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房塘桑 ...

  •   房塘桑
      一片废弃的老屋,一口闲置的陈塘,一棵久远的古桑;这是爷爷今生最不能释怀的东西,更是他的宿命。
      房是先祖留下的老房,塘是祖上挖开的陈塘,桑亦是祖上载植的古桑;爷爷的童年便以这三样为载体。正如他常说的落叶归根一样,现值古稀之龄的他,抛下该享的福,避开子孙关怀的目光,一个人孤默地守着那房,那塘,那桑。
      记得曾经听爷爷说起过,那房本不是一片废墟,它很漂亮,尤其是在夕阳下,金黄色的汁液慢慢从房顶倾下时,它像极了一件工艺品;那塘本也不是闲置的,一到夏令,满塘淡淡的荷香就会漫了整个村子,白的粉的荷花点缀在挤挤攘攘的绿的荷叶之中,惹的鱼儿不时的跃出水面,鸟儿流连地落在荷叶上,几阵凉爽的风夹杂着淡淡的荷香从塘对面习习而来,行路的人就忍不住要停脚在塘边的树荫下小憩片刻;那桑木本有两个人环抱不住的躯干,终日里无声地站在房塘中间,巧妙的将自己与房塘融为一体。每到桑熟之时,紫红的桑椹足够全村的小孩吃上两天。
      爷爷也曾几乎垂泪地说过,这房、这塘、这桑是在70年更变了的,并且是他自己经手变更的。在那个年代,这样旧的事物是要被破除的,整个村子都迁了,并且把带不走的旧物都毁了,正值血气方刚的爷爷,为了革命,便带头先毁了这房塘桑。直到革命结束了,很多错误得以纠正了,爷爷才抛开满腔的热情,对着夕阳下的一片废墟的祖宅,痛苦的流下了泪行。
      这期间,家已经搬到了镇上,大伯和爸爸早已成家另立门户,爷爷奶奶就和没成家的三叔住在一起。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三叔也热热闹闹的结了婚;奶奶却在日子越过越好的年岁里去了,留下孤孑的爷爷。爷爷看着他忙碌的子孙,就决定一个人回老家,回到那片祖宅上,秉承祖业;任几个儿子儿媳如何都劝拉不住,爷爷在一个明媚的春日里,打了包袱,一个人回去了。
      他在祖宅上盖起了一座三间的新房,在屋后开了一片不大的菜园,在四围种上了青翠的竹子;塘里也重新畜了水,栽上了新荷;紧跟着老桑桩上的盈绿也一天天招摇起来;爷爷这一住便是十年,他常严肃地说道,这十年算是赎罪了。现在,这位孤孑的老人常在夕阳即沉的时候,搬张椅子,坐在桑树下,吧嗒吧嗒地抽上几口烟锅,那久经沧桑的脸上便透着些满足的笑容。
      在那一年过年时,他的三个儿子都带着全家来看他了,他们吃着他种的菜,谈论着他们的这个家,最后三个儿子一致决定接他去城里住。是啊,不管怎么说,老人为这个家辛苦了一辈子,该享享福了。
      他静静地听着儿孙们的话,脸上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等他们说完了,他顿了顿说道“你们都回去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我一个人在这儿住惯了,哪都不想去了,也去不了了,该哪天就哪天睡在这儿再也不醒了,这个地方生我养我,也生了你们,养了你们,就让我守在这吧!人老了总是要像叶子一样归根的!”
      打那以后儿孙们再也没提要接他去城里享福,只是回来看他的间隔越来越小了。或许这片祖宅便是爷爷最大的幸福了,至少我们能感觉到老人住在那的幸福感!
      夕阳低低地挂在天际,金黄色的汁液缓缓地泻下,一位看似孤孑的老人静静地坐在桑树下,与左右的房、塘巧妙的融为一体,他不慌不忙的点着烟锅,抽上一口,看着西天的一片闲云,浅浅地笑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