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一宵冷雨葬名花 ...

  •   阿淮加入福盛春带给戏班上下的震动远远出乎沈世秋的意料之外。
      阿淮第一次与其他童伶一同练功那日,练功刚一结束,几名教戏先生就兴冲冲来见沈世秋。
      资格最老的崔先生一脸喜气:“沈班主,奇才!奇才啊!”
      沈世秋诧异地笑问道:“这是怎么了?崔先生高兴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谁是奇才啊?”
      崔先生笑道:“你还在明知故问!我说的是你新收的那孩子,叫任平笙的嘛!”
      沈世秋一怔:“任……平……笙?”
      那不就是阿淮?
      凡入科班学戏者均需要签一份关书,阿淮也不例外。
      关书内容大概如下:以七年为期,学生某某入福盛春学戏,衣食住行所需均由戏班承担,若可登台唱戏,则一切收入归戏班所有。学戏期间一切行为均要服从戏班安排,若有生病、走失等与戏班无涉。
      沈世秋提起笔,却又停在关书上方:“阿淮,凡入戏班者均要按戏班规矩取个艺名,此时入班是‘平’字辈,你的名字嘛……”
      阿淮怔了下,然后神色一黯。
      沈世秋知道他此时心中必是百味杂陈,从千呵百宠的富家千金一夜间变为一无所有,只得乔装改扮、四处飘泊、挣扎求生,到现在又要成为世人眼中卑贱的戏子,甚至连名字都要被人改来改去……
      他不忍催促,便只是微叹一声,静默以待。
      半晌后,阿淮终于开口:“任、平、笙。”
      沈世秋一时没反应过来:“啊?”
      阿淮抬起头:“我的艺名——任平笙,锣鼓笙萧的笙。”
      崔先生的话打断了沈世秋的回想:“任平笙这孩子简直就是祖师爷派下来发扬光大我们京戏的,那份悟性再加上他原本练过武的功底,我敢断言,他这武生不出一年便会红遍大江南北!”
      葛先生不服气地:“任平笙不该学武生,应该学青衣或者刀马旦,他那副相貌学武生就是白白糟踏了!沈班主你一定要教他改行。”
      沈世秋意外地望着他们:“哦?任平笙的资质这么好?”
      葛先生回头向外喊了一嗓子:“给我叫任平笙来!”
      一会,脚步声响,任平笙走进房中,依次向沈世秋和几名先生施礼后站到了一边。
      沈世秋看到了一个与印象中全然不同的任平笙。
      原本刻意留长遮挡五官的乱发经过修剪整齐地梳向脑后,露出一张洁白如玉的脸庞。那是张美丽得无可挑剔的脸庞,嵌着一双熣灿如星的明眸,焕发出慑人的神采。
      雪白的练功服,紧束的纤腰,勾勒出挺拨的身形,伫立如松。
      沈世秋恍惚间只想到了四个字——惊为天人!
      他不禁回想起陆续听来的三年前那段京城旧事。
      三年前北京城里最为百姓爱戴的不是皇帝、不是太后,而是钟离诚然。钟离诚然是拥有北京城里最大买卖西洋物品商铺的商人,虽无官职,却结交权贵无数,富可敌国,却不仗势凌人,而是乐善好施,仗义疏财,颇有侠义之名。唯一值得人为他遗憾而他却非常得意的是:他膝下唯有一女,名唤钟离玉。
      那年八月十五钟离诚然为了钟离玉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宴会,庆祝女儿十岁的生日,同时将爱女许配给了自己至交好友,数十年来同他一起打天下的慕远晴之子慕秋淮。传说慕秋淮比钟离玉年长二岁,因为母亲已去世自小在钟离家长大,天资聪颖,颇有才名。
      正当喜宴酒酣人畅之时,数千官兵携着一道圣旨当门闯入,以“维护乱党”之罪将钟离家满门抄斩。
      事后有官府透露:所谓乱党,只是一个不堪忍受当朝庆王爷“爱宠”逃出王府投奔钟离家托庇求救的戏子。
      那个戏子便是楚凉秋,与沈世秋一同长大,情同手足的师弟。
      可怜钟离家就此一败涂地,万千繁华化为南柯一梦。
      现在想来,当是清廷早已剪除钟离诚然之心,乱党之罪不过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借口。否则钟离诚然的商铺尽数充公后仅一日就重新开张又做何解释呢?
      这则旧事中最令人惋惜的就是那位年仅十岁却风华绝代的钟离玉。有几位参加了宴会而侥幸未涉其案、素来自诩风流才子的年青官员,写下了数十首在北京流传一时的诗篇,赞美其美丽与才华,并送她“昙花仙子”之美称。
      如今看来,“昙花仙子”名不虚传。
      只是,对于一个戏子而言,如此容貌不是福,而是祸。
      当年楚凉秋不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吗?
