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第 46 章 ...

  •   有汉一代的二十七位皇帝,除却顺数第三位「世宗仁武皇帝」(史家叙史作省称:武帝),所有剩余的全部都是色狼,各个拥有庞大的后宫团队,令后世人叹为观止。
      「世宗」是庙号,按照汉朝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纵观汉史也只有四位皇帝得了庙号;「仁武」是谥号,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汉代标榜「以仁孝治天下」,自文帝起,诸帝谥号都有「仁」字。
      武帝,这位因文治武功,而被后人称为“汉家第一帝”、“千古一帝”的皇帝,一生传奇,被无数的八卦者热烈追逐。大家详加探讨她的专情是否确实,也津津乐道她天命加身,十分富有神化色彩,野史之中几无例外的记载说武帝乃是修道之人,本为神人降世。
      后世的正统派史家虽然对着「史记•帝王本纪」中的仁武篇瞠目结舌,但面对公众却是一定要秉持唯物主义观念来解释,于是硬着头皮张口“巧合”,闭口“无法考证”。
      历史的风去伪存真,让人只能回避,却无法否认。仁武篇中的巧合之事,实在是太多了……
      (武帝之前的纪年没有年号,只有年数,比如汉文帝二年,第一个年号出现在武帝时期,年号为“太初”。为了清楚的纪年,就把文帝这谥号先用上了。)
      ===========================
      文帝十五年,正月初一

      大汉朝沿用赵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这一天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拜年。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一般官宦富豪人家就遣仆人用名帖投贺,当时称之为“刺”。
      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才结束。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
      正月正日这天,群臣进宫朝拜,君臣同乐,皇帝把稷(或者其它五谷)和羊肉烧成的羹汤赐予群臣吃。
      皇帝今天很高兴,当着大家的面,盛赞了一番镇北大将军、襄平侯刘邯和征北将军韩彰。韩彰这是大婚之后第一次公开露面,他只在四个月前宫宴之时与一部分重臣见过一次,对很多人都是只闻其名不识其人,而刘邯戍守辽东,也有六七年没有回京了,多一半人都不认识,于是众位官僚纷纷围了上来,由太尉臧申老大人给二人引荐,拜年祝贺。
      宫殿之中人声鼎沸一派热闹,廷尉兰刑抹抹头上的汗,走到殿门口想要喘口气,这时候,她忽然看到北边方向升起了狼烟,她的眼皮猛烈的跳动起来,转身喊道:“陛下,太女宫方向升起告警狼烟!”
      端坐于龙位之上的皇帝敛起了笑容,“速令人去太女宫一探,给朕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诺。”
      命令刚刚传下,就有一个侍从官跌跌撞撞爬进前殿,急促地叫道:“禀报陛下,四皇女殿下在太女宫遇刺!”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整个宫殿突然陷入了一片黑暗。殿内殿外顿时哗声大作,乱成一团。韩彰在短暂的失神之后,推开挡在身边的臣僚,冲出了前殿,向着长乐宫北门狂奔而去。
      天空中的太阳正在逐渐的消失之中,百年难遇的日全食在此时出现了。
      皇帝猛地站起身,神情无比凝重。四女刚一遇刺,天就变了象,这使得她十分担心女儿的安全。
      这个时候,有不少大臣已经镇静了下来,纷纷跪拜道:“陛下保重,臣等万死。”
      三公等重臣心里都沉甸甸的,皇女遇刺,日有蚀之,这意味着将有无数人的脑袋,彻底搬家。
      过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太阳重新出现在了天空之中,冬天的北风吹过长乐宫前的黑龙旗,旗上的黑龙姿态昂扬,迎风招展。
      “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赶快给朕去查!”皇帝暴怒着说道,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太女宫之前,皇女居然遇到刺杀,这简直是对整个皇室的侮辱,是对整个大汉国的侮辱。
      皇帝再顾不得自己的身份,快步走下御阶,“摆驾太女宫!”
