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永维八年的初夏,殷沅之走过了曲波宫的长廊。
      从长廊顶上垂下的一串串遥迊花正当时令,盛开浓烈,铺天盖地的雪白。
      长廊曲曲折折通向水榭,水波潋滟,有两个人站在水榭之边,其中一个人回过头来。
      那个人穿着浅灰紫的长袍,袍子上绣着麒麟奔云的图案。
      十七岁的殷沅之第一次见到了她的丈夫。

      殷沅之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官宦之家,父亲二十七岁考取功名,等到了三十八岁才得到副御书令的补缺。
      殷老爷欢天喜地拖家带口来到帝都赴任,入职之后才晓得光在册的正御书令就有九十七人,副御书令数以百计,补缺更是不计其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可见一斑。殷老爷原想好好打拼出人头地从此走上成为御书令的道路,过上想想还有些小激动的人生。而今遭此打击,不得不淡了争名夺利之心。
      殷夫人出身书香门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来到京城三天之后和其他正副御书令的太太们打成一片,推牌九打马吊,个人生活十分充实且积极向上。
      养孩子这件事儿就交给了殷老爷。
      殷老爷养孩子的方法就是给孩子看书。
      殷沅之从小在书堆里长起来,吃饭的时候看书,喝茶的时候看书,冬天烤火的时候也在看书,烤得太暖和一个不留神瞌睡过去,书房失火。
      打马吊打得大杀三家的殷夫人一听这事,吓得推了牌就往家里跑。
      殷沅之被仆人抢出来,怀里紧紧抱着一本书,满脸被烟熏得乌漆麻黑。
      殷夫人从马车上下来就冲过去抱住殷沅之大哭,一口一个我的儿啊一口一个我的肉啊。
      殷沅之拍着殷夫人的背,安慰说,娘别怕,我没事儿,书没事儿,你藏在书房的私房钱我也拿出来了。
      说着就把怀里的书给殷夫人看。
      殷夫人感动得不行不行。
      殷沅之说,娘你不问问爹吗?
      殷夫人说,你爹要是没了,娘带着你改嫁。
      从御书省着急忙慌赶回来,还没喘过气的殷老爷听见夫人这句话,眼一翻,直接背过气。
      一边是鸡飞狗跳救火,一边是鸡飞狗跳救老爷。
      身处混乱中心眼的殷沅之冷静的想,男人得找个身体健朗的,改嫁太麻烦了。

      过了两年,殷夫人生了个男娃。
      殷沅之从小就教导弟弟习武强身。
      小殷天正一边扎马步一边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家的小孩儿拿着糖葫芦玩闹。
      这个名字是殷沅之取的。
      殷老爷很欣慰的拈着胡子说,天正天正,天乾坤正,的确是个好名字。沅之,你何处想来的?
      殷沅之说武侠话本看来的。这本写的不错,女儿推荐父亲也可以看一看。
      殷老爷:……

      殷天正十二岁便长成了英武少年模样,殷老爷带着他出门访客,已经有小女孩儿偷偷从屏风后头张望。
      殷家管家的女儿和殷家兄妹从小一起玩到大,这两年也开始绣几个荷包编几个穗子悄悄送给天正。
      毕竟是年纪还小,心里的念头还是懵懵懂懂的,那女孩儿只是红着脸说,天正哥哥你的名字真好听。
      殷天正嗯哼一声,说是吗。
      回头撒腿往书房跑,推门就问,姐姐,你看的这话本,殷天正是不是个很厉害的人物?
      殷沅之看着书,心不在焉的说,很厉害啊。
      殷天正兴致勃勃,姐姐,你给我说说,怎么个厉害法。
      “殷天正生了个女儿跟人跑了。殷天正的儿子的小老婆被儿子的女儿弄死了。”
      少年殷天正的脸开始慢慢的白了。
      殷沅之合上书,想了想,“对了,你外孙女还想嫁给你的孙子。”
      殷天正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殷沅之极为诚恳的说,“弟弟,你一定要好好锻炼身体,长命百岁,将来不要让我弟妹有改嫁的机会。”
      殷天正从此专心练武,尽管仪表堂堂,但从未早恋。

