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二卷.玉带钩 琅琊王氏 ...

  •   琅琊王氏家族绵延千年,开基于两汉,鼎盛于魏晋,至本朝仍是盘踞齐州的第一大望族。往昔魏晋之时,王氏与谢氏并称“会稽王谢两风流”,今谢氏已式微没落,王氏亦不比当年,晋时王氏儿女只与士族高门联姻,连皇室都瞧不上眼,而本朝琅琊王氏与李氏皇族已有数度结亲,为的是在大开科举之今世护住琅琊王氏最后的荣光。
      王妙灵,王家族长王琛嫡长女,生于隆治元年,自小便被族人寄予厚望。
      王妙灵依稀记得自己三四岁的时候就有无数人带着邀功请赏的意味啧啧惊叹:“我们大小姐好一个美人胚子哟,想必将来不是皇后也是王妃。”听多了便觉不屑。
      琅琊王氏自然重点培养天资出众的嫡长女,王妙灵记不得自己从几岁起就开始学习琴棋书画,不止,女红、礼仪、诗赋,都要学个遍。王妙灵知道,因为自己将来是要嫁给皇家李的儿子,所以别的姐妹玩耍谈笑的时候,她必须维持大小姐的端庄仪态,这样一举一动合乎礼仪规范的小姐才配做皇后、王妃。何况女学的师傅们盯紧了她一个人,放课后别的姐妹可以打闹嬉笑,只要不做的太过分。而她如果笑出声来也会被不知从哪冒出来的铁青着脸的师傅打手心。
      从小到大王妙灵都知道自己与家里其他姐妹都不一样。那些女孩子显然也清楚这一点,她们彼此嬉笑,见了王妙灵便会立刻收了放肆的笑颜恭恭敬敬地喊一声:“大姐姐!”师傅们私底下说王妙灵有母仪天下的风范,的确如此,再活泼的王家女儿在王妙灵面前也不敢造次。同时顺理成章地王妙灵也从未与哪个姐妹亲近。她听说哪两个要好的姐妹晚上同寝一床,首先感到的是不可思议。王妙灵有个小她两岁的同母胞妹王秋明,倒与另一个庶出姐妹更要好,与嫡亲的姐姐也不敢多说话,常嬉笑道:“姐姐,等一下师傅来检查你的字习得怎样,见了我和你说闲话就要怪我误了你的事啰!”便一溜烟跑了。
      其实王妙灵并不是很在乎姐妹之间有多亲近。她是大小姐,自然不能众多姐妹之间平常相待。她的少女时代也看重的是来自王云织的竞争。王云织是她的三叔的嫡长女,与她同岁,相貌才情也与她是伯仲之间。她的三叔是庶子,然而入了科举,如今是堂堂三品大员,与之相比王妙灵的父亲虽有侯爵,但白身身份就稍显得不好看了,两人因此生了间隙,只是毕竟都是王家人,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分家后,三叔自立门户了,就希望他的女儿能嫁予天家——都是王家女儿,谁比不上谁呢?
      王妙灵和王云织各方面旗鼓相当,从小二女就将彼此视为竞争对手,彼此都眼睛紧紧盯着对方,绝不落下半步。
      其实王妙灵心里知道,纳王家的女儿不就是为了笼络琅琊王氏?既然如此,不选族长的女儿作何用?三叔以为他是朝廷命官又是王家人,天家就会倾向他,却是彻彻底底地错了。只是她不希望族里有人分去她堂堂大小姐、未来的天家新妇的光彩,才对王云织寸步不让。果不其然。隆治十五年,接到朝廷封她为豫王妃的内诏时,王妙灵淡然而有几分同情地扫了俯首僵立的王云织一眼,向着北朔深深下拜。
      王妙灵与王云织的关系本不算很僵,毕竟自家姐妹。没想到接了圣旨的那天晚上,王云织冲进王妙灵的屋子。
      “七妹,你这是做什么!”王妙灵惊道。
      “你们早就知道是不是!”王云织以从未有过的失态喊道,“你和你父亲,你们大房,早就知道天家选妃只会从长房选是不是!你们看了我十六年的笑话,很好笑是不是!现在你是豫王妃了,很高兴对吧,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就是个笑话!”
      “王云织!”王妙灵觉得王云织今日实在失态得过分,喝道。心里暗自感叹一声:人生失意无南北。
      大概是因为这里声音在静夜里显得喧嚷,隔壁几间厢房都点起了灯。见此,王云织似乎恢复了理智,冷哼一声,急急转身离开。
      看着王云织的背影,王妙灵心里“呵”一声,却也多了一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意味。她向隔壁往这儿张望的姐妹斥道:“夜已深了,还不安睡,想看什么热闹!看你们轻浮的样子像是我王氏的女儿么!”众人悻悻地熄灯。王妙灵也和衣入睡。
      那个夜晚分为宁静。
      对于这个结果,王氏族人大多不是很满意。豫王李元虽有文雅俊秀之名,其人曾在京中春宴雅集夺魁,甚至声名远扬至海东齐州,但据说其出身低微,母妃早死,自小不受陛下爱重,成年了也在陛下十四位皇子中算是无权无势的,有些清名文采算什么呢?王琛内心深处其实是希望能将王妙灵嫁给韩王的。他终究希望女儿能成为皇后,大唐帝国母仪天下的国母,而不是一个食禄的小小王妃。皇长子太子和皇三子陈王年纪都大了,早有妻室,虽皆有继承大统之望,但王妙灵与这两人注定无缘了——就算是未来的天子,王家女儿也绝无做小的道理。于是王琛就把目光投向皇四子韩王李璞,现今皇后是宛宗继后,韩王是她唯一的亲生儿子,对韩王是尽力扶持,有窥探东宫之势。王琛认为,韩王不乏夺嫡的希望,而且韩王妃已于隆治十四年薨,目前韩王已过妻丧,皇后正在为韩王物色新妃,王琛瞅准了机会,暗里向皇后示好,皇后也对其多加赞赏,这样一来本以为王妙灵嫁给韩王是板上钉钉的事,不想圣旨下来,却是将王妙灵配给了籍籍无名的皇十一子豫王,一想便知这是皇上心知韩王有意于储副之位,忌惮韩王与琅琊王氏结盟,故不许韩王娶王氏女。王琛不免沮丧至极。
      王妙灵却对族人的叹息嗤之以鼻:“父亲大人,当朝太子立为储君已双十载有多,向来行事端正、素无差错,东宫在朝中势力根深蒂固,岂是他人想取而代之便可的?陈王、韩王之辈有夺嫡之心,女儿以为怕是不得善终。与那等怀有异心的枭獍之徒结亲只要防王家被连累啊。”
      王琛不置可否,半晌长叹一声道:“也罢,人说豫王温雅仁善,但愿是你的良人。”
      后来的封后大典上,凤冠霞帔、一步一步走上御座时,王妙灵心想:父亲若知这阴差阳错的,他的女儿终于成为大唐的皇后,想必很欣慰吧?
      齐州侯王琛于隆治十七年卒。
      走近了些,王妙灵从厚重的垂帘里看见她的夫君——大唐的新皇陛下玄黑龙袍的挺拔俊朗的轮廓,旁边不远处立着的是她的小姑,新封的长宁长公主殿下李青瓷,也是皇上特别指定的封后大典的司仪。
      呵,不过如此。王妙灵心里平静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