      众臣哪里敢让天子以身犯险,立刻就有十几个臣子拖住了天子的大腿,接连劝说。
      “陛下莫急,韩将军已经朝太女宫去亲自查看了。”太尉臧申得了阶前武士的禀报,赶忙转达给天子知道。这位老大人年过七旬,一头白发,却依然是精神健旺,目光中没有一丝混浊。
      “皇姐,臣妹料想暄儿不会有事。有南军和太女宫的卫队在,刺客讨不得好去。” 刘邯平日里风流戏谑的眼中一片深思,整个人难得的正经。这位镇北大将军、襄平侯今年三十五岁,正处于人生中的巅峰时段。皇室刘姓女子是出了名的美姿容,个个都身材高大,体型健美,刘邯也不例外,与其勇武之名一起从辽东传到长安的还有她的风流手段。
      众人好说歹说,总算是把天子留在了长乐宫前殿之中。
      一个时辰之后,太女宫方面传来了消息:四皇女遇到刺杀,身中一箭,所幸那一箭只是射在肩上,加上现在是冬天,所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太女正君在混乱中被挟持,死于刺客之手。所有刺客,不是被韩将军和宫门卫兵所杀,就是自杀。
      同时,北宫门卫士令已经查清楚了四皇女遇刺的原因:四皇女与太女正君拜谒皇后恭贺新年,之后一起行往太女宫,刺客与部分宫门卫兵相勾结,埋伏在必经之路上。现在,虽然刺客无一活口,但有三名宫门卫兵临死前悔悟,交待出了主使之人:齐王世女刘玥、梁王世女刘昀。
      北宫门卫士令,在写完这封奏折后,便留下遗书,在自己的官邸,自杀谢罪。她不得不这样做,四皇女在她的职责范围内遇到刺杀,太女正君因此殒命,不管她有没有错,她的下场,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提前自杀,则可免除她家人的罪名。
      皇帝接到奏报后,立刻命廷尉兰刑将齐王府、梁王府上所有男女老幼,全部下狱,等待那些人的,将是残酷的死刑。
      卫尉冯道有不查之罪,被当廷夺职。
      卫尉统领南军。南军是皇室禁卫军,负责警卫皇帝、皇后、太后、太女所居宫殿及离宫别苑、帝王陵寝、宗庙、朝廷各官署。其中警卫皇宫的军队最为重要。它设若干戈屯驻扎在皇宫四周,各设司马和军侯统领。公车司马令、南北宫卫士令负责昼夜巡察,警卫宫城诸门,盘查出入人员。旅贲令统领南军精锐,作为机动,以应付各种意外和紧急情况。
      ====================
      两个时辰前,长乐宫昭阳殿

      后宫众美人、贵人,诸皇女的正君,二千石以上官员的正室夫郎,还有未成年的皇女、帝子,在正月正日这一天要拜谒皇后朝贺新年。
      皇后看着刚刚从高祖庙返回的女儿,心疼不已,命宫人拿出自己亲手缝制的朝服,一件件的给女儿穿上,最后仔仔细细的为她在腰间佩戴好赤绶挂上玉环。
      杨暄自小就是个没妈的孩子,从没受到过这种近乎于溺爱的温情,着实是被感动了,再称呼“父后”之时,就颇有些心甘情愿了。
      皇后拉着杨暄的手,为她一一指明众人的名姓和身份。三皇女刘珲、五皇女刘戎、六皇女刘宏,先后上前拜年,太女正君叶落带着刘戎的正君王枬、刘宏的正君董偌,也一起来向杨暄祝贺新年。
      六位皇女除了刘晖,都成婚了,刘戎、刘宏已经各有了一个儿子,一个快要两岁一个刚满周岁,被宫人抱着向诸位姨娘讨要喜钱。
      杨暄今天刚刚解禁,从高祖庙直接入宫来到昭阳殿,身上什么都没带,还是皇后想的周全,往她袖子里塞了两把金锁,这会刚好一人一把,都给出去了。
      “来,亲一个,真香啊,还有你,别躲啊,嗯,真软。”杨暄向来就见不得可爱孩子,尤其是那种脸颊肥嘟嘟三岁以下的小孩,真是垂涎三尺喜欢得不行,只要逮到了那就忍不住连亲带掐,不把人家闹哭了绝不罢休。
      大一些的这个苹果脸上被掐的都是红红的印子,小的那一个被亲的都快喘不过来气了,两个小娃娃终于忍无可忍,哇哇大哭起来。
      “四妹!”太女正君叶落嗔怪的走来将杨暄一把拽开,让宫人将孩子们抱走。
      杨暄清咳了一声,有些尴尬。
      叶落是皇后的外甥,与太女同岁,他不但生得与皇后极像,连性情也相似,都是闺阁男儿中少有的刚强有主见。
      “你既然这么喜欢孩子,就赶快让你家正君生一个,没得逗弄人家的,看把人家爹爹心疼得,就是不好意思过来说你。”叶落亲昵地戳戳杨暄的额头,好笑的说道。
      杨暄笑着摇了摇头,开玩笑,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想想都是亵渎。
      叶落注意到她身上簇新的朝服,抿唇笑了,“是父后的手艺。”
      按理说女子既成了亲,礼服、冠服、朝服就应该是为夫的一手打理,不能再让长辈动针线,否则往重了说,那就是不孝了。不过四皇女的夫君实在不同于凡俗男子,只看人家此时不是似他们这般在昭阳殿拜谒皇后,而是与百官一起在前殿朝拜天子,便知其与众不同之处了,因此倒也难以指摘。
      杨暄怔了下,赶紧转移开话题,说起太女冬至出巡的事,盛赞姐姐为国为民,不辞辛劳,叶落与有荣焉,很是高兴。两人聊着聊着聊到了太女没有子嗣这个问题上。
      “我略通医道,可以给姐夫看看。” 杨暄毛遂自荐地说道。
      叶落一直无子,为此曾经看过很多太医,却没人说出什么,四皇女得隐士传书医术通神一事,他已经有所耳闻,听了这话大为心动,当即点头道:“那就有劳四妹了。”
      于是杨暄当场为他探脉,细细诊过之后道:“姐夫身体康健,一切正常。”
      叶落好一阵欢喜,想了想,道:“我想请四妹到太女宫,也为两位侧君诊断一下,四妹今日可方便么?”
