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五章 ...

  •   冬去春来,小郡主满十岁了,这两年安心地在国子监学习,沉稳了许多。
      经过将近两年的强化培训,两位国公认为可以考核一次,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朝廷。周侍郎上表获批后,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要报出缺陷名额到吏部,由高尚书统一呈报景帝审阅。
      与内阁商议后,景帝批复了20个名额,其中工部10名,大理寺5名,兵部5名。按照景帝的想法,第一批试试水平,如果成效不错,再扩大规模;倘若火候不足,就在国子监多学几年。
      学员们得了这个消息,无论脸上还是眼中都映出渴望的光芒。当初考入国子监就是盼着有一天能报效朝廷,同时也光宗耀祖。
      考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朝廷礼仪等内容,为学员们统考的部分;第二部分就是专业了,自主选择。
      景帝派了太子李济过来监考,高尚书协同。
      有两位国公坐镇,考试非常顺利的进来了,只是录用的时候出现了分歧。
      一种看法是以总分论,按名次录取;另外一种是礼仪只要过关,按专业成绩录用。两方争执不下。
      工部尚书方平章是老黄牛似的人物,特别埋头苦干,也特别较真。以他为代表、刑部尚书葛宝真、大理寺卿鲁郡王李燃都坚持按照专业录取,来了就能投入岗位干活。
      郭少傅、吴尚书等人却认为当以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否则你学它干什么?考来干什么?这种意见得到了太子的极力支持。
      景帝听得两方都有道理,迟迟下不了决心。
      自从大长公主将欧阳晨风推荐去西州后,这两年大长公主参与朝政越发少了,不是种种花,就是养养鱼,谢将军非常希望能种一个嫡子出来,不过看来将军要失望了,公主半分这种想法都没有。
      虽然听说了两派的意见,大长公主觉得这点小事不值得讨论,干脆搬到郊外庄子上避暑去了。
      景帝习惯什么事都跟妹妹商量,这两年因为大公主赐婚给欧阳家,郭皇后、淑妃对大长公主都有了意见,因为贤妃娘娘另外还有三皇子和六皇子,欧阳家在军中的地位有目共睹,鉴于两位娘娘的猜忌,大长公主干脆不管了,搞得景帝很郁闷。
      但是两兄妹关系在那里,大长公主虽然玩去了,但是人家找高尚书给她皇兄递话了,去找柱国公讨个主意。景帝一听,对呀!还是妹妹好!
      柱国公正在给四皇子几个人讲历史典故,老大人讲课很风趣,不会死板地念书,而是结合实例并逐一分析给孩子们听,浅显易懂。
      “太师公,皇舅舅来了。”小郡主站起来行礼,并且去招呼茶水。
      几个孩子请安后退出来,景帝诚心道:“先生请教弟子。”
      吴老大人也没有拿乔,问景帝:“陛下选拔人才的目的为何?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
      景帝顿时心中有了谱,答道:“是朕先前疏忽没有定下章程,当为此事负责。”
      第二日朝会,景帝宣布,综合评价前二十名全部录用,另外专业课前5名或者前十名的一样录用。
      高国忠大人统计出来,除去重复的学员,共计28人。工部分到12人,兵部6人,大理寺5人,刑部5人,皆大欢喜。
      同时景帝也说了,这次是朝廷的疏忽,以后要先定出录取标准,一视同仁。
      这次的榜首是郭桦,分到工部任职,景帝瞧着像郭家人,却不认得。便问承恩公:“爱卿,可是家中子弟?”
