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迎春篇 ...

  •   小孩将门打开,笑嘻嘻地:“进来吧!”

      迎春虽不知他为何前后变化如此之大,却忙跟着进去。

      进了大门,就见门廊下摆着一张四四方方的小桌子,上面摆了花生米等小零嘴。

      迎春随意掠过,视线被墙上挂着的一本大大的蓝色封面簿子吸引。

      小孩见迎春盯着看,也不在意,上前掀开一页,上面一个大大的“林”字,后面一行小字:姑苏林家。

      迎春不解,那小孩抓抓头发,嘿嘿道:“我家大人常不在家,便嘱咐了只有这册子上的人家来,才准进门,其余一概候着。”

      迎春不知还有这般行事的,不过别人家的习惯,她也不好置喙,遂微微颔首。

      “林姑娘,进屋里坐吧!”那小孩招呼道。

      迎春看了看韩府,除了眼前的小孩,似乎就没有别人了,诺大的院子空荡荡的,只有几株葡萄盘根错节的长得茂盛。

      “不知小兄弟如何称呼?”

      “哦,我叫韩风,是我家大人的书童。”他倒答得坦荡。

      韩大人年纪应该不小了,怎会用这个年纪的小书童?迎春心里疑惑,面上不显,仍是笑着,道:“韩夫人在吗?”

      韩风小书童怪异的看她一眼,道:“我家大人母亲早就不在了,哪里来的韩夫人。”

      迎春不想他竟是如此理解的,只好道:“我是说韩尚书的夫人。”

      韩风更是一副怪样:“我家大人尚未娶亲呢。”

      ······

      迎春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只好干笑道:“韩大人可真是为国为民,殚精竭虑。”

      小书童也不再说,看这位姐姐也没有要进屋的意思,便索性道:“既然姑娘不进去,那不如就在这里坐会儿?”

      迎春看向他指着的地方,围着小方桌摆着两只更加小的板凳。

      来了半日,也只见到了这么个孩子,迎春想了想,笑道:“好呀。”

      两人坐下,韩风像模像样的给她倒了杯茶,又去门房里取了些茶果点心。

      迎春看了看,都是小孩子喜欢的东西。

      “怎的就你一个人在家?”迎春看着小孩端着茶杯,是不是捏上两粒花生扔进嘴里,试探的问道。

      “我们家就两个人,大人出门了,我就只好留下来看家啦。”他也不设防,问什么说什么。

      “那你家大人何时回来?我有要紧事找他的。”

      小书童仰脸看了看日头,无所谓道:“约莫快回来了,我们家大人很抠门的,才不会在外头吃饭。”

      迎春无语,正要说什么,就听大门“吱呀”一声开了。

      韩风正对着门,猛地站起来:“大人可回来了,有漂亮姐姐找呢!”说着冲着那边挤挤眼。

      迎春忙站起来转过身,恰逢一阵清风吹过,衣袂摆动,青丝微扬。

      韩熙渠看着身姿飘摇,仿佛要随风起飞的少女,怔了一瞬,接着视线落到她脸上,便又是一怔。

      极有亲和力的一张面孔,观之可亲的几乎要让人忽略了她的美貌。

      是一个看起来便温柔舒缓,让人一见便觉舒服的女子。如水一般,恰到好处。

      迎春也怔住了,这位韩大人一身蓝衣,身长玉立的站在那里,正是早上遇到的那个男子,只是此刻有些愣愣的,不像早上那般咄咄逼人,便显得剑眉星目,温朗如玉。

      便有些迟疑的看向小书童。

      韩风正晃着小脑袋,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见迎春看向他,才跑到韩熙渠身旁,扯扯他的衣摆:“看傻啦?漂亮姐姐等了你好一会呢!”

      迎春实在不能相信,这个如此年轻的男子竟是韩尚书,试探的道:“韩大人?”

      韩熙渠拱手:“正是,不知姑娘······”

      “她是姑苏林家来的!”韩风抢着道。

      韩熙渠神色便有些变了:“林姑娘?”

      迎春仍有些恍惚,本能的摇摇头:“我不是······”

      见那主仆脸色一变,忙道:“林姑娘托我来的!”

      韩熙渠闻言更着急:“可是林姑娘出了什么事?”当年林如海逝世,也是写了信将安排一一告知的。

      迎春摇摇头:“大人莫担心,林姑娘目前还好。”

      目前还好?韩熙渠年纪轻轻就当上户部尚书,自然是足够聪明,当即便听出迎春的意思。

      他原以为,那贾府虽荒唐,到底老太君还在,且还有林家庞大等的家产,林黛玉当不会受委屈才是。

      看来,倒是他想的简单了。

      “不知姑娘是?”只是若处境艰难到需要来找他,又为何会有人愿意来送信?