      殷沅之长到十七岁,便是永维八年。
      从年号上看得出来,应隆帝是多么迫切的希望眼前世道能够延续下去,长治永安。
      中秋之夜,宫中设宴,宴上浮开浪蕊堆膏砌蜜,纤腰长袖的宫姬们舞姿蹁跹,文官们时不时的写几首助兴的诗文彼此传阅,引发阵阵喝彩声,好一片盛世景象。
      应隆帝从最宠爱的妃子手中接过了酒,顺便看了一眼台下,却看到一个并不应该在场的人。
      应隆帝一皱眉,把三皇子叫到了跟前,问,“皇子未受召唤,不得进京,你如何来了?”
      三皇子一愣。
      应隆帝更是不高兴,“从实说来。”
      三皇子苦笑,“回禀父皇,儿臣并没有出京。”
      应隆帝更不乐意了,胡说八道么这不是,但凡年满十八的皇子领受封地之后都要出京,怎么可能三皇子例外。
      于是召来内务司翻了翻典册。
      于是这个时候问题来了。
      三皇子真的没有封地,甚至没有按照祖制在十八岁那年完婚。
      不是因为三皇子特别,恰恰因为他是诸多皇子之中最安分最老实的一个,安安分分老老实实的长到了十八岁,三皇子的娘早早的就没了,没人提册妃也没人提受封。他也不可能站在朝堂上说,儿臣有事起奏,启禀父皇,儿臣该找对象了。
      这事儿就安安静静的,被所有人遗忘了一年。三皇子成了唯一一个到了十九岁还没成亲也没封地的大龄单身皇子。
      皇帝有些挂不住面子,即便再不疼爱,那也是自己的儿子,是大周朝的皇子。
      一声令下,于外戚内臣之中擢选适龄女子。
      京城中每一次擢选皇子妃之前的例行活动随之开始,各家捧着礼物或明或暗的找负责此事的内务监帮忙。
      不同的是以前是帮忙中选,这回是帮忙落选。
      毕竟那是逢年过节摆宴都会被忽略的三皇子,那是某天不出现在朝堂之上都不会被人问起的三皇子。那是既没有家族势力也没有帝皇宠爱的三皇子。
      当今之世,生儿固然可以功名利禄光耀门楣,生女也能顶半边天。八皇子和十一皇子就是因为生母深受皇帝宠爱才会以未及弱冠之龄便获准在宫内担任行走一职,今后前途,更不可限量。
      这么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岂能浪费在三皇子身上。
      更何况三皇子还有一个不可说的传闻。

      殷老爷虽然官位低微,不过殷夫人的夫人外交做得不一般。
      初夏时节,宫中命妇赏花遣夏,邀了一批官员内眷,其中一个是殷夫人割头换命的马吊搭子。
      按照殷夫人的叙述当时的情况是下家扣了中发白清一色,上家扣了自摸杠头开花,双方虎视眈眈,只等金雀一索出现,号令江湖,谁与争锋!
      是时,牌桌一片死寂,情势千钧一发。
      殷夫人缓缓伸手拿牌,只一摸,便知金雀一索在手。
      留,还是打。
      江湖是乱,还是定。
      上家是生,抑或是死。
      只在一念之间。
      殷沅之问,娘你是打了还是没打?
      殷老爷和殷天正也问,打了还是没打?
      殷夫人莫测高深的一笑,什么都没说。但是从此多了一位马吊知己,也就是中书令的夫人。
      中书令夫人带了殷夫人和殷沅之入宫。
      殷沅之和其他同龄女孩经过曲波宫的长廊,一侧花墙上缠绕了遥迊藤葛,花开得气势汹汹,如堆雪飞瀑。
      另一侧依水而立,长廊曲折,通往水榭。
      水榭上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转过头来。
      风吹过,雪白花垂泛起一阵波浪,摇摆起伏。
      殷沅之看见了三皇子。果然和传说中的一样好看,水波映在眼底,眼睛犹如蕴了一池潋滟。
      身旁的女孩悄悄道,那个就是慕容将军。
      三皇子身边站着一名英武飒爽的男子,奇的是那男子双眸如翡翠一般碧绿。
      这便是三皇子的那个不可说传闻。
      宫闱深处自然有无数秘辛,大多宁为人知莫为人见。也就是三皇子这样没有后台的,会被人拿出来茶余饭后嚼一嚼舌根。
      殷沅之叹了口气,长得这样好看,可惜是个断袖之癖。不过话说回来,长得这么好看,即便是断袖也可以理解。知好色而慕少艾,人之常理。只是不知道哪家姑娘这么倒霉会嫁给三皇子。

      傍晚时分,殷沅之和殷夫人回到家。
      殷老爷说,“沅之你过来。”
      殷老爷说,“沅之你要冷静啊。”
      殷老爷说,“你要嫁给三皇子了。”

      窦恪,男。大周朝三皇子。
      出生的那个晚上据说夜空突现紫霞,漫天极光变幻。
      司天监当机立断给应隆帝一跪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主的是朱雀瑞兆,大吉之象。
      话音未落只听深宫之中传来一声婴孩啼哭,报信的宫女奔过来,唰唰跪了一地,说陛下,是位小皇子。
      应隆帝刚一想高兴,宫女又带着哭腔说,陛下,娘娘殁了。
      可怜见的三皇子一出生就没了娘亲,应隆帝心中更是疼惜,便将三皇子交给了别的妃子养育。
      那妃子知道应隆帝对三皇子寄予厚望,也因为三皇子的外公是镇抚将军,于是格外上心照顾,几年下来与三皇子之间的感情倒是真好。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一转眼三皇子就长到了七岁,那妃子有一天到御花园的水池泛舟,想摘一朵池心荷,船没撑稳,下去了就再没上来。
      镇抚将军知道了这件事,就上书奏请把三皇子接出宫来教养。
      应隆帝这头刚准了镇抚将军这件事。那头镇抚将军从马上跌下来,不偏不倚的脑袋磕到了拴马石,一声没吭就过去。
      镇抚将军的儿子,也就是三皇子的舅舅顶了父亲的世袭官勋,也记得父亲叮嘱过要把外甥接出宫,于是再上书奏请。
      这回应隆帝还没准,小镇抚将军在家喝汤,噎死了。
      这几件事连着一过,那晚的紫霞漫天变成了妖芒欺主,主的是情缘孤寡,凶煞克亲的命格。
      再也没有人接近三皇子。
      应隆帝赐了个僻静宅邸给三皇子,早早打发出宫。
      就此,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宫里按照宗室名册发放节礼才想起有这么一位三皇子。
      也因此,应隆帝下旨给三皇子择婚。
      大周朝王都所有家里有着适婚女子的王亲贵胄大小官吏纷纷表示,不约,三皇子我们不约。