      承恩公心情很复杂,家中子弟有出息是喜事,不过这个庶出的孩子跟自己一点感情都没有。
      “回陛下,乃臣幼子的庶子,因为常年在外居住,没有拜见过陛下与娘娘。”
      怪不得没见过呢,景帝兄妹提防郭氏一族,但凡有点出息的都能有个印象,人家居然从外面养着,背着自己,现在出来一个,以后会不会还有呢?景帝心情不大妙。
      同样心情纠结的还有郭仲成,儿子闪耀了一把,当爹的应该高兴,可看见那张毫无表情的脸,真是半点都高兴不起来。
      郭桦第一次跟着承恩公走进了太子府,拜见了太子并留下吃饭。席间,全是太子与承恩公在交谈,除非必须回答的问题,否则一字不吐。面对这个表弟,太子爷的心情也是一般了。
      承恩公想要笼络一下这个孙子,让他提一个要求作为奖励,结果人家倒是说了,希望带着姨娘出去住,承恩公恨不得给他一棒子。此事作罢,奖励也没有了。
      别以为郭桦天生不爱说话,人家跟同窗关系不错,跟旁听生五皇子也说的来,还经常一起研究做各种手工模型。小郡主对这些精巧的玩具也比较喜爱,郭桦为此还研究了不少新品种出来通过五皇子送给郡主玩耍。
      先帝的时候有一个通敌案,涉及了不少官员和家族,快刀斩乱麻重判下去,当中也有一些冤枉的,有一些罪名重了的,这些年也没人敢申诉。郭桦的娘亲贺氏全家就是被判流放的,郭仲成以前见过贺氏,倾慕她的美貌,便偷偷将人给留了下来,贺氏当年也是名门闺秀,当人家的外室倍感屈辱,几次寻死未果,有了儿子后一门心思教育孩子了。所以,郭桦不是偶然的。
      在工部实习了两月,几位侍郎纷纷找方尚书要人,希望将郭桦分配到自己那里去,这个孩子虽然小小年纪,却是个实干有能力的,人又踏实少言,培养几年定是个顶梁的。
      承恩公得信后也有几分开心,这些年自己家里总算有一个出彩的。
      孙氏,郭仲成的原配妻子,自从母子俩进府之后,就心中不满,奈何儿子不出色,又有公公压着,思来想去,决定还是拉拢的好,于是从娘家挑了一个庶出的侄女,准备说给郭桦。
      当郭桦回府知道这个消息后,直接找上承恩公。郭老大人真是不知道该如何说这个儿媳妇了,蠢的都想退货了。
      但是这个儿媳妇也是明媒正娶,如今育有儿女,亲家这些年与承恩公府守望相助,不是说断就能断的,于是郭老大人只得安抚郭桦,并答应婚事由他自己做主。
      郭桦但凡朝中没事的时候,在府里几乎不呆,都是去国子监找同窗玩耍,当然最主要的同窗是五皇子。郭桦是17的少年郎,比五皇子年长5岁,整天忽悠得五皇子一见他来便鞍前马后地跟着。因为人家手巧,能做带机关的各种玩具,自从去工部当差后,做这些的时间少了,难得做一个特别精致的,舍不得给五皇子,只准看,不准拿。
      时间长了,五皇子也算摸到规律了,只要说妹妹嘉福学习辛苦,自己想给妹妹找点乐子休息一下,郭桦便会默许让步。
      郑老太太首先发现小郡主的皮箱中,有大半箱这些精巧的机关玩具后,与柱国公闲话,老国公历经了太多事情,沉默了许久才道:“也是个可怜的。”
      孩子是优秀,只是郭家与大长公主长期不对付,郭桦又是个庶出,越是情深只怕将来越是伤心。
      小郡主可没那么多想法,一心一意跟着两位国公踏踏实实的学习。尤其是太师公吴老大人,知识渊博,和善风趣,小郡主现在是越学越有劲,连大长公主接她去庄子上避暑都给回绝了。
      薛无尘去太原,薛琪母子并没有跟随。自从四皇子几个在国子监旁听后,薛琪便时常溜达过来玩耍。虽然年长小郡主一辈,但是自小在一处长大,年龄又相仿,所以几个人相处的跟兄弟姊妹差不多。
      薛锐如今年满15,已经在羽林卫当差,薛虎安排孙子从小兵干起,多番打磨一下。
      虽然比小叔叔薛琪还年长2岁,辈分在那里,薛锐对薛琪很尊重,所以只要薛琪过来探望小郡主,薛锐是尽量陪同。
      嘉福对这个锐表哥说不上喜欢还是讨厌,只是从小认识,时常走动,关系良好而已。尤其郭探花一事后,其他人亲近的人都在明里暗里安慰小郡主,而薛锐却在嘉福面前好好的贬低了一番郭丛武,让嘉福郡主心生不喜。虽然事后薛锐也觉得有些过分,几番补救,不过以后薛锐再来国子监,嘉福郡主除了打声招呼外,再无二话,让薛锐郁闷不已。
      薛琪不傻,发现嘉福和四皇子对侄儿不热情后,干脆说:“你要当差,好不容易休息几日,在府中陪陪你父母,我熟门熟路自己去就好。”
      没有了薛琪,薛锐去的便少了,即便去了,也难得见到嘉福。甚至连四皇子都见不到。人家四皇子的宗旨就是:妹妹喜欢的,我都喜欢;妹妹不喜欢的,我怎么能喜欢呢?
      至于五皇子、六皇子,那都是四哥的跟班,完全与哥哥保持一致。
      于是,薛锐越发去的少了。
      对于薛锐,郑老太太可没有对郭桦那么客气,后者毕竟是从国子监走出去的,人也忠厚老实,还有几分师徒情分在里面。
      郑老太太没好气地对柱国公说:“那个薛锐是个心思多的,让蔓姐儿防着点,少跟他来往。”
      柱国公笑笑,对夫人道:“凡是有她娘操心,咱们无需多路。”
      “哼!”郑老太太对她的小玩伴可是上心着呢,但凡薛锐刚到门口,这边老太太已经把小郡主叫走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