      杨暄欣然应允。
      此时三皇女刘晖被刘戎的儿子泼了一身的酒水,于是向皇后告了声罪,离开昭阳殿回自己的晏昵殿换衣服去了。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拜谒礼正式完毕。叶落禀过了皇后,与杨暄出了长乐宫。叶落乘车在后,杨暄骑着一匹黑马在前,两人带着二十名缇骑卫士,向着太女宫行去。
      ================================
      卫戍与太女宫的十名卫士缇骑一起在前面开道,严酌骑着白马跟在杨暄身边。他看着四皇女明显僵直的坐姿,十分担心,于是一路上且行且注意,就怕这位殿下一不留神会落下马来。
      杨暄大学时跟着哥哥去过几次马场,所以会骑马,不过却没有任何技巧可言。
      “这几天都闷死我了,活动一下。”她向着严酌笑笑。据说以前的四皇女不喜骑射,骑术糟糕至极,倒是符合她现在的表现。
      严酌抬头可以看见太女宫的宫门了,暗中松了口气,道:“殿下以后还是乘车好了。”
      杨暄摇头,“骑射功夫很重要,我得好好练习,将来出塞作战……”她话音未落,突然感觉到了什么,奇怪的向后望去。
      严酌看到了她的异常,刚想开口询问,走在最前面开道的卫戍突然发出一声狂吼:
      “有刺客!”
      严酌想都没想,身形闪动,横空飞起,顺势一脚踢向杨暄。杨暄借势飞离黑马,滚落地面。严酌因这一蹬之力,横飞而起的身躯急速下坠。
      一支弩箭悄无生息的越过杨暄乘坐的黑马的宽背,飞过严酌的白马头部,射入了空中。白马乍然受惊,长嘶出声。
      同一时间,散落在路边的十几个行人个个身形似箭,拔出短剑短矛就冲了上来。
      站在最远处的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看到突袭失利,立即丢掉手上短驽,从怀中迅速掏出一把更加短小精悍的弩弓。这把弩弓上压着两支黑黝黝的铁箭。老人端着小弩飞跑起来。
      严酌面部向上,重重地摔到地上。
      “保护殿下!”他厉声喝道,就着这一撞之力,身躯突然从地上斜斜地直飞而起,寒光飞闪间背后长剑已经到了手上,迎着当头执矛之人一剑劈下。
      那执矛之人跑在最前面,看到严酌象鬼魅一般以匪夷所思的身法站了起来,本能地滞了一下。就这瞬间,严酌的长剑便如霹雳划过长天,将其一剑劈杀,鲜血四溅。凄厉的叫喊声伴随着愤怒的吼叫声,令人肝胆俱裂。
      杨暄从地上跃身而起,从黑马的背后冲了出来,望着眼前的血腥景象,还有挡在她身前的严酌,脑中有瞬间的空白。
      “散开,快散开……”
      “保护殿下……”
      三把短剑,一把短矛几乎同时从执矛之人尚未倒下的身躯后面冲了出来。
      严酌长剑还来不及再举,只好斜横胸前挡住要害,左手以最快的速度抽出怀中的匕首,抖手射了出去。
      执矛之人的尸体轰然倒地。
      匕首狂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削开了正面敌人的咽喉,扎入了第二个敌人的头颅。鲜血从破开的喉管内喷涌而出,飞洒空中。
      鲜血喷了严酌一头一脸,霎时蒙住了他的双眼。
      短矛呼啸而至,最外侧的短剑带着冰冷的寒气侵袭入体。
      严酌凭着感觉,长剑再进,“叮……”一声响,挡住了必杀一剑。
      矛至,直入肌肤。
      严酌右手断然弃剑,伸手一把抓住矛头,奋力一拔,短矛顿时离体而出,他反手一掷,直刺入执矛女子的胸膛,女子蓦然遭袭,身躯腾空而起,嘴里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撕心裂肺般的惨嚎。
      执剑女子手中的短剑已经斜挑而起,再度刺向严酌的身躯。
      飞奔而来的老人高举短驽,对准严酌就射了出去。
      严酌躲无可躲。
      杨暄眼睁睁的望着,此时终于回过神来。她伸指疾点,一道劲气直击在那短剑上,剑断,贴着严酌的腹部飞了出去。同时身形闪动,用力把严酌撞了出去。
      一支弩箭以肉眼看不见的速度射向了半空,另一支弩箭却射中了杨暄,她被弩箭的巨大惯力带的向后退去,仰面栽倒,被严酌接在了怀里。
      执剑女子不可置信地盯着手中的断剑,活见了鬼一般,一脸惊骇。
      此时,十名缇骑卫士冲向了杨暄,她们迅速集结,将杨暄和严酌团团围住,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圆桶阵势。
      现场一片大乱,街上行人狼奔豕突,惊慌失措的叫喊声充斥了天空。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一下子失去了颜色,天空中的太阳被某种阴影慢慢吞噬了。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