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京城 ...

  •   此刻众人恨不得上前捂住恭亲王的臭嘴,以免这两都脾气不好的主打起来。一个位尊,一个男女有别,旁人还不好拉架。

      不过,众人好歹是王孙贵胄,慌过一瞬后又都安静下来,等着看好戏。他们对“别人家的孩子”纳兰成德也很看不顺眼,每每犯错就要被家里长辈拿出来一顿训斥。

      此时巴不得他丢一次脸,众人暗地里眉眼乱飞笑而不语,好在杏儿没那么不靠谱,只微微冷笑两声说道:“这还真是天大的喜事,连纳兰家这一表三千里的亲戚都欢庆上了!纳兰公子不急着回府庆贺?”

      常宁听这话不对,才发觉气氛古怪,又收到众人飞来的眼色,干笑两声道:“好妹妹,可别恼,五哥是个不会说话的!”他没什么姐妹,向来把常住宫中的杏儿当妹妹,对着外人还能硬气,对杏儿却是一贯好脾气。

      杏儿当然不会接他这话,说的好像她不满皇五子出生似的,这可是要命的话题。

      “王爷可看错了,臣女可没恼,只是连日来心情不好才来的这骑马散心,刚不过是被不懂规矩的奴才惊到了!”杏儿微微笑着解释,“听到宫里五阿哥平安降生,我高兴还来不及!”远处千等万盼的隆禧终于到了,她又说了一句“去跟七阿哥赛马”就跑马走开。

      留下众人互相推桑,没热闹可看了,这会也快到中午饭了,他们的猎物还没影头,于是各自使眼色找借口,一哄而散奔向林区。还弓着身的奴才不由催促一声“少爷”,纳兰成德蹙眉瞧了一眼远去的杏儿,才躬身与常宁辞别回府。

      今日出来跑马,跑了几圈的杏儿心情本恢复的不错,就被这一闹又心情郁郁。被进前的隆禧发觉,他不了解前情只细声劝慰,“这是怎么了?前几日你心情不佳,如今我特意请你来跑马散心,你还这幅模样!我可也要不高兴啦!”杏儿勉强一笑,岔开这节,打起精神调笑了一番小伙伴,“还说呢!今儿是你请了我来的,我都到了半天了,你这做东的却不见影儿!说罢,什么人拖住了你的双腿?”

      “没有,哪有什么人!只是一点小事,家里奴才无能处理,才拖了片刻!”隆禧脸红了一瞬,连连摆手摇头。

      杏儿看他脸色,自然发觉了异样,可她不想窥探小伙伴的隐私,只略说了几句就提议赛马。隆禧想到最晚的迤逦,脸上一红,在想到今早起来的春光,又看了渐渐走远的杏儿,脸上血色慢慢褪去,神色沮丧。

      这一天过得飞快。杏儿跟着隆禧赛了一回马就到了中午饭点,正好打猎的也回来了,众人聚到休息区前的空地上,将处理好的猎物拿来烧烤,新打的猎物不多,才几只鸡兔,好在一只肥狍子,再加上马场献上的几只羊,一只鹿,就够众人饱餐一顿。下午再没人打猎,这许多人正好都会骑射,所以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比赛——骑射!

      当然,按年龄分为少年组和幼年组。

      两组共六项比试:短距离障碍赛马和长距离赛马,骑马射箭和定靶射箭,摔跤和投壶。

      其中两项只有少年组的参加,而摔跤只男孩加入,投壶又只女孩参加。

      一共八个冠军,杏儿没想到还拿了个短距离赛马的第一名(虽然是并列)。这可是大惊喜,要知道从她来到清朝后开始学骑射,到现在还不到一年。

      天赋不错!杏儿在心里捧了自己一句。

      下午三时,二月的北京城已渐将天黑,除了先行离开的纳兰,众人都玩的开心极了。到了时间也不拖延,各自收拾打理好,心满意足的回了家。

      北京城的春天还是一样的寒冷,北风呼呼的吹着,清宫里格外冷清,满宫的妃嫔都翘首期盼着男主人的回銮。

      坤宁宫里,赫舍里皇后格外期盼,她最心爱的儿子承祜,在他阿玛离宫后疾病离世,她痛的撕心裂肺,比当初流产来的还痛不欲生,但她不能倒下,她还等着皇上回京请罪。离京前皇上嘱咐她好好照顾皇嗣,看好后宫。她答应的好好的,可不到十天承祜就早夭了,她自然要请罪!可她要撑着,她要等皇上回宫后,将这完好的后宫交还给太皇太后。

      靠着这股信念,她熬过了儿子的头七,看着儿子下葬,只等来了皇上的一卷圣旨和一纸书信。

      回到后宫看到挺着大肚子的纳喇庶妃,她忍着泪暗想,等小阿哥出生,皇上是否会回?二月十四,五阿哥出生,满月,皇上传回旨意,却是未归!