      看着眼前的少女,装扮得体,简单的首饰和衣裳料子,俱不是市面上轻易能见到的,还有那通身的气质,实在也不像普通人家的女孩儿。

      “大人不必知道我是谁,只要认得这个就好。”迎春取出信递过去。

      原本以为韩尚书是上了年纪的,不想竟如此年轻,倒让她有些不知所措,其余不说,名字便不能透露了。

      韩熙渠见人不愿说,也不强求,左右他也猜到七八分。

      那贾府就是个漏风的筛子,当日初接到林如海书信,他便特意打听了一番。府中都有何人,什么性情,那是一清二楚,稍加推算筛选便可猜个八九不离十。

      遂接过信快速看起来。

      是林大人的笔迹,与他的那封一般无二。

      将信收起,交还给迎春,道:“不知林姑娘有何打算?”

      迎春见他如此直爽,便也不遮掩,实言将黛玉在府中的境遇告知,末了道:“林妹妹想过些日子回扬州去。”

      因着宝玉和宝钗的事还未彻底定下,黛玉到底是心有不甘的,执意要等到尘埃落定,才肯灰心。

      韩熙渠也不多问,只道:“到时尽管来寻我便是!”

      迎春见他答应的爽快,倒对他偏见小了一些,又因替黛玉高兴,不由就藏不住笑。

      韩熙渠只觉得这小丫头笑起来更是温婉好看。

      “大人,你们说完了吗?我好饿呀!”一直老老实实当背景的小书童见谈话告一段落,便重新上线了。

      “饿了就吃,嚷嚷什么!”

      “瞧你这话说的!我倒是想啊,可厨房只有几个凉馒头,硬的跟石头一样,我吃什么呀!”

      韩熙渠闻言,不好意思的看了迎春一眼,迈步向厨房边走边道:“谁说的!我明明记得还有······”

      韩风亦步亦趋的跟着,和主人你来我往的斗嘴。

      迎春被晾在门口,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想着去厨房说一声再告辞,便也跟了上去。

      进了厨房,就见主仆两人一人捧着一个馒头,小书童啃得龇牙咧嘴,一派艰难。

      ······

      迎春很喜欢这个能说会道又懂事的小孩子,见状便有些不忍心,责怪的看了韩熙渠一眼,道:“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可以这般对付呢?”

      韩熙渠有些不好意思,他虽然才高八斗,却独独对这做饭一窍不通,家里厨娘又因儿媳妇生产辞工了,一时倒找不到可心人,两人这都对付好几天了。

      小书童机灵的很,见有人撑腰,将馒头往碟子里一扔,也谴责的望向韩熙渠。

      迎春叹了口气,上前摸摸他的小脑袋道:“我先给你做些吃的吧,只是过后一定要招些仆人才行呀。”

      前世那孙老太太和孙小姐摆明了折磨她,非要她亲自下厨,一点不合心意便掀了桌子,摔得一地碎片命她跪在上面。她为了少受些折磨,很是下了些功夫钻研厨艺,倒让她练出一身好手艺。

      可是如今倒犯了难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迎春将厨房翻遍了,只找到两个鸡蛋一根葱。

      想了半晌,迎春将碟子里的馒头拿出来,想切成片。

      不料那馒头不知放了几天,竟是切不动。

      韩熙渠摸摸鼻子走上前:“我来吧。”

      迎春便将刀递给他,自己从橱柜里找出一个碗,用水洗了,把鸡蛋打了放进去,用筷子搅匀。

      那边韩熙渠也已切好了馒头,薄厚适中,刀功还不错。

      起灶热油,那主仆俩眼巴巴的在一旁看着,被迎春以“君子远庖厨”撵了出去。

      待油锅烧热,将切好的馒头片放入鸡蛋汁中蘸上两下,鸡蛋汁便均匀的裹在上面,迎春将它放入锅中,不一会儿就炸的焦黄酥软。

      记挂着司棋那里,迎春手脚麻利的煎好一盘馒头干,把葱花切了,和着剩下的鸡蛋翻炒几下盛出来。

      韩风早被香味吸引过来,吸溜着口水趴在窗口,见状忙跑进来帮忙。

      迎春把那一小盘鸡蛋递给他,自己端了馒头。

      将饭菜放到院中的石桌上,迎春便要告辞了。

      韩熙渠看着那金灿灿炒的澄黄的鸡蛋和馒头干,不知在想什么。

      小书童虽馋的很,却忍着,扯扯主人衣袖。

      韩熙渠回过神来,将迎春送到门外:“多谢姑娘。”

      迎春笑:“不过是举手之劳,不敢当的。”

      说完朝小韩风摇摇手:“我走啦。”

      “漂亮姐姐再见!常来啊!”

