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图书馆 ...

  •   今天天气晴,阳光很好,出门的时候光线并不强烈,风中带着凉爽,地面上残留着潮湿,印象中这两日没有下雨,估计是本地高考逢雨的后遗。来到图书馆的时候,阳光已经变得灼热,空气开始热起来,不过这并不重要了,毕竟已经来到目的地。
      工作的地方小发展一般,图书馆也如此,方形,不知占地面积几何。整座图书馆塔状有三层,一层是会议厅、期刊室、办公室、电子媒体室等,具体名字记不清了;二层是藏书室;三层上锁,其用处不得而知。这座图书馆藏书量一般,种类不够丰富,更新速度似乎略慢,不过书籍护理还是可以的。这座图书馆,它的藏书引不起我太大的兴趣(当然也有懒的缘故),但是有一点我很喜欢,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图书馆坐落在山脚下,此山是本地一个景点,景致比不得名胜,白日里很安静,晚上则是本地居民一大休闲点,那时才是它热闹的时候。得益于这个好位置,图书馆的环境挺舒服的,内有小池塘,背靠小山,空气清新,不时可以听到鸟叫虫鸣,窗外便是山岩草木。我喜欢待在一楼期刊室,可以充分享受到这一优点。
      高中以前,我很喜欢看书,那会都是家里买书或者自己跑到书店看,从未想到去我们那的图书馆(其实也不知道在哪里,因为出门不多,会去的地方少)。第一次进图书馆,是在高中的时候,似乎是学校安排去自习,那时候才真切感受到图书馆的存在。不过学校图书馆很小,藏书多是学习资料,学习又比较紧张,所以去过几次就不去了。大学图书馆倒是挺大的,专业相关藏书丰富,也不乏其他类别的书。每次去那里,会在里面转几圈,挑上几本感兴趣的书再离开,并不会像一些人那样在里面静坐阅读,也许那会,相比图书馆,别的地方对我的吸引力更大吧。由于拖延散漫的性子,经常借阅期限到了还未看完,又有了手机电脑,后来去图书馆的次数便越来越少。大学图书馆给我最深的印象,应该是每年冬季期末考试期间,早上天蒙蒙亮,开馆前的几串占位队伍,以及之后馆内人满为患的情景(大部分学生宿舍和教室没有暖气和空调)。曾经坐过一个多小时的车来到大学所在城市的市图书馆,该图书馆占地广阔,外观大气,第一次见到的时候,简直想要膜拜。馆藏很大,品种就不清楚了。当时看到满馆的书,来来往往的人,土包子的我连通行证都不敢去办理,羞怯地走了。至此那座图书馆只敢在外欣赏了。现在想来,当时内心应该隐隐感觉到懒散浮躁的自己与之格格不入吧。
      工作后,闲暇时如果要外出一个人静坐的,一般都会选择图书馆。想想都莫名其妙,毕竟以前在图书馆待的时间真的不多。它似乎对我有种安定的作用,待在里面好像不易躁动,头脑思考也清醒轻松些,与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是不太一样的。都说如果你内心真的宁静,待在哪儿都一样。我想目前的我是做不到的。
      以前,在我眼里,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人们了解外界的一个窗口。如今科技发展,电脑、智能手机兴起,电子阅读备受青睐,图书馆已经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大途径。今天来到图书馆,与往常差不多,人不多,基本是老人、小朋友、学生。中青年很少,他们一般是陪同孩子过来。其实还好,无论如何,他们的到来,为这座图书馆带来生气,安静而不孤独。不知道大学时期只敢在外仰望的那座市图书馆,是否还是记忆中人来人往的样子。

      2017.06.11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图书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