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青馥山 ...

  •   第二日天蒙蒙亮,吴凉就被外面的声音吵醒了。起来一看,众人收拾好正在煮早饭。“小良你醒啦?正要喊你来吃早饭呢。”煮饭的是李双的大嫂钱氏。
      吴凉点头,和众人用了早饭,是炊饼,其实就是蒸馒头。这几日是春耕重要时刻,大家要做力气活,得吃饱,吃三顿。
      众人还在吃饭,李双大嫂钱氏和二嫂孙氏就去灶台把剩下的炊饼装上,再往三个水囊中注满加了盐的温水,往水桶中加满水,然后收拾灶台。
      还没收拾好,其他人也吃好了,纷纷拿起锄头背篓,把馒头,水囊装上,李双大哥催促钱氏孙氏快一些,两人于是加快了动作,很快弄完手中活计,也拿起锄头背起背篓跟上。
      “双子你就留在家里,配着小良,还有照顾弟弟妹妹。”李双爹对李双道,然后对几个小的喝道,“好好听双子哥的话,听到没有?不要乱出门,要是不听话,回来你们晓得滴。”
      吩咐完,李双爷奶,李双爹娘,李双大哥二哥,钱氏孙氏,几人拿起工具往田间走去,男的挑水,女的背背篓拿锄头。
      留下的人目送几人离开,回到院子里坐,有小木板凳。吴凉一看,一共四个孩子,最大的也才九岁,是个女孩,大丫。然后是八岁的男孩担子,四岁的虎虎,以及两岁的还不会说话的小海。两个大的一人照顾一个小孩,懂事的让李双吴良去书房学习。
      吴凉哪好意思,也怕这么小的孩子照顾不好更小的,于是大家都在院子里待着。这样他两看着也放心。
      “双哥,学寝里有没有我的衣服啊,我要不要再买些?”
      “良弟放心,学寝里良弟有两套冬衣,一套夏衣,良弟身上这一件,我也穿不上了,就赠予良弟。”李双开始找来一些活计开始忙活,边弄边说。
      “这怎么使得,就是双哥穿不上了,还有几个弟妹,改一下就穿得了了。”吴凉拒绝。
      “良弟何必与我客气,我家虽不富裕,但在这十里八乡也算是殷实人家,缺不了一件衣服。”李双摘着豆角道。
      “那就麻烦双哥了。”吴凉不擅长拒绝,只得应承下来。两人把家里各种活计忙活了一遍,包括但不限于去鸡圈捡鸡蛋,去附近河水挑水给家里菜地浇水,拔草,除虫,摘豆角,砍柴,烧火,做午饭。
      “吃饭啦!”饭一好李双就大喊,几个孩子纷纷凑过来,一人舀了一碗稀饭吃。
      体验了一下“轻松活计”的吴凉,松了一口气,终于闲下来了,简直要命。就这,还只是家里的清闲活,真正累的是去田里的那些。
      古代百姓好苦,吴凉心里发苦,就这劳动强度,李双爷爷还表示已经是好日子了,没病没灾,老天爷赏饭吃无涝无旱,县令秦大人又是爱民如子的好官,只有一道三成的田税,日子很安逸了。
      吃完午饭,吴凉看着孩子,李双则收拾灶台,开始新一轮活计。
      吩咐两个大的看好两个小的,两人先是去半里远的地方挑水,把家里的缸填满,来来回回两人花了四五趟。
      然后是去后山摘枇杷,初春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山里漫山遍野长满了枇杷树,结满了果实,两人背着背篓摘了很久,一趟趟运回家,倒在院子里的大竹篓里,等到天色要黑,两人才回去。回到家,李双又马不停蹄的开始做饭,田里做饭的回来太累了,不能马上吃饭就太难受了。
      刚做好饭,还是炊饼,众人从田间回来,身上满身泥点。等不及洗漱,众人洗了手,就着脏衣服坐在院子里,狼吞虎咽的吃了炊饼,都不想吃枇杷,嫌麻烦。
      随便和吴凉客套了几句,众人用兑了热水擦洗,很快回房休息去了。
      “抱歉,我爷他们太累了。”李双道歉道,“好不容易来我家一趟,还麻烦你和我忙活这么多,只是我难得休沐,全家栓紧裤腰带供我一个人读书,休息时总想做点事帮帮他们,让大家少操劳一些。”
