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诗云:凤凰楼下对天泉,鹦鹉洲中匝管弦。旧识平阳佳丽地,今逢上巳盛明年。舟将水动千寻日,幕共林横两岸烟。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写的正是三月三上巳节一时之盛景。

      更有人道,“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更足见上巳节时是何等游人如织,四野如市。

      扬州虽不比长安的都城景象,但桃花盛放,一望如锦,瘦西湖上碧波粼粼,水面上画楫鳞次栉比,几无行舟之路。河边歌儿舞女,遍满园亭。乐声穿林渡水,直教人心摇魂荡。

      而这一片繁华盛景中,颇不和谐的正是一大一小两个光头。大的那个法名上道下慧,穿着半新不旧的茶褐常服,青绦和玉色袈【佛曰不可说】裟;小的尚未到道慧的腰间,法名上道下善,一身皂色常服,浅红绦和缁色袈【佛曰不可说】裟却是崭崭新的。两人的打扮同绮衣华服的众人实在大不一样,引人侧目。

      道慧右手护着道善,左手提着禅杖满脸紧张,这碧木青藤是他磨了大师兄道澄数日,趁着此次前去赴七秀坊剑舞大会的机会才拿到的,碎金裂玉,极为坚硬,要是第一次下山就伤了人,纵是无意也保不住这宝贝。

      道善在师兄怀中抱着道慧的宠物谛梵,形容尚幼的脸上一片惊奇。

      岸边酒樽食具摆满一地,不时有喝的半醉一身酒气的人热情地拉着他们定要来上一杯,吓得道慧连连摆手,把道善悄悄从怀里探出来看的光头按回去。更有热情的小娘子笑嘻嘻地打量他们这两个出家人唱道,“牵花怜共蒂,折藕爱怜丝”,声如莺啭,直把两人唱了个大脸红。

      道慧带着道善逃难也似,终于跑到了一处清净之地,大眼小眼两相一对,都是衣领散乱气喘吁吁。

      道善低头一看,小猴子谛梵倒是意态悠悠闲,头顶绑着的小木鱼都安然无恙。道善只觉怀中银光一闪,再定睛望去,却见谛梵手里赫然是一只镶宝莲花银钗,却不知是哪家女眷,在纷乱中将这钗掉在了小猴子怀中。

      道善张口结舌,“师兄,这,这……”道慧左右环顾一眼,满面正气地把银钗掖进袖袋,一脸高深道,“道善啊……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道善虽未正式通解经文,但也觉得师兄此话不似平时早课所学,不禁呐呐问道,“师兄……这是何典?出自哪部经书?”

      道慧咳咳两声,低声道,“这话不是佛祖说的……”眼见道善愕然瞪大双眼,老脸一红,“是太史公所说,我觉得甚是有理,所以就这么一说……”

      道善还是觉得钗似火烫,心有不安,有点紧张地揪着师兄的袖子,“师兄……”道慧立刻一脸无情无义冷酷冷漠:“今晚你化缘。”

      道善闭嘴了。他心中默念《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暗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实在是罪过。道慧安慰道,“只怪我们实在背时,碰上三月三!佛祖肯定是看见我们化缘途中种种诱惑,不忍我们东食西宿,方才赐予我们财物,好尽早赶到七秀坊中。”道善回想化缘途中调戏师兄的俏丽小婢,借宿人家酒肉相邀,“不可”二字乍一出口就勃然色变的醉汉主人,也不禁心有余悸。

      但忽然又想到一事,道善面色忽又一白:“师兄……那七秀坊号称大唐三大风雅之地,还有秀坊十三钗……”道慧笑着摸了摸道善头上剃得精光溜净的小光头,被小师弟敢怒不敢言飞快瞪了一眼,一脸微微神往道,“小桥流水叶娉婷,自有可爱清灵,见之忘俗之处也……善哉善哉。”

      说罢一把抱起道善,左手提着禅杖,手臂提溜着他的屁股,右手扶着他的背,正是抱襁褓奶娃的姿势,不顾被摸了屁股满脸羞红拼命挣扎的道善哈哈大笑道:“小师弟,看见没,那边有条客船,咱们明天就到七秀坊啦!”

      夕阳中二十四桥铺满金光,瘦西湖畔的忆盈楼遥遥矗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