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幸福的家 ...
五月,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起码陶姜是这么认为的。天气不冷不热,处处春意盎然,满树的花,满眼的绿,小鸟在歌唱,小草在摇摆,最舒服的是走在太阳下田园里,全身晒得暖洋洋的,迎着拂面而来的春风,真舒爽啊!
站在自己家窗外的小道上,陶姜有些奇怪地看着光秃秃的小花园。
别人家的园子里已经种起了各种各样的花,大概都是从暖棚里搬出来的吧,所以此刻正花姿摇曳,争芳斗艳地绽放着美丽。唯独自己家的小花园连土都没有翻过。
奇怪了,以前妈妈最是积极,往往土地还没解冻她已经在计划着种什么,甚至还非常认真地用卷尺将那块地丈量,仔细地划分区域,这边种什么,那边又要栽什么都会有个详细的规划。
今年是怎么了?没兴趣了?抬起头,透过落地窗,看到妈妈坐在窗前的藤椅里,头微侧,仿佛看向窗外,却一动不动,即使她冲妈妈又摆手又微笑,妈妈却跟没看到她一般即没跟她招手也没冲她微笑,很是反常。
妈妈有心事吗?
“妈,想什么呢?”自己用钥匙打开门的陶姜站在门口,边换鞋边问。
想得那么认真,连我回来都没看到。当然,这句话她也只是在心里说说而已。
“陶陶回来了,妈有点困,都没看到你打窗前经过。”被女儿一叫,姜忆安才从自己的思绪里走出来,她勉强笑笑,打起精神说:“大概是太阳晒得总想睡。唉!妈是真的老了,一坐下就犯困,大概离死不远了。今天忙不忙?手术多吗?”
“妈妈,您胡说什么呢?”陶姜眉头微皱,仔细打量妈妈的脸,似乎想找出些什么异样,但是,她在那张脸上只看到了一丝疲惫,一些苍老,其余什么也没发现,这让她的心情好了点,以为妈妈只是有感而发,于是接着道:“多,上午两个顺产的,下午三台手术,全是剖妇产。”末了又加了句:“妈,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我看你脸色不太好。”
一天没见,好像老了好几岁似的。
“呵,我哪会不舒服,可能是一天没出屋,闷得吧?”姜忆安有些心虚地看着女儿那张年轻美丽的脸,她心里有些难过,却并没有表现出来。
“陶陶,晚上想吃什么?妈妈现在做。”手撑着藤椅扶手,她就要站起来。
“不用了,妈,今天我来做。大双小双一会儿也该回来了。您不会忘了吧,今天是星期五。”
陶姜总感觉妈妈哪里不对劲,却又看不出到底是哪儿不对。
“瞧我这记性,都忘了是周末了。陶陶,冰箱里有藕,做糯米藕吧,你妹妹最爱吃。”提到两个小女儿,姜忆安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行,我这就去洗手。姥姥呢?打牌去了?”
“嗯,一天也不闲着。”说到老母亲,姜忆安的脸上有了一丝真心的笑容。
陶姜笑笑,姥姥都八十多岁了,喜欢打牌,每天吃过早饭就到小区的娱乐室,雷打不动,不去叫不回来。“妈,你没事也跟着姥姥去呗,在家呆着多没意思。”她边洗着藕边建议。
“我可不去,那一帮老头老太太,打牌像打仗似地,生不起那气呀!”姜忆安停顿片刻后说:“前些日子,因为打扑克,老张头儿用马扎把老杨头儿的头打破了,上医院缝了好几针。两家都闹到法院去了。”
陶姜有些吃惊,她的眼睛微微瞪大,不相信地说:“为了玩,至于吗?这些老人家,也太冲动了。”
听说过小年轻因玩生恨,一冲动挥拳甚至挥刀相向,还真没听说过老年人因为玩挥马扎的,那玩意看起来那么好挥吗?
陶姜叹气。看看莲藕洗好、糯米也泡上了,暂时没什么事,她擦干净手,坐到妈妈对面,看着窗外,又像想起什么似的问:“妈,我看邻居家都翻地种花了,你今年怎么没种?还不到时候吗?”
