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科举殿试 ...

  •   皇帝看着午岁,问道:“‘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这可是你所作的诗句?”

      午岁点头称是。

      “那你大概是不受拘束之人,从前也一直无意于仕途,怎么如今又要朝廷‘不拘一格降人才’?”

      午岁原想应付过去,但那些假惺惺的话到了嘴边,到底说不出口,最终诚实道:“愚生浅薄,求上进,是为了喜欢的女子。”

      皇帝目中诧异一闪而过,随即含笑看向午年,而周遭同僚亦暗暗发笑。午年身为百官之首,什么场面没见过,此刻竟无言以对,深感汗颜,只能做听天由命的打算。

      龙真听见午岁这样说,又忆起那日和他在翠微山上的短暂相遇,心中惊疑:难不成,他说的女子是……龙真心中一热,觉得他这人还算可爱,但转念一想,当日因皇帝避暑而封山,他要是有心,不难知道她的身份,如果他也是为了当皇帝女婿而来,那和其他人,也没什么不同。公主的心,马上又冷了下来。

      皇帝继而问道:“刚刚其他人的回答,你也都听到了。其中会元认为,田赋逐年减少,和近年时有天灾有关,更因为如今物阜民丰,小商品买卖之风盛行,导致百姓在土地劳作方面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弃田从商。你以为如何?”

      午岁边听边摇头,待皇帝话音刚落,他便胸有成竹道:“愚生认为,天灾虽会导致田地减产,但也只能在某些时期影响部分区域,并不能持续影响全国田赋减收。至于物阜民丰导致百姓劳作积极性下降,更加不可信,既然物阜民丰,田赋又怎么会收不上来?大家都去做买卖,田地减产,粮价自然会上涨。人本趋利,粮价一旦上涨,众人又会回去种地,所以粮食产量不可能大减。”

      陈保的回答,虽不周全,但皇帝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现在却被午岁全盘否定,陈保站在午岁身边,面色发红。

      “既然你不认同会元的观点,那你有什么看法?”皇帝问话,午年忽然心生不安。

      午岁没有迟疑,坦率直言道:“田赋递减的本质,和天灾、买卖兴旺无关,和各地强豪吞并、欺瞒土地有关,免于赋税的田地越来越多,收上来的田赋便越来越少。”

      此话一出,众人愕然,太子目中有光,与郭显山对视一眼。只有龙真不明就里。

      午岁所言,确实是实情,皇帝知道,臣子们也知道,如会元陈保之流,也未必是真的不知道,只是没有人愿意一语道破罢了。

      各地强豪是谁?最大的强豪,莫过于地方藩王,其次是朝中掌权重臣的家族。昨日皇帝和几位大臣私下讨论时,午年也只是隐晦的点了一下,是不是应该重新丈量个别地区的土地。今天皇帝在殿试上提出这个问题,无非准备听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谁料午岁竟敢直接把朝廷的遮羞布扯下来,露出已经开始溃烂的身体!

      午年迅速反应过来,沉声喝道:“午岁,你不识五谷,年少轻狂,不要妄议朝政!”

      午岁没再说什么,神色坦然自若。陈保开始对身边的这位同龄人心生敬佩。

      皇帝沉吟片刻,最后以一声轻笑打破大殿中的静默:“你说得也有道理。一首《把酒问月》,让大家认识了你的才华,现在看来,你不仅有身负才华,还胸有丘壑。”他看了看午年,“你父亲教子有方啊。”

      午年惶恐以对。午岁略作迟疑,故意出言讥讽道:“中书令大人心怀家国大事,要务缠身,哪里顾得上家中劣子。”

      当着众人的面,午岁这话说得非常不客气,但总算是把午年教唆儿子的嫌疑撇清了。

      “呵呵,”皇帝没理会午岁,朝太子少师郭云松道:“云松,子大多嫌父,还是你有个好儿子。”

      “陛下莫取笑微臣。”郭云松笑言:“陛下与太子,才是天下父子的典范。”

      皇帝微微一笑,目光转向太子方向,最后却落到郭显山身上:“郭显山,你十几岁便连中三元,是举世皆知的大才子,不如今日便同样以“月”为题,赋诗词一首,供这些后生瞻仰?”

