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半个月后 ...
-
半月后,天山脚下的一所茶楼,说书先生正托唾沫横飞地戏说当日武林盟会。
“上回书说道,慕容当归与南疆勾结,趁着林家防备松懈,在酒水中下毒毒害各大门派,之后有以在场众人性命相挟,要求林家庄交出白玉杯。谁知白玉杯早已在几日前失窃,林老庄主也不知其下落。
慕容当归大怒,下令门人屠光林家子弟。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顾大侠挺身而出,怒斥慕容当归无耻行径。
慕容当归冷喝一声,道,你这黄毛小儿好大胆,看爷爷这次不得好好教训于你。
顾大侠全无畏惧之态,斥道,歪魔邪道,天下人人人得而诛之。
话音刚落,顾大侠便以一手阿弥陀佛掌对战,刹那间天地变色,飞沙走石,只见顾大侠双手变幻出千万重影,每一招看上去像是虚的,可等慕容当归打上去才知道,原来每一手都是实的。
慕容当归当场重伤倒地不起,吐出三口鲜血,不敢置信地看着顾大侠。”
说书人眉飞色舞,说得兴头正起,却不料被一听客打断:“阿弥陀佛掌不是少林宗的功夫吗?顾大侠此招用得如此娴熟,莫非是少林宗人?”
说书人噎了一噎,不太开心地反驳道:“顾大侠武艺高强,早已融会天下各派绝学,并非只会少林宗这一门的功夫。至于顾大侠师从何派,暂无人知,老朽自然也说不出来。”
听客张嘴,正要继续问什么,却被旁人用手肘推了推,劝道:“你专心听书便是了,怎有这么多问题?”
说书人见那人闭嘴,才满意得一拍惊堂木,续道:“躲在暗处的南疆王见慕容当归受伤,心下大骇,趁顾大侠不注意,他于暗处飞出数十枚暗器,瞬间封锁了顾大侠的所有退路。顾大侠听脑后生风,想要避开却已来不及。”
说书人语调起伏不定,说到最后一句更是有意放慢语气,很好地调动了听客的积极性。
果然,听客们闻言,议论纷纷:“南疆人好阴险!”
说书人见状,满意地大笑三声:“顾大侠早已练就一身铜皮铁骨,刀枪不入,区区暗器如何能伤到顾大侠?数十枚暗器全数落到顾大侠身上,南疆王自以为偷袭得逞,面上喜色,大笑道,区区稚儿,不堪一击!
谁知顾大侠只是轻轻抖了抖袍子,暗器竟然全部掉落在地,再看顾大侠身上,丝毫没有受伤的痕迹。
南疆王惊怒不已,又要使坏,顾大侠随身抽出一把长剑,一招百步飞剑,直接重挫南疆王。顾大侠不止武功高强,为人更是值得敬佩,他虽伤了这些人,却也留了他们性命,只让他们滚回家去,改过自新便是!”
“好!”听客们纷纷鼓掌。
唯有方才那人面上更是不解:“铜皮铁骨这是形意门的功夫,百步飞剑则是昆仑派的功夫,这位顾大侠究竟是何人?”
顾念之趴在栏杆处,听下头说书的越说越离谱,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
顾九凑过来,惊奇道:“师父,为什么一路上听到的版本,每个都不一样啊?”
顾念之猛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瞪着双眼教训:“啰嗦。”
顾九捂着脑袋撇嘴。
“对了,”顾念之回身翻了半天,总算把那把银蛇剑找了出来,“为师差点忘了,这是给你添的嫁妆,啊不,添的传家之宝。”
听说别人家的师父在徒弟出师后,都会送一把绝世名剑寄托自己的祝福。也不知自家师父会给自己什么训诫?顾九一脸期待地把银蛇剑接过来,刷拉一下拉开。
顾九犹疑不定地看着手中剑,半响,才小心翼翼地开口:“师父,这好像是把断剑……”
顾念之捂着嘴干咳了几声,一脸肃然:“这便是为师对你的训诫了。剑客之道,其实并不在剑,而是在于侠这一字。”
自家师父难得有提点之意,顾九站直了身体,认真聆听。
“何为侠道?扶贫济弱锄强扶弱是为侠,征战沙场保家卫国是为侠,深明大义进退得宜亦为侠,但追其本溯,这些都不是侠的本质。你要记住,侠首先,是一个人。”
“小九,为师问你,与人对战,生死关头,若你手中武器骤然断裂,你可会直接认输?”
“路见不平,若你手中无剑,你又可会当做视而不见?”
“刀也好,剑也罢,最初都是为了杀人而造,说到底不过都是一种无情的兵器。可为何有的却能养正气、匡天下,而有的却只重杀戮、掀腥风?”
“你若能明辨是非,凡事无愧于己,这,便是侠心。有了侠心,你手中是宝剑、是妖剑、还是断剑,又有何区别?”
顾念之教完徒弟,伸手在发愣的顾九头顶摸了摸,温和道:“该说的为师都说完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顾九听完这一番话,果真对师父肃然起敬:“徒儿出门游历三年,看遍山河大川,也看过不少人世百态,在外的时间越长,徒儿心中的疑惑就越甚。今日得师父提点,方才恍然大悟。”
顾念之世外高人一般摆摆手:“不尝苦楚,怎知甜蜜?不曾疑惑,又何来大悟?我派师祖定下规矩,弟子年满十二便要下山历练三年,其中的深意,你须得好好琢磨啊。对了,既然三年已过,为何你迟迟不返师门?”