窗户外有花,坐在这里向外看才赏心悦目。
“不种了,到时候上花店买点就行。”
“妈----”陶姜忽然感觉到妈妈的寂寞,她有些心酸,想了想说道:“妈,现在天气多好呀!要不,你和爸爸出去转转吧,我一直想去苏州看看,可惜没时间。您们去吧,多照些照片,让我看看。”
“你爸爸,哪有时间。”姜忆安硬生生把陪我两个字咽回肚子里。陶姜没有发现她变得苍白的脸,她的目光已经被窗外两个一模一样的身影吸引:“大双小双回来了。”她看着窗外两张笑脸,匆忙跳起来,把门打开,把拖鞋准备好。
“姐----”两个人连声音都一样。
“书包给我,陪妈聊天去。今天晚上有糯米藕哦!”说实话,纵然是陪自己的母亲聊天,她也总找不出话题,以至于聊天总是聊着聊着就卡壳。
“真的?太棒了,吃了一个星期猪食,最想念妈和姐做的菜了。”大双把鞋一脱,拖鞋也不穿冲向阳台,速度堪比飞人。边跑边喊:“妈妈---,我回来了。”刻意拉长的语调,刻意发嗲的声音,怎么听怎么像是撒娇的三岁小孩。
“哎,闺女,快穿鞋,地凉。”姜忆安看到双胞胎女儿,心情才算真正好起来,她脸上洋溢着笑,宠溺地看着女儿,柔柔地说:“年轻时不注意,老了就该遭罪了。”
“乖,把鞋穿上。”陶姜把鞋放到妹妹脚下,嘱咐道。
“唉!老天,有时候我总感觉家里有两个妈。”大双把头搁在靠背上,翻个白眼说。
“胡说八道!姐姐还不是为你好。都二十岁了还不懂得照顾自己。多亏有你姐,要不我死了都闭不上眼。”姜忆安笑着骂道。
“妈,你不用担心。我早算过了,根据遗传学来说,你至少能活八十岁,那时我都四十了,就算还不会照顾自己,我女儿那时也有二十多了,她能照顾我了。”大双煞有介事地说,逗得妈妈姐姐全笑了。
“你女儿要是像你,看谁照顾谁。”小双跟母亲挤在一张藤椅里咭咭笑,嘲弄地看着大双。
笑声再起。那一刻,姜忆安觉得很幸福。
三个女儿,各有各的优点。陶姜懂事,从上学到工作没让大人操一丁点儿心,就是太安静,话太少;大双小双虽说学习不如姐姐,也不像姐姐那般会收拾家做饭,但开朗活泼,有什么话都跟她这个当妈的说,一直是她的开心果。
看着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她心底的酸涩渐渐漾开,多希望就这样陪在她们身边,一直终老。她并没有伤感多长时间,大双小双才不会任她坐在那里想心事。她们拉着她的手,争着跟她讲学校里有趣的事。一个星期的积淀,让她们有说不完的话想跟妈妈倾诉。
陶姜把藕放到锅里蒸上,听两个妹妹叽叽喳喳地说着,时不时还争吵几句,吵到最后再让妈妈做评定。
可怜的母亲,既要做认真状听她们天南海北神说还要时不时做裁判,判断对错,忙得不可开交。
“这样真好!”陶姜想着,不禁微微笑,心说:“这两个家伙一回来,家就像家了,听她俩打嘴仗,妈妈脸上的落寞都一扫而光了呢!”
看看饭差不多好了,她把火关掉,出门去叫姥姥回家吃饭。
进了娱乐室,老远就看到姥姥正不知跟谁争论什么,手还一直比划着。
她摇摇头,这个老太太,干什么都认真。看她坐在那里跟人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谁能看出她曾是全国著名的中医教授,是拿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陶姜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达到姥姥的水平即可。
可能听到她脚下两分跟皮鞋发出的清脆的哒哒声,姥姥转身向她看过来。她向姥姥挥挥手,走到近前,也不多说话,静静地看她们打牌。
“张大姐,你真是好福气。孙女这么出色,又孝顺。”牌友林阿姨每次见陶姜来都要如是说。
“可不是嘛!媳妇生孩子时就想抱孙子,孙子大了有什么用?我有两个孙子,没有哪个知道吃饭了来喊我一声。”陈奶奶大声叹着气说。
“你比我强,你儿子不是给你买手机了,吃饭就给你打电话。我呢?没人叫也没有电话,偶尔回去晚了就等着吃剩饭吧!”刘奶奶更是感觉命苦,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行了,开批判大会了?能让我们闲暇时玩,不用伺候小的,就是孩子孝顺。看我家隔壁的老王太太,快八十了还得洗衣服做饭呢,哪有时间打牌。”云奶奶嗓门最大,也最会开导人。
“人要知足,”打出最后一张牌,张桂美站起身,对陶姜说:“走吧,陶陶。”老太太挽上陶姜的胳膊,祖孙两个向外面走。
“大双小双回来了吗?”
“回来了,正跟妈聊天呢。?
“多亏有她俩,要不你妈该多寂寞。”老太太感叹。
陶姜沉默着,难道姥姥也发现妈妈跟以前不太一样吗?还是她真的多心了?
作者有话说:有同事结婚,去吃宴席,忽然想起,小时候村里有人结婚,酒桌在家摆不下,便会摆到邻居家,厨师只有一个,于是就会有人肩上扛着一张红色饭盘(姑且叫它饭盘吧,长方形木盘,冬天放炕上吃饭用)饭盘上托着刚出锅的菜,送到摆酒席的人家。那时候觉得,送菜的人会偷吃吧,会的会的,一定会。因为要是让我送,我一定会忍不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幸福的家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