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七章 舞文弄墨 ...
-
武德七年。
信阳清舞已經跟著先生学了一段时间了。那《千字文》自是早就不学了,就连《诗经》都已学了大半。
这日春光明媚,绿沁路过却忽然瞧见信阳同清舞躲在柱子后蹲在那角落里面。站在那看了会儿,又听得清舞脆脆的嗓音说道:“哥,你就蹲在这看着这只大老鼠背哈,这样才能记得熟。你若记不熟,先生就不给我看别的书了,又得要多教上两日。这《诗经》我都看完两遍了。”信阳挠了挠头道:“妹妹,是我拖累了你。你说我怎么就这么笨呢?老记不熟。妹妹你看一遍就熟了。”清舞够义气的拍了拍信阳的肩膀道:“哥,不是你笨,是你妹妹我啊太聪明。先生也说你比别家的孩子聪明得多。”
绿沁走近了才看出,原来是两个孩子围着个笼子,笼子里装的竟是只大老鼠。信阳就捧着本书摇头晃脑的念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清舞却蹲在另一边拿根麦草逗弄着那又惊又怕的老鼠。绿沁不禁摇了摇头,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识愁滋味呵。远远的瞧见她家小姐顺着回廊走了过来。绿沁高声喊了句“小姐”,便瞧见那头蹲着的两个孩子立刻闪电般站了起来。小清舞把手里的麦草往后一抛就向着她娘奔去,信阳也跟在后面跑了过去。
清舞投入她娘香香的怀里,蹭了蹭,一抬头就见着了她娘熟悉的笑容里掩不住的哀愁。清舞拉了拉李尘烟的衣袖道:“娘,你怎么了?是不是哥哥惹你不开心了?舞儿那麽乖,反正不会是舞儿惹娘不开心。”信阳也傻乎乎的跟在一边道:“娘,阳儿不乖,娘不气。”李尘烟揉了揉两个孩子的头,低低的笑了声道:“两个傻孩子,不关你们的事。”清舞拉着她娘的袖子,看着信阳,小眼珠子转啊转啊的。
吃过午饭,和先生告了个假,清舞就拉着信阳躲进了小书房。
“妹妹,你这么急拉着我做什么?我都还没吃饱。”
清舞一跺脚,道:“就知道吃,你没看见娘愁的连饭都没吃两口吗?爹更是在他那个大书房里面不出来。肯定是出什麽事了,爹娘又不说与咱们听。你就一点也不急?”
“那妹妹,我们能做什麽?”
清舞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清秀的小楷记着一首诗: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正是诗经里的一首,名为《凯风》。诗的意思就是说:“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酸枣小树苗。树苗长得茁又壮,母亲养子多辛劳。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枣树长成柴。母亲贤惠又慈祥,我辈有愧不成材。泉水寒冷透骨凉,就在浚城墙外边。养育儿女七个人,母亲养育多辛劳。美丽可爱的黄鸟叫,清脆婉转似歌唱。养育儿女七个人,无谁能安母亲心。”是首感念母亲辛劳和养育之恩,自歉未能尽其孝道的诗。
清舞将这纸递给信阳,道:“用你的大字照着这个好好写一份,写好了娘一准儿开心。”信阳接过,看了看道:“妹妹,我怎么没看过这首?”顿了顿又说道:“不过既然妹妹说了,我照着写就是了,妹妹说的准没错。”
于是乎,清舞帮着磨墨,信阳手持羊毫,写了一张又一张。到那日头西下时分,方写出一张入得了清舞法眼的。再看这两个娃儿,却都已成了墨汁人了。衣服上、脸上、手上到处是黑一块黑一块的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