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似锦繁华 ...

  •   唐朝长安,一如历朝历代所有的京都一般繁华热闹。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围棋局般工整凛正的城内布局、宽阔热闹的朱雀街道、往来繁华富庶的商人商以及那雄伟盛大的宫殿,无不令那所有前来膜拜供奉的使者叹为观止。
      唐永淳二年,唐高宗仙去,武则天临朝。
      次年光宅元年,正月初一,武则天改元嗣圣,大赦天下。正当上下百姓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灯火阑珊的长安在斑斓的夜色下,悄无声息地迎来了一批神秘之客。
      宽阔的朱雀大街作为长安城内的主要线道,起着引领者使臣直达大明宫觐见的作用。此时夜色昏昏,一行人身着黑色斗篷长袍在空旷的朱雀大街上匆匆急行,个个那般矫健的身子绝非是一般的练家子所有。他们行进迅速、整齐有序,为首的那名黑衣人半块金色面具掩面,冰凉的金属遮住了鼻翼以上的全部相貌,徒留了一双阴沉的双眸,惹人发寒。
      唐朝历来有夜禁的规定,除了每年的上元节三天,其他夜禁时期在街上游荡者,不论官民,皆少不了一顿杖责。
      这群黑衣人似是不知晓夜禁,光明正大地在朱雀大街上疾走。
      “喂,做甚么的!现在夜禁,居然还敢在朱雀大街上晃荡!”还未及走远,他们就迎面撞上了一支为数不多的夜巡队伍。发声制止他们的是队伍最前端的一个年轻小子,看起来是这些执金吾的队长,满脸的青涩稚气显然是未经历过什么世面靠着不薄家底谋来的一官半职。
      “呦呵,居然还是个持械进城!胆子也忒大了,这即使有通关文牒也护不了你们了。虽然小爷我不稀罕什么功劳,但你这样领着一群人来送死的爷还是第一次见呢!”
      那小子面色有些微醺着大放厥词,似乎是刚饮过不少酒,双眼迷离着也不及看清眼前是什么人,只当是送上门来的功劳,便挥挥手招呼着手下将他们全部带走。
      看着这突发的变故,为首的金面男子只是定立原地,颀长的身体上下散发着一股沉沉死气,微微抬首,灰黑斗篷下的那双眼睛如鹰般迅速锁定了面前那有些放肆的小子,太古的瞳孔中看不见任何波澜。没有听到进一步指挥,所有黑衣人几乎一致地朝着金面男子迅速聚拢,面色如常,右手却是默契地抚上腰间刀鞘。
      面对着骤变紧张的气氛,金吾卫们倒显得有些慌张,也不敢贸然上前,一个个手持长刀,愣愣地望向队长等待下一步指挥。
      “你们都瞧着爷作甚!把他们都带回去--”
      闻言,金吾卫互相交换了紧张神色,只得硬着头皮散开半圆形状地围上去。
      “哎呦!不可,我的小祖宗嘞!”
      恰此时,街道那头传来慌乱的脚步声,一句不可硬生生破坏了方才的紧张气氛,卫兵们握紧长刀的手也微缓地松了松。只见那条长道的不远处蹬蹬蹬跑来一名老者,汗水迷湿的脸上满是慌张,生怕他口中的那位‘小祖宗’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恩?”那小子闻这声音有些熟悉,微醉的脑袋中却又想不起是谁打扰他执法办公,不由晃了晃脑袋眯眼望去,待那人走近些才瞧了个仔细,原本酒气迷晕的头脑立时一阵清醒,不满的脸上也迅速恬起笑脸,语气在不知不觉中转了好几圈的道,“是王长史啊!您老这个时候不在司里主持大局,亲自前来岂不折煞了小人了。”
      原来这王长史正是执金吾的上头头,掌管夜禁大小一切事宜。平日里只需往司衙里一坐,动动手指就有大把的人鞍前马后,解决所有麻烦。按理巡夜这些小事根本不必劳他老人大驾,也难怪这小子光听着声音熟悉就是想不起是谁的来。这么一尊司里的大佛,饶是他曾寻了无数次机会,也没有几次效力跟前的机会啊!
      “回头...再找你算账!”那王长史匆匆赶来,眼见幸好没发生什么大事来,不由定了定心,喘了喘几口气回瞪了那小子一眼。
      那小子莫名其妙被上头瞪了一眼,虽不知是何缘由,但也从王长史那紧张的神色中察觉到事情似乎不大妙啊,只得暗搓着手讪讪站在一边,不敢再言语。
      那位王长史也顾不得满头黏湿的汗,几步一上前就向那位金面首领毕恭毕敬行了个礼,“属下管教不严,致使他们不知天高地厚令您受惊,还望您大人大量,手下留情些。”
      金吾卫观他们上头如此谦卑,再听了听这些话语皆是一惧,他们似乎不经意间得罪了一个大人物,尤其是那领头小子,最后一点微朦的酒意瞬间消散,面上可见的一点苍白。若是可以动的话,他真想狂抽上自己几个耳巴子,哎呦叫自己嘴欠!
