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待了十来日,亦安着实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养”下去了,她得出去走走。
      她一连半月没出这静安苑,日子又清闲。自打她醒来以后,崔氏一天到晚当归鸽子汤,莲藕莲子汤,山药大补汤轮番上阵,还安排厨房每日加小灶。每日就这样被喂得肚皮鼓鼓然后躺在床上,她都捏得到自己脸上逐渐丰腴出来的肉肉。
      崔氏表示很满意。
      亦安振振精神,也是该去接触接触这府上的人了。
      她病得这些日子里,倒有些人来前来看望,不过崔氏只在前厅接待了,并不让她出来会面。在里屋,偶尔能听见前厅传来的谈话声。
      这些日子里唯一见过的便是三夫人许氏和她那小女儿。小女儿才满三岁,扎着俩个小抓髻在母亲怀里拱来拱去,手不住脚不住地闹腾。许氏抱不住她,没和母亲说几句话就回去了。走之前进来里屋瞧亦安,亦安睡得迷迷糊糊的,许氏抱着小女儿和母亲站在床前,母亲逗着那小孩说叫姐姐。
      那小孩年纪不大,脾气却牛哄哄,不耐看了一眼亦安,扭头无视。
      亦安:……
      前世她和许氏接触不多,印象中这位三夫人总是柔柔弱弱的,说起话来声音也是细声细气的。每每府上有什么宴席,她也是不多话的。
      许氏的家世算不上强大,与当时的谢家相比,自然是高嫁。许家后人多资质平平,独其父许明恭一支人发展兴旺。许明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取建昭八年探花,官赐翰林院编修。后擢国子监司业,迁翰林院侍讲学士,官品从四。
      为官之道深似海,尚有大慧者方能驾驭就轻。若想仕途平顺,仅靠满腹学识是不够的。许明恭为人谦逊,不骄不躁,为人行事更是稳重谨慎。许家子弟皆受其训,当年老夫人正是看中了许家发展的态势,才令小儿子谢启衡求取许家女。
      只是这桩婚事并不如人人意,谢启衡尚过年轻气盛,甚是反感老一辈插手干涉其人生大事,当然对许氏也无好感。许氏自幼受家训妇德之道,稳重自持,贤良淑德。少年夫妇,这两人一个尚青涩带刺,一个却已瓜熟蒂落,过于成熟。
      许氏诞下一子后,三叔伯便调任离京任职地方官职,常年聚少离多。
      如此说来,谢弘煜这么能折腾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小缺少父亲“管教”,惹是生非是一把手。
      过了一世,倒是一点都没变。
      ——
      今早崔氏要带她去老夫人院里请安,足不出户半月,亦安就盼着什么时候能出去见见人透透风的。
      一早起来,几个丫鬟前前后后围着收拾梳理。迎晴特意给她绾了个双螺髻,两边各绑上一缕红绳垂落下来。
      前额的碎发这些时日长了稍许,嬷嬷找来一把剪刀,说这一刀下去,保证剪得是又平又齐。结果她睁开眼瞅镜子的时候,小嘴一瘪差点没哭出来。这剪的是齐平了,就是短了些。大半个额头没遮住,露出毛毛虫般皱着的两条眉毛。
      嬷嬷也似乎有些汗颜,亦安觉得那僵硬的表情可以解读出“老身操手剪发几十年从未失手!今日竟……”一系列内心活动
      嬷嬷表情调整得很快,一边用木梳梳着她的小刘海,一边口中赞赞有词,“瞧这小模样多可爱。”
      谢亦安:……
      上辈子虽说没打理过小孩,但别人家的小孩不是这样的好吗?
      芷清取了几套衣服来,几件艳丽的海棠花红色的被亦安退掉了,留了件豆青色的烟纱散花裙,印梅上裳,外套一件素绒绣花袄。芷菁还有些纳闷,这些不是小姐平日最喜欢的吗?
