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比较短,可我认为大体是必要的。交代了一些问题。
①题外话,接着否定之维来谈,想到哈罗德·布鲁姆对文明的一种说法。
实际上,柱间是希伯来圣经那一脉的英雄,是大卫、摩西这一类上帝之子(只是形容,不是实际,代表父法的神之子)
那么英雄配英雄,斑爷是哪里来的英雄呢——实际上,斑爷像是希腊神话里的英雄,是一位任性无常的女神之子——诸如《伊利亚特》里面那位傲慢无常的阿喀琉斯,生来有着致命的缺陷。
所以,区别在于,他们一位是象征秩序慈爱的父神之子,另一位是任性无常的女神之子。。。你也可以说,因陀罗比阿修罗更酷肖其祖母。
实际上斑爷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父法秩序的,不要被他表面是个大男子主义这点迷惑,他是个极端感情用事的史诗英雄,他之所以后期不把人命当回事,一是因为傲慢二是因为也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带有双重死亡的需求,这一点与伊利亚特里的战争英雄完美契合。你就是把他性转了,他也还是很性感(敢爱敢恨嘛2333)——这一点和千手兄弟不一样,因为千手兄弟本质是父法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他们的魅力有点倚仗他们的男性性别。
斑爷的气质在于: 强烈的男性气概+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等于极端的男人+女人——注意只是结构上的两性,并非实然。
你比如真伊,显然比他还要逻各斯中心主义得多,但你不能说真伊比斑更为“男人”。
扉间,当然,他非常逻各斯,并且他不会认为这有什么不妥。
一点个人偏见哈哈2333
②至于,OOC当然是气话,我一贯是非常认真的,在塑造角色的主体性,为此不惜牺牲他的魅力。所以评论区的小天使不要当真。
③参考百度的火影地理政治,还是什么……雨之国的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后世比较有名的有长门三人组……山椒鱼半藏是正规政府首领,当然不算,然而也一副□□大哥的气息,不知是否我错觉……原因我正文也提了。
这是作话比正文精彩系列嗯。
对了,给大家推荐我的男神,列宁同志——他是一位伟大的理论家,太/祖就是他的读者粉丝朋友,他推荐我们读《“左/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我都很喜欢……还有就是曼德尔同志在《列宁的遗产》(1970年)中,简述了列宁同志的七大理论创制——它们中的一些直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可以作为入门了解。另外有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管中窥豹……
“1917年4月9日下午两点半,一群衣着破旧的俄国人兴高采烈地走向苏黎世火车站。他们共有32人,有男人、妇女和小孩,全都提着一个很轻的箱子。在这群貌似普通的人之中,却有日后在世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是列宁、季诺维也夫、拉狄克等。
……
他们一路非常低调,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就连敏感的新闻记者也没有嗅到一丝气息。熙熙攘攘的火车站里,来送这几个潦倒的流浪汉的人却寥寥无几。在送行的人之中仍然有人抱着一丝希望劝说列宁,但“冥顽不灵”的列宁主意已定,不再更改。
从3点10分火车启程的那一刻开始,世界历史已经在无声无息中发生了变化。当这辆载着俄国全部希望的列车驶进俄国火车站时,迎接列宁的是巨大的人潮和热烈的欢呼声。随后,这个流亡归来的人发表了自己归来后的第一次演讲,不久,“震撼世界的10天”开始了。
这列火车的路程之远,威力之大,堪称世界历史之最。它从瑞士出发,穿过德国全境,最后抵达俄国的彼得格勒,誓将那个惨无人道的帝国炸得灰飞烟灭。
——斯蒂芬·茨威格 《人类群星闪耀时》
其中《封闭的列车》这一篇,作为列宁的一个疏浅侧影可以了解一下。
今天先睡了,你们之前的回复我明天白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