      迎春听着他小大人似的,挥挥手戴上惟帽走了。

      “别看了,人在这的时候不知道说,现在倒看个什么劲儿。”眼看人家背影都看不见了,自家主子还盯着那方向出神,韩风用胳膊肘拐了他一下,嘀咕道。

      韩熙渠回过神,低头看着这小不点,微微一笑,拎起他衣领放到门外,自己快步走向石桌。

      韩风回过神来,气的哇哇大叫:“这是漂亮姐姐给我做的!你不要脸!”

      韩熙渠早夹起一块黄澄澄的馒头干,一派满足的吃了起来。

      韩风见状,也不耽误,一阵风似的跑过去,抢过一块咬了一口,瞬间惊为天人:“也太好吃了吧!比李大娘做的好吃多了!真是又漂亮又贤惠。”

      韩熙渠没他那么多感慨,手下不停,已是第二快了。

      他们主仆吃的高兴,迎春也很高兴,事情办成了,她也离自由又近了一步。

      回到铺子里,潘又安派了小厮在后门守着,见迎春回来,忙打开门。

      司棋正和潘又安说话,见迎春回来,忙站起来:“姑娘!事情可还顺利?”

      迎春点点头,望向门外,只有一个车夫懒洋洋的躺在车前,其余人都跑到不远处的小茶摊上,正唾沫横飞,说的高兴。

      “表弟给他们送了些碎银子,说是姑娘招待吃茶,那车夫也有的。”司棋道。

      迎春赞赏的看向潘又安,果然机灵。

      给司棋和绣橘各挑了一身衣裳,迎春便带着司棋出了铺子。

      下人们见二人出来,忙跟过来。

      迎春与司棋上了马车,吩咐往城中点心铺子去。

      到了那家新开的金陵糕点铺,迎春下去包了几包月饼,又捡各色果子点心都要了些,便打道回府了。

      回到贾府,时间尚早,迎春吩咐司棋将月饼送一包给黛玉,然后经果子点心等各处送些,又道:“让林姑娘放心,就说我一会过去寻她说话。”

      司棋答应着去了,迎春拎着月饼糕点径自奔贾母房中。

      贾母才吃了中饭,正歪在榻上瞌睡,听见动静睁开眼:“是不是迎丫头回来了?”

      “老祖宗鼻子真好使,这就闻到月饼味啦?”小丫头子搬了绣凳放在榻前,迎春笑着坐下。

      “听听,这是记着我昨儿晚上说她小馋猫呢!”贾母伸出手指点着迎春,朝鸳鸯道。

      鸳鸯只是笑,并不开口。

      “哎呀!被老祖宗发现了。”迎春也不掩饰,笑着打开油纸包,“老祖宗快尝尝是不是这个味,新出炉的,热乎着呢!”

      贾母正有些口淡,想要吃些甜的,笑着拈起一块。

      其实哪里还能记得是什么味道,不过是记忆的味道罢了。只迎春眼巴巴的望着,贾母也不忍说不好,且什么东西新鲜热乎时都不会难吃,倒也用完了一块。

      “好不好吃?”迎春也知道,定然不会是一个味,便只问好不好吃。

      贾母接过帕子,擦了擦手,笑道:“迎丫头特地买来,便是不好吃,也是好吃了!”

      迎春也不失望,仍是笑嘻嘻的,道:“那我就放心了,老祖宗领我的情就好!”

      陪着老太太说了会话,眼见老人家乏了,迎春便悄悄地出来了。

      直奔潇湘馆,不料半路被探春史湘云和宝钗遇到,围着她问外面的事。

      迎春只得与她们边说边一同到了黛玉那里。

      宝玉也正在潇湘馆,见了她们笑道:“怎的一起过来了?”

      别人都没说什么,史湘云道:“还说呢,我和宝姐姐到处找不着你,就知道你又跑她这里来了!”

      黛玉也不恼,只当没听见,招呼着大家做,又让紫鹃倒茶。

      宝玉偷瞄黛玉,见黛玉不看她,才灿灿道:“你找我做什么,可是有事?”