说起此事顾念之还有些心塞。三年前,他将顾九丢出门去历练,约好以小阳春为限,谁知三年过后,顾九全然不知所踪。顾念之无法,只得拾掇拾掇了行李,亲自下山来寻他。
也正是在寻他的路上,顾念之遇到了段逸。
顾九羞愧垂下头,不好意思道:“我迷路了……”
顾念之抽了抽嘴角,心道,很好,果真与为师一脉相承。
任由顾九在一旁冥想参悟,顾念之给自己倒了杯茶,又给自己添了块梅花糕。
段逸摇了摇头:“你就是这般教徒弟的?”
顾念之笑眯眯摆手:“你也知道,我不习武。这徒弟虽是收了,我却没什么好教他的,只能将书上看到过的人生道理同他说一说,指引他向正道罢了。”
段逸不置可否地笑了一声。分明就是忽悠罢了。
谈到此事,顾念之托着下颌不禁好奇道:“说起来,你也是邪教,天忍门也是邪教,行事风格怎么差这么多?”
段逸斜眼瞧了他一眼:“在江湖人眼里,我们与他们并无差别。”
顾念之略有不解。
段逸嗤笑一声:“江湖如何评价阴阳教?”
顾念之沉吟半响:“作奸犯科,无恶不作。”
“如何评价天忍门?”
“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如何评价合欢宗?”
“狗走狐淫,无恶不作。”
“如何评价南疆巫族?”
“为非作歹,无恶不作。”
说到这里,顾念之也意识到了。
段逸一摊手。
顾念之叹道:“可我瞧着,你们实在没有什么邪教的风范啊。”
段逸微微眯眼,似有怀念:“那是你没看到过十年前的昭娘。”
一听这话便知有八卦!正好今日昭娘在客栈里睡懒觉不在,顾念之眼神亮了起来:“教主何出此言?”
段逸斟酌片刻,缓缓道:“昭娘十余年前,还只是个普通的人妇,更没有如今的武艺在身。在她孩儿周岁之时,昭娘回了娘家住了一阵,可回到家后,却发现她那相公已经身首分离。”
顾念之皱眉:“可是仇家寻仇?”
段逸摇摇头,目光沉重:“她那相公跟你一样,只是个穷书生罢了,并无仇家。他只是上街时,不小心卷入了江湖械斗中,被人误伤致死。”
顾念之一愣,喃喃道:“刀剑无眼,昭娘便是要报仇,恐怕都不知道该找谁。”
段逸叹了口气:“骤然没了顶梁柱,昭娘那时又什么都不会,很快,家里便穷得揭不开锅。昭娘她那孩儿,便在一年之后,被活活饿死了。后来,我师父在路边捡到只剩半条命的她,将她带回了阴阳教,又派人教她一身武功,昭娘这才活了下来。”
顾念之尝试提起唇角,却半响没能作出一个笑来:“怕是老教主让人将当日械斗的门派都查了个干净吧?唯有仇恨,才能让一个一心求死的人苟活下来。”
段逸喝口水润了润嗓子,点头道:“想来你也应当听说过,尹家灭门案、柳家灭门案和徐家灭门案皆是昭娘的手笔。那时候徐州一日之间发生灭门惨案,几大家族血流成河,死伤无数。不止是昭娘,师父在时,几大属下无人不是命案累累。江湖人叫我们一句邪教,并不过分。”
顾念之哑然无言。许久,才叹道:“与那时相比,昭娘如今倒是平和了许多。”
段逸面上神色并无波动:“昭娘原本与她相公很恩爱,受刺激后心神大乱,那时已有些疯癫之象。灭门案后,师父捡到了我,自己没空暇便将我丢给了昭娘养,这才让她慢慢恢复了正常。”
顾念之很能理解。昭娘失子不久,正是母性泛滥之时。怪不得平日里见昭娘和段逸关系匪浅,背后竟有这般养育之恩。
“说起来阴阳教的人,好像谁的命都不好。”段逸笑笑,心中略有感慨,“我自幼家破,连父母的印象都没有;阿白也是个捡来的孤儿,自幼只能与刀为伍;小莫天生体弱,七岁以前都泡在毒虫水里,如今才可在外走动;万先生也是在中年之时腰突生变故,从腰缠万贯变为一穷二白。”
顾念之被带得心头有些发酸。
顾念之垂眸想了想,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又伸手摸了摸段逸的头发:“谁说阴阳教的人命都不好?你看,我的命就很好。你收了我,以后大家也会好起来了。”
段逸心头一软,抬头迎向顾念之的双眼。然而段逸目光虽带笑意,口中说出来的话却没什么柔软的意思,而是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那是自然,你签了卖身契,便是想走也走不了。”
顾念之:……
就知道不该同情这种恶名远播的邪教教主!
段逸忍不住露出笑容,好心情地逗了对方一句:“我去武林盟,是为了碧春簪。而这次又是为了何事,你不如猜猜。”
“天山上有二十四庄,左十二庄庄主卫夫子生辰在即,附近门派皆会齐聚于此。”顾念之恹恹拨弄着手中茶盏。
段逸笑得更明显了。
顾念之话锋一转,翻了个白眼道:“但是此事与你没什么关系。你来此处,估计又是听说了段家的哪样东西出现了。”
段逸笑出了声,连声赞道:“阿念当真是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