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方文隐 ...
二-方文隐
众人下了朝,又吃罢了饭,辰时还未过。
若是是在前朝高宗年间,这个时候只怕还未下朝,晏明旭做了近十年的皇帝,别的没学会吃喝玩乐倒是精进了不少。满朝文武已经不想着他能像他父亲一般开辟盛世,只想着他无功无过,顺顺利利做完这一任皇帝。
毕竟在朝臣眼里太子殿下实有其祖父风范。若得其继承大统,又有本朝数十年的积累,未尝不能开疆扩土,承宇太平。
只可惜,帝王心难测,以至于朝臣设想里大好光明全无。
方文隐心有愤懑,又不敢表现出来,又有大计要行只得先回去处理事务。
楚朝有制:以三省长官并六部尚书为宰相,上午议政于政事堂,下午回归本衙理事。政事堂设在中书省,以尚书左仆射为执笔,共商军民大事。
方文隐是户部的尚书,国之重臣,依在相宰之列。
论例,他也要去政事堂的。
时执政事堂笔的正是左仆射傅凝,方文隐顺势在饭后告了假,回了他在户部的办公地。
他是户部的主事,在户部有自己的屋子,关了门,什么事都传不出去。
比如现在没有人想到方文隐正在做一件能撼动楚朝根基的大事。
他在写一封折子,一封足矣搅动起天下风云的折子。
他下笔迅速,写出的字是一如往常的隽秀,便是文笔也没有可挑剔的地方,这是他在集显院修书近十年的经历给了他这样的本事。
方文隐要奏的是关于国库税银被地方盗取之事。
这是还未等他写完这封折子,便有人慌乱的敲响了门。
“谁?”一声问话,不怒自威。
答人的声音尖尖细细,是一个小太监:“方相公,是奴婢林德庆。”
方文隐面带无奈,重呼出一口气,眼睛中似有光芒闪过,放下笔:“进来吧。”
小太监白白嫩嫩,约有十四五岁大小,神色虽然还带有几分慌张,行事还算严谨,他进来便关好了的房门。
他恭敬的向方文隐禀道:“方相公,出事了,陛下要将殿下的封号全夺了要治殿下的罪了!”
方文隐立刻站了起来:“说清楚。”
林德庆道:“先前,朝会散了以后,陛下在后殿不知怎么的,发了好大火,又让人叫来了严阔严太傅,吏部尚书魏青,左散骑常侍罗敏,在宣政殿商议要治殿下不孝,不悌,弄权之罪。”
“这,你确定只叫了这三人。”
“是成公公传来的消息,不会有假。”
“莫要着急,莫要着急,殿下于社稷有大功劳,又得群臣拥护,便是陛下想这么做,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方文隐来来回回转了两圈,道:“林公公,麻烦你速去御史台找方渐意方御史让他明日参桑启纵奴一罪。明天就是大朝会,咱的陛下如不了愿。”
“是,奴婢告退。”
方文隐深吸一口气,转过身坐到桌前将手上的折子匆匆写完,他怕晚了,那位陛下不知道又要想再做什么!
方文隐写完折子,拿这旁边的还未批复的公文狠狠地对着它扇了几下,干了墨迹,就折了起来,往宣政殿走去。
他得拖下时间,不能让晏明旭不管不顾就下了废太子圣旨,那可就真的没了转换的余地了,要知道这位陛下做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殿下已然故去,没人还能拦得下这样的无理圣旨,教它只出得了太极宫而出不了皇宫。
还未靠近宣政殿,方文隐便遇到了礼部郎中文于飞,文于飞看见他急声言道:“方相公,您知道了。”
方文隐面色尚沉得下来:“十二郎何须彷徨,陛下不过一时想差了罢了。”
文于飞道:“下官胆子小,总觉得陛下这边会出什么事。”
方文隐道:“陛下性急不是一日两日了,明日便是大朝会,拖过今天,明天还容陛下所想吗?”
文于飞忧声道:“只怕咱这位圣旨已经准备妥当了!”