      圣驾初三才到目的地,三日后就接到京城的丧事通知,当然不可能回了。

      三月初八,太皇太后的千秋节。从二月末皇后就在期待着圣驾的回归,可盼来的还是一纸圣书,京里气温还低,不利于太皇太后养病。

      皇后呆在冷清的坤宁宫里盼啊盼,到了五月,要到万寿节了,这下皇帝该回了,京里还有很多人等着向圣上贺寿呢!

      皇上又没回,因为孝庄知道了承祜的夭亡,又病情复发!

      皇后孝顺,自是理解,暗自咽下泪水。然后是炎热的夏季,京城进入高温天气,此时的紫禁城就是个大火炉,病了大半年的孝庄,体虚气弱,当然是不适宜回宫。

      圣驾继续停留在北边,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去了承德避暑。

      皇后就这样含着泪等了半年,快到中秋了,圣旨上已说了圣驾不回,但宫中可由皇后举办宫宴,招待在京的高官女眷,皇后又撑着一口气操办了一场盛大的中秋佳宴。

      八月十六,皇后收到康熙的嘉赏和一封信,看到最后一句,归期不定。赫舍里氏再也受不住,一口气提不上来,晕死过去。此时的皇后只想到她可怜的皇儿死了大半年,他的阿玛未回来看过一眼,她多次身体不虞,她的丈夫也没回京探望,跟当初走时一样留下她们母子俩孤零零的待在这冰冷的后宫。

      “娘娘……主子,您喝点粥吧!……嬷嬷求您了!”戴嬷嬷捧着一碗红枣小米粥进前,扶起塌上的皇后哀求。赫舍里氏也不想这么糟蹋自己,她挣扎着坐起,也不过吃了三五口,就再也吃不下去。戴嬷嬷也不勉强,她主子这是从去年小产后身子就坏了,还没养好又遭了如此大的打击,身子早拖垮了,能强撑半年,太医都说是奇迹,可那不是好事,如早早爆发,医治还容易,如今只能精心细养,否则有损子嗣。

      以戴嬷嬷为首的坤宁宫奴才如今想不了那么长远,她们大阿哥刚去,如今最重要的是养好娘娘身子。

      可这事哪是那么容易的!

      赫舍里氏从中秋节后病倒,即使有数位太医和宫外赫舍里家四处搜寻的神医医治,身体还是迅速的衰败下去。到了十月,天气渐冷时,她已起不来床。

      十月初二,又搬回赤城汤泉的康熙收到京城来的,关于皇后的病重通知书。

      八岁登基为帝,十六岁就能除鳌拜的少年天子康熙,这下他终于急了!

      他能不急吗?虽说如今奸臣鳌拜铲除了,可京里那些皇室宗室和满洲大族不是那么容易臣服的,还有北边的蒙古,南边的汉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儿子太少了,又没有了嫡子!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他的皇后不能出事!

      十月初二,与赤城养病的太皇太后商议后,康熙留下一众大臣,打马极速赶回京城。

      康熙十一年十月八日上午,皇后赫舍里芳儿终于等来了她期盼已久的皇帝丈夫回銮。

      康熙撇下宫门口跪迎的大臣和嫔妃,大踏步的走向坤宁宫。

      室内,赫舍里氏已昏迷两日。从九月中旬起赫舍里氏就常常昏睡,石氏多次递牌子请求侍疾都被驳回,坤宁宫没有了小主子,正主子又躺下了,众人虽还行事有度,可内心惶惶。康熙进入后看到的就是他那躺在雕龙画凤的黄花梨架子床上昏迷不醒的皇后,屋内就一个戴嬷嬷随伺,不见宫女和太医。

      康熙顿时就怒气高涨,但此时不是他发脾气的时候。他进前坐到床边,先是细细观察了一番赫舍里氏的气色,才小声的叫了两声“皇后!”

      不知是否巧合,还是她听到了心心念念的丈夫的呼唤,昏迷两天的赫舍里氏终于动了动双眼。

      “……皇上?”长期卧病,两日未进米食,赫舍里氏的声音衰弱,几近无声。好在康熙还有点心,一直观察着皇后的面容,看到其嘴唇蠕动,凑近了耳朵。

      康熙伸手握住了被子下皇后的手,低声答道:“是朕!朕回来了!芳儿,苦了你了!你要快快养好身子!”

      皇后听到了,忽尔一丝微笑。动了动右手握住康熙,安心睡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京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