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出使陈国 ...
-
常青在清晨时分进入了南平城,他少年时来过这里游历,曾因为好友的推荐,也想在陈国谋职,可是自己毕竟是魏人,在衙署常招人排挤,于是愤而辞官,回到了魏国。此刻再进入南平,他是以魏国使者来的,必须先抛开私情。他一刻不停地赶到典客署,递呈国书,并表达想要尽快见到陈王的意愿。
常青坐在典客署正堂上,右腿弯曲,左腿盘着,一手拄着下巴,看着门外来来回回的人,一手五指顺溜地点着案席。面上虽然没有不耐烦,但心里却是焦急万分,茶喝了几盅,出恭了几次,可是还没有得到觐见陈王的消息。本来他宽肩劲腰,丰神俊朗,引了不少人的注目。这时一个小官走了过来,说道:“大人还是回驿站等候吧,大王最近都没时间见您的。”
常青不解,站了起来,躬身行一礼,谦虚问道:“为何?”
“这······”那人有些犹豫,常青深谙官场之道,遂从袍袖中拿出几个币,说道:“还请大人相告。”
那人犹豫了一下,接过币,说道:“我一个小官,也不甚清楚,只知道最近朝堂上不太平,好像和太子的薨逝有关。大王最近都不怎么上朝,所以恐怕不会接见你。”
太子不是早就死了吗?还有什么事情呢?常青正若有所思间,那个人已然走了。
常青回到驿站,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从来不是个被动的人,况且这个差事关于太子,他也不敢马虎,所以他想到了一个人。
夜黑风高,常青裹着一身的黑衣,头戴毡帽,在镜子前左右扭扭,然后满意地点点头,果然还是这么英俊。
白天他在驿站四处考察了一番,没想到陈国的国都居然防备这么严谨,大白天都有巡逻的士兵,就连驿站附近也有很多人把守,不能走正门,又没有狗洞可以爬,只好选择翻墙了。
所幸随从小飞虽然年纪不大,却武功奇高,带着常青一个起落,眨眼间便从墙内翻到了墙外。
尹家连续三代皆在陈国朝堂任要职,也算显贵,尹宅靠近南平城内城,坐落于街头。常青蹲在街角,谨慎地探头四处望了望见没人,才起身走向那座华贵的府宅。
常青理理袍子,小飞上前叫门,不一会儿,有个小子开了个门缝。
“你们找谁?”
“找你们家主子尹公子,我家主子是尹公子的朋友,今日特来拜会的。请小哥通禀一声。”说完递上拜帖。
那人接过道了句稍等,又将门合上。
过了一会儿,那小子复又开门,说道:“客人请进,我家公子有请。”
常青理理袍子,又将毡帽压了压,才跟着进门,一路由那人领着穿堂过室,须臾到了会客厅。厅内燃了一盏小灯,但仍然可清晰看到里面站着的身影。
尹冲拉着常青的手相对而坐,先对那下人说道:“你自去休息吧,这里不用服侍。”那人告退,小飞看了眼常青,也出去了。
“多年不见,茂林兄还是老样子呀!”尹冲先开口道,眼中满是故友重逢的喜悦,还带了些戏谑。
两人少年结识,又曾一同供职于陈国,再没有谁能了解彼此了,常青知道他指的是夜半会友,行为荒唐,于是说道:“冲弟此言差矣,我现在不是比以前更加风流倜傥了吗?”
尹冲抿嘴忍不住笑意,舀了酒盛于铜樽,两人端起,尹冲感慨道:“你我二人多年未一起饮酒了,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常青未言,仰头酒干。然后苦恼地说道:“本来来这里之前就想好找个机会跟你喝酒,可是·····唉!”
尹冲诧异地望向他,问道:“你可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我这次来是奉了王命,求见陈王,不瞒你说,我国太子病重,有大夫说只有红灵芝才能救太子,所以大王让我赶紧过来与陈王交涉,唉!魏王膝下只有一子,爱重有加,我可不敢马虎,所以昨日一来我就去了典客署,可是等了一天也没个回音,我只好来找你了。”
尹冲闻言,皱眉问道:“你是说你来此想换回红灵芝?”
“正是。”
常青见尹冲眉头不展,便问道:“可是有何不妥?”
“这红灵芝早已被陈太子用了。”
“什么?”
“之前太子突然病重,有大夫建议用红灵芝延缓病情,”顿了顿,恍然道:“对了,为太子诊病的正是你们魏国的一位姑娘,听说是姓晏。”
常青瞪直着双眼,问道:“那,那红灵芝就没有了?”
“我劝你还是赶快回魏国,让魏王另想他法,还有在陈王面前切不可提及红灵芝之事。”
“为何?”
“大王正心烦此事,你一提保不准惹怒了他。”
常青点点头,神情变得凝重,若有所思。片刻,他起身,拜伏,说道:“还好冲弟你及时跟我说,不然我可就性命难保了。”
“天色已晚,我得赶紧回去了。”
两人拜别,回到驿站,已是破晓时分了。小飞微眯了会儿,睁开眼已是天亮,他来到常青房中,正要敲门,常青从里面打开了。
只见常青仍然穿着昨晚出去时穿的黑色衣袍,一脸倦容,像是一夜未睡,小飞大奇,这位素来最重仪表的大人居然也有邋遢的时候。小飞正诽腹着,只见常青正色道:“正好,你去把这个送去典客署,然后出城追我,我们要赶紧回去。”立即打起十二分精神应是。接过竹简,只见上面标着:魏侍中太中大夫常青拜陈王书。大概是上书说明自己离开匆忙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