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破庙 ...

  •   宣鸿奉旨南下镇压起义军,历时三月大破起义军据地,肃清了自称天道起义在江南东道的势力。

      归都路上,顾承瞅着身后两个高兴都写在脸上的侍卫训道:“寒木和春华,你们高兴什么?”

      春华抢道:“相爷打了胜仗自然高兴!”

      顾承却冷着脸道:“胡闹,不要仗着相爷宽仁就不知天高地厚,仗是打胜了,但损失也不少,百姓们看到相爷的马车,再看看你们嬉戏的笑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相爷只顾立功上位不知民间疾苦!”

      寒木春华立即羞愧的低下了头,回都巡察的路上他们其实也看到了城中的萧条城外的荒凉,很多流离失所的难民挤在道路两旁乞讨。

      而且这一路来的刺客接连不断,起义军的失败似乎引来了更多想要推翻吴王朝的人的愤懑不满,顾统领多翻强调要小心行事,甚至还劝相爷莫要巡察了,秘密归都最为妥当。只是相爷仁厚,战争暂时的结束,他怎么可能不去视察当地的情况,安抚一下民众?

      车行至城外城隍庙旁时,顾乘停下马车向车内询问道:“相爷,天色降晚,下个驿站尚有三十余里,不如返城寻一客栈暂且歇下?”

      宣鸿掀了车窗的帘布,看了一眼破烂不堪的城隍庙道:“破庙里似乎有人。”

      寒木正骑马守在马车旁,听到宣鸿的话回道:“回相爷,那些应是城中的流民乞丐,虽是荒弃庙宇,总归能遮些风雨。”

      宣鸿放下帘子,道:“不必返程了,就此处歇一晚,莫要驱赶庙中的百姓。”

      春华微微不满道:“相爷不想返城便在马车上歇下便是,属下们就寻个处生个火亦能过夜,那庙中满是肮脏腥臭的乞丐,相爷……”

      宣鸿道:“百姓住得,本相住不得?顾承,你将车上的干粮全带下去,分给庙里的流民。”

      顾承恭敬道:“是。”

      寒木春华在庙外守着马车,顾承随侍宣鸿。庙中的十几人看到外人进入满是警惕,但顾承将干粮分发了并致歉后还是让出了一块地方与宣鸿。

      庙顶缺失瓦片的地方透进几缕月光,宣鸿借着这点光巡视了一圈挤在破庙里的流民,几乎人人蓬头垢面,说是乞丐也不为过,但是温饱都解决不了了,谁还能顾得上上衣着仪态?

      顾承将最后一块烙饼递给宣鸿:“老爷。”

      宣鸿对面有一妇人怀中抱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垂髫小儿,那妇人收了烙饼后将饼掰成了四分,取一份给自己的孩子,其他的用一块布帕包了起来。烙饼并不大,小孩儿似乎饿极,吃完后便一直盯着宣鸿手中的饼。

      妇人也发现自己的孩子正盯着别人手中的吃食,歉意的看向宣鸿。

      宣鸿将手中的饼递给小孩,对妇人问道:“你怎么不吃也不给孩子?”

      妇人只是向宣鸿道谢,倒是她身旁的一个老伯替妇人回答道:“这位老爷不要怪阿慧,她丈夫为了保护他们被山贼杀了,孤儿寡母流落此地十分不容易,包起来的都是给孩子留的,她是怕明日没能讨到吃食,不至于太饿到孩子。”说罢老大爷重重的叹了口气:“虽说我们也会帮一些,但毕竟我们自己都是自身难保的人。”

      一时间宣鸿心中百感交集,顾承将自己的烙饼递来他也没了胃口:“去看看谁还缺吃的。”

      那老伯赶紧指着破庙的一处角落道:“那里还有个人,只是病着不曾起身。方才我就想说,但觉这位老爷已是善心,又看您这位随从手中的干粮不多了,便想着将我的分一半与他就是了。”

      顾承闻言打算将饼送去,倒是宣鸿取过饼来亲自起身送了过去。

      墙角堆了一堆稻草,有一个少年躺在上头。

      宣鸿微微一惊,回头发现老伯手中端着一缺口的瓷碗一瘸一拐的也跟了过来。

      老伯将盛了水的瓷碗搁在地上,将一小块布浸湿后将水挤进少年口中,又将布巾敷在少年的额头上,悠悠叹道:“唉,这孩子啊也不知从哪儿来的,有一天也住进了这庙里,可能是哪户猎户的孩子吧,懂得打猎,经常给我们带些野兔野鸡什么的。这孩子孤身一人,平日里话很少,但对人很好也很善良。”

      宣鸿一边让顾承去马车寻伤药一边问道:“他是生的何病?”