方文隐便道:“不经中书门下算什么圣旨呀,你呀,先放下心吧。呵,某先去,迟者生变。”
文于飞拱手一礼,方文隐含腰回礼,疾步往宣政殿走去,门口成喜已经恭候多时。见到他面色大喜:“方相公,您来了。”
方文隐问道:“如何?”
成喜左右看了一眼,小声道:“陛下似乎是下了决心定要废太子,但魏尚书和罗常侍都不同意。”
方文隐亦小声道:“严太傅不反对?”
成喜答道:“不曾。”
方文隐言道:“老夫知道了,劳烦公公替我通报了,刻意些。”
“杂家明白怎么做。”
成喜进了上书房,里面还在争吵,他听得严太傅道:“···圣主为帝,无不是以孝治天下,太子殿下上不尊圣意,下不爱护兄姊,实不配储君之位。”
成喜听到这话不由得撇了撇嘴,心道:说殿下不孝顺父母不爱护兄姊,怎么不想想自己那位混世魔王样的宝贝孙子,那才是个狂起来连爹都要揍的主。顿了顿,他又听罗敏说道:“太子乃中宫嫡子,国之储君,克文克武,睿哲聪敏,仁孝纯深,还未曾听过有什么过错,严太傅所言老臣不赞同。太子无错,贸然兴废只恐与国无益,与社稷有害,陛下三思啊。”
成喜自幼便在上书房伺候,这样的争吵他已不知听到过多少回,无不是文辞华丽,引经据典,说一句话能转几百个弯。这大半个时辰过去了,几个人还揪着太子品格说事。
成喜进得书房,在几人身后转了一转,望了望又退回门口,晏明旭正被几人吵的头疼,又见心事时时不能如愿,看见成喜在外面转悠,不由喝道:“成喜,你转悠什么呢?”
成喜立刻进来禀道:“外面户部的方相公说有要事禀告陛下,让奴婢进来瞧瞧陛下的事情议完了没有。”
晏明旭正一头乱麻,心烦的很,也不想在听这三人说话了,故道:“你让他进来。”又对严陈罗三人道:“你们先回去吧。”
三人称是,向外退去,晏明旭又嘱咐道:“今日之事不可向外人道。”
三人又是称是,面带忧色的离开了书房。
成喜立刻去叫了方文隐。
方文隐一进的书房便行大礼道:“臣方文隐叩见陛下。”
晏明旭一惊:“嗯?起身,爱卿怎行此大礼?”
自开国始,五体拜地大礼通常只用于祭祀和大朝会,平常朝臣看见皇帝并不需要行此大礼。
晏明旭很享受方文隐的恭敬,却也疑惑,便是他的心腹爱臣平常为讨他的欢心也不会如此做。
方文隐禀道:“皆因臣有不知该不该奏的密折一份。”
晏明旭听这话立刻起了兴致:“哦?不知爱卿要奏何事?”
方文隐却道:“烦请陛下屏退左右。”
“哦?”
方文隐面带忧虑:“还请陛下屏退左右。”
晏明旭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成喜立刻将殿里的人都带了出去。
晏明旭见人走了,不耐烦的出言道:“奏!”
方文隐道:“臣奏户部税银缺失。”
“缺失?”晏明旭大失所望:“爱卿所言莫不是世家官宦拆借国库税银之事?此事朕已知晓,世家人多难免有银子不凑手的时候,有余钱了自然就会还了回来。”
方文隐面色沉重:“非也,臣今要奏地方伙同盗匪偷盗税银。”
晏明旭立刻紧了神色:“哦?说清楚!”
方文隐禀道:“自前年始,各地报上来的税银原来越少,臣查阅奏表知原是各地水灾,旱灾等频发,老臣唯恐是地方官员有所贪污,故派遣我户部的郎中和员外郎寻访各地,这事陛下也是知道的,特使回来皆报各地方的确是灾患频发,无得有错。老臣觉得蹊跷,手上也没有什么证据,只得了之。只是各地报上的税银少,到户部的税银更少,押送官银的将士也说路上匪患不止,为此,陛下您也没少让兵部那边派兵剿匪,各道、州、县的折冲府也在派人日日搜查,只是盗匪毫毛未查。老臣等恐是地方官府与府兵勾结,只在暗地里细查。如今老臣总算查出一二。”
“速速奏来!”