      自幼摸爬滚打,吃尽辛苦终于成名成角,却因为扮相秀美而被达官贵人垂涎,当日沈世秋眼睁睁地看着楚凉秋被庆王爷的家奴抢入府中,身上还穿着杨贵妃的行头……
      那一去便杳无音讯,再无聚首之期……
      沈世秋仿佛又听到了楚凉秋撕心裂肺的哭喊:“师兄……”
      他瞪视着任平笙,任平笙在他的目光下有些惶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始终未插上言的骆先生这时说:“班主,你的眼光一向是好的,你看看这孩子唱该唱什么行当,对了,你先看看他的武功。任平笙,你先练一套……”
      沈世秋冷冷地打断了他:“不必了,任平笙在福盛春里只能跑龙套,不能唱主角。他的功夫爱练便练,不爱练便不练,你们不必再为他费心思了。”
      任平笙惊诧地望向他,沈世秋并不容他说话,只向他一挥手,转身自进后堂去了。
      留下三位教戏先生面面相觑。
      沈世秋的话片刻之后就传遍了戏班。
      相貌、资质无一不好,却一入班便被敲定了跑龙套的命运,大家都认为任平笙就是班主的眼中刺、心底针。戏班里本就人多是非多,有欺负人的人,就有被人欺负的人,任平笙再回到童伶中间,就立时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所到之处尽皆是冷言冷语,午饭时竟连座位都没有。他冷冷扫了那几个领头排挤他的人一眼,转身走出饭厅。
      站在空落落的院子里犹豫了一下,任平笙走回自己房里。
      在他生病休养那一段时间里,沈世秋安排他住在后院杂物房旁边的一个小房间,虽然小得可怜,但只有他自己,无论如何也比其余孩子尽数挤在一个大通铺上强得多。坐到床头,任平笙苦笑了下,看今天这情形,这个房间可能过几日也会被收回吧?
      房门被敲了几下,接着传来何素玉柔和的声音:“平笙,你在吗?”
      任平笙忙应了一声起身为她开了门,何素玉端着一个大碗走进房来。大碗里装了满满的饭,饭上堆着两、三样素菜,样式虽少量却足够多。她柔和地向任平笙微笑:“我来给你送饭。”
      任平笙看着这个十几天相处下来已成莫逆的女孩,一股暖流自心头直涌鼻端眼底。在全戏班的人都欺压他的时候,只有何素玉仍然对他微笑……何素玉放下碗,自口袋中取出双用手帕包着的竹筷递给任平笙,任平笙接过,大大地挟了一口饭菜放进嘴里,两滴热泪却悄悄地落到碗里。
      吃到一半,房门又被人敲了两下,接着被推开,沈世秋站在门外,身后还跟着个小童伶,手中托着个大托盘,托盘里也是一份饭菜。
      任平笙和何素玉都忙站起身来,任平笙唤了声“师傅”,何素玉唤了声“班主。”
      沈世秋看见何素玉,再看看桌上的饭菜就微笑起来:“原来我倒是落在你这丫头的后面了。”
      说着转向任平笙:“平笙,今晚开始你到我院里吃饭。”他回头看了看自己带来的饭菜:“阿玉,你把自己的饭菜给了平笙,你就吃这份吧。”
      何素玉脸一红,瞥了任平笙一眼,低声说:“谢谢班主。”
      沈世秋点点头,径自离去。
      任平笙和何素玉对视了一眼,都好生困惑,说沈世秋对任平笙不好,他又细致周到地照顾任平笙的生活起居,说沈世秋对任平笙好,他却又当众把任平笙打落到戏班最底层,沈世秋到底是何意呢?
      吃过饭,便打点准备到春风得意楼唱戏了。
      虽然已在戏班待了近半月,任平笙却一直在小屋中休养,除了何素玉和沈世秋外没见过什么人,虽然经过一个上午的相处,但这八、九十人的戏班纵是他记性再好、人再聪明,也无法尽数认清,一应物品更不知道在何处,此时却被几个大些的童伶呼来喝去的使唤,即使他竭尽全力做事,却仍是事倍功半。其他童伶都只是冷眼旁观,没人解围。
      这么多年的飘泊早已教会任平笙一个道理:这世上只有一人他可以永远依靠,那就是他自己。所以,无论他们如何刁难,任平笙都只是紧咬牙关,终于有个童伶看不过眼,走上来帮忙。
      任平笙用袖子抹了下就要糊住眼睛的汗水,才看清那竟是 “平” 字辈里最得先生们宠爱的燕平亭。
      燕平亭也是十二、三岁的年纪,面目姣好,身材匀称,因为学的是花旦,所以气质阴柔。他八岁入班,练了三年基本功后成为了“平”字辈中的佼佼者,先生们都认为他会大红大紫,所以这二年间刻意栽培。他本性便爱争强好胜,再凭倚先生们的宠爱,在童伶间俨然高人一等,其他人大都对他礼让三分。
      此时他一出面,童伶们不禁一片哗然。
      燕平亭几时理过人来?而且竟然是帮任平笙做这些他很早就不用做的事。
      他一动手,平素与他交好的几名童伶立刻跟过来,出手接过他的活。
      燕平亭将自己的手帕递给任平笙:“擦擦汗吧!”
      任平笙的脸上早已黑一道白一道一塌胡涂,但是一看燕平亭那块雪白的绣花手帕,他不禁苦笑地摇头谢绝:“谢谢师兄了,这个就免了吧!。”
      燕平亭一挑眉:“叫你擦你就擦,看你倒象个俐落人,怎的这般罗嗦!”
      任平笙只得接过在脸上微敷一下,做个样子。
      燕平亭则瞥了眼神情各异的其余童伶,又大声对任平笙说:“任师弟,以后若是缺什么短什么就来找师兄我,凡事都有师兄给你做主,再不济师兄我也还能去帮你求求师傅。”
      言下之意就是他自此将任平笙纳入翼下加以保护了。
      任平笙再次谢过燕平亭,虽然他未必需要燕平亭的保护,但是燕平亭拨刀相助这份心意自当感谢。
      正说着,管事师傅出来,一声大喝:“磨蹭什么呢?都快点!”
      童伶们一阵骚乱,然后排成整齐的队伍,出发往春风得意楼而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