      郭显山应声而起,恭谨遵命。一众考生纷纷看着他,心中的确是仰慕不尽。

      郭显山没有让大家久等,出口成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沉寂数年,郭大才子的才华依旧让人惊叹,称赞之声一时不绝于耳。皇帝让郭云松在午岁和郭显山的诗词中间择优。

      这种时候,怎么可能夸赞自己的儿子呢,郭云松几乎不假思索道:“年轻人,自当意气风发,郭显山之作浪漫有余,气度欠缺,在意境上,不如午岁豪情洒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皇帝细细品味,末了道:“朕看来,倒是旷达得很。郭显山,当年你连中三元,可朕没有让你去翰林院,只让你跟在太子身边,任区区伺读,你可怨朕?”

      郭显山轻声答道:“微臣,无怨无悔。”

      皇帝意味深长道:“朕却后悔了,觉得可惜了你。”

      事前毫无迹象,冯公公忽然告诉众人,前不久太子遇刺一案,已经查明真相,是那行刺太监此前犯了过错,因被太子责罚怀恨在心,伺机行刺。那太监已经畏罪自杀,又连带责罚了一干人等。这一起备受瞩目的事件,如此便过去了。接着皇帝下旨,任命郭显山为翰林学士,不再担任太子伺读。

      依照惯例,科举状元大都到翰林院担任修撰一职,修撰不是过六品官员,翰林学士却是三品大官,更是三省六部长官的备选人,像如今的中书令午年,就是翰林学士出身。

      郭显山才学出众,当年虽然没去翰林院,可跟随太子,同样前途无量。就算从前委屈了他,但从没有品阶的太子伺读,直接升任为三品学士,算是首开先河。郭云松一听便觉得不妥,出言极力反对,然而皇帝似乎心意已决。

      郭显山书香门第出身,有闻名于世之才,再加上跟随太子多年,是铁打的“太子党”,这次又保护太子有功,对于皇帝的大力抬举,众大臣倒没有太大异议。

      皇帝亲点了陈保为本届科举状元,其余九人给交郭云松等人评定名次,至于午岁,皇帝让他接任郭显山,给太子当伺读。

      午岁对这个去处十分满意,成为太子的人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可以经常进出深宫……午年心头大石悄然落地,终于能稍稍松一口气。

      午岁朝着太子的方向作揖,随后一眼认出了公主。今日她打扮成宫女,但午岁相信自己绝对没有认错,他顿时有些心慌,又觉得她可爱,目光不由自主的停留。龙真察觉后,连忙低下头。

      从大殿出来,龙真向郭显山道喜:“郭公子升迁了,恭喜恭喜!”

      郭显山笑了笑,没什么特别反应。反倒是太子神色复杂,抬头看天,叹道:“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龙真奇怪道:“郭公子是大才子,去翰林院难道不是好事?”

      “也是。”太子忽然想起了什么,看着龙真笑道:“小真,那午岁、陈保、朱星,还有其他人,你可都看清楚了?”

      一提起这茬,龙真连忙低下脑袋,半羞半怒道:“大哥哥可不能笑话人家。”

      太子的表情放松了许多,他认真笑道:“午岁可真是长得一表人才,而且才学不浅,家世还算可以,大哥觉得他不错,日后给你好好留意。至于陈保……他仪表才学比不上午岁,不过家世显赫,也可以考虑。”

      午家父子回到家中,午年把午岁叫到跟前,沉默半晌,最终化作一声长叹,缓缓道:“强豪吞并田地,田赋收不上来,怎么解决?”

      “自然是重新核实田地,再根据田地的多少和肥瘠,如实收取田赋。”

      “如何核实?”

      “让当地的官员,带人逐户摸查、丈量,如实记录在册。”

      “你都想好了。那我问你,今日在大殿上,你指出了问题所在,那皇上为什么没有继续让你说出解决之法?”

      午岁一时语塞。

      “哼,千万别把小聪明当成才干。让当地的官员逐户摸查?查到王侯家,还查不查?查到皇后、贵妃的母家,还查不查?查到那些大小官员自个儿家,还查不查?”

      午岁断然道:“当然要查!”

      午年又气又笑,“那你先从我们家查起。去,就从最疼你的奶娘查起,查一查她平日里可有贪污徇私的行为。”

      国事又岂可与家事混为一谈?午岁觉得父亲不可理喻,父子二人争论几句,不欢而散。

      入夜,龙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迟迟不能入睡。白天在大殿上,她把几个人都看清楚了,的确如大哥哥所言,午岁和陈保都还不错。他们二人,一个俊美疏狂,一个温润如玉,只是……龙真忍不住又想起了林景疏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只是,她唯一的心动,已经给了那个身有凌云之气的大将军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科举殿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