      殷沅之看的书多,但凡是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下场总是凄惨。比如这本书里一个魔教妖女喜欢上了一个正道少侠,两个人私奔到天涯海角,终不免少侠自尽在山门之前。又比如那本书里一个魔教护法喜欢上了一个修道少女,两个人私奔到海角天涯,终不免少女被师父一掌劈死。
      小时候的殷沅之想,谈恋爱这个事儿,真是低收益高风险。
      长大了的殷沅之想,谈恋爱这个事儿,倒也不是很麻烦。
      她结合实际,分析情况,得出结论,自己的未来夫婿有两种可能,第一,嫁给父亲同僚的孩子;第二,嫁给母亲牌搭子的孩子。
      她这辈子从来没有一刻也没有一天甚至一瞬间想过自己会嫁入大周朝的皇室。
      书上有这样的先例。大周朝先帝的先帝在位时曾经将一名看更小吏的女儿指婚给某个郡王,只因这郡王的父亲曾与自己争夺过帝位。
      那名郡王迫于王命,屈辱成婚。婚后生活可想而知,不到半年,看更小吏的女儿便郁郁而终。
      但这还不是这个故事的结局。
      不久之后,先帝的先帝给郡王安了个罪名,满门抄斩,其中包括看更小吏的一家。
      那小吏不过是个普通人,起早贪黑,为的是一家温饱。或许有过这样一天,小吏打了一晚上的更,又值了城门岗,暮色时分方才回家,远远看着那扇亮着烛火的窗户,心中的疲乏便消失了。
      他推开门,妻子在灯下补衣,女儿高兴的喊爹爹回来。
      小吏晃了晃手中的蒲包,看,爹带什么回来了。
      幼子嚷嚷是好吃的,女儿说弟弟就是嘴馋。姊弟笑闹成一团。
      妻子停下针线,看着他,微微笑起来。
      而这一切,都化作刑场的一滩脓血。
      鬼头刀上,落下一滴血,缓缓的又是一滴。
      如同赫赫浩浩的大周王宫基台阴影之下,毫不起眼的一颗眼泪。
      太多太多的性命因为掌握王朝命脉的那个家族的斗争而消失,消失的时候甚至听不到一声哭泣。
      殷沅之坐在桌边,手里拿着书却没有看,满脑子都是各种各样的念头,一转念想出一百种方法,又再一转念统统否定。
      门上敲了两下,殷天正探进头来,“姐姐?”
      殷沅之道,“进来吧。”
      殷天正走到殷沅之跟前,低着头半天不吭声。
      殷沅之道,“怎么了?”
      殷天正拿出一个荷包,放在桌上。
      殷沅之很诧异,她认得那个殷天正从三岁以后开始用来放压岁钱的荷包,以往谁动一下他就呲谁。
      殷天正道,“这些钱你拿着,等天黑了你就走。”
      殷沅之道,“走去哪儿?”
      “去哪儿都行,反正离开王都,爹就拿你没办法了。”
      殷沅之道,“天正,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殷天正挺了挺胸膛,“姐姐,你别怕,家里有我呢。你不愿意嫁,谁都不能逼你!”
      殷沅之看了一会儿殷天正,拿起荷包,起身开始收拾包袱。
      殷天正高兴了,顺口问,“姐姐那你去哪儿啊?”
      “出家。”
      “哦出家,”殷天正高高兴兴的帮忙收拾包袱,手忽然一松,衣裳什么掉了一地,“啊出家?!”
      殷夫人正在外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责问殷老爷,你为了荣华富贵你就出卖自己的女儿,你为了仕途就把自己的女儿推进火坑!
      殷老爷急得团团转,说夫人你这是哪里的话,夫人我怎么敢啊!
      殷夫人哭着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跟了你这么多年也没看出来你是这种人啊,你嫌我不能帮你,就把主意打到女儿身上了,今儿是沅之,明儿是不是轮到天正了?
      殷老爷开始想解裤腰带上吊。
      这时,殷天正从后堂出来。
      殷老爷如见救兵,“天正,你快来跟你娘好好说说……”殷老爷看出殷天正脸色不对,“天正,天正?这是怎么了?你姐姐呢?”
      “姐姐,”殷天正呆呆道,“出家了。”
      当场死寂。
      殷夫人一声痛哭,地动山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