“老臣奏扬州等十四州地官员谎报灾情,欺瞒中央鲸吞税银之罪,奏地方行政与官兵勾结抢夺税银之罪!”
“几州?”
“十四州。”
“这般多?”饶是晏明旭不大通晓政事,也明白此事干系重大,只怕要牵扯到朝中大员,甚至他想到了他那位才望出众的太子!
“臣查证得知,一开始只有一二州府小额贪墨,此事虽违国法,但历朝历代屡禁不绝,也算是正常,直到三年前数额一下子大了起来,报灾的州府更是一下子多了,那时朝廷的精力正在应对黄江的决堤,无暇他顾,也巧,这几州都在江南只当是治了水去,可前两年本都是丰收的好年景,京畿之地无尝有灾患,江南之地却是灾患一年比一年多,乃至北方亦有地方小灾不断,甚至都出现了盗匪劫银之事,如此行事,百无禁忌,区区州府不敢行此大事,臣恐是京中有人联合地方大肆敛财,望陛下查明。”
晏明旭严肃了面容。问道:“你查到了何人?”
“户部掌固廖德海。”
“区区一个户部的掌固?”晏明旭难以想象这种窃取国本的大事是一小小掌固做得出来的。
方文隐面带愧色、;“老臣唯恐惊动他背后之人,只查到了他。”
晏明旭叫道:“你可是户部的尚书!”
“廖德海虽只是户部的一掌固但他父亲乃是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右侍郎廖说!”方文隐隐去剩下的话,言下之意便是廖说后面有着廖家的廖淑妃和与他有着通家之好的勋贵。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不能轻易动手。
晏明旭这才怅怅然道:“是了,朕想起来了,廖德海是廖说的庶长子。”
方文隐道:“正是,廖说的嫡妻只得一女,廖德海是记在了他嫡妻的名下。”
“廖说!”晏明旭低声喝道,脸色不善,见了捅出这件事的方文隐也没有什么好心情了,他问道:“你还有要说的?”
方文隐递上奏折:“老臣查到的参与其中的各地官员的名单具在此本,望陛下查明。”他该退下了,话说多了就没有效果了。
晏明旭呼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才道:“朕会仔细观看,你先退下吧。”
方文隐在御案上放好了奏本:“老臣告退。”
晏明旭挥挥手。方文隐转身走的干净利落。只在出去时对侯在外面的周毅、成喜拱了拱手。
屋里面的晏明旭反复念了两句廖说、廖说,猛的一发火,长长的袖子扫了一地的茶盏、奏折。周毅、成喜连忙上前给他顺气,并奉上新茶:“陛下莫要动怒,别气坏了身子。”
晏明旭如何能不气呢,廖说可是他一手提拔的呀,廖家还有一位娘娘可在后宫给他生了一对双生龙子呀。背地里却在撬他的国基,真是好呀、好呀。
晏明旭一口饮尽杯中温度适宜的清茶,浓烈的茶香勉强压下了他的火气,却没曾熄灭他的震怒。
他而立之年登得皇位大权在握,又有娇妻美妾常伴左右,唯一不顺心只有他那允文允武的嫡长子,可这唯一令他不顺心的嫡长子一死他怎么就诸事不能如愿了呢?想废个已经死了的太子连自己的心腹爱臣都不同意,教他还怎么能让群臣同意废黜这个太子,朝堂上竟然还有人在私吞税银?当他不知道,老六这些年为什么一直病怏怏的不肯好,不就是为了老五吗?廖家,真是一个好!好!!
周毅待晏明旭将怒火压下,便上前道:“陛下,该用午膳,皇后娘娘已经派人来催了。”
晏明旭一怔,浑身火气到真的散于无形了,他垂下眼眸,轻呼一口气:“摆驾两仪殿。”
“是。”
这方晏明旭往皇后处吃皇后娘娘为他准备的加餐,另一边长安城万年县衙处,莫说吃饭了,便是喝口水的心思也无。
因为手边有一唐朝的政治制度的书,所以大部分是按照唐朝写的,但是有些东西还是按照现代通俗的叫法,比如地名之类的。
兴致所写,文章很乱,有错漏,请包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方文隐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