      这时几个眼神都攀上了那金面黑衣人的身影,冰冷的面具混着斗篷下的黑影,谁也看不清他具体神色,无处观摩,只能希望这位神秘大人能真的手下留情。
      “无妨,他们也是按例行事”就在众人内心惶惶不安时,黑篷下传来暗沉的声音,仿若汹涌的海水撞上混黑的礁石,低沉地撞击着每个人的耳膜。
      王长史心下一松,突地想起前来的重点,顿时脸色绷的更紧,于是又行了一礼,较之至少得更是严谨慎重,声音也不由地压的低了低“陛下有旨,特命在下前来带路,恐生麻烦。”
      “有劳。”
      深知此事的重要性,王长史也不敢过多废话,领着人就往宫城走去,此一路顺通无阻。
      刚进了皇宫,就有一个太监走上前来,一丝不苟的深蓝色着装裹着偏瘦的身体,小脸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一眼瞧上去甚是清秀端整。
      “奴才奉命,陛下已在宣政殿等候多时了。”
      王长史一眼就瞧出这位正是陛下现眼前的红人,赶忙作揖道,“原来是安公公,竟如此在下就先行告退了。”
      “时间也不早了,长史大人您就先回吧。”稍显稚嫩的声音,这位安公公年纪不大,也就十五左右的岁数。只听说从小就因家里贫穷被送进的宫,因着相貌不错加上机缘巧合便得以一直跟随着总管太监严公公手底下学习。近些年被陛下看中提拔成近身伺候的太监,一时间好不风光,惹得不少人眼巴巴地凑上来讨好奉承。
      王长史听着安公公的声音,真如软风吹拂到人心窝里,痒痒的,又观其举止大方、自成风流。不禁暗叹,到底是陛下的人,果然不是一般能比。
      按耐下心中细微的变化,王长史知道这事从急,也不敢过多言语,只道了声“有劳公公”便退下了。这正月里的,除却去年的旧事,光是开春要准备的事物就是不少,因此不敢停顿,径直往府衙的方向去了。

      宣政殿内
      云顶檀木雕刻的龙纹威武的缠绕在殿内的梁木上,龙凤相应的玉石柱震慑威压,左右两侧是罕见水晶琉璃灯,将大殿照的瓦亮剔透。中间是玉阶龙图,威严怒目地瞪着殿前的任何人,再往上是沉香木制的案几,金漆雕龙的宝座...
      从一进殿内,金面黑篷便感受的四周的威压,那是为王气的威压。周围的事物在长年的龙气烘托下,也无形之中带着震慑,震慑着底下朝拜的蝼蚁。当然,这些威压都是都只是附带的,令他忍不住跪下单膝,效忠前后的从始至终都只有龙座上的那一人。
      “臣上爻拜见陛下。”金面男子毕恭毕敬单膝跪下,俯首行礼,脸上看不清任何表情的波动。
      闻言,那抹明黄色身影的人放下手中案牍,抬起头朝下方看了看。一袭金丝赤金龙袍,雍容华贵的妆容上带着不可直视的王族威严,眼角皱纹微敛,容颜虽旧但仍遮不住曾经的风韵绝色。一双凤目更是带着睥睨天下的气势,压的在场所有人不敢深吸气。
      “爱卿免礼。”皇座上的人朱唇微启,口气中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金面首领听闻便起了身站在一旁,未有言语,只是仍微俯首面,对皇帝表现得甚是恭敬。
      武帝知晓他是有要事禀报,要不然也不会在数月前命人快马加鞭送来急报,上求回京述职。她虽然也惊诧片刻什么急事能令一向稳重的上爻将军如此慌乱,但似乎只有那件事情了......
      凤目微狭,扫过身侧的严公公。严公公资历深厚,算得上这深宫里的老人了,顿时领会陛下的意图,便道了声“奴才告退”后领着无关人等都退了出去,顺手命手下掩上了朱红的殿门,在外头看守伺候。
      一时间偌大的殿内显得有些空荡荡的,殿前殿后两个人,一个斜倾坐着,一个站如劲松。眼看着无关的人都退了出去,金面男子原本淡然的神色噔时变得凝重,如打破平静的湖面,抬步上前,复又跪在殿前道,“陛下,臣有要事禀告!”
      目光扫了扫面前跪着的男子,凤瞳中一缕异样的倏然闪过,很快就回归平静,看不出丝毫变化。武帝正了正身,金丝的龙纹在琉璃灯光的下流转飞舞。静默了半刻,一股正色威严却带着寸丝沙哑的声音才在那唇齿中缓缓掷地。
      “可是有它的消息了?”
      “陛下英明,只是...”金色的面具在灯火下泛着一团飘忽不定的黄光,如同面具背后那双漆黑的墨瞳,波澜的犹豫闪烁其中,在头顶那双凤目的注视下沉声道,“似乎有些麻烦。”
      “麻烦啊...”
      武帝恍若思索,眉头轻锁,如同尾音淡淡飘远。只消下刻,凌厉的尊威再度袭上面来,如同傲立的龙凰,好像之前的那份收敛只是惑敌的一种伪装。嘴角也染上一层嗜血的本能,配上那双灼灼的凤目开启闭阖。
      “朕,最不怕的就是麻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