      “我理解,况且我在双哥你家白吃白住,干点活那不是应该的嘛。”吴凉开玩笑道。“况且双哥把我当兄弟,好不容易闲下来还教我重新认字,我怎能把自己当客人。”
      两人感情于是更好,随便收拾了一下也纷纷去睡了。
      第二日早饭是李双做的,趁众人去田间,李双继续和吴凉去后山摘枇杷,这几天摘枇杷的人很少,有点劳动力的都去田里干活了,剩下的小孩子都被嘱咐要在家里好好待着,怕被拍花子的拐走。
      也就是李双,家里人都觉得读书人就不应该干活,不然和他们这些泥腿子有什么区别,所以没去地里。
      采摘回来的枇杷全部弄到屋顶晒干,李双还教吴凉采摘枇杷叶,表示可以入药,功效是止咳化痰,可以卖到药铺,能赚一点是一点。于是两人开始漫长的枇杷生涯。
      干活的时间是漫长,又快速的。不知不觉,五天就过去了。两人准备去安庆郡了,这边过去需要两天,留一天时间防备突发情况。
      最后半天两人去联系了商行,搭一段路,一人五十文。郡里的东西还是比县里贵些,两人于是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准备带过去,吴凉借此买了布和针线。
      怕之后不好单独行动,吴凉连夜赶了两条月事带出来,装上草木灰,齐活。就是有点丑,但吴凉表示尽力了。
      五福商行是郡中第一商行,经常出入于各县之间,这次也不过是一次普通的低买高卖。商行和镖局有固定合作,一般人出远门都会选择打听有没有同路的商行,若是有就交点钱跟在商队后面,方便又安全。只有很穷交不起保护费和很富贵有自己的家丁武曲的才会单独出远门。
      一路上坐着从商行那里租借的马车,吴凉直觉五脏六腑翻江倒海,随时想吐,大脑更是昏昏沉沉,没法对外界做出反应。“真倒霉,都穿越了,咋还保持原来的晕车体质?”吴凉心想。
      没办法,又花了十文钱从商行那里买了一点晕车药,才勉强缓解了一下,不过也只是缓解,但好歹有用。把吴凉心痛得,毕竟她现在是只出不进,任有金山银山也得坐吃山空,就别说她全身身家加起来也才不到25两银子。
      因为晕车的意外,两天时间显得莫名漫长,半睡半醒间,两人终于到了地方,李双带着吴凉下了马车。
      吴凉看了一下,心中诧异,不是说是郡城吗,起码要比县繁荣啊,这里也不是说不热闹,但是最多一个村的规模,不像一个村,像一个临时的集市。
      两人从集市中经过,一路上全是卖货郎,各种卖的都有。
      “两位秀才公子,买点纸吧,山上卖的贵多了。”旁边机灵的小贩上前推销,一张口就精准拿捏顾客的死穴。
      在李双的带领下,两人逛了一番集市,只稍微买了一部分省钱的东西,一是不那么缺,二是学院在半山腰,东西多了拿不上去。旁边有背着背篓的力夫在一旁等着,如果愿意出钱,别说东西,就是人也能给抬轿子似的抬上山。只是两人囊中羞涩,况且也没有必要,于是自行上山。
      这座山其实并不属于安庆郡,而是郡外偏南的一座山,青馥书院建在天下名山江西庐山五老峰下,林壑幽深,溪流潺潺。古人讲究学习应该清静,古人理想的读书场所就是茂林修竹,环境清幽的山林之间,远离尘世,心灵安静。这座山又经常起雾,乳白色的雾,在山谷中一团一团地溢出,缓缓地漫上山坡,散成一片轻柔的薄纱,飘飘忽忽地笼罩着整个山村,飘飘若仙人居所。是以成为青馥学院的院址。这座山也由此得名“青馥山”。
      山很好看,但是爬山可不轻松,尤其是青馥山是一座大山,山路曲折,为这“曲径通幽处”的妙处,学院不曾组织修山路,只有可同时通行2人的小径,若是长时间无人经过,旁边野草会逐渐侵占山路的地盘,学院为此经常花钱请山下百姓清理道路,虽然不多,但这些年积累下来也算花了不少银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