      “二哥哥说的什么话,没事就不能找你了?我成日家不来,好容易来了,你们还只凑一处,也不和我玩。”

      探春与迎春相视一笑,迎春见黛玉只望着自己,偷偷朝她眨眨眼,就见黛玉松了口气,有些激动地样子。

      迎春安抚的朝她笑笑,宝钗这时才道:“好了,云丫头,你林姐姐和宝玉向来最好,你就别往中间掺和了。”

      原本史湘云不过是嘴上不饶人的闹着玩,如今倒真是脸色有些不好了。

      迎春觉出宝钗话头不对,又见探春只是笑,开口道:“宝姐姐今儿怎的有空进来?姨妈身体可好些?”

      宝钗笑容一顿,复又笑开:“多谢你想着,好多了,我这才能偷个空进来喘口气。”

      迎春笑笑,遂岔开话题。

      眼见天色已晚,好容易她们起身告辞,迎春因离得近,便磨磨蹭蹭的等在后面。

      宝玉才来,还没同黛玉说上几句话,就来了这些人,此时也赖在这里不想走。

      黛玉无奈的看向迎春,迎春回她一个眼神,笑着朝宝玉道:“宝兄弟怎的还不回去?我与林妹妹有些女儿家的悄悄话,只怕你不方便听呢。”

      宝玉见黛玉也点头,只得走了。

      人终于走光了,迎春将白日里的事一五一十告诉黛玉。

      黛玉听说是个极年轻的男子,也很是诧异,父亲怎么会如此信任他,还将自己托付给他呢?

      两人猜了半晌,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只得罢了,迎春回了紫菱洲,各自歇下不提。

      次日十五,一大早上起来,下人们就忙忙碌碌,到了晚间,园子正门大开,上香拜过,由贾母领头,便往山上行去。

      山之高脊上有一座敞亭,名曰凸碧山庄。亭前平台上列着桌椅,又用一架大围炕屏隔做两间。凡桌椅都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

      大家按顺序坐了,迎春看去凤姐和李纨都有病在身,没有出席,黛玉和湘云宝钗也都不在,想是因为宁府的人都过来了。

      前世不觉,今世却觉出来了,大家虽凑在一起,却总有一种强颜欢笑的意思在里头。

      这月圆人圆之夜,无端端便寂寥起来。

      大家都撑着说笑了一会子,便都散了。

      迎春回到缀锦阁,见司棋和绣橘都穿着那日买的新衣在等着自己,倒一下子温暖起来。

      一夜无眠,第二日难得想赖会床,就见司棋急匆匆进来:“姑娘,快起来吧,老太太院里来人叫你呢!”

      迎春不知何事,忙起身穿衣,收拾停当便往贾母院中走去。

      大家都不在,只贾母在等着她,迎春更是摸不着头脑,不知唱的哪一出了。

      “老祖宗,可是想我了?”想了想,决定以不变应万变,迎春上前接替鸳鸯替贾母捶腿。

      贾母看向她,半晌道:“你是如何识得升平郡主的?”

      “升平郡主?”迎春有些不明白,疑惑的重复一遍。

      贾母见她不像作伪,抬手递给她一张帖子,迎春接过一看,只见上书:多日未见,甚是想念,还望贾二姑娘过府一叙。

      落款是升平郡主。

      迎春知道这个升平郡主,她父王为保卫边疆,战死沙场,王妃受不住也跟着去了,皇上思及她父王一片忠心与战功,便给了“升平”做封号。

      她的地位,比宫中的大多数不得宠的公主还要尊贵。

      升平郡主不肯入宫,太后和皇上也由着她一直一个人住在王府。可是自己与她素昧平生,她怎的忽然下帖子请自己呢?

      迎春苦思不解,贾母见她是真不知道,才道:“既然郡主相邀,你便快些回去准备,早早去吧,总不好让郡主等你。只是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万不可得罪了贵人,升平郡主很得太后与皇上喜爱的。”

      顿了顿又道:“若是你入了郡主的眼,那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迎春何尝不知道,只是说不紧张是假的,自己一个庶出的女儿,在自己家里都毫无存在感,升平郡主是从何处知道自己的呢。

      匆匆回房换了衣裳,迎春带着司棋坐上马车出了贾府。

      一路上忐忑不安,可再长的路也有走完的时候,马车晃晃悠悠停在了瑞王府门前。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5章 迎春篇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