势力,想做到此事不是难事。”
“而且,他俩都是太子出事最大的受益者。”谢同烁接着分析,见赵瑜点头首肯,便接着说:“这件事的目的就是拉太子下马,如今看,基本达到了,太子不良于行,储君之位坐不稳。”
“端王、睿王、诚王都有嫌疑,他们最接近那个位置。”谢同骁说道:“诚王入朝之后,获得好评不少,又有薛舅公暗中指点,也是有利的竞争者。”
“涌哥儿志不在此。”大长公主看着女儿笑笑:“这点本宫能保证。”
嘉福郡主面上一红,诚王殿下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想娶嘉福,要不是有景帝压着,又害怕大长公主这个姑姑,早把嘉福抢回去当媳妇了。
“小的几位皇子家世一般,没有人脉和财力做不成此事。”赵瑜告诉几个孩子:“甘家一直恪守江湖规矩,从不参与朝廷之争,如今看来,肯定有重量级的人物请动了他们。”
“或者欠下什么人的人情?”嘉福突然问母亲:“家规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
大长公主一愣,和丈夫对看一眼,同时想到一个人:先太子!
当年,甘家有一位公子,少年轻狂,在逛帝京的时候犯下事情被下了大狱,最后托人找到了先太子,才得以全身而退。当然,先太子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当初的受害人也不是一般人。
几位晚辈继续讨论着,大长公主沉默了。
赵瑜发现了妻子的异常,和孩子们说了几句,便散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