      老伯将饼掰碎泡在清水中,道:“这孩子发热好几日了。您也看到了,我们这儿都是些老弱妇孺,前些日子,这儿来了一批流寇要抢劫,可我们哪有钱啊,这孩子为了保护我们被他们打伤的,当时那孩子说没事,可是转眼便倒下了,这高烧不退,我们又实在请不到大夫……”

      说着方才抱着孩子的妇人也跪了过来,抹着眼泪乞求道:“求求这位老爷救救他。”

      不知何时,庙里的人都围了过来,跪着求宣鸿救人。

      饼在水中化成了糊,老伯勺起仔细的喂给少年,声音哽咽道:“老朽活了大半辈子,看您气质不凡不似普通富人,不求您施舍我们但求您救救这孩子。”

      这时顾承取来了伤药,宣鸿便道:“你让春华去城中请大夫。”

      顾承有些为难,小声道:“这城门已落……属下会看伤。”

      宣鸿思忖了片刻,虽说起东南义军被击溃,但是附近匪寇多,强令城门领开门确实也不妥。

      “也罢,你先给这孩子看看吧。”

      一炷香过去后,顾承将少年的衣服穿了回去,收拾好伤药后向宣鸿回禀道:“老爷,这少年身上有多处瘀伤,最主要是折了的肋骨错位伤了皮肉。属下已将错骨正回,待天亮春华请来大夫才能知道有没有伤到内里。”

      宣鸿颔首,喟然而叹道:“启程吧。”

      顾承不解道:“相……老爷?”

      “让寒木多取些银两给大家,大夫让他们请吧。”

      “是。”顾承跟随宣鸿二十几年,知道宣鸿是看到此情此景心生恻隐不忍,想要赶快回都与陛下商榷生民之策。

      都城郊外,大片稻田翠绿如湖,水塘旁蛙声一片,马车辘辘而过,远处的村落炊烟袅袅。

      景色宜人顾承却没有心思观赏,从南方归都的路上刺杀相爷的刺客来了好几波,虽说离都城越来越近了但也还是不能有半分松懈。

      “这段时间似乎未见过那个敢单枪匹马在都城中拦截我的刺客了。”

      顾承驾着马车,想了想侧头回道:“相爷是说那个胆大包天,两次夜闯相府,一次德武大道当街拦截的刺客吗?那刺客是有些本事,但他或许就是太过自傲自负才会以这么张扬的方式行刺,所以导致他次次失败。相爷怎么忽然提起这人来了?”

      宣鸿在马车内闭目养神:“我只想,那刺客一副好身手能为己所用也不错。”

      顾承知道宣鸿一向惜才,但还是坦言道:“相爷,像他们这种江湖势力培养出来的刺客,被擒或是失败都必须得自戕。那刺客第一次失败的时候属下没想过他还能来第二次第三次,当时属下便以为他或许不是哪股势力的,只是个人恩怨冲着您来的,可是第三次失败后他再未出现,属下想,或许是他的武艺令人欣赏所以他的主人会了给的他三次机会……”

      宣鸿微微掀开眼帘,顾承的意思很简单,那刺客接连三次失败所以很可能已经被处死了。他叹了口气,幽幽道:“现今正是用人之际,可惜了。”

      顾承道:“相爷,没什么可惜的,这种武艺高强的刺客命都攥在自己的主人手中,他们不会轻易也无法更主更不能为您效力。这类人出身不明,无法追溯家族,若放身边就是祸患。”

      宣鸿忍不住笑道:“我看你这偏见几十年都未曾减轻,不知有一句话说的是英雄不问出处吗?”

      春华插嘴道:“相爷,那些人是死士是刺客不是英雄,无法喻为英雄。”

      寒木瞪了一眼春华道:“春华你是不懂规矩了是吗,相爷有问你话?”

      宣鸿一向宽厚倒是不在意:“春华性情人,无需怪他。”

      春华得意道:“看吧,相爷不怪我还夸我呢。”

      寒木冷呵一声道:“那是相爷大度仁厚,不怪你你就蹬鼻子上脸了。”

      “你是酸我吧?不知道是谁想被相爷夸,半夜不睡偷偷练功。要我说这个武功也是讲究天赋的,没有天赋,勤学苦练也难飞。”

      寒木翻了个白眼:“你可没资格说我,你自己还不是偷偷练,否则你怎能知我半夜不睡?还有我告诉你,我不是想要相爷的夸赞,我只是想练好武功好保护相爷罢了,跟你这种邀功请赏的人是不同的!”

      春华被气得满脸通红:“我何时邀过功?你分明就是嫉妒我有天赋!”

      寒木道:“是,有天赋没悟性有何用,在德武大道上还不是被那个刺客打得嗷嗷叫?”

      春华不甘示弱道:“难道你打得过?”

      寒木理直气壮,扬起下颌道:“我是打不过,但你也打不过,咱两半斤八两的!”

      虽说顾承已经习惯了这两人总是吵架,但还是头疼得紧。春华正要回嘴他便开口拦下道:“相爷此行不想太惹眼只带了我们三人,虽然都城快到了但你们也不可以放松警惕,有什么回都了再说。”

      寒木春华相互瞪着对方,异口同声回道:“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破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