      亦安没有别的心思,大概是上一世素雅惯了,即使身为小孩,她也一时接受不了如此迥异的风格。
      待到亦安穿上身,芷清才深感其选择之妙。姑娘本就肌如白雪,搭配素青色两两相称,一眼看去只觉清丽亮眼,合适至极。
      细看去,圆嘟嘟的脸上俩颗大眼睛水灵灵,转悠着。不时一笑,眼睛立刻弯成一汪月牙儿,盛满了盈盈月光,长而浓密的睫毛搭在上方,甚是甜美。小巧挺翘的鼻尖也是圆圆的,一笑就显现的两处小酒窝也是圆圆的。
      芷菁现在有些明白夫人的心情了。这么个粉雕玉琢的娃娃,除了宠着还能怎么的。
      临出门前嬷嬷不放心,又回屋去取了件织锦羽缎斗篷给小姐加上。
      ……
      亦安一行人到了老夫人的院外,还未进去,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笑声虽大,却不聒噪,听来倒是愉悦气息。
      母亲携着她,一行人走进去。老夫人正在用早点,大夫人韦氏和薛姨娘正在一旁伺候着,韦氏不知说了什么逗趣的话,惹得众人笑开了花。先前院里听闻的笑声便是她。
      韦氏见她们进来,笑着招呼她们:“弟妹来了,今儿早啊——哟,亦安也来啦。”
      “稀客稀客,来来来伯母看看,我们亦安可好久没露面咯。”
      母亲走向里头老夫人那儿请安,“她呀,是个待不住的性子,早盼着什么时候能溜出来放放风了。”
      “孩子天性,你可别憋坏了她。”老夫人道。
      “亦安还要梅花么?”韦氏逗她,“我昨个问了你五哥儿,他可是再不要的了。”
      “净瞎说,五哥儿挨了板子现在还不能下地呢。”老夫人拆墙,说这话时顺道看了一眼许氏,提起五哥儿她心里就恼许氏,宝贝孙子怎么能下那么大的手呢。
      “你可别再打趣九儿了,保不准她还要呢。”母亲也不留情面戏谑她。
      亦安傻站在那儿,被周围人调笑一通,却有些愣愣的。
      她不太习惯如今的谢家。
      九小姐显然在府里很受关注,是个受宠的角儿。但她不一样,她根本来说,骨子里还是那个在谢府受人孤立,冷落的四小姐。在她记忆里,除了老夫人的慈爱,这府上是没有任何家的温馨和关爱的。但今日她所感受的谢府,却和记忆中大不相同。
      “亦安,别愣着了,快过来给老祖宗请安。”母亲催促她。
      她回过神,走到祖母面前,低头一拜,“祖母吉祥,亦安给您请安了。”
      “好,好。”老夫人笑着回应。
      她抬起头来,才看见这张阔别多年的脸,与记忆中的那张重合起来,竟相差无异。
      原来她记住的,一直都是现在这般健康神采奕奕的祖母。
      “九丫头长肉啦,瞧这小脸胖嘟嘟的。”祖母用手碰了碰亦安的小脸,欣慰笑道。老人总是很乐见到子孙福相。
      “母亲每日都让我喝一大碗补汤,祖母。”亦安举起双手比划了一个大大的碗,“很多,我都喝不下了。”说完畏惧地瞟一眼崔氏的方向,又转头可怜兮兮地看向老夫人。
      崔氏的补汤供给太强大了,起初她以为也就一天两天的事,哪怕多点,忍忍喝下去也就结了。却没想一连十来日,日日如此。即便每日不重样她也是喝腻了,现在想到便要皱眉头。
      一日吃鲍鱼那叫进补,天天吃那就腻人心脾了。
      老夫人点点她的小鼻子,小丫头鬼灵精,“佩之,你也让她缓缓吧,小孩的身体哪能受的住。关心是好,也要按着法子来,循序渐进才对。”
      “母亲,儿媳知道了。”崔氏恭敬回道。
      “今日,九丫头就留在祖母这儿用午膳可好?”老夫人摸摸面前的人儿的头。
      亦安忙不迭地地点头说好。
      正说着,门口又有人进来了。亦安转头去看,款款而来了几位小姐,在各自仆人的拥护下进屋。领头的那位姑娘着一身明艳鹅黄色裙裾,甚是亮眼,碎步而摇的金丝八宝攒珠钗点缀其上,气质卓态。
      待其走近,亦安方才见其正脸。少女五官秀丽端庄,温婉怡人。资形俏丽,浑身上下皆是气韵。她走向前来朝祖母行礼,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端庄守礼。
      如此大雅之态,此女便是谢府大房嫡女,韦氏之女谢菡芸了。其在谢府子嗣中排行第三,紧随其后的霞衣女子便是韦氏二女,其妹谢菡钰。不同于姐姐的温婉含蓄的气质,谢菡钰娇盈自傲,气势逼人。
      亦安看见她,心里咯噔就想起一些前世的回忆。
      她可记得这位,是个不好相与的主。谢菡钰为人好胜强势,傲慢娇衿,典型的娇贵大小姐。前世亦安也不是个软柿子,别人为难她一分,她万万不会去容忍的。因此也与这娇小姐多有摩擦。现在想来,不过是些女孩间的明争暗斗,颇为幼稚。
      再看到来人身旁之人时,亦安的表情就凝在了脸上,一时笑意尽无。原本闪耀着熠熠光辉的眸子也变得深沉晦暗,看着她一步步朝自己方向走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